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本博跨越之间:低年级直博生边缘心理的成因研究 |
洪茜
刘路
Hamish Coates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2
|
论永州在“大湘粤桂旅游圈”中的地位与作用 |
彭顺生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8 |
4
|
|
3
|
我群意识的建构与解构——“华夏边缘”论述与回族族群性研究 |
张中复
|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4
|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逻辑结构的再认识 |
王利
刘晓荣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5
|
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边疆范式、边缘理论与边界视角——以巴菲尔德、王明珂、濮德培为例 |
宋铁勇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6
|
Reconsidering the Late Bronze Age Decline of Southern Canaan: A Perspective from the Amarna Letters |
Yuan Zhihui
|
《中东研究》
|
2019 |
1
|
|
7
|
中国体育传播学边缘化理论研究述评 |
郭超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0 |
|
8
|
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
汪宇明
|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97
|
|
9
|
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 |
史春云
张捷
尤海梅
李东和
王艳
|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49
|
|
10
|
中国对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移植与发展 |
丁金宏
冷熙亮
宋秀坤
B.Hammer
徐月虎
|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5
|
|
11
|
论上海和浙江的区域经济关系——一个关于“中心—边缘”理论和“极化—扩散”效应的实证研究 |
陈建军
姚先国
|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9
|
|
12
|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与演变机制分析 |
韩春鲜
马耀峰
罗辉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9
|
|
13
|
“核心-边缘”理论在南岳衡山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运用 |
张河清
成红波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2
|
|
14
|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武汉城市旅游圈构建研究 |
吴信值
黄翔
胡召芹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8 |
28
|
|
15
|
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影响研究 |
韩春鲜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4
|
|
16
|
核心—边缘理论在旅游线路设计中的运用 |
龚军姣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
13
|
|
17
|
“资源诅咒”的空间结构解析:核心边缘理论视角 |
郭文炯
|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0
|
|
18
|
西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路径研究 |
唐柳
俞乔
鲜荣生
李志铭
|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9
|
|
19
|
风险边缘视角下冒险性体育旅游的动机、情绪与意愿 |
盘劲呈
李海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6
|
|
20
|
边缘化地区特征、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黄淮四市为例 |
梁留科
吕可文
苗长虹
黄飞飞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