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反馈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时关芳 吴华 +4 位作者 顾旭东 傅建明 姚云海 吴彩虹 李岩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反馈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减重... 目的探讨运动反馈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减重平板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减重平板训练时辅以运动反馈,每次训练10~20min,每周训练6次,共持续训练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步态分析系统评估各组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及下肢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步速、步宽、患侧及健侧摆动相百分比、步态不对称性指数及髋、膝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组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发现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步宽[(20.79±4.03)cm]、患侧及健侧摆动相百分比[分别为(40.52±6.21)%和(37.91±8.34)%]、步态不对称指数(0.06±0.08)、髋、膝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分别为(12.62±3.84)。和(41.57±13.52)。]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平板训练结合运动反馈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对提高其步行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反馈 脑卒中 步态 减重平板训练
原文传递
运动反馈虚拟现实四肢康复系统评估模块设计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晓春 王俊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7-601,共5页
目的设计一种自动监测与反馈训练表现、训练后自动评估与分析的智能康复评估系统。方法通过上肢训练平台、下肢操作装置的传感器,实时记录关节活动度;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实时判断患者肢体运动与虚拟运动目标、虚拟场景的互动情况;通过网... 目的设计一种自动监测与反馈训练表现、训练后自动评估与分析的智能康复评估系统。方法通过上肢训练平台、下肢操作装置的传感器,实时记录关节活动度;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实时判断患者肢体运动与虚拟运动目标、虚拟场景的互动情况;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权重比智能算法,获取训练表现的百分制评分,并自动分析。结果和结论设计出一种基于运动反馈虚拟现实四肢康复系统的智能康复评估方法,可实现患者康复训练表现的自动监测与即时反馈,并自动分析患者康复训练综合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反馈 虚拟现实 康复系统 评估
下载PDF
不同形式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速度与下肢关节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华 顾旭东 +4 位作者 傅建明 姚云海 李岩 傅雄伟 章维挺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4期1196-1199,共4页
目前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主要采用神经促通技术,但该技术本身并不能直接改善步态,而恢复正常步态需要达到合理的肌肉激活、和谐的肌肉收缩时相、足够的承重能力和耐力、不增加下肢伸肌张力等要求。
关键词 减重平板训练 步行速度 脑卒中偏瘫 承重能力 康复训练 运动反馈 步态训练 下肢关节 减重步行 肌肉收缩
下载PDF
研究大数据时代运动训练科学的新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贾昌辉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第24期178-180,共3页
基于大数据背景,对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开展,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技术应用的策略。首先,概述了运动训练科学化开展的意义;其次,结合实践对大数据时代下运动训练形式进行分析,如,AI与大数据在皮划艇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数字化+蹦床运动训练、科... 基于大数据背景,对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开展,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技术应用的策略。首先,概述了运动训练科学化开展的意义;其次,结合实践对大数据时代下运动训练形式进行分析,如,AI与大数据在皮划艇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数字化+蹦床运动训练、科技+游泳训练、智慧乒乓4个方面;最后,总结科学化进行运动训练的策略,主要内容有:正确认识大数据、做好技术研发、合理应用科技手段。由此,大数据时代要从运动训练的效果分析,采用科学技术辅助,可提升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获取更多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运动训练 科学 运动反馈 康复治疗 数据采集
下载PDF
X舵潜器水动力特性及主动增稳技术研究
5
作者 林兆伟 宋江峰 +1 位作者 李旺 申雄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5-195,共11页
利用潜器航行运动监测系统的运动反馈,提出3种运动跟踪控制因子,以及确定舵等效稳定性系数的方法。以X型舵的操纵特性为研究对象,建立了X舵与十字舵等效舵力分配方法。根据水动力试验数据建立操纵性运动方程,设计了融合主动增稳控制的... 利用潜器航行运动监测系统的运动反馈,提出3种运动跟踪控制因子,以及确定舵等效稳定性系数的方法。以X型舵的操纵特性为研究对象,建立了X舵与十字舵等效舵力分配方法。根据水动力试验数据建立操纵性运动方程,设计了融合主动增稳控制的算法。仿真计算结果满足控制稳定和机动指标的综合要求,可为潜器水动力综合性能多目标优化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舵 水动力试验 等效舵力 运动反馈 稳定性设计 主动增稳
原文传递
运动反馈虚拟现实四肢康复系统训练模块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俊华 吴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5-848,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具有虚拟现实、运动反馈和精准康复的智能四肢康复系统.方法采用双手柄、双脚踏及其锁定结构,采用计算机传感器技术提供多自由度运动选择和协调训练模式,3屏合1显示屏以及不同难易的3D虚拟场景和多传感器交互技术,提供多种... 目的设计一种具有虚拟现实、运动反馈和精准康复的智能四肢康复系统.方法采用双手柄、双脚踏及其锁定结构,采用计算机传感器技术提供多自由度运动选择和协调训练模式,3屏合1显示屏以及不同难易的3D虚拟场景和多传感器交互技术,提供多种虚拟现实运动反馈训练模块.结果和结论设计出一种基于运动反馈的四肢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系统,不同瘫痪程度患者可进行单或双上肢康复训练技术和双脚踝协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反馈 虚拟现实 四肢 康复 康复系统
下载PDF
空间机械臂动力学特性的仿真分析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韩东宇 陈欢龙 余春华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1期9-17,共9页
