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Pb、Cu、Zn、As复合污染在农田生态系统的迁移动态研究 被引量:94
1
作者 吴燕玉 王新 +2 位作者 梁仁禄 陈怀满 谢玉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7-412,共6页
1990—1995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站联网研究中,在4个生态站对重金属复合污染(Cd、Pb、Cu、Zn、As)进行了田间迁移动态实验研究,表明3年来表土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缓慢下降,输出量最大支出项目为从表层向下迁移量可... 1990—1995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站联网研究中,在4个生态站对重金属复合污染(Cd、Pb、Cu、Zn、As)进行了田间迁移动态实验研究,表明3年来表土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缓慢下降,输出量最大支出项目为从表层向下迁移量可比作物地上部分带去量高出几十至数百倍,为污染土壤防治工作中淋洗技术运用指出了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重金属 生态系统 土壤污染 迁移动态
下载PDF
锶、钴、铯溶质的竞争吸附与锶的迁移动态机理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宽良 周俊一 +1 位作者 于乃 叶艳妹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30-334,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讨论了Co、Sr、Cs在水-土体系中的竞争吸附能力,以及竞争反应对sr迁移动态规律的影响和环境意义。
关键词 竞争吸附 迁移动态 环境
下载PDF
多作稻田生态系统对稻纵卷叶螟及其天敌功能团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林胜 杨广 +1 位作者 尤民生 姚凤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4-766,共13页
为探明稻田与非稻田生境时空配置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及其天敌功能团产生的生态学效应,分别于2007和2008年的中稻期,在福建省武夷山试验基地,采用室内观察法、田间剥查法和吸虫器法,系统调查了水稻多作... 为探明稻田与非稻田生境时空配置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及其天敌功能团产生的生态学效应,分别于2007和2008年的中稻期,在福建省武夷山试验基地,采用室内观察法、田间剥查法和吸虫器法,系统调查了水稻多作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内稻纵卷叶螟种群及其寄生蜂功能团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个体数量的时序动态;同时通过陷阱诱集法,调查了多作和单作稻田生境边界地表捕食性节肢动物(蜘蛛和昆虫)个体数量的时序动态,以及多作系统中,捕食性节肢动物在稻田和非稻田生境间的迁移动态。结果表明:与辣椒、生姜、玉米和花生等镶嵌种植的稻田,其稻纵卷叶螟幼虫及其寄生蜂功能团个体数量较单一稻田差异不大,而捕食性节肢动物则明显少于单作稻田,但多作稻田边界较单作稻田边界有更多的捕食性节肢动物个体数量(2007年:多作稻田边界1984~2294个体,单作稻田边界1479个体;2008年:多作稻田边界3417~4178个体,单作稻田边界2423个体)。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多作系统中捕食性节肢动物更偏好从稻田向非稻田生境迁移,其中捕食性昆虫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单作 多作 寄生蜂 捕食性节肢动物 迁移动态
下载PDF
草坪生境中红火蚁蚁巢空间关系和蚁群迁移动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磊 陆永跃 +1 位作者 曾玲 何晓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应用最近邻体法研究了草坪生境中红火蚁蚁巢间空间关系,调查了蚁群迁移动态规律.结果表明,该生境中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蚁巢空间格局呈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交替出现,且大部分时间为随机分布,蚁巢间平均距离是6.88 m.不同月份蚁巢密... 应用最近邻体法研究了草坪生境中红火蚁蚁巢间空间关系,调查了蚁群迁移动态规律.结果表明,该生境中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蚁巢空间格局呈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交替出现,且大部分时间为随机分布,蚁巢间平均距离是6.88 m.不同月份蚁巢密度变化存在差异,4月份蚁巢密度增加程度最大,为0.305×10-2个/m2;5月份蚁巢密度降低程度最大,为0.19×10-2个/m2.与其他月份相比,4月份蚁巢平均迁移率最高,为20.70%,迁移最活跃.蚁巢平均使用时间为43 d,平均迁移距离为5.57 m.新出现于地表的红火蚁蚁巢短期内消失比率很高,出现后第1周达31.48%,之后低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空间分布 迁移动态 草坪
