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乌丽冻土区过成熟烃源岩原始有机质类型讨论 被引量:9
1
作者 龚建明 张莉 +5 位作者 陈小慧 张敏 李小豫 史建南 杨德寿 杨志承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08-215,共8页
为了查明青藏高原乌丽冻土区高成熟烃源岩的原始有机质类型,对采自乌丽水合物试验孔ZK1及周边钻孔的岩心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研究区烃源岩干酪根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含量为79.68%~83.62%,惰质组含量为14.19%~18.35%,干酪... 为了查明青藏高原乌丽冻土区高成熟烃源岩的原始有机质类型,对采自乌丽水合物试验孔ZK1及周边钻孔的岩心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研究区烃源岩干酪根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含量为79.68%~83.62%,惰质组含量为14.19%~18.35%,干酪根类型为Ⅲ型。从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来看,Pr/nC17与Ph/nC18的值分别为0.29~1.05和0.57~1.56,C23三环萜烷/C30藿烷值为0.47~2.23,且C27/C29甾烷值为0.64~1.35,干酪根类型可能为Ⅱ1型或Ⅱ2型。考虑到研究区烃源岩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烃源岩的原始有机质类型可能为混合型,部分有机质可能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类型 成熟烃源岩 乌丽冻土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银额盆地古生界过成熟烃源岩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治军 张春明 +7 位作者 贺永红 文志刚 马芳侠 李渭 高怡文 陈义国 张慧元 魏东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2-695,共14页
银额盆地的部分钻井和野外露头发现了古生界过成熟烃源岩,对于分析盆地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探讨过成熟烃源岩地球化学问题等有重要的意义。对25个过成熟烃源岩样品开展测试分析,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其原始生烃潜力。结果表明:①烃... 银额盆地的部分钻井和野外露头发现了古生界过成熟烃源岩,对于分析盆地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探讨过成熟烃源岩地球化学问题等有重要的意义。对25个过成熟烃源岩样品开展测试分析,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其原始生烃潜力。结果表明:①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31%,有机质类型为Ⅱ_(1)-Ⅱ_(2)型,镜质体反射率R_(o)平均为4.20%,为残余有机碳含量较低、混合型干酪根的过成熟烃源岩;②主要受控于热降解作用,过成熟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普遍呈现“正构烷烃具有双峰型、甾类化合物中孕甾烷(含升孕甾烷)具有异常高的相对含量、萜类化合物中三环萜烷的相对含量较高、芳烃化合物中低碳环数化合物占据优势”等特征;③提出了“有机碳构成”的概念,建立了基于岩石热解资料计算有机碳构成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虽然本研究中过成熟烃源岩的有效碳仅占极小的一部分,但烃源岩原始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07%,且烃源岩具有持续时间长、产率较高的生烃特征,明确了银额盆地古生界过成熟烃源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构成 生物标志化合物 地球化学特征 成熟烃源岩 古生界 银额盆地
下载PDF
基于岩石热解资料的烃源岩有机碳构成计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永会 刘刚 +4 位作者 高亮 向娟 宋海强 胡元伟 王青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6,共6页
随着热演化程度的提高,烃源岩中有机碳的丰度和组成持续变化。为研究有机碳组成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有机碳构成”概念,并建立了基于岩石热解参数计算烃源岩残余有效碳相对含量、残余无效碳相对含量、原始有效碳相对含量和原始无效碳相... 随着热演化程度的提高,烃源岩中有机碳的丰度和组成持续变化。为研究有机碳组成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有机碳构成”概念,并建立了基于岩石热解参数计算烃源岩残余有效碳相对含量、残余无效碳相对含量、原始有效碳相对含量和原始无效碳相对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低成本的岩石热解分析,能够快速定量计算各类烃源岩的有机碳构成。将该方法应用于银额盆地中生界低成熟和古生界过成熟烃源岩的有机碳构成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应用结果表明:对于低成熟烃源岩,残余有机碳构成与原始有机碳构成相比变化不大,有效碳的占比仅有小幅度的减小,而无效碳的占比也只有小幅度的增加,表明低成熟烃源岩成烃转化率小,仅有少量有效碳转化为烃类;而过成熟烃源岩有效碳的生烃转化率极高,绝大部分残余有机碳为不可热解的“死碳”,而有效碳仅占极小的一部分。该方法实现了对烃源岩有机碳构成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提升,可为烃源岩有机碳热演化特征等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热解 热演化特征 有机碳构成 成熟烃源岩 成熟烃源岩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过成熟烃源岩催化加氢热解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岳长涛 李术元 凌瑞枫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0-545,558,共7页
针对川东北地区过成熟干酪根样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加氢热解,利用GC-MS技术对产物进行检测并与源岩抽提产物进行对比,考察了饱和烃中甾烷、萜烷,芳烃中硫芴类和三芴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信息,根据藿烷指数、姥鲛烷... 针对川东北地区过成熟干酪根样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加氢热解,利用GC-MS技术对产物进行检测并与源岩抽提产物进行对比,考察了饱和烃中甾烷、萜烷,芳烃中硫芴类和三芴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信息,根据藿烷指数、姥鲛烷/植烷之比、伽马蜡烷指数、规则甾烷/17α(H)-藿烷、C27-C28-C29甾烷、重排甾烷/规则甾烷、硫芴系列化合物、三芴化合物等参数的结果,研究表明川东北烃源岩沉积的环境为缺氧的亚氧化、非超盐度、贫粘土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有机质来源于浮游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烃源岩 催化加氢热解 生物标志物 川东北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深部高过成熟烃源岩古 TOC 恢复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1
