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天是另一种开始——加德满都流水帐
1
作者 birdyjump 《甲壳虫》 2006年第6期70-73,共4页
明天是另一种开始,用一个18天的庆典来开始往后的日子。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刻开始迷恋尼泊尔的,大概是知道乔达摩希达多诞生在尼泊尔蓝毗尼之后,以及佛教与之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与文成公主一起嫁给松赞干布的尼泊尔公主是白度母化身。... 明天是另一种开始,用一个18天的庆典来开始往后的日子。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刻开始迷恋尼泊尔的,大概是知道乔达摩希达多诞生在尼泊尔蓝毗尼之后,以及佛教与之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与文成公主一起嫁给松赞干布的尼泊尔公主是白度母化身。尼泊尔给世人雪山香格里拉古国的气质感受。给人时间停止并且由古老智慧凝聚的美丽国度。我也被传说中的不同种族不同信仰和睦相处的加德满都所诱惑。我听过无数去过那儿的人对它毫不吝啬的赞美。关于尼泊尔,有一个图案是最说明问题的,那是一对佛眼。是打动我的最初凝视就像我的第一站——加德满都。我是在5月1日晚上当地时间9点左右抵达加德满都的机场,入关的时候我比较焦虑也比较蠢,我没有事先填那个关于"VISA"的表格,于是我要补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度母 蓝毗尼 佛眼 文成公主 吃地道 VISA 达多 达摩 瓦扬 告诉我
原文传递
车票一共多少钱
2
作者 石晟赵君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16年第1期40-41,共2页
今天我好开心,因为爸爸妈妈准备带我去上海旅行。妈妈可是个细心的人,早早在电脑上了解了车票的价钱、订下了旅店、做好了各景点的攻略,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出发了。一大早,天刚蒙蒙壳,我们就向海门汽车站出发了!到了汽车站我就嚷嚷着让... 今天我好开心,因为爸爸妈妈准备带我去上海旅行。妈妈可是个细心的人,早早在电脑上了解了车票的价钱、订下了旅店、做好了各景点的攻略,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出发了。一大早,天刚蒙蒙壳,我们就向海门汽车站出发了!到了汽车站我就嚷嚷着让妈妈准备好买车票的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刚 准备就绪 子里 张丰 上洛 一泉 达多
下载PDF
生活在别处
3
作者 吴歌 《旅游世界(旅友)》 2013年第5期69-73,68,共6页
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在路上"是这个世界一直被推崇的,每个人都在观望,都在试探,都保留感动,然后,转身,离开。"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异常诱惑的字眼。每个人都有一颗等... 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在路上"是这个世界一直被推崇的,每个人都在观望,都在试探,都保留感动,然后,转身,离开。"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异常诱惑的字眼。每个人都有一颗等待离开的心。所以我们会不停离开,不停地驻足,不停游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在别处 桑给巴尔岛 吴歌 非洲文化 子一 印度文化 阿拉伯文化 信奉伊斯兰教 达多
下载PDF
迷彩八零后
4
作者 李峰 惠培峰 《歌迷大世界》 2009年第2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五卫 这一代 圣一 丝叶 狱令 一二三四 户丁 立鱼 达多 三四五
原文传递
9至11世纪敦煌的行像和浴佛活动 被引量:23
5
作者 罗华庆 《敦煌研究》 1988年第4期98-103,共6页
中古时期敦煌纪念释迦牟尼圣诞的行像和浴佛活动十分盛行。敦煌遗书中有吐蕃时期和归义军时期的大量佛事活动的资料。这些资料反映了9至11世纪敦煌行像和浴佛活动的盛况。行像就是用装饰华丽的宝车载着释迦牟尼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 中古时期敦煌纪念释迦牟尼圣诞的行像和浴佛活动十分盛行。敦煌遗书中有吐蕃时期和归义军时期的大量佛事活动的资料。这些资料反映了9至11世纪敦煌行像和浴佛活动的盛况。行像就是用装饰华丽的宝车载着释迦牟尼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礼佛仪式。宋赞宁的《大末增史略》说:“行橡者,自佛泥洹,王臣多恨不亲睹佛,由是立佛降生相,或作太子巡城相。”这就是佛教行像的由来。而浴佛的仪式,则是由悉达多太子降生时九龙灌顶的传说而来。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摩耶夫人怀胎临近产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吐蕃时期 释迦牟尼 中古时期 达多 佛教造像 佛像 愿文 世纪初 唐西域
下载PDF
印度佛教石窟壁画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富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5-51,共7页