在空间机器人系统应用于在轨服务、目标捕获的研究中,多自由度机械臂的动力学动特性分析是其主要困难。针对该问题,可运用D-H参数,构建坐标系统和矢量关系,搭建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多刚体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的仿真研究分析,并运用Si... 在空间机器人系统应用于在轨服务、目标捕获的研究中,多自由度机械臂的动力学动特性分析是其主要困难。针对该问题,可运用D-H参数,构建坐标系统和矢量关系,搭建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多刚体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的仿真研究分析,并运用SimMechanics做运动学等效和各关节的点到点的位姿解算,及动力学模拟,结合ADAMS做联合仿真对比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实时解算机械臂各关节以及末端抓捕工具的位姿,并做轨迹规划,以验证真实空间机械臂操作的仿真程度,更好地服务于半物理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刚体系统 机械臂 运动学等效 动力学模拟 数学仿真 末端位姿 轨迹规划 运动反馈
下载PDF
基于WSR-AHP的社区康复运动公共服务软平台构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利 李江南 +2 位作者 吴俭涛 张硕 彭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7-56,共10页
目的针对社区康复运动服务精准化和专业化问题,聚焦运动评估和运动反馈,改善社区康复运动公共服务体验,提升康复效果。方法以北戴河国际健康城周边社区为例,运用WSR法分别对康复运动物理、事理、人理三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明确服务精准化... 目的针对社区康复运动服务精准化和专业化问题,聚焦运动评估和运动反馈,改善社区康复运动公共服务体验,提升康复效果。方法以北戴河国际健康城周边社区为例,运用WSR法分别对康复运动物理、事理、人理三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明确服务精准化和专业化的功能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引导、交互、反馈三大服务流程,并收集用户需求,结合层次分析法进行需求权重分析。结果得出康复运动评估和运动反馈两个重要需求,分别阐述其服务机制,以三大服务流程为基础架构,打通线上和线下,联动家庭-社区-医院,建立社区康复运动公共服务软平台构架,围绕用户行为,形成完整服务流程,并生成用户线上端测试版。结论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验证了康复运动公共服务软平台的可行性,为社区康复管理服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建议,也为智能器械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R法 层次分析法 精准化 专业化 运动评估 运动反馈
下载PDF
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对手外伤患者职业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梁丹丹 季益军 方琼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目的对手外伤术后患者进行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观察手部功能和职业能力的变化,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手外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42例)和运动反馈训练组(40例),常规康复组术后进行运动、理疗等康复治疗,运动反馈训练组在此基... 目的对手外伤术后患者进行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观察手部功能和职业能力的变化,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手外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42例)和运动反馈训练组(40例),常规康复组术后进行运动、理疗等康复治疗,运动反馈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每周3次运动反馈训练,两组治疗均维持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主关节活动度(TAM)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差异不大,治疗后运动反馈训练组UEFI评分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提示经过运动反馈训练后患者上肢功能活动能力恢复更加明显;常规康复组就业率为76.1%,运动反馈训练组就业率为82.5%,高于常规组。结论智能运动反馈系统可明显改善手外伤患者术后手部功能,并提高重返工作和再就业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反馈 手外伤 职业能力
下载PDF
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淑娴 郑雅丹 +4 位作者 李鑫 胡昔权 刘远文 黄丽 李莉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恢复期手及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每日接受40min常规作业治疗和20min智能运动反馈系统训练,对... 目的:初步探讨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恢复期手及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每日接受40min常规作业治疗和20min智能运动反馈系统训练,对照组每日接受1h常规作业治疗,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予以FMA上肢部分(FMA-UE)、WMFT和MB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UE、WMFT和MBI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UE、WMFT和MBI的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FMA-UE和WMFT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MBI评分及治疗前后MBI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及上肢功能 运动反馈训练
下载PDF
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推拿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余永胜 冉唯君 +1 位作者 刘菲 叶多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推拿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其中22例给与推拿治疗(推拿组),22例给与推拿联合下肢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组)。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目的探讨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推拿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其中22例给与推拿治疗(推拿组),22例给与推拿联合下肢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组)。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FMA量表)、平衡能力(BBS量表)、步行能力(FAC量表)、日常生活自主活动能力(MBI量表)。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和推拿组FMA、BB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优于推拿组(P<0.05)。治疗后第4、6、8周联合组FAC、MBI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优于推拿组(P<0.05)。结论在推拿治疗基础上开展下肢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动反馈训练 脑卒中 恢复期偏瘫 下肢功能
