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游戏迷的个体心理机制:投射与补偿 被引量:5
1
作者 朱丽丽 何珂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48,共4页
本文探讨了网络游戏迷的心理投射,以及网络游戏作为过渡性客体给迷群体带来的心理补偿,研究从网络游戏迷的个体心理机制入手,发现他们将游戏以及游戏世界当成了"窗户"内的美梦,网游迷将理想世界投射在游戏中以获得美好的期望... 本文探讨了网络游戏迷的心理投射,以及网络游戏作为过渡性客体给迷群体带来的心理补偿,研究从网络游戏迷的个体心理机制入手,发现他们将游戏以及游戏世界当成了"窗户"内的美梦,网游迷将理想世界投射在游戏中以获得美好的期望,将未知探索欲投射在游戏中以满足好奇心的渴求。此外,网络游戏迷还通过网游这个客体来获得心理补偿,补偿他们的自我放松感、人际交流、自我实现等等,但这种补偿也存在着一定的冒险性,若迷失了现实世界和游戏世界的界线,则很可能让这种补偿游走在病态与狂热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投射 补偿 过渡性客体
下载PDF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新视角:客体关系学派的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金圣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55,共4页
作为婴儿与主要呵护人之间强烈、持久和亲密的情感联系,依恋的研究甚受心理学家的重视,尤其是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表征问题。文章通过依恋理论的简单回顾,从客体关系尤其是Winnicott的过渡性客体这一角度对不同依恋类型的依恋内部工作模... 作为婴儿与主要呵护人之间强烈、持久和亲密的情感联系,依恋的研究甚受心理学家的重视,尤其是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表征问题。文章通过依恋理论的简单回顾,从客体关系尤其是Winnicott的过渡性客体这一角度对不同依恋类型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发展,婴幼儿对他人和父母的依恋表征的形成,婴幼儿在与母亲的短暂分离中内心体验对依恋类型形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工作模式 过渡性客体 陌生情境测验 依恋类型
下载PDF
精神分析发展的新模式——客体关系理论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庆玲 冯华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9,共3页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的新近发展,是精神分析运动由传统的驱力模式向现代的客体关系模式的转化。国外对客体关系的研究已近几十年的时间,并在西方心理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儿童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领域客体关系学派的影响日...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的新近发展,是精神分析运动由传统的驱力模式向现代的客体关系模式的转化。国外对客体关系的研究已近几十年的时间,并在西方心理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儿童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领域客体关系学派的影响日益扩大。通过回顾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渊源、儿童发展观和人格发展观等研究进展,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思考和瞻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关系 精神分析 过渡性客体 分裂
下载PDF
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逯家铭 《西部学刊》 2020年第14期40-42,共3页
唐纳德•温尼科特是英国重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他提出了独特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着重介绍了母婴关系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以抱持性的分析方式为重点,强调了在治疗室中培育真性自体来促进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他创制的核心概念,如促进性... 唐纳德•温尼科特是英国重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他提出了独特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着重介绍了母婴关系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以抱持性的分析方式为重点,强调了在治疗室中培育真性自体来促进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他创制的核心概念,如促进性的环境、过渡性客体与过渡性空间、真性自体与假性自体,对于后世客体关系学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也有缺憾,他缺乏对父亲角色的关注,忽视了父亲角色——这一对儿童健康成长与母亲角色同样重要的角色作用的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尼科特 儿童精神分析 过渡性客体 自体 促进环境
下载PDF
与泰迪熊共眠的18岁男孩--“过渡性客体”案例该如何破局
5
作者 靳秀霞 《心理与健康》 2022年第9期20-21,共2页
阿文,18岁,一个目光忧郁,看起来略显白净的男孩,高三在读,在一次考试后来到了我的心理咨询室。阿文说自己最近几次考试中总是感到坐立不安,大脑像过电影一样,回想很多事情的细枝末节,难以静下心做考题。日常总被一些小事情刺痛内心,还... 阿文,18岁,一个目光忧郁,看起来略显白净的男孩,高三在读,在一次考试后来到了我的心理咨询室。阿文说自己最近几次考试中总是感到坐立不安,大脑像过电影一样,回想很多事情的细枝末节,难以静下心做考题。日常总被一些小事情刺痛内心,还有着其他很多很多方面的担心:不敢问同学问题,害怕跟人走近时被拒绝,害怕自己的玩偶泰迪熊没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室 泰迪熊 过渡性客体 考题 高三 男孩 考试
原文传递
紫藤与绒毛兔——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案例分析
6
作者 陈燕 《小学时代》 2019年第26期80-81,共2页
刚入园的小女孩紫藤出现了分离焦虑,做任何事情手里都要抱着绒毛兔,一刻也不能分离。怎样减轻紫藤的分离焦虑成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和家长紧密配合,在科学解读幼儿心理的理论基础上,采取了游戏训练以及表扬鼓励的方式,通过... 刚入园的小女孩紫藤出现了分离焦虑,做任何事情手里都要抱着绒毛兔,一刻也不能分离。怎样减轻紫藤的分离焦虑成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和家长紧密配合,在科学解读幼儿心理的理论基础上,采取了游戏训练以及表扬鼓励的方式,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孩子从一刻不离到多次短暂放下,直至逐步脱离绒毛兔,独立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慢慢融入集体。对待孩子入园焦虑的问题,教师和家长要谨慎对待,紫藤手里的绒毛兔就是能缓解孩子入园焦虑的过渡性客体,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能简单地粗暴干预,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让孩子从家庭逐步走进集体,帮助孩子顺利迈出人生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性客体 入园焦虑 游戏训练
