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地块雪峰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构造样式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32
1
作者 颜丹平 邱亮 +4 位作者 陈峰 李林 赵磊 杨文心 张翼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华南大地构造核心问题之一是江南—雪峰山造山带的属性。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横切雪峰山造山带的地质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区域地质、构造变形和部分重点区段地震反射剖面深部构造解释,划分出5个大地构造单元:(1)湘中复合逆冲构造带。该带... 华南大地构造核心问题之一是江南—雪峰山造山带的属性。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横切雪峰山造山带的地质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区域地质、构造变形和部分重点区段地震反射剖面深部构造解释,划分出5个大地构造单元:(1)湘中复合逆冲构造带。该带位处雪峰山造山带东部,以龙山复合构造穹隆等为代表,是近EW向加里东造山带与NE向燕山造山带复合叠加的结果;其中燕山期构造样式总体为倾向SE逆冲断层控制的尖棱背斜构造。(2)雪峰山厚皮逆冲构造带。该带西以大庸逆冲断裂为界,带内板溪群浅变质褶皱基底大面积出露,总体发育指向NW的断层-褶皱组合。断坪-断坡式逆冲断层从板溪群内部薄弱层发育,向浅部产状明显变陡,并导致新元古界板溪群逆冲于古生界之上,控制了沅麻等中生代盆地的形成,沿断坡形成紧闭背斜和沿断坪形成宽缓向斜;表明其为典型的断层相关褶皱。断层褶皱组合与地表剥蚀共同作用,形成飞来峰和构造窗。(3)以梵净山构造穹隆为代表的梵净山—走马构造穹隆带。该带呈NE向长垣状,核部出露新元古界下部梵净山群。断坪-断坡式逆冲断层深切梵净山群,在断层上盘形成不对称箱状背斜。因此总体为典型的厚皮逆冲作用下的断层相关褶皱。(4)隔槽式逆冲构造带。此带主要发育一系列轴向NE的箱状背斜和尖棱向斜。箱状背斜核部为寒武系,向深部卷入震旦系—板溪群,形成基底卷入的断层-褶皱组合,其浅部形成叠瓦状逆冲断层-褶皱组合,从而构成主动双重逆冲构造。(5)华蓥山断裂与齐岳山断裂间的隔档式薄皮构造带。带内以发育尖棱背斜和箱状向斜为特征,是倾向SE断坪-断坡控制下的断展褶皱组合。上述5个构造单元变形区域卷入了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但为上白垩统角度不整合覆盖,表明变形时间为中生代中晚期,并且有从SE向NW渐次变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 中生代板内造山带 断层相关褶皱 穹隆状构造 运动学模式
下载PDF
用三维运动学模式研究太阳暗条消失与行星际扰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四清 魏奉思 +3 位作者 赵寄昆 陈合宏 孙炜 AkasofuS.I.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35-743,共9页
本文用19个行星际扰动事件为样本,采用三维运动学模式研究暗条消失事件(简称FD事件)与行星际瞬变扰动间的关系.太阳上的扰动源取行星际扰动前2-5d以内的所有FD事件,用势场模式计算得到的源表面磁场为背景,模拟每个扰动在行星际中... 本文用19个行星际扰动事件为样本,采用三维运动学模式研究暗条消失事件(简称FD事件)与行星际瞬变扰动间的关系.太阳上的扰动源取行星际扰动前2-5d以内的所有FD事件,用势场模式计算得到的源表面磁场为背景,模拟每个扰动在行星际中的传播及其相互作用过程,观察扰动到达地球的时间和扰动大小.从模拟的结果来看,FD事件与行星际扰动事件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FD事件是行星际瞬变事件的一类重要的太阳源.19个事件中有2个没有对应的FD事件,5个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相差较大,其余12个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符合很好.这与过去这方面的工作有所不同,我们具体模拟了每个扰动事件的传播过程,同时考虑了扰动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扰动与共转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太阳-行星际-地磁链天气过程的预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暗条 行星际扰动 运动学模式 日冕
下载PDF
浅析控矿断裂的运动学模式及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5
3
作者 罗孝桓 《贵州地质》 1998年第3期234-239,共6页
