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的示范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晓威 王冰 +3 位作者 鞠鑫 李韵 李薇 刘磊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5年第6期25-27,共3页
介绍了脱硫系统的脱硫塔双托盘改造、双循环改造等技术,锅炉燃烧器低氮燃烧改造、增加SCR脱硝催化剂和还原剂数量及催化剂布置形式等技术,以及电除尘系统增加湿式电除尘或进行低低温除尘改造等一系列超低排放措施。以国华舟山电厂4号机... 介绍了脱硫系统的脱硫塔双托盘改造、双循环改造等技术,锅炉燃烧器低氮燃烧改造、增加SCR脱硝催化剂和还原剂数量及催化剂布置形式等技术,以及电除尘系统增加湿式电除尘或进行低低温除尘改造等一系列超低排放措施。以国华舟山电厂4号机组为例,分析了脱硫脱硝和除尘系统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对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的效果,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可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大气污染物 排放 污染物先进控制技术
下载PDF
冷却循环水近“零”排放智能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振海 贺成兰 《中国水泥》 CAS 2021年第2期93-95,共3页
水泥企业发电循环水处理技术在不断创新,本公司水处理主要是利用智能化的亚音频波和氧化还原环保技术来处理循环冷却水,能够有效阻止水垢、控制腐蚀、杀灭细菌和控制藻类及生物黏膜,并能提高浓缩倍数,达到近“零”排放,极大程度地节约... 水泥企业发电循环水处理技术在不断创新,本公司水处理主要是利用智能化的亚音频波和氧化还原环保技术来处理循环冷却水,能够有效阻止水垢、控制腐蚀、杀灭细菌和控制藻类及生物黏膜,并能提高浓缩倍数,达到近“零”排放,极大程度地节约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生产 阻垢缓蚀 节能环保节水 排放
下载PDF
气流床煤气化废水处理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3
作者 孙韬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8年第4期13-18,共6页
介绍了目前在运的部分水煤浆气化或粉煤气化工艺的煤制氢与煤制甲醇及下游配套装置废水预处理及深度处理运行状况、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相关厂家的创新应用,提出了气流床气化工艺废水预处理与深度处理技术组合应用的借鉴方法,达到废水... 介绍了目前在运的部分水煤浆气化或粉煤气化工艺的煤制氢与煤制甲醇及下游配套装置废水预处理及深度处理运行状况、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相关厂家的创新应用,提出了气流床气化工艺废水预处理与深度处理技术组合应用的借鉴方法,达到废水近零排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煤气化 污水预处理 排放 案例 经验
下载PDF
发展中的榆林市兰炭产业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秦龙 杨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年第8期61-62,共2页
兰炭产业是榆林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兰炭企业由小型转为大中型企业以来,兰炭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和荒煤气都得到了利用,可以说是"近零"排放,兰炭产业链也逐渐延伸,该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兰炭产业已形成相对... 兰炭产业是榆林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兰炭企业由小型转为大中型企业以来,兰炭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和荒煤气都得到了利用,可以说是"近零"排放,兰炭产业链也逐渐延伸,该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兰炭产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循环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产业 循环经济 排放
下载PDF
重型柴油车满足近零排放法规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帅石金 刘世宇 +5 位作者 马骁 张俊 王国仰 果泽先 蔡开源 肖建华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6-31,共16页
为满足未来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重型柴油车需要缸内净化和高效排气后处理的协同优化。该文对比了欧洲、美国及中国重型柴油车现行排放法规。分析结果表明:满足国Ⅵ、欧Ⅵ、US2010法规的重型柴油车有害物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可以忽略不... 为满足未来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重型柴油车需要缸内净化和高效排气后处理的协同优化。该文对比了欧洲、美国及中国重型柴油车现行排放法规。分析结果表明:满足国Ⅵ、欧Ⅵ、US2010法规的重型柴油车有害物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此,上述法规可定义为近零排放法规。为达到这些近零排放法规的要求,介绍了部分缸内清洁燃烧技术及后处理技术,据此总结出两条满足近零排放法规的技术路线:废气再循环(EGR)和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为满足美国加州超低氮氧化物(NO_x)排放法规,对比了NO_x被动吸附器(PNA)路线和紧耦合SCR路线。结果表明:EGR路线对低温NO_x排放控制效果好;纯SCR技术路线的燃油经济性好;PNA路线的NO_x排放更低,系统结构简单;紧耦合SCR技术路线成本低,耐久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车 排放法规 氮氧化物(NOx) 颗粒物(PM) 减排技术 缸内净化 后处理
下载PDF
