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家发展中的边疆整合 被引量:9
1
作者 孙保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77-83,共7页
边疆整合是通过国家整合力量来维护和巩固边疆以及增进边疆与内地间的整体性和一体化的过程。历史上王朝国家主要采取松散性和间接式的机制来维系"核心—边缘"的疆域格局。这种机制使得边疆整合程度较低,边疆形态具有了突出... 边疆整合是通过国家整合力量来维护和巩固边疆以及增进边疆与内地间的整体性和一体化的过程。历史上王朝国家主要采取松散性和间接式的机制来维系"核心—边缘"的疆域格局。这种机制使得边疆整合程度较低,边疆形态具有了突出的异质性和碎片化特征。随着近代以后民族国家的构建,中国逐步形成了一个与主权体制、中华民族建设和统一性制度体系相适应的边疆类型。边疆架构总体上实现了由碎片化向整体性的转变,但从具体层面来看,这种转型并不彻底。在民族国家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全面展开的背景下,中国仍然面临着认同整合、社会整合、法治整合、族际整合和发展整合等多个维度的边疆整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 边疆整合 国家发展 国家治理 民族国家
下载PDF
论中国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边疆整合 被引量:8
2
作者 孙保全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中国传统的疆域格局是异质性的,在"核心—边缘"二分视野下,边疆形态是碎片化的。在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边疆治理的核心课题就是按照民族国家一体化特质,将这种碎片化边疆转换为整体性边疆。这种边疆整合工程在晚清... 中国传统的疆域格局是异质性的,在"核心—边缘"二分视野下,边疆形态是碎片化的。在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边疆治理的核心课题就是按照民族国家一体化特质,将这种碎片化边疆转换为整体性边疆。这种边疆整合工程在晚清以后逐步开启,并在民国时期得以推进。其中,主权体制建设导致边疆形态领土化,中华民族建构促使边疆归属一体化,地方制度变革推动边疆政治均质化。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总体完成,随着边疆领土属性的确立,政治制度的统一,以及社会文化的彻底改造,一种整体性的边疆形态由此基本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边疆治理 边疆整合 主权 中华民族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构建过程中的边疆整合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保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61-66,共6页
民族分布格局同地理生态结构的一致性,加之历史上"华夷之辨"的疆域治理范式,形成了中国异质性和碎片化的传统边疆。近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构建的开启和推进,原本隶属于不同族体的各边疆版块始渐为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拥有,内... 民族分布格局同地理生态结构的一致性,加之历史上"华夷之辨"的疆域治理范式,形成了中国异质性和碎片化的传统边疆。近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构建的开启和推进,原本隶属于不同族体的各边疆版块始渐为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拥有,内外分际的疆域格局被解构和重组,并通过"人"的维度实现了"地"的整合。这既是边疆属性从"民族性"到"中华民族化"的转变过程,也是边疆格局从碎片化到整体性的转变过程。但就目前境况来看,中华民族"多元"的结构性特征不断固化,而"一体"的国族属性相对虚化,使得这种疆域整合机制开始松动,因此需要重新调整中华民族建设和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国族 多元一体 边疆治理 边疆整合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合实践与价值刍议——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平维彬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主权国家的建立。新中国成立之后并没有随即终结中国边疆地区的“碎片化和异质性”特征,仍然需要国家从“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社会动员”等层面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整合的系统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主权国家的建立。新中国成立之后并没有随即终结中国边疆地区的“碎片化和异质性”特征,仍然需要国家从“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社会动员”等层面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整合的系统性工程。在现代主权国家的政治框架内,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维度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强化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国家疆域体系内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成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边疆民族地区的整合发展实践,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边疆整合 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清末川康战事:川西藏区改土归流的前奏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秀玉 刘源 +1 位作者 尼玛扎西(杨公卫) 杨公卫 《民族学刊》 2011年第2期6-13,共8页
