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被引量:112
1
作者 周平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72,共6页
边疆是用以标志国家与边界相连区域的概念。在我国,边疆概念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所赋予的丰富内涵。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边疆治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效地解决了面临的边疆问题,同时也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和思想资源。今天,... 边疆是用以标志国家与边界相连区域的概念。在我国,边疆概念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所赋予的丰富内涵。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边疆治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效地解决了面临的边疆问题,同时也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和思想资源。今天,我国的边疆问题不仅继续存在而且影响深远,这就需要对历史上的边疆治理进行反思,并根据新的形势调整边疆治理的方式,构建新的治理结构,加强边疆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边疆问题 边疆治理 族际主义 区域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的边疆治理:族际主义还是区域主义? 被引量:80
2
作者 周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0,共6页
中国的边疆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因此,边疆治理就面临着是以处理族际关系为主还是以处理边疆的区域性问题为主的选择。以处理族际关系为主的治理是族际主义取向的治理,以处理边疆区域性问题为主的治理则是区域主义取向的治理。... 中国的边疆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因此,边疆治理就面临着是以处理族际关系为主还是以处理边疆的区域性问题为主的选择。以处理族际关系为主的治理是族际主义取向的治理,以处理边疆区域性问题为主的治理则是区域主义取向的治理。秦统一中国到18世纪中叶的边疆治理,基本上是族际主义的治理。18世纪中叶以后,区域主义的边疆治理逐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边疆治理,则主要采取了族际主义的方式。今天,随着边疆形势的变化和边疆问题的转型,边疆治理应该构建一种区域主义的治理模式,增强自身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边疆治理 治理模式 族际主义 区域主义
下载PDF
边疆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 被引量:63
3
作者 周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5,共7页
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基于有效治理的需要,往往把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界定为边疆,并采取特殊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理。边疆是在客观条件基础上主观构建的产物,所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变动着的存在。国家在发展中普遍存在"核心—边缘... 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基于有效治理的需要,往往把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界定为边疆,并采取特殊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理。边疆是在客观条件基础上主观构建的产物,所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变动着的存在。国家在发展中普遍存在"核心—边缘"模式,因此,边疆虽为国家疆域的边缘性地带,但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成为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也不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着边疆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国家间的边疆争夺才不断上演,导致了无数的边疆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 边疆 意义 决定性因素 客观条件 边缘性 关键词 治理
下载PDF
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 被引量:51
4
作者 周平 《学术探索》 CSSCI 2008年第2期28-34,共7页
