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边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历代王朝边疆争议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安介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0-139,共10页
中国古代边疆意识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与局限性。早期传统士大夫更强调以"中国"国内为重,强调爱惜民力,不免鄙视周边领土与民族,边疆甚至被视为"无用之地",故而常常将固守疆土与穷... 中国古代边疆意识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与局限性。早期传统士大夫更强调以"中国"国内为重,强调爱惜民力,不免鄙视周边领土与民族,边疆甚至被视为"无用之地",故而常常将固守疆土与穷兵黩武混淆起来。对边疆地理认知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边疆意识的进步,而边疆争端与边疆争议是激发边疆意识成熟的催化剂,对于边疆民族与地理环境认知水平的进步,也是深化边疆意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从"无用之地"到"一寸山河一寸金",再到"不可轻言弃也",都标示着中国古代边疆意识的阶段性提升、成熟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地理认知 边疆争议 边疆意识
下载PDF
美国新教来华女传教士“边疆意识”结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朱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96,共8页
边疆既是一个地理实体,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是一个以"归化"程度为基准在空间上不断向外推进的活动带。对于美国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研究而言,中国边疆既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也是对故土"纯正女性风范"的挑战。她们的边... 边疆既是一个地理实体,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是一个以"归化"程度为基准在空间上不断向外推进的活动带。对于美国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研究而言,中国边疆既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也是对故土"纯正女性风范"的挑战。她们的边疆意识是由女性身份与宗教、国家、种族这三个外在强势身份共谋与反抗的结果。对其边疆意识的结构性分析有助于了解美国妇女运动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复杂协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意识 女传教士 天定齐家 天定使命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
原文传递
近代旅外女性的边疆意识自觉、国家形象建构及其策略研究——以钱单士厘《癸卯旅行记》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2
3
作者 施文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40,共8页
作为第一位有旅外日记传世的公使夫人,钱单士厘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跨越四国”的漫长旅程中,始终以日本这一西方文明的亚洲范本为“文明国”之标尺,对沿途经过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着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对比,其间所体现出的视觉权力的借... 作为第一位有旅外日记传世的公使夫人,钱单士厘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跨越四国”的漫长旅程中,始终以日本这一西方文明的亚洲范本为“文明国”之标尺,对沿途经过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着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对比,其间所体现出的视觉权力的借用策略耐人寻味。与此同时,频繁跨越国界的空间实践又极大地增强了其对疆域、领土、主权、边民等概念的形象感知,促进了边疆意识的自觉,激发了民族情感。作为跨国旅行的忠实记录,钱单士厘的《癸卯旅行记》也因此成为考察多重视角下近代旅外女性以边疆、民族、国家形象、文化身份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建构的不可多得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察之旅” 国家形象 视觉权力 边疆意识 国族情感
下载PDF
论《西藏等三边赋》——以边疆意识为中心
4
作者 李军 《文学与文化》 2013年第4期82-86,共5页
有清一代,边疆舆地赋的创作蔚然成风,其代表作品分别是乾嘉道之际蒙古和宁的《西藏赋》、吉林英和的《卜魁城赋》及大兴徐松的《新疆赋》。三赋在历史、地理、民俗、物产乃至文学特色诸方面,特色和价值尤为突出。贯穿于赋作中的,是强烈... 有清一代,边疆舆地赋的创作蔚然成风,其代表作品分别是乾嘉道之际蒙古和宁的《西藏赋》、吉林英和的《卜魁城赋》及大兴徐松的《新疆赋》。三赋在历史、地理、民俗、物产乃至文学特色诸方面,特色和价值尤为突出。贯穿于赋作中的,是强烈的边疆意识。不过,赋作中的边疆意识,带有盛世时期"为封疆增色"、歌功颂德的浓厚意味。而到了光绪九年(1883),此三赋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则凸显了此时边疆危机意识的日益强烈,更重要的是,已然迥异于赋作,透露出时代所特有的忧患感。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边疆意识,各有其深广的时代背景;同时也折射出盛世、末世转换之际边疆意识深层次的历史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等三边赋》 边疆舆地赋 边疆意识 变迁