印度佛教石窟壁画的主要特征〔印度〕M.N.德什班德著杨富学译当人们论及印度石窟这一课题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将之与阿旃陀(Ajanta)石窟光辉灿烂的壁画联系起来。1819年,几位马德拉斯军队(theMadrasArmy... 印度佛教石窟壁画的主要特征〔印度〕M.N.德什班德著杨富学译当人们论及印度石窟这一课题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将之与阿旃陀(Ajanta)石窟光辉灿烂的壁画联系起来。1819年,几位马德拉斯军队(theMadrasArmy)官员在打猎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一沉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壁画 阿旃陀 印度佛教 本生故事 印度石窟 达多 艺术家 阿育王 青金石 石窟群
下载PDF
用光写作──维托里奥·斯托拉罗访问记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卓如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4-66,共13页
用光写作──维托里奥·斯托拉罗访问记[美国]R.斯特雷王卓如译已故英国电影摄影师,奥斯卡奖获得者约翰·阿尔科特曾经说过,维托里奥·斯托拉罗1981年摄制的影片《赤色分子》是"有史以来所有的影片中结构最美的... 用光写作──维托里奥·斯托拉罗访问记[美国]R.斯特雷王卓如译已故英国电影摄影师,奥斯卡奖获得者约翰·阿尔科特曾经说过,维托里奥·斯托拉罗1981年摄制的影片《赤色分子》是"有史以来所有的影片中结构最美的一部佳作"。曾经多次获得电影摄影奥斯卡奖的哈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多 表层意识 影片 贝尔纳 高清晰度电视 处理方法 元素 奥斯卡奖 电影摄影艺术 画面构图
原文传递
岩山寺金代壁画赏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纯渊 《五台山研究》 1987年第5期37-40,共4页
岩山寺位于繁峙县天岩村,为北地朝拜五台山的必经之路。寺中现存石碑一通,碑尾有“(?)正隆三年戊寅岁十五日建讫”。则此寺于金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正式建成,以后历代均有修葺,但留存至今只有南殿(文殊殿)为金代原物(惟屋顶为元重筑),... 岩山寺位于繁峙县天岩村,为北地朝拜五台山的必经之路。寺中现存石碑一通,碑尾有“(?)正隆三年戊寅岁十五日建讫”。则此寺于金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正式建成,以后历代均有修葺,但留存至今只有南殿(文殊殿)为金代原物(惟屋顶为元重筑),难能可贵的是四壁满布壁画,熠熠生辉。据文殊殿西壁南上方题记说明,壁画是六十八岁的宫殿画家王逵等用了十年时间(从正隆三年到大定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山寺 文殊殿 金代 正隆 释迎牟尼 达多 三年 岩村 繁峙县 大方便佛报恩经
下载PDF
浅谈法门寺地宫出土部分金银器的定名及用途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仓西 《文博》 1993年第4期41-48,共8页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批金银供养器及佛教法器,为我们研究唐代金银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出的还有一通《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帐碑(以下简称《物帐碑》),为我们深入研究法门寺文物提供了...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批金银供养器及佛教法器,为我们研究唐代金银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出的还有一通《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帐碑(以下简称《物帐碑》),为我们深入研究法门寺文物提供了最为可靠的依据。本文根据《物帐碑》提供的材料,结合文献资料,对已发表的法门寺的部分金银器的定名及用途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器 法门寺地宫 宝函 圈足 大随求菩萨 秘色瓷 团花纹 提婆达多 薰炉 杨复恭
下载PDF
“识心见性”“于相而离相” 禅宗思想对中国艺术的重大影响
10
作者 陈传席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5期83-86,共4页
唐代出现的禅宗,是道地的中国人撰写的佛典。其实,禅宗才是真正恢复或者说是直接反映佛教本来精神意义的。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的有学者认为,释迦牟尼(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是虚构的... 唐代出现的禅宗,是道地的中国人撰写的佛典。其实,禅宗才是真正恢复或者说是直接反映佛教本来精神意义的。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的有学者认为,释迦牟尼(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是虚构的人物。其父净饭王也无从查考,其母摩耶夫人也不存在,“摩耶”在印度语中是“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多 净饭王 识心见性 禅宗思想 摩耶夫人 释迦牟尼 古印度
下载PDF
行至印度中途的《悉达多》 被引量:4
11
作者 常蕾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40-47,共8页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毕生遵循"向内的道路",他的名著《悉达多》即是以小说的形式解析、表达自己内在的信仰。本文以其小说《悉达多》为核心,探讨黑塞对印度文化的认同与退缩。小说中无论是人物名称的...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毕生遵循"向内的道路",他的名著《悉达多》即是以小说的形式解析、表达自己内在的信仰。本文以其小说《悉达多》为核心,探讨黑塞对印度文化的认同与退缩。小说中无论是人物名称的命名,还是故事的主体架构,都渗透着印度气息;但是,解决黑塞精神危机的钥匙却另有出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曼·黑塞 《悉达多 印度 佛教 信仰