5
作者 庞雄奇 李倩文 +2 位作者 陈践发 黎茂稳 庞宏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9-789,共21页
根据烃源岩演化过程中残留生烃母质变化原理,建立了 TOC 恢复的数学地质模型,提出了 TOC 演化与各种主控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式,通过对模式中各主控因素在自然条件下变化的特征取值,计算得到了TOC 恢复系数,做出了泥质岩烃源岩和... 根据烃源岩演化过程中残留生烃母质变化原理,建立了 TOC 恢复的数学地质模型,提出了 TOC 演化与各种主控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式,通过对模式中各主控因素在自然条件下变化的特征取值,计算得到了TOC 恢复系数,做出了泥质岩烃源岩和碳酸盐岩烃源岩在含不同类型干酪根情况下的 TOC 演化图版。这一方法的最大特色是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和高温压物理模拟实验条件可能带来的结果偏差。研究表明: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烃源岩内残留的 TOC 含量逐渐减少,在大量生排烃阶段(RO =0.5%~2.0%)变化幅度最大;处于高过成熟阶段(RO >1.2%)的烃源岩,其原始 TOC 恢复系数随 RO 增大而逐渐增加,含Ⅰ型、Ⅱ型、Ⅲ型母质的泥质岩烃源岩 TOC 恢复系数分别可达3.0、2.0、1.4;含Ⅰ型、Ⅱ型、Ⅲ型母质的碳酸盐岩烃源岩 TOC 恢复系数分别可达3.2、2.2、1.5。论文例举了源岩 TOC 恢复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深部 成熟烃源岩 TOC 恢复 烃源岩有效性判别 烃源岩有效性评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恢复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学国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4-327,共4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露头样品有机质丰度低、成熟度高的现状,应用降解率法,探讨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恢复。结果表明,有机质丰度恢复取决于有机质类型,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以Ⅱ型和Ⅲ型为主,也有部分Ⅰ型。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碳恢... 针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露头样品有机质丰度低、成熟度高的现状,应用降解率法,探讨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恢复。结果表明,有机质丰度恢复取决于有机质类型,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以Ⅱ型和Ⅲ型为主,也有部分Ⅰ型。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存在差异,Ⅰ型、Ⅱ型、Ⅲ型有机质的原始有机碳恢复系数分别为2.45、1.42、1.04。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和Ⅱ型的烃源岩,进行恢复前后的有机碳及生烃潜量变化显著,烃源岩评价等级也显著提升,而有机质类型为Ⅲ型的烃源岩无论是有机碳还是生烃潜量变化却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成熟烃源岩 有机碳恢复系数 有机质类型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二叠系高-过成熟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飘 陈建文 +5 位作者 赵青芳 张银国 梁杰 蓝天宇 薛路 可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166,共17页
南黄海盆地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层系多、热演化程度高、沉积环境变化大,前人极少从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角度探讨烃源岩的差异。本文通过对CSDP-2井二叠系16个成熟-过成熟烃源岩样品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剖析了四套烃源岩的饱和烃、芳香烃... 南黄海盆地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层系多、热演化程度高、沉积环境变化大,前人极少从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角度探讨烃源岩的差异。本文通过对CSDP-2井二叠系16个成熟-过成熟烃源岩样品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剖析了四套烃源岩的饱和烃、芳香烃馏分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演化规律及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二叠系不同层系烃源岩的甾烷系列、三芳甾烷系列、烷基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和β-胡萝卜烷的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据此可将其分为栖霞组下段和龙潭组-大隆组泥岩、栖霞组上段和孤峰组硅质岩、孤峰组硅质泥岩3类烃源岩。研究显示,栖霞组下段和龙潭组-大隆组泥岩烃源岩沉积于淡水氧化或微咸水贫氧环境,有机质来源于浮游生物和陆生高等植物;栖霞组上段-孤峰组烃源岩沉积于还原咸水或静水硫化环境,其中硅质岩烃源岩的有机质来源于浮游生物和硅藻,硅质泥岩烃源岩的有机质来源于浮游生物、硅藻和陆生高等植物。此外,甲基菲指数、烷基二苯并噻吩参数(4-MDBT/DBT、MDBI、4,6-/1,4-DMDBT)可作为上二叠统烃源岩的成熟度指标,但不能作为中—下二叠统烃源岩的成熟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成熟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二叠系 孤峰组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基于激光拉曼和傅里叶变换质谱实验的高—过成熟有机质特征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义凤 谢林丰 +5 位作者 李剑 韩双彪 乔钰 王缙 杨春龙 谢增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3-99,共17页