近零碳排放示范区的内涵及建设路径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艳梅 孙丽云 庄贵阳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25,共5页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区工程,但是目前尚面临着内涵模糊、遴选标准缺失、建设路径不清晰、政策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本文通过与低碳排放、零碳排放等相关概念进行对比辨析,提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是指在一...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区工程,但是目前尚面临着内涵模糊、遴选标准缺失、建设路径不清晰、政策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本文通过与低碳排放、零碳排放等相关概念进行对比辨析,提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是指在一个县(县级市/区)级行政区划的边界范围内,净碳排放总量接近于零的典型区域。然后指出在遵循低碳水平先进性、区域平衡性、类型多样性原则下,应依据定量、定性以及特色三方面指标进行遴选。并且概括出减源、增汇、贡献零碳能源三条建设路径。最后从监测统计遴选指标、深化节能减排政策、完善碳汇交易机制以及推动零碳能源开发等方面提出了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区遴选、建设及推广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示范区 内涵 遴选 路径
下载PDF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强 傅益霖 +1 位作者 彭春 刘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业、产业等园区是碳排放集中区域,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四川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四川省碳排放的主要特点是: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业、产业等园区是碳排放集中区域,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四川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四川省碳排放的主要特点是: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工业是碳排放的核心产业领域;煤炭消费碳排放量占据主导地位;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正在逐年提高。为了推动和优化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应通过实施园区差异化建设、推动产业低碳转型、重视降碳技术研发应用、数字赋能碳排管理、积极布局生态碳汇等举措,不断推动四川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低碳 排放 产业园 四川省
下载PDF
催化燃烧炉近零污染排放和高辐射效率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世红 闫征 +1 位作者 刘雪莲 周琦 《节能技术》 CAS 2005年第5期387-389,共3页
在催化燃烧炉中,对贫天然气/空气混合物在镀贵金属(铂)蜂窝状支撑物横端面上燃烧进行研究。燃气与空气之间的比例关系对系统的辐射效率有相当大的影响,随着天然气与空气比的增大,燃烧系统的辐射效率降低。对于所测天然气,此催化燃烧过... 在催化燃烧炉中,对贫天然气/空气混合物在镀贵金属(铂)蜂窝状支撑物横端面上燃烧进行研究。燃气与空气之间的比例关系对系统的辐射效率有相当大的影响,随着天然气与空气比的增大,燃烧系统的辐射效率降低。对于所测天然气,此催化燃烧过程可达到近零污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 辐射效率 污染排放
下载PDF
高新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路径探究——太原市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军 裴彦婧 +1 位作者 丛建辉 赵永斌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7年第5期559-563,583,共6页
以太原市高新工业园区为案例,探讨同类型产业新型化、能源清洁化的高新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核算并分析园区2005—2015年的碳排放状况,运用情景分析法对2016—2020年碳排放的相关指标进行预测和讨论。结... 以太原市高新工业园区为案例,探讨同类型产业新型化、能源清洁化的高新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核算并分析园区2005—2015年的碳排放状况,运用情景分析法对2016—2020年碳排放的相关指标进行预测和讨论。结果表明:太原市高新工业园区碳排放总量增速放缓,碳强度呈下降趋势,电力消费领域减排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实现"近零碳排放"。国家高新工业园区应积极推行电力清洁化、清洁能源使用、高耗能行业的低碳化改造与绿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挖掘碳汇潜力并积极参与碳市场,率先开展绝对量减排,逐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低碳发展模式,建成"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高新工业园区 情景分析法
下载PDF
催化燃烧炉的节能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庆珊 张世红 周琦 《建筑节能》 CAS 2007年第6期50-53,共4页
传统的火焰燃气炉往往会产生不同数量的氮氧化物(NO和NO2)、一氧化碳等不完全燃烧产物,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催化燃烧作为一种新的燃烧方式,打破了传统火焰燃烧的可燃界限,实现了贫甲烷/空气混合物在可燃界限以下的燃烧,燃烧效率... 传统的火焰燃气炉往往会产生不同数量的氮氧化物(NO和NO2)、一氧化碳等不完全燃烧产物,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催化燃烧作为一种新的燃烧方式,打破了传统火焰燃烧的可燃界限,实现了贫甲烷/空气混合物在可燃界限以下的燃烧,燃烧效率高,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将催化燃烧应用于燃气炉,可以解决燃气炉由于火焰燃烧带来的燃烧效率低等缺点,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以催化燃烧和燃气炉为依据,在催化燃烧炉Ⅰ型的基础上研制出催化燃烧炉Ⅱ型,分析了催化燃烧炉的热损失以及热效率,并与传统火焰燃烧炉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催化燃烧炉Ⅱ型的热损失并不大,热效率较高,且其污染物排放量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 火焰燃烧 热损失 节能 污染排放
下载PDF