原文传递
梵树花雨——菩提树与中外文化交融
12
作者 刘啸虎 刘书坪 《文史天地》 2024年第6期45-47,共3页
菩提树原产印度,本名毕钵罗树,梵文称Pippala,意译为吉祥。自佛教诞生起,该树就与之结缘。2500多年前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放弃一切,出家苦修多年,终于在伽耶城外一棵毕钵罗树下沉思默想七天七夜,洞悉了人生苦痛... 菩提树原产印度,本名毕钵罗树,梵文称Pippala,意译为吉祥。自佛教诞生起,该树就与之结缘。2500多年前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放弃一切,出家苦修多年,终于在伽耶城外一棵毕钵罗树下沉思默想七天七夜,洞悉了人生苦痛的本原,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在天将拂晓之时大彻大悟,人道成佛。从此之后,该树便被佛教视为圣树,梵文名遂为Bodhi druma,亦可单称Bodhi,意为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楽之智慧,或日觉悟。“菩提树”一词则是中文的音义合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子乔 迦毗罗卫国 文化交融 达多 菩提树 七天七夜
原文传递
郑州市发现两批北朝石刻造像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晓兴 《中原文物》 1981年第2期18-21,72,共5页
郑州市最近发现两批石刻造像,共八件。一批在西郊须水公社红石坡发现;另一批在郑州市磨盘街发现。红石坡造像四件,计有“赵安香造像”、“正光二年扈(?)造像”、“孝昌三年扈文顋造像”、“思维造像”。这些造像是西岗大队在红石坡平整... 郑州市最近发现两批石刻造像,共八件。一批在西郊须水公社红石坡发现;另一批在郑州市磨盘街发现。红石坡造像四件,计有“赵安香造像”、“正光二年扈(?)造像”、“孝昌三年扈文顋造像”、“思维造像”。这些造像是西岗大队在红石坡平整土地中发现的。该处瓦砾甚多,传为寺庙基址。当地领导和群众对这批造像十分重视,安全运至市博物馆保存。现介绍如下:1.赵安香造像:造像呈舟形,底座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养人 菩萨 造像风格 石刻造像 郑州市 寺庙 达多 北魏 平整土地 观世音
原文传递
用好统计学知识才能无限接近真相--读《癌症传:众病之王》有感
14
作者 杨林妮 《中国统计》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悉达多·穆克吉所著的《癌症传:众病之王》是一部恢弘、深刻、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癌症传记”,讲述了癌症在几千年前首次被记录,一直到21世纪人类认识、治疗和征服癌症的过程。让我颇感意外的是,在人类治疗癌症的历程中,不仅有科... 悉达多·穆克吉所著的《癌症传:众病之王》是一部恢弘、深刻、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癌症传记”,讲述了癌症在几千年前首次被记录,一直到21世纪人类认识、治疗和征服癌症的过程。让我颇感意外的是,在人类治疗癌症的历程中,不仅有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不懈努力,统计学家也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却鲜为人知。他们是“不曾站在光里的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知识 统计学家 无限接近 达多 癌症 科研工作者
原文传递
选择性忽略——关于敦煌法华经变·提婆达多品画面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张元林 宁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9,共16页
本文对敦煌石窟法华经变·提婆达多品表现释迦于过去世与提婆达多因缘的画面、“海涌菩萨赴法华会”的画面和与“龙女成佛”故事相关的画面中此前不为学界所关注的一些细节表现做了重新识读与定名;同时,通过与日本等海外所藏相关佛... 本文对敦煌石窟法华经变·提婆达多品表现释迦于过去世与提婆达多因缘的画面、“海涌菩萨赴法华会”的画面和与“龙女成佛”故事相关的画面中此前不为学界所关注的一些细节表现做了重新识读与定名;同时,通过与日本等海外所藏相关佛经插画的比较,认为二者间在画面表现上有相当大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对敦煌提婆达多品画面特色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根源在于中国佛教信众对于提婆达多角色认知的不一致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忽略 提婆达多 问题
下载PDF
提婆达多与常不轻菩萨的履历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口汎 陈星桥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31-33,共3页
一、提婆达多被称为空前绝后之“极恶人”的提婆达多,出生于印度东北部的比哈罗州。据佛传记载,他与释尊有姻亲关系,是释尊之父净饭王的弟弟甘露饭王的儿子,与释尊的侍者阿难为兄弟,因而也是释尊的堂弟。传说提婆达多从小就聪明伶利,武... 一、提婆达多被称为空前绝后之“极恶人”的提婆达多,出生于印度东北部的比哈罗州。据佛传记载,他与释尊有姻亲关系,是释尊之父净饭王的弟弟甘露饭王的儿子,与释尊的侍者阿难为兄弟,因而也是释尊的堂弟。传说提婆达多从小就聪明伶利,武艺高强,甚至说他想与释尊争夺后来成为悉达多太子之妻的耶榆陀罗公主。不过从他们两人的年龄大小来看,颇为可疑,因为提婆达多实际上要比释尊小三十岁左右。提婆达多之加入释尊教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婆达多 甘露饭王 达多 教团 《法华经》 武艺高强 净饭王 三十岁 优婆离 授记