下载PDF
几种外源物质对内生根瘤菌侵染苜蓿芽苗并在植株体内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剑峰 张淑卿 +2 位作者 师尚礼 苗阳阳 霍平慧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9-1264,共6页
内生根瘤菌普遍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种子及植株体内,但其在苜蓿体内的运移通道、运移规律及运移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用菌液中分别混合3-吲哚乙酸、LaCl3和其他根瘤菌的胞外聚合物(EPS)(过滤除去活菌菌体)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 内生根瘤菌普遍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种子及植株体内,但其在苜蓿体内的运移通道、运移规律及运移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用菌液中分别混合3-吲哚乙酸、LaCl3和其他根瘤菌的胞外聚合物(EPS)(过滤除去活菌菌体)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Gan Nong 5’)芽苗浸根处理,比较青色荧光蛋白(CFP,cyan fluorescent protein)标记根瘤菌在芽苗体内的运移动态及数量分布,探明内源根瘤菌(分离自宿主植株根瘤)与外源根瘤菌(购自中科院菌种保存中心)在宿主体内的运移差异。结果表明:胞外聚合物使Rhizobium meliloti.GNf(内源标记菌)在芽苗根和茎内的数量为对照(未添加外源物质的菌液处理)的11.43和1.71倍。50mg·L^(-1)的LaCl_3使根内R.meliloti GNf和S.meliloti 12531f(外源标记菌)的菌体增加656.83%和303.19%,且使S.12531f在茎内的菌体仅为对照的3.64%。IAA处理使芽苗根内R.GNf和S.12531菌体增加18.34和12.11倍,使茎中S.12531增加163.09%,但R.GNf降低为对照的75.45%。IAA处理能降低芽苗子叶内R.GNf数量至对照的4.13%,表明三种外源物均能增加标记菌在芽苗根系中的数量。无外源物时,标记菌在芽苗各部位的数量差异表明,根瘤菌由根系向茎和子叶的运移通道存在仅允许内源菌通过的选择性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根瘤菌 紫花苜蓿 迁移动态 3-IAA 胞外聚合物
下载PDF
冻融条件下溶解性有机物在冰-水-沉积物体系中的迁移
6
作者 杨力 陈忠礼 +1 位作者 邵迎 吴思齐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1,共10页
通过设置室内控制实验,测定冻融过程中冰水两相的三维荧光光谱(EEMs)、SUVA254、TN、TP、DOC,并对三维荧光特征指数、SUVA254、TN、TP、DO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冻结过程中水相的三维荧光光谱中类色氨酸峰A、类酪氨酸峰B、类腐殖酸... 通过设置室内控制实验,测定冻融过程中冰水两相的三维荧光光谱(EEMs)、SUVA254、TN、TP、DOC,并对三维荧光特征指数、SUVA254、TN、TP、DO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冻结过程中水相的三维荧光光谱中类色氨酸峰A、类酪氨酸峰B、类腐殖酸峰C的荧光强度增强,TN、TP质量浓度增加至原水样的1.47、1.13倍。说明在冻结过程中由于冷冻浓缩效应,类色氨酸、类酪氨酸、类腐殖酸三类溶解性有机物、TN、TP由冰相向水相迁移。随着冰相体积的增加,三类溶解性有机物、TN、TP向沉积物迁移,并在溶解过程中,由沉积物向水体释放。通过测定冻融条件下冰水两相中BPA、E2、EE2的质量浓度发现,在冻结过程中BPA、E2、EE2向水相中迁移,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说明芳香族物质更易向水相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交替 溶解性有机物 雌激素 迁移动态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广东省人口迁移动态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钟逄干 刘积新 阎志强 《南方人口》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43,共5页
解放以来,广东省的人口迁移变动统计没有连续进行,1970年以前只有1959和1961—1966等一共七年的人口迁移统计,而1970年以后的统计则是连续的,现对1970年以来的人口迁移情况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 人口迁移变动 流动人口 广东省 二阶段 非农业人口 迁移动态 迁入迁出 迁移人口 两阶段 迁出率
下载PDF
环境生物学
8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6-19,共14页
