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1
作者 段敏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20,共5页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迁移率达9.74%,人口流动率达12.33%。人口的迁移流动,以经济因素为主,以女性为多,且迁移流动者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人口。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迁移。按城市化发展规律,...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迁移率达9.74%,人口流动率达12.33%。人口的迁移流动,以经济因素为主,以女性为多,且迁移流动者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人口。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迁移。按城市化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新增人口数量,低于农村人口外出迁移数,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为了实现人口顺利迁移流动,需要相应的配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流动 城市化 迁移预测 迁移战略
下载PDF
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机理及迁移预测 被引量:9
2
作者 侯玉松 马振民 +2 位作者 雒芸芸 方允治 魏禅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分析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物与地下水其他化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的污染机理,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水质模型,模拟预测浅层地下水中硬度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严重,主要原因... 分析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物与地下水其他化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的污染机理,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水质模型,模拟预测浅层地下水中硬度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工矿企业污废水排放和对浅层地下水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进入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物增多,直接引起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另一方面使得本区浅层地下水的化学场、动力场发生变化间接引起本区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模拟结果显示,浅层地下水中硬度污染物的迁移明显受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迁移方向与地下径流方向基本一致,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硬度 污染机理 迁移预测
下载PDF
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铬(Ⅵ)污染机理及迁移预测 被引量:8
3
作者 焦芳芳 马振民 侯玉松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86,96,共6页
通过对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中铬(Ⅵ)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污染机理,并运用Visual MODFLOW建立地下水流模型及溶质运移模型,模拟预测了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铬(Ⅵ... 通过对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中铬(Ⅵ)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污染机理,并运用Visual MODFLOW建立地下水流模型及溶质运移模型,模拟预测了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铬(Ⅵ)污染严重,污染源是位于老君庙西南方向的焦作某电厂堆灰场,主要原因是露天堆放的粉煤灰中的铬(Ⅵ)污染物在长期淋滤作用下下渗污染含水层。气候条件、包气带岩性、地下水化学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也间接使浅层地下水铬(Ⅵ)浓度升高;模拟结果显示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受地形和地下水动力场的影响,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迁移方向与地下径流方向一致,沿大沙河水流方向上扩散速度更快,污染区域面积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铬(Ⅵ) 污染机理 迁移预测 焦作地区
下载PDF
典型放射性核素在某极低放填埋场特定场址的迁移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建华 赵昱龙 +1 位作者 杜良 龙浩骑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简要介绍了某极低放填埋场的场址特征、核素迁移预测主要参数的选取和使用的模型,重点介绍了极低放废物填埋场主要放射性核素3 H、90Sr在包气带和含水层的迁移情况,通过对3 H、90Sr的模拟迁移预测分析,基本掌握了3 H、90Sr在特定场址的... 简要介绍了某极低放填埋场的场址特征、核素迁移预测主要参数的选取和使用的模型,重点介绍了极低放废物填埋场主要放射性核素3 H、90Sr在包气带和含水层的迁移情况,通过对3 H、90Sr的模拟迁移预测分析,基本掌握了3 H、90Sr在特定场址的迁移规律,为场址的安全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放废物 填埋场 迁移预测
下载PDF
还原条件下膨润土胶体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田云婷 谭凯旋 +3 位作者 李咏梅 李春光 唐治鹏 李小杰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7-52,共6页