原文传递
泸县玉蟾山摩岩造像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仁杰 《四川文物》 1985年第2期30-33,共4页
玉蟾山位于泸隆公路中段,距泸州城35公里。这里山势高耸横亘,峰峦秀伟奇拔,山间条梁叠翠,怪石嶙峋;因山形岩石状如蟾蜍而得名,为川南风景名胜地。金鳌峰在玉蟾山之西隅,孤峰独秀,拔地而起,四周古树与青藤缠绕,似绿色绒缦;岩壁间,飞泉瀑... 玉蟾山位于泸隆公路中段,距泸州城35公里。这里山势高耸横亘,峰峦秀伟奇拔,山间条梁叠翠,怪石嶙峋;因山形岩石状如蟾蜍而得名,为川南风景名胜地。金鳌峰在玉蟾山之西隅,孤峰独秀,拔地而起,四周古树与青藤缠绕,似绿色绒缦;岩壁间,飞泉瀑布,几如银线飘垂。峰下怪石嵯峨,烟峦滴翠。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杨慎游玉蟾山,见此胜景,有感题记:“金鳌峰”,字径0.7米,遒劲豪放,俊美飘逸。玉蟾山摩岩造像主要分布在金鳌峰下的岩石上面,从右至左排列有序。(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 菩萨 神话传说 六道轮回 达多 达摩 弥勒佛 道教 佛教造像 地藏
下载PDF
少林寺《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碑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思义 杨晓捷 刘笠青 《中原文物》 1986年第2期71-74,121-122,共6页
释迦如来,系释迦牟尼异名,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如来”,如为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释迦如来约在公元前565年至前489年,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 释迦如来,系释迦牟尼异名,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如来”,如为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释迦如来约在公元前565年至前489年,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相传他二十九岁(一说十九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教,舍弃王室生活,出家修道,遍访名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寺 释迦牟尼 神权统治 迦毗罗卫 玉华宫 达多 婆罗门 尼泊尔 佛教 公元前
原文传递
喇嘛教与六字真言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新建 《文史杂志》 1989年第1期30-32,共3页
在藏族地区的农村和牧场,你会看到一种奇特的景象:许多人一天到晚喃喃地念着一句话——“嘛柳边边红”。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几乎除了睡着时和吞咽东西时而外,嘴里全在念着它。而且还边唸边拨动手中的数珠,计算着念的次数,专心致志,胜... 在藏族地区的农村和牧场,你会看到一种奇特的景象:许多人一天到晚喃喃地念着一句话——“嘛柳边边红”。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几乎除了睡着时和吞咽东西时而外,嘴里全在念着它。而且还边唸边拨动手中的数珠,计算着念的次数,专心致志,胜过其他任何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为何它在藏族人民中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呢?这得从喇嘛教在藏区的传播说起。 原来“嘛柳边边红”即喇嘛教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促读之音。喇嘛教又称“藏传佛教”它是佛教一支。佛教原创于印度,其创始人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即通常所说的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他抛弃富贵,出家苦行,宣传因果报应之说,创立佛教。后来人们把他平日讲演记录成书,称为“佛经”;把他和他的主要弟子们绘成纪念像,后来又用泥塑木雕,这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迦毗罗卫国 达多 藏族人民 密宗 印度佛教 成佛 无量光佛 大乘佛教 苯教 莲花部
下载PDF
丝路佛教石窟系列(二)——印度后期佛教石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云 《中国美术》 2017年第5期128-139,共12页
引言公元4、5世纪,当佛教在中国曰趋兴盛之时,在印度本土,佛教却开始走向衰微。不过,由于信奉印度教的笈多(4-6世纪)诸王对佛教采取宽容的政策,佛教哲学和佛教艺术得以继续发展。公元7世纪到达印度的玄奘,译介到中国的唯识派经典即是笈... 引言公元4、5世纪,当佛教在中国曰趋兴盛之时,在印度本土,佛教却开始走向衰微。不过,由于信奉印度教的笈多(4-6世纪)诸王对佛教采取宽容的政策,佛教哲学和佛教艺术得以继续发展。公元7世纪到达印度的玄奘,译介到中国的唯识派经典即是笈多佛教哲学的杰出成果。在唯识派'实无外境,唯有内识'的哲学思想影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旃陀石窟 支提窟 佛教石窟 石窟壁画 埃洛拉石窟 大乘佛教 因陀罗 奥兰加巴德 提婆达多 笈多王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