下载PDF
反馈式强化躯干和下肢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朱宁 马奇 李小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有明确任务目标游戏的躯干和下肢运动控制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总体运动功能(包括躯干控制能力、Berg平衡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Fugl-Meyer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进行常... 目的:探讨基于有明确任务目标游戏的躯干和下肢运动控制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总体运动功能(包括躯干控制能力、Berg平衡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Fugl-Meyer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加躯干和下肢强化训练;反馈组40例,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加躯干和下肢运动反馈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4周后进行对比。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T、BBS、FAC、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反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躯干和下肢的运动控制训练能提高偏瘫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而且患者更加乐于接受具有游戏性质的反馈训练,表现出较高的主动参与性,因而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躯干 下肢 运动反馈训练 平衡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新Bobath技术结合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捷 吴福春 +1 位作者 莫国清 余德标 《康复学报》 2018年第6期16-20,共5页
目的:观察新Bobath技术结合智能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作业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新Bobath技术及智... 目的:观察新Bobath技术结合智能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作业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新Bobath技术及智能运动反馈训练。比较2组手腕运动功能FMA-U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偏瘫侧腕关节背伸最大活动度的差异。结果:治疗2、4、6周后,2组FMAUE、MBI评分及腕关节背伸最大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周后,治疗组FMA-UE评分及腕关节背伸最大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结合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新Bobath技术 智能运动反馈训练 偏瘫 手功能
下载PDF
运动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 被引量:17
14
作者 孙莹 花佳佳 +3 位作者 施加加 罗艳 程会兰 李周 《中国康复》 2015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运动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5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一般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上... 目的:探讨上肢运动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5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一般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上肢运动反馈的作业疗法训练,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上肢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AROM、STEF、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5个月的上肢运动反馈作业疗法可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反馈训练 偏瘫 运动功能 康复
下载PDF
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侯红 王彤 +1 位作者 李奇 蔡可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功能康复评估及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训练组20例,运动反馈训练组38例。2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和训练6周后进行对比。观察评定指标:①前... 目的:探讨综合功能康复评估及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训练组20例,运动反馈训练组38例。2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和训练6周后进行对比。观察评定指标:①前臂旋转活动度;②腕背伸活动度等。结果:①前臂旋转活动度:患者的平均前臂活动度由治疗前的141.33°±19.31°(旋前+旋后),训练后即刻提高到161.00°±17.09°,训练6周后增加到175.83°±12.8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腕背伸活动度:训练前患者的平均活动度0.71°±20.36°,训练后即刻增加到27.43°±25.07°,训练6周后增加到43.29°±19.2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运动反馈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在训练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训练6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集康复训练与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康复评估及运动反馈训练系统,让患者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作业中接受功能训练,吸引患者的主动参与,提高患者的注意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反馈训练 游戏 康复
下载PDF
