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模仿者》审视奈保尔的后殖民意识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小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2-45,共4页
后殖民意识始终影响着奈保尔的文学创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后,他毅然放弃身份求证努力和归宿感寻求,成为无边界作家,为全人类写作。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霸权话语下边缘作家的焦虑巧妙地编织在文本之中,小说《模仿者》详尽叙述了他... 后殖民意识始终影响着奈保尔的文学创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后,他毅然放弃身份求证努力和归宿感寻求,成为无边界作家,为全人类写作。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霸权话语下边缘作家的焦虑巧妙地编织在文本之中,小说《模仿者》详尽叙述了他的寻根、失望和觉醒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模仿 霸权话语 边缘作家
下载PDF
扩大研究视野与确立研究重心 被引量:4
2
作者 钱理群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4,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经历了上世纪 80年代的壮丽与辉煌后 ,此后显出相对沉稳的发展态势。在新世纪里 ,这一学科的前景和格局将会怎样 ,如何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推动研究的深入 ,这为学界同仁所关切。去年九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经历了上世纪 80年代的壮丽与辉煌后 ,此后显出相对沉稳的发展态势。在新世纪里 ,这一学科的前景和格局将会怎样 ,如何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推动研究的深入 ,这为学界同仁所关切。去年九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同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生长点研讨会”,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 ,展开了充分热烈的讨论 ,贡献了许多宝贵意见。本刊征得专家同意 ,将部分发言 (包括书面发言 )整理成文发表 ,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学 “学术生长点” 研究视野 研究重心 现代汉语 边缘作家 鲁迅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木槿花开:“捧血诗人”辛劳在当代被发现的历程 被引量:1
3
作者 易彬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23-36,共14页
新时期以来,辛劳最初只在“孤岛”文学视域中略被提及,至1990年代后期的“世纪的回响”中方浮出地表。一册《捧血者》的出版对辛劳文学史地位的改变看起来很微小,而纵观这位现代边缘作家在当代被发现的历程,当事人的效应非常明显,其中... 新时期以来,辛劳最初只在“孤岛”文学视域中略被提及,至1990年代后期的“世纪的回响”中方浮出地表。一册《捧血者》的出版对辛劳文学史地位的改变看起来很微小,而纵观这位现代边缘作家在当代被发现的历程,当事人的效应非常明显,其中有诗人不幸诗家幸、期待历史“公正的评价”这类常见的说辞,也有彭燕郊这般忠实于诗人感受的深情回忆与诗性评说。藉助彭燕郊围绕《捧血者》出版的较多书信、长篇回忆文和持续的情感投注,不仅“一身都闪耀着用鲜血写的诗的红宝石的光芒”的辛劳形象得以确立,而且,沉埋将近七十年的木槿花也奇迹般地复活了,其间有着一个动人的、值得讲述的文学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作家 辛劳 彭燕郊 木槿花
下载PDF
“寻爱求真”亦苍凉——读陈建华《爱与真的启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
4
作者 朱扬清 张春田 《上海文化》 2023年第8期116-126,共11页
20世纪60年代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张爱玲被其称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1))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日后“张学”的框架。除张爱玲外,这本书中还发现了许多同样被冷落的现代文学作家,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的“重写文学... 20世纪60年代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张爱玲被其称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1))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日后“张学”的框架。除张爱玲外,这本书中还发现了许多同样被冷落的现代文学作家,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的“重写文学史”,促使一大批边缘作家“浮出历史地表”,大大改变了现代文学史的既有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志清 张爱玲 重写文学史 寻爱 边缘作家 《中国现代小说史》 现代文学 晚期风格
原文传递
说说非洲文学的“拿奖体质”
5
作者 邵迎 《文学自由谈》 2022年第1期88-95,共8页
也许是到了岁末年初,人多少有点儿放肆的欲望和疯狂的胆量。大冬天,守着暖炉刷着手机,吃着来自不同世界的“瓜”,很像热衷养生之人偷偷醉一下的模样。近来,有个萦绕于心的疑惑。帕斯卡·卡萨诺瓦《文学世界共和国》书里有一段话说,... 也许是到了岁末年初,人多少有点儿放肆的欲望和疯狂的胆量。大冬天,守着暖炉刷着手机,吃着来自不同世界的“瓜”,很像热衷养生之人偷偷醉一下的模样。近来,有个萦绕于心的疑惑。帕斯卡·卡萨诺瓦《文学世界共和国》书里有一段话说,世界自主“之极”对于整个空间的形成,即它的“文学化”以及它的逐步“去民族化”,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成为全世界边缘作家的理论及美学典范,还可以是支撑真正全球文学创作的关键结构,“文学的伟大主角只有和全球文学自主资本的特别权力相结合才能凸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萨诺瓦 非洲文学 文学化 文学创作 边缘作家 全球文学 《文学世界共和国》 去民族化
原文传递
暧昧的“底层叙事”——以《高兴》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余中华 《长江学术》 CSSCI 2008年第2期163-165,共3页
跻身于2006年的文学关键词,“底层叙事”作为一个文学现象已经得到了批评界的认可。事实上能归纳到“底层叙事”中的作品早已经覆盖了短、中、长篇三种小说样式,在大大小小的文学期刊中占据了重要版面;并且已经催生了一批新的小说家... 跻身于2006年的文学关键词,“底层叙事”作为一个文学现象已经得到了批评界的认可。事实上能归纳到“底层叙事”中的作品早已经覆盖了短、中、长篇三种小说样式,在大大小小的文学期刊中占据了重要版面;并且已经催生了一批新的小说家,使原本处于读者视野之外的边缘作家如曹征路、罗伟章、胡学文等迅速窜红,备受瞩目;而出版社也敏感及时地抓住商机,以集束式作品轰炸图书消费市场,如四川文艺出版社“底层叙事丛书”等。可以预见,“底层叙事”在今后的几年内依然会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并很有可能将作为新世纪之初的重要文学现象进入文学史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四川文艺出版社 文学现象 文学史叙述 文学期刊 边缘作家 消费市场 小说家
