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西柘林水库春季浮游藻类、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分布、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懿淼
李茂田
+3 位作者
艾威
罗章
胡进
侯立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5-636,共12页
江西柘林水库是长江中游的大型峡谷型旅游性水库,库容79.2×10~8m^3,长115 km.2015年4月在56 km的中心库区走航和定点测量了水库表层水体浮游藻类、叶绿素a(Chl.a)浓度与溶解无机氮(DIN)浓度、溶解无机磷(DIP)浓度、溶解硅(DSi)浓...
江西柘林水库是长江中游的大型峡谷型旅游性水库,库容79.2×10~8m^3,长115 km.2015年4月在56 km的中心库区走航和定点测量了水库表层水体浮游藻类、叶绿素a(Chl.a)浓度与溶解无机氮(DIN)浓度、溶解无机磷(DIP)浓度、溶解硅(DSi)浓度、水温、浊度和溶解氧浓度等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水库属于中营养水体,表层主要浮游藻类(细胞丰度>1000 cells/L)有34种,平均生物量为0.41 mg/L.主要优势藻类(优势度≥0.02)为硅藻和蓝藻,藻类组成与DIN浓度、DIP浓度、DSi浓度和水温等环境因子关系密切,4种因子对藻类结构的解释水平达60%以上.2)水库水体Chl.a浓度具有显著的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SCM)现象,SCM层深度为3~8 m,厚度为2~7 m,SCM层占整个水体的25.2%~74.1%.SCM层的藻类对营养盐吸收消耗致使DIN、DIP和DSi浓度下降,同时藻类的产氧使溶解氧浓度增加.3)水库对DSi具有显著的生物过滤器效应,中、上层约有11%~12%的DSi被生物吸收利用,从上游至下游,累积约有21%的DSi被藻类吸收沉降于库底.4)人类氮、磷排放对水库生态和水质有严重影响,毗邻县城区域水体的Chl.a和DIP浓度分别是自然河段的2.9倍和3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
叶绿素A
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
过滤器
效应
柘林水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流域水库泥沙过滤器效应对溶解硅的滞留行为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懿淼
李茂田
+2 位作者
艾威
刘晓强
赵宝成
《上海国土资源》
2017年第2期49-53,共5页
近几十年来,长江入海溶解硅(DSi)通量显著下降,对河口和近海藻类及赤潮灾害产生深远影响。传统认为水库"生物过滤器"效应是DSi下降的主因,但研究表明"生物过滤器"对DSi的滞留量远小于实际观测的减少量。本文将长江...
近几十年来,长江入海溶解硅(DSi)通量显著下降,对河口和近海藻类及赤潮灾害产生深远影响。传统认为水库"生物过滤器"效应是DSi下降的主因,但研究表明"生物过滤器"对DSi的滞留量远小于实际观测的减少量。本文将长江流域大型水库按照滞留时间分成四类,并选取柘溪水库、柘林水库、花凉亭水库、鸭河口水库作为四类典型代表,利用现场采取的表层沉积样,系统研究水库"泥沙过滤器"对DSi的滞留效应。结果表明:四类水库单位泥沙对DSi的滞留率为0.25‰(平均解吸减少率0.11‰+平均吸附率0.14‰);四类水库因泥沙沉降对DSi的总滞留量范围为97~625t/yr,平均为259t/yr;全流域162座大型水库因泥沙沉降对DSi的滞留量合计为16.88×104t/yr,占流域年入海通量减少量的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动力学
“泥沙
过滤器
”
效应
溶解硅
解吸
吸附
长江流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柘林水库春季浮游藻类、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分布、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懿淼
李茂田
艾威
罗章
胡进
侯立军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5-63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5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0904)联合资助
文摘
江西柘林水库是长江中游的大型峡谷型旅游性水库,库容79.2×10~8m^3,长115 km.2015年4月在56 km的中心库区走航和定点测量了水库表层水体浮游藻类、叶绿素a(Chl.a)浓度与溶解无机氮(DIN)浓度、溶解无机磷(DIP)浓度、溶解硅(DSi)浓度、水温、浊度和溶解氧浓度等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水库属于中营养水体,表层主要浮游藻类(细胞丰度>1000 cells/L)有34种,平均生物量为0.41 mg/L.主要优势藻类(优势度≥0.02)为硅藻和蓝藻,藻类组成与DIN浓度、DIP浓度、DSi浓度和水温等环境因子关系密切,4种因子对藻类结构的解释水平达60%以上.2)水库水体Chl.a浓度具有显著的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SCM)现象,SCM层深度为3~8 m,厚度为2~7 m,SCM层占整个水体的25.2%~74.1%.SCM层的藻类对营养盐吸收消耗致使DIN、DIP和DSi浓度下降,同时藻类的产氧使溶解氧浓度增加.3)水库对DSi具有显著的生物过滤器效应,中、上层约有11%~12%的DSi被生物吸收利用,从上游至下游,累积约有21%的DSi被藻类吸收沉降于库底.4)人类氮、磷排放对水库生态和水质有严重影响,毗邻县城区域水体的Chl.a和DIP浓度分别是自然河段的2.9倍和3倍左右.
关键词
浮游藻类
叶绿素A
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
过滤器
效应
柘林水库
Keywords
Phytoplankton
chlorophyll-a
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mum
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filtering
Zhelin Reservoir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流域水库泥沙过滤器效应对溶解硅的滞留行为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懿淼
李茂田
艾威
刘晓强
赵宝成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上海国土资源》
2017年第2期49-5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5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0904)
文摘
近几十年来,长江入海溶解硅(DSi)通量显著下降,对河口和近海藻类及赤潮灾害产生深远影响。传统认为水库"生物过滤器"效应是DSi下降的主因,但研究表明"生物过滤器"对DSi的滞留量远小于实际观测的减少量。本文将长江流域大型水库按照滞留时间分成四类,并选取柘溪水库、柘林水库、花凉亭水库、鸭河口水库作为四类典型代表,利用现场采取的表层沉积样,系统研究水库"泥沙过滤器"对DSi的滞留效应。结果表明:四类水库单位泥沙对DSi的滞留率为0.25‰(平均解吸减少率0.11‰+平均吸附率0.14‰);四类水库因泥沙沉降对DSi的总滞留量范围为97~625t/yr,平均为259t/yr;全流域162座大型水库因泥沙沉降对DSi的滞留量合计为16.88×104t/yr,占流域年入海通量减少量的9.12%。
关键词
泥沙动力学
“泥沙
过滤器
”
效应
溶解硅
解吸
吸附
长江流域
Keywords
sediment dynamics
sediment filter effect
dissolved silicate (DSi)
desorption
adsorption
Yangtze River Basin
分类号
TV145.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西柘林水库春季浮游藻类、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分布、关系及意义
李懿淼
李茂田
艾威
罗章
胡进
侯立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江流域水库泥沙过滤器效应对溶解硅的滞留行为
李懿淼
李茂田
艾威
刘晓强
赵宝成
《上海国土资源》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