计算机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何龙龙 黄国志 +3 位作者 黄文浩 曾庆 路鹏程 梁嘉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23)和试验组(n=23)。在接受基础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计算机运动反馈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功能康复... 目的:探讨计算机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23)和试验组(n=23)。在接受基础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计算机运动反馈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功能康复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每周5次,共4周。治疗前后采集患侧手部的表面肌电值,同时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分级评价量表(MA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来评估患者的功能。结果:共43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后,对照组FMA、MBI评分以及腕屈肌、腕伸肌、指伸肌、拇短展肌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试验组FMA、MAS、MBI评分以及腕屈肌、腕伸肌、指伸肌、拇短展肌表面肌电iEMG、RMS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FMA总分及手部分评分、MBI评分、腕伸肌RMS、指伸肌iEMG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计算机运动反馈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功能 计算机运动反馈训练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智能分析的运动反馈系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荣秀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第11期31-32,共2页
目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高,体育锻炼效率低下,体质难以得到有效增强。随着"互联网+"概念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蓬勃发展,借助可穿戴设备收集学生运动大数据,建立数据智能分析与实时反馈系统,为突破中学体育课发展瓶颈提... 目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高,体育锻炼效率低下,体质难以得到有效增强。随着"互联网+"概念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蓬勃发展,借助可穿戴设备收集学生运动大数据,建立数据智能分析与实时反馈系统,为突破中学体育课发展瓶颈提供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体育 可穿戴智能设备 运动手环 互联网+校园体育 运动反馈系统 目标反馈系统
下载PDF
基于智能运动反馈测评系统评价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54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伊婷 周莉 +6 位作者 张喆 张勇 党晓川 陈恺 赵明智 滕驰 李宗衡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959-963,共5页
目的运用智能运动反馈测评系统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康复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78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信封的方式以2:1的比例将患者分... 目的运用智能运动反馈测评系统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康复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78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信封的方式以2: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接受由中医康复手法+针灸+中药熏蒸组成的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照组进行开放性康复治疗。两组均接受4周康复治疗。通过智能运动反馈测评系统收集的生物学数据(腕及各手指主动、被动活动度,手指及手腕最大屈曲、伸展缺失值之和,腕及各手指最大力量频率、最大活动度)和量表评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腕及食指、拇指主动活动度,腕及拇指被动活动度,各手指最大力量频率和拇指最大活动度的改善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腕及拇指被动活动度、各手指(除拇指)最大力量频率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可以有效改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 中风 肩手综合征 随机对照试验 智能运动反馈测评系统 体用通知
下载PDF
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万新炉 叶正茂 +1 位作者 潘翠环 沈怡 《中国康复》 201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观察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2组患者均按常规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运动反馈训练。治疗前后采用E-LINK评估系统评定肘关节... 目的:观察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2组患者均按常规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运动反馈训练。治疗前后采用E-LINK评估系统评定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前臂旋转活动度,并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屈肘肌群及前臂旋前肌群肌张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屈肘肌群、前臂旋前肌群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反馈系统提供的寓教于乐的康复方法能提高训练的趣味性、积极性,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状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偏瘫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反馈训练 脑卒中 痉挛
下载PDF
基于双重反馈的水炮射流稳定系统
20
作者 程博森 杨光 蒋奇泽 《船电技术》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在海上执法的过程中,执法船只经常会遭遇风浪,而风浪带来的船体晃动会导致水炮晃动,使水炮射流无法准确命中目标。现有的水炮系统多采用单反馈控制方法,没有考虑到载体运动对水射流的干扰。为了减轻载体运动对水炮射流的干扰,本文提出... 在海上执法的过程中,执法船只经常会遭遇风浪,而风浪带来的船体晃动会导致水炮晃动,使水炮射流无法准确命中目标。现有的水炮系统多采用单反馈控制方法,没有考虑到载体运动对水射流的干扰。为了减轻载体运动对水炮射流的干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反馈的水炮射流稳定系统。该系统利用IMU采集载体运动姿态,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对载体姿态进行补偿;利用摄像机采集射流落点信息,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实时调整射流模型参数,并对水炮关节角度进行反馈调整。在智能水炮平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重反馈机制后,水炮的射击误差可有效降低3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反馈 载体运动反馈 水炮射流稳定 智能水炮 闭环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