煤化工项目实现水系统“近零”排放的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改燕 任江萍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5年第10期32-34,8,共3页
从国家对煤化工项目的水耗要求、煤化工废水的特点出发,总结概括了当前对煤化工产业有机废水、高浓盐水的处理方法,结合一些煤化工项目的实际水耗,提出了煤化工项目水系统实现"近零"排放的措施。
关键词 煤化工 排放 有机废水 高浓盐水 措施
下载PDF
江苏光伏产业利用绿色电力实现近零碳排放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冰洁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22年第6期34-37,共4页
从江苏光伏产业的现状、光伏利用绿色电力的潜能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江苏光伏产业利用绿色电力实现近零碳排放的可行性,最后给出相关可行性建议。实现近零碳排放需要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增加绿电消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创新项目管理... 从江苏光伏产业的现状、光伏利用绿色电力的潜能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江苏光伏产业利用绿色电力实现近零碳排放的可行性,最后给出相关可行性建议。实现近零碳排放需要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增加绿电消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创新项目管理制度并加强引导;电网企业和售电公司加强绿电市场服务等。简而言之,在先进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各方的协同配合,方可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实现近零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产业 绿色电力 排放
原文传递
既有轨道交通枢纽配套建筑近零碳排放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岑 蒲晓斌 +2 位作者 杜永帮 雷保国 尚策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第8期42-48,共7页
随着轨道交通枢纽地上地下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其周边配套建筑设施越来越完善;但这也导致建筑能耗进一步增加。同时,近零碳排放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故文章以深圳市某既有轨道交通枢纽配套建筑为例,通过EnergyPlus软件建立能耗... 随着轨道交通枢纽地上地下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其周边配套建筑设施越来越完善;但这也导致建筑能耗进一步增加。同时,近零碳排放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故文章以深圳市某既有轨道交通枢纽配套建筑为例,通过EnergyPlus软件建立能耗分析模型,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应用与空调系统运行优化3个方面,对配套建筑进行模拟分析,最后给出适用的近零碳排放措施实施路径与方向,为其他建筑的近零碳排放实施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枢纽 配套建筑 排放 ENERGYPLUS
下载PDF
近零碳排放企业建设路径浅析
14
作者 范安成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4期145-146,224,共3页
近年来多地大力推动近零碳排放区示范试点建设工作,近零碳排放企业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主要对近零碳排放企业的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在摸清碳排放底数的基础上,通过设定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两个核心指标,协同企业与供应... 近年来多地大力推动近零碳排放区示范试点建设工作,近零碳排放企业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主要对近零碳排放企业的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在摸清碳排放底数的基础上,通过设定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两个核心指标,协同企业与供应链两个层面,以及落实开展自身碳减排、加强智慧碳管理、带动供应链减碳等三个关键路径,实现企业碳排放的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企业 建设路径 减碳 供应链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的零碳园区实践路径分析
15
作者 郭建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10期131-132,共2页
实现国家3060双碳排放目标,推动碳排放事业的发展需要所有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其中作为能源消耗占比最大的各种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类集群的低碳零碳排放将对整个双碳目标的达成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零碳排放的定义演变过程、园区... 实现国家3060双碳排放目标,推动碳排放事业的发展需要所有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其中作为能源消耗占比最大的各种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类集群的低碳零碳排放将对整个双碳目标的达成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零碳排放的定义演变过程、园区减碳实施路径、运营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现阶段可实施的关键技术等多个方面做了分析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园区 排放 排放 实践路径 分析
下载PDF
浅谈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
16
作者 赵峰 《科技资讯》 2017年第18期63-64,共2页
