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善八钢烧结混合料制粒效果的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冶飞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39,共5页
运用过程失效模式分析、正交试验设计、回归分析等质量改进手段,找出了影响八钢新区两台265 m2烧结机混合料制粒效果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使混合料中+3 mm粒级从原来的67.3%提升至70.2%,烧结机利用系数明显提高。
关键词 混合料制粒效果 过程失效模式分析 正交试验设计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产品重要零部件在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
2
作者 李真 《造船技术》 2011年第2期3-5,共3页
通过汽车行业成熟的质量管理工具,用简单明了的语句描述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概念。帮助国内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商,特别是缺乏质量体系指导的下游供应商们建立起应有的质量意识。着重介绍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如何确保质量先期... 通过汽车行业成熟的质量管理工具,用简单明了的语句描述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概念。帮助国内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商,特别是缺乏质量体系指导的下游供应商们建立起应有的质量意识。着重介绍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如何确保质量先期策划得到贯彻、执行和成功的方法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先期策划 过程失效模式分析 控制计划
下载PDF
航空电子产品装配中PFMEA方法的应用和改进 被引量:12
3
作者 龙飞 朱斌 王英昊 《航空电子技术》 2016年第1期36-40,共5页
航空电子产品装配的特点是所需物料较多、装配工艺复杂、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等,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研究装配过程,并对过程中的失效模式风险进行分析。本文以某型航空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的零件装配、绝缘垫粘贴... 航空电子产品装配的特点是所需物料较多、装配工艺复杂、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等,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研究装配过程,并对过程中的失效模式风险进行分析。本文以某型航空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的零件装配、绝缘垫粘贴及零件冲压为例详细说明PFMEA方法在装配过程中的应用,找出装配过程中风险较高的项目,通过工装辅助来降低风险,提高产品质量。本文将PFMEA这一可靠性研究工具引入航空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为航空电子产品装配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风险预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子产品 失效模式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
下载PDF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PFMEA方法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夏蓓鑫 陈鑫 +2 位作者 李龙 陶宁蓉 张佳栋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8-874,共7页
为解决因各专家判断矩阵过于均一化而导致的风险排序与实际发生偏差的问题,在传统的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过程失效模式与分析(PFMEA)方法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从专家的个体区别和职业类别两方面考虑,分析专家判断矩阵变化程度对专家分... 为解决因各专家判断矩阵过于均一化而导致的风险排序与实际发生偏差的问题,在传统的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过程失效模式与分析(PFMEA)方法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从专家的个体区别和职业类别两方面考虑,分析专家判断矩阵变化程度对专家分组及评估各组别对专家权重的影响,进而合理设定专家权重.通过该改进方法在汽车空调冷凝器制造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PFMEA方法能更准确地对产品失效风险进行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冷凝器 产品失效 过程失效模式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 专家权重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的PFMEA在ABS阀体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朱易 徐克林 《工业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5,105,共5页
为了克服应用传统的过程实效模式与影响分析(PFMEA)时对失效模式的风险顺序识别度不高的问题,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阀体制造中提出了具有模糊综合评价的PFMEA方法。通过将专家评估与系数变异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获得了评价因素集、因素... 为了克服应用传统的过程实效模式与影响分析(PFMEA)时对失效模式的风险顺序识别度不高的问题,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阀体制造中提出了具有模糊综合评价的PFMEA方法。通过将专家评估与系数变异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获得了评价因素集、因素权集、评价等级集。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可以计算等级值和最终的风险顺序。这一方法在ABS阀体制造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ABS阀体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中两种方法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丁琮洋 邱博 +4 位作者 宋浩静 孙雪 李亚静 李宵 董占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6-919,共4页