边疆是一个国家特殊的区域,中国古代由于没有确定的边界,所以把王朝国家统治的边缘地带视为边疆,这样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所以也被视为民族地区。近代以后,特别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国家有了确定的边界,因而形成了以边界界... 边疆是一个国家特殊的区域,中国古代由于没有确定的边界,所以把王朝国家统治的边缘地带视为边疆,这样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所以也被视为民族地区。近代以后,特别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国家有了确定的边界,因而形成了以边界界定边疆的方式。由此界定的边疆,就是国家邻近边界的地区。中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边疆治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边疆问题的解决不是一劳永逸的,旧有的边疆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产生。因此,边疆治理是一个不断常新的过程。今天,中国还面临着发展、稳定和安全三大边疆问题,不仅要进行边疆治理,而且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对边疆治理进行重构,促进和加强边疆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边疆问题 边疆治理 族际主义 区域主义
下载PDF
我国边疆概念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46
5
作者 周平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6-91,共6页
我国的边疆概念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秦汉的时候,随着王朝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边疆的概念逐步形成。到18世纪中叶,我国开始有了确定的边界,边疆的概念也随之获得... 我国的边疆概念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秦汉的时候,随着王朝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边疆的概念逐步形成。到18世纪中叶,我国开始有了确定的边界,边疆的概念也随之获得了新的内涵。在民族国家构建的过程中,依照国家的边界来界定边疆的概念逐步确立。新中国以来,边疆的概念又添加了新的内容,但边疆的范围却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而呈逐渐缩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王朝国家 边界 民族国家 演变
下载PDF
边疆特征论 被引量:47
6
作者 何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6,共7页
边疆是国家以及国家之间的多重力量建构的产物。在国家的边疆建构过程中,因人口的民族因素未能受到足够重视而形成领土边界与民族分布的交错性,为边疆的民族矛盾和国家冲突留下隐患;作为国家之间的分界线,边疆尤其是边境同时存在着相互... 边疆是国家以及国家之间的多重力量建构的产物。在国家的边疆建构过程中,因人口的民族因素未能受到足够重视而形成领土边界与民族分布的交错性,为边疆的民族矛盾和国家冲突留下隐患;作为国家之间的分界线,边疆尤其是边境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作为屏障的阻隔性和作为通道的联通性的二重性,为国家提供了边疆治理战略的选择与平衡的内容,也成为民间与国家博弈的领域。从建构论的路径解析边疆建构的过程和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边疆所存在的诸多矛盾的根源和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而且有利于准确把握国际政治矛盾和区域性冲突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建构性 交错性 矛盾性
原文传递
何以“边”为:巴特“族群边界”理论的启迪 被引量:40
7
作者 范可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110,共12页
挪威人类学家巴特的族群理论对国际社会科学的相关领域之影响历久不衰。在巴特看来,族群边界(ethnic boundary)是不同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一视角对于理解边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在中国学界之所以为重要课题,乃因其与主权相关... 挪威人类学家巴特的族群理论对国际社会科学的相关领域之影响历久不衰。在巴特看来,族群边界(ethnic boundary)是不同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一视角对于理解边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在中国学界之所以为重要课题,乃因其与主权相关。然而,这仅仅是边疆的一个方面。边疆的概念早在主权观念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因此,对边疆的理解无法忽视不同文化或者族群之间互动的因素,边疆因此是为"接触区域"。当今,作为接触区域的边疆,互动的主体已经从不同文化与族群转移到国家之间上来,但是,次国家主体互动依然存在。这类互动良莠混杂,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有关国家在所谓边疆关注主权超乎民生,那就必定导致次国家主体互动日益走向消极面。巴特对我们理解边疆的意义就在于,揭示了不同主体之间的边界(boundary)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是因为主体之间互动的后果。因此,从巴特的视角来理解边疆,可以让我们领略这个概念所固有的张力,及其在现实中的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特 边界 边疆 族群性 主权 民族
原文传递
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逻辑 被引量:38
8
作者 邹丽娟 赵玲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7,共6页