下载PDF
由《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1922—1949)》想到的
7
作者 何锡章 《阿来研究》 2022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四川大学陈思广教授多年来一直耕耘在中国现代小说这块沃土上,尤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研究用力更勤,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了《审美之维:中国现代经典长篇小说接受史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现代长篇小说边缘作家研究》... 四川大学陈思广教授多年来一直耕耘在中国现代小说这块沃土上,尤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研究用力更勤,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了《审美之维:中国现代经典长篇小说接受史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现代长篇小说边缘作家研究》《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话》等著作。这些著作已为研究界熟知,成了公认的现代长篇小说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文献,思广教授自然成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长篇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 接受史论 审美之维 现代经典 边缘作家 编年史 四川大学
原文传递
基于整体性文学史观的学术构建——关于《现代长篇小说边缘作家研究》的一种解读
8
作者 孔明玉 晓原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0年第1期432-441,共10页
一第一次较为系统而完整地研读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厚厚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上、下册《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主。在今天看来,无论是其在文学史观念上的蕴含与传递,还是其在理论体系... 一第一次较为系统而完整地研读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厚厚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上、下册《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主。在今天看来,无论是其在文学史观念上的蕴含与传递,还是其在理论体系方面的构置与呈现,无疑都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足,但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高校而言,它们却是最具权威性和最富有代表意义的现代文学史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现代长篇小说 文学史观 边缘作家 三卷本 《中国现代文学史》 缺陷和不足 20世纪80年代初
原文传递
生存体验中的边缘书写——论新世纪初边缘作家笔下的底层人性关怀
9
作者 张羽华 《百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5-50,共6页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体制进一步深化,商品意识渐浓,社会整体文化价值也发生变化,重心也发生位移,文学界、评论界只朝上看,而忽视了对边缘作家笔下的人性人情关怀的建构与解读,尤...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体制进一步深化,商品意识渐浓,社会整体文化价值也发生变化,重心也发生位移,文学界、评论界只朝上看,而忽视了对边缘作家笔下的人性人情关怀的建构与解读,尤其是对进入新千年来边缘作家作品更是如此。最近几年崛起的边缘作家,其笔下的人性关怀顺应了时代内在需求的发展,凝视底层,综览宏宇,反映了当今社会底层人民的心声与良知,叩问底层人灵魂和他们的命运,对底层人的生存状况作了较细腻的透视,为中国当代文学增添了一道亮点,这也成为当代文学的另一种书写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初 边缘作家 怜悯 同情 沉思 人性关怀
下载PDF
民国文学边缘作家群体研究的文学史意义
10
作者 张堂锜 《华夏文化论坛》 2015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以往对民国以来的文学史研究过于重视主流社团流派,相对忽视边缘、非主流的社团流派,虽然这是必要且必然的现象,但也使得文学史的叙述流于单调而重复。事实上,主流之外,众多边缘作家群体的存在,正是民国文学史精彩面貌形成的原因之一。... 以往对民国以来的文学史研究过于重视主流社团流派,相对忽视边缘、非主流的社团流派,虽然这是必要且必然的现象,但也使得文学史的叙述流于单调而重复。事实上,主流之外,众多边缘作家群体的存在,正是民国文学史精彩面貌形成的原因之一。在描绘民国文学发展轨迹时,众多规模不大、时间不长、名声不响的社团流派遭到忽视其实是文学史叙述自身的损失。本文指出,如果没有民国体制,就不会有"五四文学"及"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繁荣,而民国文学繁荣发展的特色之一正是各式大小社团流派的涌现。只有将这些边缘作家群体纳入研究者的视域之中,民国文学史的研究才能深耕广织出一个更为开阔、辉煌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文学 边缘作家群体 民国文学史 民国机制
原文传递
拓展空间与深层掘进
11
作者 王嘉良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3-15,共3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经历了上世纪 80年代的壮丽与辉煌后 ,此后显出相对沉稳的发展态势。在新世纪里 ,这一学科的前景和格局将会怎样 ,如何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推动研究的深入 ,这为学界同仁所关切。去年九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经历了上世纪 80年代的壮丽与辉煌后 ,此后显出相对沉稳的发展态势。在新世纪里 ,这一学科的前景和格局将会怎样 ,如何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推动研究的深入 ,这为学界同仁所关切。去年九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同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生长点研讨会”,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 ,展开了充分热烈的讨论 ,贡献了许多宝贵意见。本刊征得专家同意 ,将部分发言 (包括书面发言 )整理成文发表 ,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学 “学术生长点” 研究空间 边缘作家 “意义空间” 文学现象 现代主义 浪漫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