目的 比较风险系数法和行动优先级两种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评价方法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项下构建3个约定层次,共24个失效模式,运用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问卷调查法、Cronbach'sα系数... 目的 比较风险系数法和行动优先级两种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评价方法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项下构建3个约定层次,共24个失效模式,运用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问卷调查法、Cronbach'sα系数和Grubbs检验对药物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比较风险系数法和行动优先级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对高、中风险失效模式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在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上,失效模式的风险系数值是24.661~54.302,行动优先级均为L,风险系数法更加合理有效。按风险系数排序,高风险失效模式主要集中在“人员”项下,改进措施包括设置专职药师和调整取药时间;中风险失效模式主要集中在“环境”和“药物”项下,改进措施包括设置严格的温控程序和药物色标管理。结论 风险系数法比行动优先级更适合于该院临床试验药物管理,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应不断进行分析和更新改进措施,以完善药物管理过程,保证临床试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药物管理 过程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风险系数 行动优先级
下载PDF
汽车用挤压铝合金零部件开发质量先期策划
7
作者 舒其彬 樊波 +1 位作者 张焱 余潇潇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4期154-157,共4页
伴随汽车轻量化推进,铝代钢在汽车上运用更加广泛,挤压铝合金汽车结构件如前后防撞梁、门槛梁、电池托板、副车架等早已实现了大规模运用。而挤压铝合金的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的时间并不长,对汽车行业的项目开发管理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如何... 伴随汽车轻量化推进,铝代钢在汽车上运用更加广泛,挤压铝合金汽车结构件如前后防撞梁、门槛梁、电池托板、副车架等早已实现了大规模运用。而挤压铝合金的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的时间并不长,对汽车行业的项目开发管理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如何在快速的项目开发中将APQP的要求与本企业流程紧密结合,文章研究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在挤压铝合金企业中的应用。对挤压铝合金企业构建汽车项目开发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铝合金 特殊特性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PFMEA) 汽车零部件
下载PDF
小批生产下的露天钻机履带装配工艺规划
8
作者 周存梁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10期40-42,共3页
作为露天开采的第一道工序设备,露天钻机在煤矿、采石场中被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履带总成,分析了露天钻机的小批生产需求,设计了履带总成装配的装配工艺,以确保露天钻机能够匹配复杂恶劣的工况。
关键词 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履带总成 精益生产 工艺流程设计 工具工装
下载PDF
基于工艺过程构成要素和本体的潜在装配工艺失效模式的推理识别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中义 李振振 +3 位作者 陈韦 易元 郑伟杰 刘卫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46-2662,共17页
高效和准确地识别出所有潜在工艺失效模式是开展装配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的基础性工作。为构建具有普适性地潜在装配过程失效模式的识别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过程构成要素和本体相结合的潜在工艺失效模式的推理识别模型... 高效和准确地识别出所有潜在工艺失效模式是开展装配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的基础性工作。为构建具有普适性地潜在装配过程失效模式的识别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过程构成要素和本体相结合的潜在工艺失效模式的推理识别模型。首先,以装配工步为单元,通过过程构成要素系统全面地描述了工步单元的信息,并运用Apriori算法挖掘各过程构成要素内容的表述方式。据此,从工步过程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和表述方式两个维度对工步指令提出规范化的编写要求;其次,通过本体的表示方式构建规范的装配工艺知识库,结合潜在工艺失效模式的判据分析各要素失效的具体表现形式及组成每类要素信息的语法成分;然后,采用语义对立分析及其互补技术和语义Web规则语言(SWRL)编写各过程构成要素到相应的潜在工艺失效模式的推理规则,以Drools规则引擎实现潜在工艺失效模式的推理识别;最后,以某型飞机的3个部装工艺过程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潜在工艺失效模式 推理识别 过程构成要素 本体 语义Web规则语言
下载PDF
采用模糊理论的零部件工艺PFMEA评估 被引量:3
10
作者 盛精 王君 罗善明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9-614,共6页
为了控制和降低零部件的制造质量风险,在对零部件工艺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理论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EMA)方法.通过研究零部件加工过程的风险评估,构建基于生产成本的评价指标;设计评价因素集和因素水平集,并用层... 为了控制和降低零部件的制造质量风险,在对零部件工艺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理论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EMA)方法.通过研究零部件加工过程的风险评估,构建基于生产成本的评价指标;设计评价因素集和因素水平集,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提出零部件制造工艺的风险评估模型;采用模糊评价决策,定量计算其综合评价值,进而确定其风险等级.以某型号叉车门架系统的横梁加工工艺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PFMEA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过程 风险评估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模糊评价 层次分析
下载PDF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的有效工具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小桥 《项目管理技术》 2004年第5期32-36,共5页