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为一组辩证互动的逻辑。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具体路径,它可以使边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真正体验得到平等性、同一... 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为一组辩证互动的逻辑。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具体路径,它可以使边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真正体验得到平等性、同一性和共享性,从铸牢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共同体意识等维度来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它能使边疆各族人民凝聚共识、统一力量,通过政治建设稳定性的增强、经济建设协同性的提高、文化建设凝聚力的增加、社会建设有效性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性的提高等,为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民族地区 高质量发展 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从地名看开疆文化在海南岛的传播扩散 被引量:35
9
作者 朱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9-93,共5页
开疆文化是一种开发、开拓边疆的文化。开疆文化的传播是通过众多文化要素的逐渐渗透、传输而实现整体状况改变的。开疆文化在海南的传播扩散及其历史影响则又可以从地名等文化要素的演变中得到反映 ,进而从一个侧面印证开疆文化在海南... 开疆文化是一种开发、开拓边疆的文化。开疆文化的传播是通过众多文化要素的逐渐渗透、传输而实现整体状况改变的。开疆文化在海南的传播扩散及其历史影响则又可以从地名等文化要素的演变中得到反映 ,进而从一个侧面印证开疆文化在海南岛的传播、扩散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疆文化 海南岛 传播扩散 地名 印证 边疆
下载PDF
现代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边疆:内涵、特征与地位 被引量:35
10
作者 方盛举 陈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30,共9页
从现代国家治理的视角来厘清边疆的内涵、特征和地位,既有利于拓展边疆研究的视野,又有利于推进边疆治理研究的发展。现代国家治理视野中的边疆是指我国领土范围内,国家权力管控效度不理想,治理难度较大,且存在较大管控风险和较多治理... 从现代国家治理的视角来厘清边疆的内涵、特征和地位,既有利于拓展边疆研究的视野,又有利于推进边疆治理研究的发展。现代国家治理视野中的边疆是指我国领土范围内,国家权力管控效度不理想,治理难度较大,且存在较大管控风险和较多治理挑战的边缘性行政区域。其区情特征是:市场边缘、交通末梢、开放末端、人才洼地、社会发育度低、文化异质多元、地缘环境敏感复杂、自然生态脆弱易损等。现代国家治理中,边疆发挥着拱卫国家安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构筑生态屏障、滋养中华文化、发展周边公共外交等重要作用。新时代,边疆在“一带一路”建设、辐射周边国家、补齐现代化强国建设短板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现代国家治理 边疆治理 内涵特征
下载PDF
基于全球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的中国西南边境虚空化考察 被引量:34
11
作者 白利友 谭立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5,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西南边境的一些地区出现了人口不断外流、人烟日渐稀少等现象。此类现象,实际上折射了陆地边境的虚空化。陆地边境虚空化的本质,是以边民为主体的边境常住人口对其传统生存生活空间的疏离。边境地区的人口问题已...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西南边境的一些地区出现了人口不断外流、人烟日渐稀少等现象。此类现象,实际上折射了陆地边境的虚空化。陆地边境虚空化的本质,是以边民为主体的边境常住人口对其传统生存生活空间的疏离。边境地区的人口问题已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现有研究仍不足以全面跟踪观测我国的陆地边境虚空化问题。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1992~2013年的全球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对中国西南边境区域与邻国相应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变化态势进行了考察并发现:1992~2013年期间,在边境乡镇尺度(10公里纵深),我国西南边境虚空化现象呈持续加剧之势。而在边境县域尺度(50公里纵深),我国西南边境虚空化情况则存在着波动。这充分体现了该数据在观测分析陆地边境虚空化方面的独到优势。不论是从边疆还是国家的整体发展来看,强化边疆地方政府尤其是边疆县一级政府的治理责任,利用好大数据资源并及早防范及治理陆地边境的虚空化,是当前中国陆地边疆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边疆治理 边民 边境虚空化 全球夜间灯光遥感数据
下载PDF
唐代吐蕃军事占领区建制之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林冠群 《中国藏学》 CSSCI 2007年第4期3-17,共15页