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为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电力使用的效率、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电力调度的低碳模式在更多相关领域内适用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该文从低碳电力调度的特点出发,对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 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为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电力使用的效率、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电力调度的低碳模式在更多相关领域内适用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该文从低碳电力调度的特点出发,对低碳电力调度方式及其决策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碳捕集电厂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近零碳排放建筑实践
17
作者 李梦惜 《空调暖通技术》 2018年第4期29-34,共6页
本文以上海虹桥迎宾馆9号楼项目为例,开展对夏热冬冷地区近零碳排放建筑的实践。虹桥迎宾馆9号楼在立项阶段建立节能控制目标,将节能目标贯穿建筑建造全过程,通过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高效照明系统、高效空调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B... 本文以上海虹桥迎宾馆9号楼项目为例,开展对夏热冬冷地区近零碳排放建筑的实践。虹桥迎宾馆9号楼在立项阶段建立节能控制目标,将节能目标贯穿建筑建造全过程,通过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高效照明系统、高效空调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BA集成控制系统等节能技术措施,预计可实现年碳排放量不超过25kgCCVm2(不含插座)的节能目标,成为夏热冬冷地区近零碳排放建筑示范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建筑节能 夏热冬冷地区
原文传递
基于变权理论的近零碳排放园区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晶晶 李琦芬 杨涌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340,共7页
近零碳排放是低碳排放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是不断趋向于零碳排放的动态过程。以碳的形成生命周期为核心将低碳园区分成智慧型园区和生态型园区,从规划、近零碳技术、碳排放管理、环境健康四个要素出发,同时根据园区的碳排放溯源跟踪体系... 近零碳排放是低碳排放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是不断趋向于零碳排放的动态过程。以碳的形成生命周期为核心将低碳园区分成智慧型园区和生态型园区,从规划、近零碳技术、碳排放管理、环境健康四个要素出发,同时根据园区的碳排放溯源跟踪体系,形成以能源消耗、工业生产、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碳汇、碳排放管理、健康生活为准则层的指标体系架构。当园区处于近零碳发展的不同阶段,评价指标内部差异性也不同。常权评价方法无法反映各指标对近零碳发展的影响,进而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引入变权理论,构建惩罚型变权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案例园区。对比常权评价和变权评价的结果可知,变权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更易区分发展等级。验证结果表明变权评价方法更切合近零碳发展的动态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分类 变权理论 排放园区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理论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吴智泉 唐宏芬 冯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8-155,共8页
本文对近零碳排放区的概念进行理论研究,从概念上对低碳、近零碳排放、零碳进行区别。对技术理论进行分析,提炼近零碳排放技术特征,对低碳和零碳技术与低碳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指出低碳与零碳技术推动三大变革。探讨了近零碳排放区... 本文对近零碳排放区的概念进行理论研究,从概念上对低碳、近零碳排放、零碳进行区别。对技术理论进行分析,提炼近零碳排放技术特征,对低碳和零碳技术与低碳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指出低碳与零碳技术推动三大变革。探讨了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总体规划,并指出可能存在的五种典型区域类型。指出构建评价体系应在科学性、全面性、方向性、可行性的基础上考虑六大原则。对碳循环机理进行分析,提出碳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排放区示范工程 排放总量
下载PDF
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思路和对策建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鑫 陈明扬 +2 位作者 罗彬 向柳 李言洁 《四川环境》 2023年第5期268-273,共6页
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推动园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抓手,是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体现。通过分析国家对于近零碳排放园区... 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推动园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抓手,是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体现。通过分析国家对于近零碳排放园区的政策要求、梳理总结国内外近零碳排放园区典型实践案例的经验、识别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最终政策体系、建设路径、技术支撑、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体现四川特色的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思路和对策建议。对于四川省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园区 碳达峰碳中和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