还原条件下,膨润土胶体的稳定性与环境中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裂隙中的吸附迁移息息相关。本文主要模拟在还原条件下,探究离子强度(Na+、Ca 2+)和pH值对膨润土胶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SeO_(3)^(2-)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 还原条件下,膨润土胶体的稳定性与环境中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裂隙中的吸附迁移息息相关。本文主要模拟在还原条件下,探究离子强度(Na+、Ca 2+)和pH值对膨润土胶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SeO_(3)^(2-)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膨润土胶体的稳定性较好;当SeO_(3)^(2-)的浓度高于8×10^(-3) mol/L时,膨润土胶体的粒径变化显著;相对于阳离子(Na^(+)、Ca^(2+))的CCC(临界聚焦浓度)值(1×10^(-2) mol/L、4×10^(-3) mol/L),SeO_(3)^(2-)的CCC值较小,对胶体粒径的影响也较小;当SeO_(3)^(2-)的浓度降至2×10^(-3) mol/L时,膨润土胶体的粒径可以恢复到试验初始状态时胶体的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胶体 SeO_(2)-3浓度 手套箱 迁移预测
下载PDF
上海市区人口迁移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启迪 杨庆中 +1 位作者 桂世勋 马国选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1期17-22,共6页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于1984年夏进行了上海市人口迁移抽样调查,我们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地区人口迁移预测数学模型问题。 一、对模型的功能和应用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地虽然对本地区的人口迁移作过一些...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于1984年夏进行了上海市人口迁移抽样调查,我们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地区人口迁移预测数学模型问题。 一、对模型的功能和应用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地虽然对本地区的人口迁移作过一些初步预测,但至今仍限于预测未来迁移人口的总量,未能预报未来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显然,这样的迁移预测是远远满足不了那些人口迁移数量比较大的地区对人口预测的要求的。因为在那些地区,未来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不仅会影响该地区未来的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生较大变化,而且还会影响该地区未来总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在那些地区如果排除了迁移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预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区 人口迁移 年龄性别构成 预测模型 迁移原因 迁移人口 迁移预测 总人数 人口研究 人口状态
下载PDF
迁移预测模型中扩散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平利 王志伟 +1 位作者 胡长鹰 陈默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4,共4页
详细介绍了3种典型的半经验化的扩散系数公式,分析其使用范围和局限性。同时,对通过直接计算机模拟得到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介绍。与半经验的扩散系数方程相比,分子动力学方法直接地给出了小分子在聚合物中的扩散系数,而且揭... 详细介绍了3种典型的半经验化的扩散系数公式,分析其使用范围和局限性。同时,对通过直接计算机模拟得到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介绍。与半经验的扩散系数方程相比,分子动力学方法直接地给出了小分子在聚合物中的扩散系数,而且揭示了影响扩散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预测模型 扩散系数 半经验化公式 分子动力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感知深度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PM2.5值估算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基伟 闵素芹 金梦迪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1-205,共15页
细颗粒物(PM2.5)个体暴露水平是健康效应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然而历史数据缺失和地面监测点覆盖范围小阻碍了相关研究。基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遥感数据提供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融合地面监测、气象等多源数据进行建模来估算近地面PM2.... 细颗粒物(PM2.5)个体暴露水平是健康效应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然而历史数据缺失和地面监测点覆盖范围小阻碍了相关研究。基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遥感数据提供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融合地面监测、气象等多源数据进行建模来估算近地面PM2.5浓度,所得结果的空间覆盖范围广、时间连续性强、方法成本低。本文基于2018年京津冀鲁地区,引入气象、NDVI、时间节点、空间标识等50个特征分析AOD-PM2.5关系。鉴于传统插补方法单一所造成的信息损失,运用时空多视图插补方法来提高插补的精度和广度。考虑到特征的滞后作用、特征间相关性与偏相关性所导致的复杂关系,运用分布式感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来分别捕捉多源特征间的高阶特性。结果表明:①时空多视图插补方法的相对误差为27.5%,数据平均缺失52.1%降至4.84%。②分布式感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时间预测上平均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7μg/m^(3)、46.8%、766.2μg^(2)/m^(6)、26.9μg/m^(3),空间上,为16.6μg/m^(3)、41.8%、691.5μg^(2)/m^(6)、26.6μg/m^(3),从精度、稳健性、泛化能力和耗时方面综合来看,结果优于线性统计模型和常见深度学习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PM2.5 多视图插补 分布式感知 深度学习 时空迁移预测