对黔西南、黔南部分金、锑矿床之含(控)矿断裂构造露头尺度的观察,以及他人研究成果显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金、锑(汞)等低温热液型矿床,有相当一部分产于挤压体制下的断裂破碎蚀变带中。构造分析表明,这些断裂构造常发育于应变... 对黔西南、黔南部分金、锑矿床之含(控)矿断裂构造露头尺度的观察,以及他人研究成果显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金、锑(汞)等低温热液型矿床,有相当一部分产于挤压体制下的断裂破碎蚀变带中。构造分析表明,这些断裂构造常发育于应变椭球体的挤压或(和)扭压方位。之后又经过多次构造活动,最终兼具有挤压、走滑、伸展特性。研究认为:挤压是主要的,本质的;伸展,则是局部的,有限的。然而对金(锑、汞)等成矿都是必需的。据此,作者推论,先挤压后伸展,或整体挤压中的局部伸展,是含(控)矿断裂具代表性的运动学模式。区域性挤压应力场及其中局部引张应力场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是金、锑(汞)成矿控制的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断裂 运动学模式 动力背景 热液矿床
下载PDF
四川盆地秭归复向斜构造变形机制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邓铭哲 张伟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2-1036,共15页
为剖析大巴山构造带变形前缘与湘鄂西褶皱带变形前缘的叠加复合方式,通过分析秭归复向斜的浅部资料和深部最新的地震剖面,对秭归复向斜南、北两侧的地质结构和变形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深部构造楔的活动是促使秭归复向斜南、北两... 为剖析大巴山构造带变形前缘与湘鄂西褶皱带变形前缘的叠加复合方式,通过分析秭归复向斜的浅部资料和深部最新的地震剖面,对秭归复向斜南、北两侧的地质结构和变形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深部构造楔的活动是促使秭归复向斜南、北两翼发生构造变形的主要原因,秭归复向斜南翼构造楔以连接志留系滑脱层和基底滑脱层的南倾断面为底板前冲断裂,以志留系滑脱层及其上部的北倾断面为顶板反冲断裂,由志留系页岩层至震旦系顶部及其深部的一部分基底物质组成构造楔参与变形;向斜北翼深部的构造楔,以向斜北翼基底滑脱层为顶板反冲断裂,以北翼下方深部滑脱层为底板前冲断裂,构造楔整体由基底物质组成。进一步的分析认为:秭归复向斜南翼的形成受控于湘鄂西褶皱带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初向北的递进构造变形,北翼及其内部次级褶皱的形成受控于早白垩世中期至早白垩世晚期大巴山构造带内南大巴冲断带向南的挤压推覆;大巴山构造带早白垩世中期至晚白垩世的变形叠置于湘鄂西褶皱带晚侏罗世的变形之上是两构造带叠加变形的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三维形态 运动学模式 秭归复向斜 大巴山构造带 湘鄂西褶皱带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从东亚大陆中、新生代的运动探讨南海的形成演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林进峰 陈雪 汤贤赞 《热带海洋》 CSCD 1994年第4期73-80,共8页
根据古地磁、古生物地理和地质构造分析,东亚大陆在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初期大幅度向南运动;新生代中晚期以来大幅度向北运动。运动学模式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大致在始新世与渐新世之间,这与全球运动学和动力学发生的重大改组的时... 根据古地磁、古生物地理和地质构造分析,东亚大陆在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初期大幅度向南运动;新生代中晚期以来大幅度向北运动。运动学模式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大致在始新世与渐新世之间,这与全球运动学和动力学发生的重大改组的时间相一致。由此提出大陆后退这一新的南海形成演化的运动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大陆 运动学模式 南海 形成 演化
下载PDF
龙日坝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及其与周边断裂的运动学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任俊杰 《国际地震动态》 2014年第9期47-49,共3页