如何准确评价沉积有机质特征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勘探开发实践证实高—过成熟有机质特征评价尤其困难。为此,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沙河子组、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拉... 如何准确评价沉积有机质特征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勘探开发实践证实高—过成熟有机质特征评价尤其困难。为此,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沙河子组、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拉曼和傅里叶变换质谱等方法对烃源岩样品进行了有机质特征评价,开展了超高分辨率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实验,并从分子角度讨论了有机质热演化特征,计算了烃源岩样品的成熟度评价指标(MAT),表征了有机质分子化合物相对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实现了可连续量化的有机质成熟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松辽盆地沙河子组、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和筇竹寺组烃源岩的有机质具有良好的生油气潜力,镜质体反射率(R_(o))大于1.30%,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为高—过成熟;②松辽盆地沙河子组烃源岩有机质化合物以碳氢类型为主,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和筇竹寺组以硫化合物和氧化合物为主,碳氢化合物、N_(1)、O_(1)、S_(1)化合物的单同位素离子总丰度呈现出随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③在R_(o)=0~2.50%、岩石热解高峰温度(T_(max))介于420~600℃时,烃源岩的MAT与成熟度正相关,而当R_(o)>2.50%、T_(max)>600℃时,MAT出现逐渐下降的现象,该现象可能与有机质分子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沥青、石墨的生成有关;④激光拉曼光谱实验结果证实了基于FT-ICR MS的成熟度指标化合物中芳香环增加的现象。结论认为,激光拉曼和傅里叶变换质谱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热演化过程中有机质的结构变化,为高—过成熟烃源岩的有机质特征评价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拉曼光谱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高—成熟烃源岩 分子化合物 有机质特征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高-过成熟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忠博 《世界地质》 CAS 2020年第3期617-625,共9页
为准确认识松辽盆地梨树断陷高-过成熟烃源岩生烃潜力,有效推动梨树断陷油气勘探,笔者结合梨树断陷烃源岩发育特征,在梨树断陷双龙次凹优选低成熟烃源岩样品,开展地层孔隙热压模拟实验,建立了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曲线和产烃... 为准确认识松辽盆地梨树断陷高-过成熟烃源岩生烃潜力,有效推动梨树断陷油气勘探,笔者结合梨树断陷烃源岩发育特征,在梨树断陷双龙次凹优选低成熟烃源岩样品,开展地层孔隙热压模拟实验,建立了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曲线和产烃率曲线,重新落实梨树断陷不同层系优质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和生烃潜力。结果表明,梨树断陷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为1.4~2.4,总产烃率为(320~500)mg/g.TOC,总生烃量达33821×106t油当量,其中沙二段为最主要的生烃层系,主力生烃区位于梨树断陷中部的洼陷带及其临近的八屋-十屋、东部斜坡、北部斜坡和小宽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断陷 高-成熟烃源岩 有机碳恢复系数 产烃率 生烃潜力
下载PDF
黔北坳陷过成熟烃源岩和固体沥青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双峰态分布 被引量:9
10
作者 包建平 斯春松 +5 位作者 蒋兴超 张润和 朱翠山 黄羚 马立桥 王鹏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对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地质剖面上前寒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和金沙岩孔古油藏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已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的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普遍存在双峰态分布现象,且构成每个峰群中的正构烷烃均无碳数优势... 对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地质剖面上前寒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和金沙岩孔古油藏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已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的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普遍存在双峰态分布现象,且构成每个峰群中的正构烷烃均无碳数优势,这一现象在其他地区的相应层位地质样品和热模拟实验产物中均得到了印证,并提出了利用FCPR和LCPR两个参数来表征前、后两峰群的相互关系。当两个参数均大于1.0时,指示正构烷烃系列具双峰态分布。鉴于研究区烃源岩的时代古老,当时沉积有机质的来源为富氢的菌藻类,富含长链脂族结构则是这些有机质形成高碳数正构烷烃的重要原因。此外,所研究地质样品中有机质附存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使它们发生差异成熟作用,结果可能导致不同分布特征的正构烷烃发生叠置而出现双峰态分布现象。因此,这些古老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双峰态分布可能是指示来源低等生物如藻类的有机质经历强烈热演化作用的潜在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海相烃源岩 固体沥青 正构烷烃系列 双峰态分布 黔北坳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