下载PDF
从“安边圉”到“防俄患”:清人西北边疆意识的转变
5
作者 陈建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90-94,共5页
晚清边疆受到列强扩张威胁之时,清人的边疆意识也在发生着转变。这一点在对于西北边疆问题的处理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清代自乾隆帝平定新疆之后,在治边理念上侧重于防范少数民族的叛乱。军府制度是一套对内而不对外的边疆防御体制。随着... 晚清边疆受到列强扩张威胁之时,清人的边疆意识也在发生着转变。这一点在对于西北边疆问题的处理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清代自乾隆帝平定新疆之后,在治边理念上侧重于防范少数民族的叛乱。军府制度是一套对内而不对外的边疆防御体制。随着俄国实力在中亚的不断扩张,西北边疆日益成为外部势力干涉的重点。内乱和外患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们对于西北边疆的认识由原先的"筹边"向"筹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人 西北 边疆意识
下载PDF
小语教科书边疆意识教育要素及其呈现方式研究
6
作者 傅建明 逄超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边疆意识是对边疆的态度、认识以及看法,包括政治边疆意识和民族边疆意识两个方面。语文教科书中蕴含的边疆意识对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具有特定的价值。运用频度统计与话语分析技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 边疆意识是对边疆的态度、认识以及看法,包括政治边疆意识和民族边疆意识两个方面。语文教科书中蕴含的边疆意识对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具有特定的价值。运用频度统计与话语分析技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探明教科书中蕴含的边疆意识教育要素及其呈现方式,使语文更好地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科书 边疆意识 教育要素 呈现方式
下载PDF
教科书边疆意识教育要素及其呈现方式研究
7
作者 逄超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6-30,共5页
边疆意识是对边疆的态度、认识以及看法,包括政治边疆意识和民族边疆意识两个方面。语文教科书中蕴含的边疆意识对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具有特定的价值。通过运用频度统计与话语分析技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文... 边疆意识是对边疆的态度、认识以及看法,包括政治边疆意识和民族边疆意识两个方面。语文教科书中蕴含的边疆意识对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具有特定的价值。通过运用频度统计与话语分析技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探明教科书中蕴含的边疆意识教育要素及其呈现方式,使语文更好地实现工具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书 边疆意识 教育要素 呈现方式
下载PDF
夷夏之辨的转型与大同论述的兴起
8
作者 张翔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105,共11页
清末民初“列强环伺”的“大变局”在思想文化领域引发深刻巨变,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传统夷夏之辨的转型。以夏化夷的主张从中心走向边缘,夷夏文化混合论则从边缘走向中心,是这一转型进程中的重要变化。夷夏之辨的转型主要有两个方向,一... 清末民初“列强环伺”的“大变局”在思想文化领域引发深刻巨变,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传统夷夏之辨的转型。以夏化夷的主张从中心走向边缘,夷夏文化混合论则从边缘走向中心,是这一转型进程中的重要变化。夷夏之辨的转型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将欧美文化纳入夷夏之辨的框架,转变为东西方文化论战的新框架;二是重新阐释大同,以大同观念作为容纳和消化全球多元文化的基本框架。在这些知识转型过程中,既有“文化边疆意识”的兴起,也有对此种意识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夏之辨 大同 东西方文化论战 文化边疆意识
下载PDF
论国家心理安全及其维护 被引量:1
9
作者 欧立寿 赵可 《求索》 CSSCI 2002年第6期123-125,共3页
文章将国家心理安全视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内容和首要问题 ,并对心理安全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内容进行了揭示与概括 ,同时还站在战略的高度对我国心理安全面临的主要危险及其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国家心理安全 综合国力 教育 心理边疆意识 党风廉政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