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大幅度隆升,并造就和改变了整个欧亚大陆的构造格局,对亚洲地区的气候与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还造成了青藏高原向东运动。青藏高原东缘形成了整个高原最为陡变的地形梯度,是目前研... 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大幅度隆升,并造就和改变了整个欧亚大陆的构造格局,对亚洲地区的气候与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还造成了青藏高原向东运动。青藏高原东缘形成了整个高原最为陡变的地形梯度,是目前研究青藏高原向东运动及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机制的重要场所。2008年汶川MS8.0地震造成了龙门山断裂带的破裂,这更激发了对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机制研究的兴趣。关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变形机制主要有两个端元模式:一种是大陆逃逸模式,认为青藏高原东缘的变形主要集中在重要的活动边界断裂上;另一种是管道流模式,认为变形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广泛分布,活动断裂所承担的变形量很小。已建立的用来解释龙门山隆升和汶川地震的发震机制的模式均认为青藏高原东缘的变形主要集中在龙门山断裂带上,但这些模式未对川西高原在青藏高原向东运动中变形吸收的作用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龙日坝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 昆仑断裂 塔藏断裂 滑动速率 古地震 断错阶地陡坎 运动学模式 刚性块体模式 连续变形模式 地壳流 汶川地震 贝叶斯分析 OxCal模型
下载PDF
国外两种环流输送模式简介
7
作者 周韡 《陕西气象》 1995年第3期38-39,共2页
国外两种环流输送模式简介周(陕西建设机械厂公安处西安·710032)1研究概况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通过涡旋数值模拟实验,对大气边界层环流的输送做了若干分析研究。得出在大气边界层中环流是“非对称输送”的结论。Sch... 国外两种环流输送模式简介周(陕西建设机械厂公安处西安·710032)1研究概况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通过涡旋数值模拟实验,对大气边界层环流的输送做了若干分析研究。得出在大气边界层中环流是“非对称输送”的结论。Schumann(1989)对边界层的扩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模式 上升气流 非对称性 大气边界层 下沉气流 输送特性 数值模拟实验 扩散率 运动学模式 平均浓度
下载PDF
台湾北部新生代岛弧岩浆活动的板块运动学模式
8
作者 邓属予 赵国光 《海洋地质译丛》 1993年第2期39-43,共5页
台湾岛是一个由吕宋弧与亚洲大陆碰撞形成的的活动造山带。在这一造山带中,晚第三纪一第四纪火山岩遍布于台湾岛东部的海岸山脉和台湾西部的西部山麓带。海岸山脉的晚第三纪火山岩因与碰撞造山运动有关,故可归属于吕宋弧-沟体系俯冲活... 台湾岛是一个由吕宋弧与亚洲大陆碰撞形成的的活动造山带。在这一造山带中,晚第三纪一第四纪火山岩遍布于台湾岛东部的海岸山脉和台湾西部的西部山麓带。海岸山脉的晚第三纪火山岩因与碰撞造山运动有关,故可归属于吕宋弧-沟体系俯冲活动的产物,而西部山麓带的中新世玄武岩则可归属于亚洲大陆边缘裂谷构造作用的产物。同世界上大多数造山带火山岩一样,台湾的晚第三纪火山岩是碰撞前期岩浆的产物,碰撞后岩浆活动就停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岩浆活动 板块 运动学模式
下载PDF
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性对地质灾害影响研究
9
作者 白相东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10期66-67,共2页
秦岭北缘断裂带位于秦岭造山带与渭河盆地之间,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一条边界断裂,也是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十三朝古都西安坐落于此,也是中国"一路一带"国家重大战略的起点,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直接危及地区的安全性。关于该... 秦岭北缘断裂带位于秦岭造山带与渭河盆地之间,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一条边界断裂,也是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十三朝古都西安坐落于此,也是中国"一路一带"国家重大战略的起点,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直接危及地区的安全性。关于该断裂带的运动方式、活动期次以及邻区运动模式目前还存在争议。本论文以构造地质学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多种先进的研究手段对秦岭北缘断裂带构造特征、晚更新世活动时代、区域运动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为研究区区域地壳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北缘断裂带 活动断裂 断层年代 断裂体系 运动学模式 地质灾害