原文传递
应用时空滤波模型的亚洲内部国际人口迁移流影响因素分析及短期预测
9
作者 叶绮霖 蒲英霞 叶翠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4-1389,共16页
亚洲是国际人口迁移的活跃区域。除区域社会经济因素外,迁移流之间的时空依赖也不可忽视。本文基于1990—2020年6个时期亚洲国家双边移民流量数据,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以及与之相结合的特征向量空间滤波和时空滤波模型(时空同期和时空... 亚洲是国际人口迁移的活跃区域。除区域社会经济因素外,迁移流之间的时空依赖也不可忽视。本文基于1990—2020年6个时期亚洲国家双边移民流量数据,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以及与之相结合的特征向量空间滤波和时空滤波模型(时空同期和时空滞后),分析亚洲内部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并对2020—2025年人口迁移流进行预测。结果初步表明:①亚洲国际人口迁移流存在显著的时空自相关,且同期邻近迁移流比过去邻近迁移流影响更大,加入表征时空依赖的特征向量能够有效提高模型拟合能力;②人口规模、经济水平、战乱情况以及邻近性是影响亚洲国际人口迁移流的主要因素,在1990—2020年,人口规模效应先减后增,经济差异驱动力则先强后弱,因战乱死亡人数仍具有较强的推力,地理距离的阻碍作用在减小,语言邻近和经济合作依然对人口迁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③综合时空同期和时空滞后2种模型的预测结果,2020—2025年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印度→沙特、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叙利亚→约旦的迁移趋势明显;④根据2种时空滤波模型的结果,2020—2025年亚洲国际人口迁移流总量约为1.8×10^(7)人。揭示亚洲内部国际人口迁移的时空依赖特性和其他规律有助于准确预测未来人口迁移趋势,同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政策制定等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口迁移 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 时空依赖 特征向量时空滤波模型 时空同期结构 时空滞后结构 人口迁移预测模型 亚洲
原文传递
多源数据跨国人口迁移预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子龙 王柱 +2 位作者 於志文 郭斌 周兴社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59-1767,共9页
针对跨国人口迁移预测所面临的数据代表性问题,利用多源数据分别构建3个预测模型:线性拟合模型、乘法分量模型和带有时间序列预测(WTSP)的线性拟合模型.线性拟合模型用于刻画1年内的移民规律;乘法分量模型利用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对未来迁... 针对跨国人口迁移预测所面临的数据代表性问题,利用多源数据分别构建3个预测模型:线性拟合模型、乘法分量模型和带有时间序列预测(WTSP)的线性拟合模型.线性拟合模型用于刻画1年内的移民规律;乘法分量模型利用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对未来迁移模式进行预测;WTSP线性拟合模型利用迁移模式的变化预测跨国人口迁移数量的未来趋势.对比3个模型的预测结果可知,WTSP线性拟合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未来的移民规律,相比经典线性拟合模型,WTSP线性拟合模型能体现迁移模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预测准确率可至少提升3%;相比乘法分量模型,WTSP线性拟合模型能呈现更完整的迁移模式,有更强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预测 回归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线性拟合 乘法分量模型 WTSP线性拟合模型
下载PDF
某有机污染场地防渗帷幕厚度估算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艳国 周永贵 佟利明 《勘察科学技术》 2021年第4期16-19,共4页
该文在某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场地的水文地质特征,并利用解析法对场地污染物迁移进行了预测。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防渗帷幕设计相关规范,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污染物分布等特征,对场... 该文在某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场地的水文地质特征,并利用解析法对场地污染物迁移进行了预测。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防渗帷幕设计相关规范,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污染物分布等特征,对场地防渗帷幕墙进行了初步设计,计算了防渗帷幕设计厚度要求值,可为后期场地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水文地质勘察 污染物迁移预测 防渗帷幕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模型的RBF人口迁移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欣 蔡婧 《软件导刊》 2015年第8期64-67,共4页
人口迁移预测模型是深入研究人口迁移行为的基础。现有迁移预测模型大多集中在单模型、单变量预测上,不能描述人口迁移行为的合力效应。提出了一个新的人口迁移预测模型——GRBF,该模型包含两个子模型:灰色模型和RBF模型。灰色模型构建... 人口迁移预测模型是深入研究人口迁移行为的基础。现有迁移预测模型大多集中在单模型、单变量预测上,不能描述人口迁移行为的合力效应。提出了一个新的人口迁移预测模型——GRBF,该模型包含两个子模型:灰色模型和RBF模型。灰色模型构建于人口迁移的影响指标之上,为GRBF提供充分时间维度指标信息;RBF模型则接收灰色模型的输出,计算人口迁移量的预测值。实例分析证明,GRBF支持人口迁移量预测,提供对预测数据的误差分析,能够有效预测人口迁移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RBF GRBF 人口迁移预测