X171 200501314 多氯联苯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积累与迁移动态研究/聂湘平(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水生生物学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4,28(5).-478-482 环图Q-51 利用微宇宙模拟水生态系统对多... X171 200501314 多氯联苯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积累与迁移动态研究/聂湘平(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水生生物学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4,28(5).-478-482 环图Q-51 利用微宇宙模拟水生态系统对多氯联苯在水体环境中的行为,包括多氯联苯在水体、沉积物、生物体(皇冠草、河蚬、鲢)不同分配相及生物体不同组织,器官中含量、分布以及迁移,富集等时间变化动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草对PCB有一定程度的吸收;河蚬对PCBs有明显的吸收积累,并且吸收达到平衡的时间较长。鱼体对PCB的吸收积累在不同组织中有明显的差别,在内脏和肌肉组织中积累较高,鳃组织中积累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物学 多氯联苯 生态系统 吸收积累 生物防治 水生生物学报 重点实验室 模拟水 迁移动态 生物体
下载PDF
蒸发条件下夹砂层土壤盐离子的迁移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史文娟 汪志荣 +1 位作者 沈冰 王文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3-137,共5页
针对新疆地区大面积盐碱地垦区土壤剖面多呈层状且砂质夹层较多的特点,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蒸发条件下不同层位夹砂层土壤剖面盐离子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砂质夹层对离子运动有较大影响。与均质土相比,层位较低的砂层可以... 针对新疆地区大面积盐碱地垦区土壤剖面多呈层状且砂质夹层较多的特点,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蒸发条件下不同层位夹砂层土壤剖面盐离子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砂质夹层对离子运动有较大影响。与均质土相比,层位较低的砂层可以促进盐离子向土表迁移;层位较高的砂层能有效延缓盐离子向土表迁移的速度,并可降低土表盐离子的含量,使得更多的盐离子滞留于砂层以下土壤及土、砂界面处,尤其N a+更是如此;砂层层位越高,其对离子向上迁移的抑制作用越强。最后用回归分析法求得了砂层对C l-和N a+起抑制作用的相对临界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盐碱地垦区 夹砂层土壤 盐离子迁移动态 相对临界层位
下载PDF
美国科学家揭示胚胎“原肠胚形成”阶段细胞的迁移动态
10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4,共1页
据东方网2008年12月14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借助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技术,用绿色荧光蛋白对果蝇胚胎处于“原肠胚形成”阶段的细胞作了标记,并对1500多个细胞的迁移动态作了长达2个小时的实时追踪,用录像... 据东方网2008年12月14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借助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技术,用绿色荧光蛋白对果蝇胚胎处于“原肠胚形成”阶段的细胞作了标记,并对1500多个细胞的迁移动态作了长达2个小时的实时追踪,用录像动态记录了细胞的移动路径。科学家同时观察到,动物体内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突变所引发的异常——基因突变细胞不能在通常的目的地停止运动,而是进行无目标的游荡。科研人员认为,他们以后可以对FGF信号的功能作出结论,为研究基因突变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美国科学家 胚胎发育 迁移动态 原肠胚 《科技日报》 荧光显微技术 加州理工学院
下载PDF
多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的多维动态理论框架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金亭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8,319,320,共15页
为了解释并预测多语习得中各类语言迁移的动态变化,本文批判性地吸收前人的理论观点,以多语习得中迁移研究的主要发现为基础,从功能语言学视角提出多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的多维动态理论框架。该框架包含语言系统、语言表征、迁移、学习者... 为了解释并预测多语习得中各类语言迁移的动态变化,本文批判性地吸收前人的理论观点,以多语习得中迁移研究的主要发现为基础,从功能语言学视角提出多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的多维动态理论框架。该框架包含语言系统、语言表征、迁移、学习者因素和语境因素五大维度,均具有动态性;其中,迁移具有核心地位,其动态性是由其他四个维度的动态性决定的。在多语习得的不同阶段,各类语言迁移在性质、来源及数量等方面均表现出独特的动态变化特点。该框架为今后研究提供了蓝图和可检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语习得 语言迁移的多维动态理论框架 语言表征 迁移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