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想象针法改善脑卒中早期上肢偏瘫患者肌张力的优效性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海桥 李鹤 +1 位作者 闵亮 东贵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验证运动想象针法改善脑卒中早期上肢偏瘫患者肌张力的优效性。方法:将64例上肢处于软瘫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2例,脱落4例)。观察组采用运动想象针法(针刺治疗同时进行患侧上肢的运动想象疗... 目的:验证运动想象针法改善脑卒中早期上肢偏瘫患者肌张力的优效性。方法:将64例上肢处于软瘫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2例,脱落4例)。观察组采用运动想象针法(针刺治疗同时进行患侧上肢的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与患侧上肢运动想象疗法(针刺后2h进行)分开治疗,留针期间同时进行下肢运动想象疗法,两组均穴取百会透健侧太阳,风池,患侧肩髃、肩井、曲池、外关等,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4、8周,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和Brunnstrom分期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肩部、肘部、腕部的肌张力均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肘部MAS分级Ⅱ级以下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4周和治疗结束后8周,观察组肩部、肘部、腕部MAS分级Ⅱ级以下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臂部及手部Brunnstrom分期均较前一时间点增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上肢处于软瘫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想象针法能更好地促进偏瘫上肢肌张力的恢复,使患者逐渐向有分离的精细运动模式转变,抑制和减轻痉挛的出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偏瘫 运动想象针法 肌张力
原文传递
运动想象针法配合经颅电刺激对中风后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成金洋 关荣杓 尚官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10期32-37,共6页
目的:分析运动想象针法配合经颅电刺激对气虚血瘀证中风后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气虚血瘀证中风后偏瘫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A组... 目的:分析运动想象针法配合经颅电刺激对气虚血瘀证中风后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气虚血瘀证中风后偏瘫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A组采用常规康复+经颅电刺激,B组采用常规康复+运动想象针法,C组采用常规康复+经颅电刺激+运动想象针法。比较4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肢体功能与不良反应。结果:4组治疗后主症、次症和总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A组、B组与C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均低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临床疗效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上肢和下肢功能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A组、B组和C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均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证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运动想象针法、经颅电刺激治疗均可减轻症状、增强疗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肢体功能,二者配合使用的作用更强、效果更佳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针法 经颅电刺激 中风 偏瘫 脑血流动力学 肢体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