下载PDF
两渡煤业二采区村庄压覆2号煤层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萌 《山西冶金》 CAS 2021年第3期131-133,共3页
两渡煤矿二采区村庄压覆2号煤层项目属于煤炭井工开采项目,其矿井水一旦泄露可能对地下水水质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为知其影响程度从而提前提出相应保护对策,本文应用一维半无限长多孔介质定浓度边界模型对矿井水污染物迁移进行预测。... 两渡煤矿二采区村庄压覆2号煤层项目属于煤炭井工开采项目,其矿井水一旦泄露可能对地下水水质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为知其影响程度从而提前提出相应保护对策,本文应用一维半无限长多孔介质定浓度边界模型对矿井水污染物迁移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服务期末,污染物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不会对居民饮水产生污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污染 污染物迁移预测 保护措施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模糊综合评价的鱼群迁移预测
14
作者 王劲伍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0年第4期129-132,共4页
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海温预测,并且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Model,FSEM),通过对鱼群适宜生长温度、孵化温度、适合生存温度,以及迁移距离多方面的综合考虑,预测未来鱼群可能分布情况。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网络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海洋温度预测 鱼群迁移预测
下载PDF
基于遗传规划法的农村劳动力迁移预测
15
作者 王东平 彭建强 闫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0,共4页
准确预测劳动力迁移量是正确制定迁移决策、合理利用和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依据。由于劳动力迁移量受社会经济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而遗传规划终结点集中的随机常数ρ能有效平衡被测量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尝试将遗传规划应用到劳... 准确预测劳动力迁移量是正确制定迁移决策、合理利用和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依据。由于劳动力迁移量受社会经济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而遗传规划终结点集中的随机常数ρ能有效平衡被测量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尝试将遗传规划应用到劳动力迁移预测中。通过训练样本对程序进行训练,建立了受时间变量影响的劳动力迁移预测模型,并由检验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采用遗传规划搜索到的函数具有良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而且模型结构简单,可有效避免因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人为误差,将其用于劳动力迁移的预测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预测 劳动力迁移 不确定性因素 遗传规划
下载PDF
New multicast scheme based on Dynamic mobility prediction in mobile IPv6 environment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国盛 陈志刚 +3 位作者 赵明 王路露 霍英 刘安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3期386-392,共7页
A new mobile multicast scheme called mobility prediction based mobile multicast(MPBMM) was proposed. In MPBMM, when a mobile node (MN) roams among subnets during a multicast session, MN predicts the next subnet, to wh... A new mobile multicast scheme called mobility prediction based mobile multicast(MPBMM) was proposed. In MPBMM, when a mobile node (MN) roams among subnets during a multicast session, MN predicts the next subnet, to which MN will attach, by the information of its position and mobility speed, consequently speeds up the handoff procedur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minimize the loss of multicast packets, reduce the delay of subnet handoff, decrease the frequency of multicast tree reconfiguration, and optimize the delivery path of multicast packets. When MN moves among subnets at different speeds (from 5 to 25 ms), the maximum loss ratio of multicast packets is less than0.2%, the maximum inter-arrival time of multicast packets is 117 ms, so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meet the QoS requirements of real-time services. In addition, MPBMM can support the mobility of multicast 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multicast mobile IPv6 hierarchical structure dynamic mobility predi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