清末川边战事近年来成为康藏研究中透视近代边疆社会变迁和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一个焦点,本文围绕清末一系列针对康区寺院(巴塘丁林寺、乡城桑披寺、盐井腊翁寺)的战事展开讨论,对清朝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治边方略以及康巴地方实力派... 清末川边战事近年来成为康藏研究中透视近代边疆社会变迁和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一个焦点,本文围绕清末一系列针对康区寺院(巴塘丁林寺、乡城桑披寺、盐井腊翁寺)的战事展开讨论,对清朝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治边方略以及康巴地方实力派(寺院、土司)在战术上的回应加以分析。清末川边军事化的过程对后来康区政局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改土归流等边疆整合措施作了铺垫。与此同时,川边军事化也引发了四川经济和军事体制的改革,认识清末康区的现代性变革,也应关注四川省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边战事 改土归流 边疆整合 康区 社会变迁
下载PDF
国家转型下的边疆整合困境——以民国时期解决土司问题的实践与论争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沛容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0-18,共9页
民国时期,边疆土司旧制因与民主共和政体格格不入,被国民政府视为封建专制遗孽,亟应改土归流,统一事权。近代国家政体转型后,废除边疆土司已不只是统一行政、固守疆圉的行政问题,还是关乎民族平等的前提和保障。围绕废除残留土司问题,... 民国时期,边疆土司旧制因与民主共和政体格格不入,被国民政府视为封建专制遗孽,亟应改土归流,统一事权。近代国家政体转型后,废除边疆土司已不只是统一行政、固守疆圉的行政问题,还是关乎民族平等的前提和保障。围绕废除残留土司问题,国民政府、社会舆论和地方精英展开了一系列的论争、实践和博弈。但是民国时期终因种种现实困境,未能根本解决土司问题。解决土司问题的论争与实践,展现出国家转型过程中国家与边疆、一体与多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国家转型 边疆整合 土司问题
原文传递
论西汉和安息的骑兵与帝国边疆的整合
7
作者 谢书缘 李福泉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4-82,共9页
骑兵在西汉与安息边疆整合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是实现帝国边疆战略的主要手段,也是掌控边疆秩序的武力保障。从军事史视角来看,骑兵的发展标志着战争模式的转变;从世界史角度来看,西汉与安息凭借骑兵击败了来犯的强敌,塑造了帝... 骑兵在西汉与安息边疆整合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是实现帝国边疆战略的主要手段,也是掌控边疆秩序的武力保障。从军事史视角来看,骑兵的发展标志着战争模式的转变;从世界史角度来看,西汉与安息凭借骑兵击败了来犯的强敌,塑造了帝国的边疆秩序,拓展了帝国的疆域,并连接了帕米尔高原东西两侧的交通线,实现了丝绸之路的贯通。可以说,帝国对边疆整合的战略需要催生了强大的战略兵种——骑兵,骑兵作为武力基础巩固了边疆秩序,客观上为远程交通提供了战略保障,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因此,探讨西汉与安息的骑兵,要看到时代背景下帝国整合边疆的战略需求及其呈现出的文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安息 骑兵 边疆整合
下载PDF
马麒的身份转换与政治抉择——兼议民国时期地方割据势力的国家意识 被引量:4
8
作者 菅志翔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9-201,共13页
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一个政治整合问题,清朝的边疆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和认同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如外蒙古和西藏提出独立的要求,作为西部边疆地区的青海是一个汉回蒙藏各族的交汇区,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非常复杂。在这个边疆与中央的政治... 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一个政治整合问题,清朝的边疆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和认同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如外蒙古和西藏提出独立的要求,作为西部边疆地区的青海是一个汉回蒙藏各族的交汇区,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非常复杂。在这个边疆与中央的政治、经济、文化互动过程中,青海在回族地方军阀马麒父子的治理下,顺利建省,有效地加强了青海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相比于西藏、内外蒙古和新疆,青海的政治整合要顺利得多。为了理解民国时期青海的政治地位和行政转型,马麒是个关键的历史人物。文章回溯了青海马家军阀的发迹史,并对马麒生平和政治谋略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民国史 边疆政治整合 马麒
原文传递
屏障畿疆——清末边疆民族整合进程中的绥远
9
作者 许珅 《唐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2-88,共7页
绥远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是连接东西蒙古、内外蒙古的扼要之处。由于清朝的封禁政策和其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绥远一直被定义为边远之地,其传统地理价值可通过绥远城将军衙门匾额之上"屏藩朔漠"四字得以体现。晚清时期列强... 绥远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是连接东西蒙古、内外蒙古的扼要之处。由于清朝的封禁政策和其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绥远一直被定义为边远之地,其传统地理价值可通过绥远城将军衙门匾额之上"屏藩朔漠"四字得以体现。晚清时期列强对我西北领土的觊觎、内地人地矛盾的增加等情况使得内陆边疆逐渐被重视,建省之议提上日程,军政使副使姚锡光在《筹蒙刍议》中的"屏障畿疆"四字反映了绥远的作用,此时的绥远作为农牧交接地、蒙汉杂糅区、西北门户、内地屏障,已俨然成为边疆整合的中心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时期 边疆民族整合 绥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