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的情感化与魏晋诗学中的“物感”说 被引量:2
1
作者 詹冬华 金木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0-55,共6页
在魏晋时期的诗文中,时间成了情感抒发的一个重要题旨,两者的紧密关联构成了诗人体验现实存在的感性形式。而诗人文论家在讨论"物感"时多从四时(时间)着眼,因此,这里所"感"的实际上是事物的变化,也就是时间。诗学中... 在魏晋时期的诗文中,时间成了情感抒发的一个重要题旨,两者的紧密关联构成了诗人体验现实存在的感性形式。而诗人文论家在讨论"物感"时多从四时(时间)着眼,因此,这里所"感"的实际上是事物的变化,也就是时间。诗学中的"物感"说不仅仅是诗文创作的源泉论,它的成熟可以归因于时间意识的高度自觉,着眼于时间体验的情感化。或者说,魏晋时期的时间迁逝感是"物感"说得以确立发展的一个动力性因素,同时也是其所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诗学 时间
下载PDF
杜甫《登高》诗中的乐观主义精神探微 被引量:2
2
作者 申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69-76,共8页
杜甫写于唐大历二年(767年)秋天的《登高》诗,虽是其晚年凄凉与孤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但诗中却充满着令人激动的气势。这种气势不仅源于杜甫对登高文学传统的继承,亦是其晚年面对迁逝之感时昂扬生命意识的展现。除了感时伤事,诗中还... 杜甫写于唐大历二年(767年)秋天的《登高》诗,虽是其晚年凄凉与孤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但诗中却充满着令人激动的气势。这种气势不仅源于杜甫对登高文学传统的继承,亦是其晚年面对迁逝之感时昂扬生命意识的展现。除了感时伤事,诗中还深刻蕴含着杜甫晚年的壮阔情怀以及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与夔州相对安定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更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高》 壮心不已 生命意识 乐观主义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人的迁逝感及其文学表现
3
作者 曹瑞娟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4期85-88,共4页
中国古代诗人大多怀有较为强烈的迁逝之感,这种迁逝感在诗歌中表现为描摹和咏叹春光的匆匆、岁月的流逝、人颜的老去,抒写物是人非的怀旧情绪、古今历史变幻的沧桑之感以及悼念亲友爱人的离世等多种形式。因时光无情流逝而产生的伤感以... 中国古代诗人大多怀有较为强烈的迁逝之感,这种迁逝感在诗歌中表现为描摹和咏叹春光的匆匆、岁月的流逝、人颜的老去,抒写物是人非的怀旧情绪、古今历史变幻的沧桑之感以及悼念亲友爱人的离世等多种形式。因时光无情流逝而产生的伤感以及今非昔比的怅惘,是中国古代诗人难解的情结,也是带有普遍性的人生际遇和体验,因而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物是人非
下载PDF
时间性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意展现
4
作者 刘国民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从时间的本质上来思考,自然和人事的变迁是时间存在的前提和根据;时间统摄过去、现在、将来为一体,一方面表明三者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展示其变异性;将来包含着可能性的意蕴,因而具有优先性;自然和人事的变化急剧,则过去、现在、将来之间... 从时间的本质上来思考,自然和人事的变迁是时间存在的前提和根据;时间统摄过去、现在、将来为一体,一方面表明三者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展示其变异性;将来包含着可能性的意蕴,因而具有优先性;自然和人事的变化急剧,则过去、现在、将来之间发生了断裂,一方面表现出梦一样的虚幻性、非理性和荒诞性,另一方面使我们产生时光飞动的迁逝感。时间的本质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和人事变迁的紧密联系,且把时间的流逝与主体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结合起来,从而成为文学作品中永恒表现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性 中国古代文学 时间的本质
下载PDF
生命焦虑与诗性重构——读解阮籍诗文中的时间之思
5
作者 詹冬华 《云梦学刊》 2009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在阮籍的诗作中,对时间的体验和反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内容。其对生命的迁逝感并不是源自一般的行乐思想和功业意识,而是表现为对时间流逝本身的焦虑与恐惧。诗人试图以一种诗性的想象超越现实时间之网的缧绁,回到时间发生之前的原... 在阮籍的诗作中,对时间的体验和反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内容。其对生命的迁逝感并不是源自一般的行乐思想和功业意识,而是表现为对时间流逝本身的焦虑与恐惧。诗人试图以一种诗性的想象超越现实时间之网的缧绁,回到时间发生之前的原始混沌,重建理想的时间秩序,并藉此释解生命的焦虑与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时间意识 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