下载PDF
网络游戏迷的投射、补偿与社会动员——以《魔兽世界》迷为例
7
作者 朱丽丽 何珂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13年第1期39-59,共21页
本文选取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的迷群体为个案,采用网络民族志的方式对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网络游戏迷群体不仅仅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有迷行为,还进行了消费与再生产、迷空间的建构,以及一些群体性的线上线下活动等。网游迷... 本文选取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的迷群体为个案,采用网络民族志的方式对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网络游戏迷群体不仅仅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有迷行为,还进行了消费与再生产、迷空间的建构,以及一些群体性的线上线下活动等。网游迷将游戏以及游戏世界当成了'窗户'内的美梦,将理想世界投射在游戏中以获得美好的期望,将未知探索欲投射在游戏中以满足好奇心的渴求。他们还将网游视作过渡性客体来获得心理补偿,补偿同时存在一定的冒险性,极端时容易游走在病态与狂热边缘。网络游戏迷群体在'六九圣战'中展现了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呈现出迅速与高效、参与者互动与情感投入多、动员主体隐秘与相对确定、动员对象集中与不确定扩散、动员活动受时空限制少、动员主题易偏题与极端等特征。在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系统下,网络游戏迷的民族政治、跟从的乌合之众心理以及群体狂欢的愉悦感等社会心理也推动了网络游戏迷这一特殊群体在进行社会动员时的强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迷 投射 过渡性客体 心理补偿 社会动员
原文传递
《占有》中“阈限”人物的心理成长
8
作者 张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7-60,共4页
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拜厄特在其代表作《占有》中通过细致刻画男女主人公罗兰和毛德的心理成长,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群体身份构建这一重要主题的关注。伴随小说叙事的展开,两位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历经动态的四个阶段:一开始两人受... 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拜厄特在其代表作《占有》中通过细致刻画男女主人公罗兰和毛德的心理成长,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群体身份构建这一重要主题的关注。伴随小说叙事的展开,两位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历经动态的四个阶段:一开始两人受制于他人和传统,同处于不能独立的阈限阶段;在发现19世纪诗人信件这一过渡性客体后,他们逐步意识到走出自我封闭,和过去发生对话的必要性;在第三阶段两位学者进一步感受到完成相互主体间性交流是实现平等自我的关键环节;最终他们在关注外部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基础上成功跨越了成长所处的过渡阶段,抵抗住了后现代思潮对学者身份的消解,共同完成了各自心理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 心理成长 阈限 过渡性客体 主体间
下载PDF
自我同一性理论下的粉丝情感研究
9
作者 胥昕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第23期143-145,共3页
随着大众文化与新媒介技术的兴起,粉丝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粉丝群体规模日渐扩大并呈现出专业化倾向。当前,学界和社会关于粉丝的研究中的粉丝形象多是狂热而被动的,呈现出一种负面性的刻板印象,对于粉丝的异质性、多元化以及主观能动... 随着大众文化与新媒介技术的兴起,粉丝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粉丝群体规模日渐扩大并呈现出专业化倾向。当前,学界和社会关于粉丝的研究中的粉丝形象多是狂热而被动的,呈现出一种负面性的刻板印象,对于粉丝的异质性、多元化以及主观能动性则有所忽略。文章以明星肖战粉丝为例,采用自我同一性理论视角,通过深度访谈法与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从个体和微观层面梳理和探究粉丝支持偶像背后的情感生成以及产生过程。研究发现粉丝对偶像的支持和喜欢多基于自身情感而产生,通过自身理想的投射以及偶像品质的内摄来更好地完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时自我的同一性也会对追星的具体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厘清粉丝这种情感的动机和生成,对正确认识粉丝群体,引导粉丝文化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 自我同一 投射 内摄 过渡性客体
下载PDF
客体缺失的创伤和客体关系的修复——电影《Lars and the Real Girl》的心理分析
10
作者 严文华 《心理学通讯》 2019年第3期228-233,共6页
《Lars and the Real Girl》是一部生动阐述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理论的影片。文章旨在结合Winnicott的客体关系理论,分析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主人公如何通过充气娃娃这个过渡性客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生改变、从而修复创伤的过程。重点分... 《Lars and the Real Girl》是一部生动阐述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理论的影片。文章旨在结合Winnicott的客体关系理论,分析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主人公如何通过充气娃娃这个过渡性客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生改变、从而修复创伤的过程。重点分析主人公如何因生命中重要客体的丧失而形成创伤,如何从主观全能感走向具有现实检测能力,如何在主客体多重角色的互动中修复创伤,以及有哪些多重过渡空间带来了疗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性客体 主观全能感 现实检测能力 过渡空间 创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