下载PDF
中新生代大陆运动学模式与大陆动力学机制的新认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作勋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Z2期113-129,共16页
本文首次提出中新生代大陆聚散与洋壳更新过程,在运动学上属于球面二维螺旋运动;它是地幔环流三维螺旋运动的球面反映。地幔三维螺旋运动的成因机制是地幔径向环流与其绕地轴的旋转运动相耦合的结果;在运动学上,它与地球大气及海洋... 本文首次提出中新生代大陆聚散与洋壳更新过程,在运动学上属于球面二维螺旋运动;它是地幔环流三维螺旋运动的球面反映。地幔三维螺旋运动的成因机制是地幔径向环流与其绕地轴的旋转运动相耦合的结果;在运动学上,它与地球大气及海洋环流的三维螺旋运动性质相同,都与地球旋转运动有成因联系;它们的差别在于大气及海洋热对流源于太阳热辐射与地球重力作用,而地幔热对流之热能则源于地球内部。本文提出了地球各层圈物质运动的热力学过程与地球天体运动存在有机联系的证据,阐明了建立地球系统科学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运动学模式 大陆动力机制 大陆全球螺旋运动
下载PDF
纵向伸展断背斜类型及成因
11
作者 陈发景 陈昭年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89-1796,共8页
纵向伸展断背斜是伸展断陷中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按照断背斜的几何形态将纵向伸展断背斜划分为双断型断背斜、单断型断背斜和叠合y型断背斜。根据渤海湾盆地新生代地质资料,讨论这3类纵向伸展断背斜的成因:(1)双断型断背斜发育于裂谷期... 纵向伸展断背斜是伸展断陷中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按照断背斜的几何形态将纵向伸展断背斜划分为双断型断背斜、单断型断背斜和叠合y型断背斜。根据渤海湾盆地新生代地质资料,讨论这3类纵向伸展断背斜的成因:(1)双断型断背斜发育于裂谷期,受对向双断断陷控制,主要是由于早期伸展过程中岩层局部缩短作用、晚期差异沉降和断块翘倾作用形成,其形成机制不同于前陆盆地的区域挤压作用产生的背斜;(2)单断型断背斜(或称逆牵引背斜)发育于裂谷期,受单断断陷控制,是由于控陷断层下降盘岩层下滑过程中岩层以逆牵引方式回倾、差异沉降和岩层弹性挠曲作用造成的,但岩层长度局部缩短作用仍是一个重要因素;(3)叠合y型断背斜发育于裂谷期后,受对称断陷和其中y形断洼控制,其形成与以纯剪切方式伸展运动和多期次断裂活动有关。它与走滑-伸展断背斜成因存在根本性差别,后者实质上不属于纵向伸展断背斜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伸展断背斜 岩层局部缩短作用 伸展运动学模式 走滑-伸展叠合y型断背斜
下载PDF
上扬子地区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35
12
作者 汪新伟 沃玉进 +2 位作者 周雁 张荣强 李双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0-212,共13页
上扬子地区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特征一直缺乏系统研究。在前人基础上,结合野外认识、地震地质剖面解释、构造活动定年等相关成果分析认为,上扬子地区印支期以来至少存在着3组不同方向的区域挤压应力。其中,NW-SE向挤压应力具印支期、燕... 上扬子地区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特征一直缺乏系统研究。在前人基础上,结合野外认识、地震地质剖面解释、构造活动定年等相关成果分析认为,上扬子地区印支期以来至少存在着3组不同方向的区域挤压应力。其中,NW-SE向挤压应力具印支期、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多期活动特点,近SN向挤压应力主要在燕山晚期,NE-SW向挤压作用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期。由此所形成的造山带至前陆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结构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即龙门山造山带发育了较为典型的根带、中带、锋带与外缘带等复杂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米仓山与南大巴山造山带缺乏中带变形的特征,雪峰山陆内前陆盆地系统则表现为逆冲的锋带在倾向上传播距离长、在走向上影响范围大等特点。上扬子地区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特征控制了不同时期油气的运移方向及聚集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挤压应力 变形期次 运动学结构模式 褶皱-冲断带 上扬子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