2003年2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北京时间1日22时),即将返航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大约63km高空处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在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关键词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PFMEA 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工艺生产 产品制造 风险识别 风险转移
原文传递
基于PFMEA修正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项目全寿命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灵机 汪明月 万玲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96-107,共12页
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项目中的风险管控是深化合作关系和实现既定目标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将修正的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与协同创新合作项目全寿命风险评价相结合,构建新型风险评价模型,通过专家评审意见相似度差异对各专家分配权... 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项目中的风险管控是深化合作关系和实现既定目标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将修正的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与协同创新合作项目全寿命风险评价相结合,构建新型风险评价模型,通过专家评审意见相似度差异对各专家分配权重,计算出了各潜在风险事件的综合评估值和风险优先数。结果表明,在创新合租项目中,管控阶段潜在风险事件的平均风险优先数最大,计划阶段最小,各阶段潜在风险事件风险优先数既有相似性,又有很大的差别。通过准确判断出各潜在风险事件的风险优先值,保障高级别的风险得到优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全寿命周期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基于PFMEA的中小型企业制造项目的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洋 姜继娇 《机械制造》 2013年第3期1-5,共5页
提出了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评价问题,结合过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提炼出项目不同阶段的风险事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风险事件的权重,将可能性、严重性和不可控性作为风险事件的评价指标,运用灰色白化权函数量化指标,计算出各风险事... 提出了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评价问题,结合过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提炼出项目不同阶段的风险事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风险事件的权重,将可能性、严重性和不可控性作为风险事件的评价指标,运用灰色白化权函数量化指标,计算出各风险事件的风险值,得出项目的总体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价 过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层次分析 灰色评价
下载PDF
关于DS6-60产品产业化独立安全评估项目的探讨
14
作者 刘大明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4年第5期21-24,共4页
实行独立安全评估,系统化的开展安全活动对保证铁路信号设备安全十分重要。针对DS6-60产品二次开发,生产加工、生产工艺、系统验证等各阶段的独立安全评估,确保在此期间不破坏DS6-60系统本身安全完整性等级(SIL)4级的要求。
关键词 安全计划 DS6-60联锁系统 危害分析 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独立安全评估
下载PDF
封口橡胶制品的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15
作者 徐晓敏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以某橡胶公司生产的封口橡胶制品为研究对象,运用ABC分类法,找出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关键项;运用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法,分析改善前后关键项的风险顺序数,发现运用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降低了产品的不合格品率,... 以某橡胶公司生产的封口橡胶制品为研究对象,运用ABC分类法,找出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关键项;运用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法,分析改善前后关键项的风险顺序数,发现运用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降低了产品的不合格品率,使得封口橡胶制品的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口橡胶 ABC分类法 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不合格品率
下载PDF
基于PFMEA的发动机装配风险探测与降解
16
作者 张宁 刘文涛 何琼 《工业技术创新》 2022年第1期82-89,共8页
对汽车发动机装配风险进行积极的识别和预防管理,对保障汽车质量、提升汽车制造企业效益、降低汽车制造成本等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基于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方法,提出发动机装配风险探测、识别与降解策略,预防风险发生。识别... 对汽车发动机装配风险进行积极的识别和预防管理,对保障汽车质量、提升汽车制造企业效益、降低汽车制造成本等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基于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方法,提出发动机装配风险探测、识别与降解策略,预防风险发生。识别发动机装配过程的关键工序,分析失效影响(FE)、失效模式(FM)和失效起因(FC),对S(严重度)、O(频度)、D(可探测度)进行打分,通过优先级(AP)矩阵识别出高风险点。针对高风险项目,改善发动机装配线布置,提出高风险预防方法和路径。优化改进后,低风险项目占比由21%提高至43%,有效降解了发动机装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PFMEA) 发动机装配 优先级(AP)矩阵 风险探测与识别 风险降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