本文关注于唐代吐蕃时期,吐蕃在军事占领区所设的军政机构,学界几个尚待辩证的核心议题。如,军政机构建制的原理及缘由,以及汉文史料所载机构名与官职衔,它们是仿自李唐或本土自有的延伸?吐蕃的军事机构设置在何处?各自统辖范围为何?彼... 本文关注于唐代吐蕃时期,吐蕃在军事占领区所设的军政机构,学界几个尚待辩证的核心议题。如,军政机构建制的原理及缘由,以及汉文史料所载机构名与官职衔,它们是仿自李唐或本土自有的延伸?吐蕃的军事机构设置在何处?各自统辖范围为何?彼此间的阶层统属关系?与中央如何互动往来?兼论首席宰相可有兼任边区军政机构长官的可能性。笔者以汉藏文史料、碑文、简牍与出土敦煌文献考证出发,并实证地检视、评论近现代国际藏学专家著作,本文综合以上的研究材料,具体地针对前述核心议题,指出吐蕃军政机构建制系将本部地方建制,移植于青海后,再扩张延伸于边区,复因地制宜略有变化,实则呼应笔者所见,军政机构建制之特色,即实行行政、军事、生产三位一体,动员容易且编制简单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西藏 军事组织 边疆 唐代
下载PDF
中国边疆治理:从历史到现实 被引量:33
13
作者 马大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6,共11页
边疆是一个地理、历史、政治概念,有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含义,发展趋势是成为统一多民族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多样、问题复杂的特点,在历史和现实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中国古代治边政策研究取得若干共... 边疆是一个地理、历史、政治概念,有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含义,发展趋势是成为统一多民族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多样、问题复杂的特点,在历史和现实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中国古代治边政策研究取得若干共识,并对当代有重要启示。当代中国边疆治理以改革开放为界可划分两个时期,其中四端治理举措是须予以关注并应着力研究的。中国边疆治理战略的构建,要重视中长期治疆战略的思考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视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建设,推进边疆发展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界定 古代 当代 治理
下载PDF
边疆的空间性:“区域中国”的一种阐释路径——对“中华民族共同性”论述的新思考 被引量:28
14
作者 黄达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9,共9页
民族国家是以中心定"边疆",基于民族主义书写的中国史与民族史难以克服内在的逻辑矛盾,无法理论自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边疆"与"核心区"的转化,需要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区域中国"作为一种超越... 民族国家是以中心定"边疆",基于民族主义书写的中国史与民族史难以克服内在的逻辑矛盾,无法理论自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边疆"与"核心区"的转化,需要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区域中国"作为一种超越单线民族主义史观的"大中国观",以更大的包容性、多样性、统一性的空间维度来表达"中华民族共同性"与"边疆"的关系,蕴含着以中国经验表达自身历史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性 边疆 核心区 丝绸之路 “中华民族共同性” “区域中国” 历史建构
下载PDF
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晓春 《民俗研究》 2001年第4期5-12,共8页
关键词 民俗生活 民俗事象 民俗村 年代 边疆 民俗文化 消失 文化政治 宁静 蒙昧
原文传递
中国的陆地边境治理及其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白利友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4,共7页
陆地边境乃陆地边疆中国界沿线的一带区域,即通常所说的"边境地区"。陆地边境的治理作为陆地边疆治理的重要场域,既具有边疆治理的一般性特征,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然而,目前学界多在陆地边疆治理的框架内对陆地边境治理作一... 陆地边境乃陆地边疆中国界沿线的一带区域,即通常所说的"边境地区"。陆地边境的治理作为陆地边疆治理的重要场域,既具有边疆治理的一般性特征,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然而,目前学界多在陆地边疆治理的框架内对陆地边境治理作一般性的探讨,对其特殊性则相对关注较少。随着陆地边境治理问题的进一步凸显,陆地边境治理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多,而现有对陆地边境治理的研究显然相对不足,这既不利于陆地边疆治理理论的构建和完善,也不利于陆地边境治理实践的展开。因此,现有的陆地边疆治理研究,除注重陆地边疆治理的理论构建外,还应当在研究中聚焦陆地边境治理的诸多重要议题,将研究引向深入。加强陆地边境治理的研究,从而构建陆地边疆治理的理论话语体系,提升我国陆地边疆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陆地边疆 边境 边疆治理 边民
下载PDF
边疆中国:从地域族群到文化政治(专题讨论) 被引量:25
17
作者 关凯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146,共8页
关凯认为从文化的角度反思“边疆”概念,分析这一概念在当下语境中的文化指向及其意义,可以揭示其所包含的指涉民族国家建设工程的政治意涵。纳日碧力戈认为萨满巫觋可在意象中超越“中土”的盈缩,也可在隐喻中打造公民和谐、人群团... 关凯认为从文化的角度反思“边疆”概念,分析这一概念在当下语境中的文化指向及其意义,可以揭示其所包含的指涉民族国家建设工程的政治意涵。纳日碧力戈认为萨满巫觋可在意象中超越“中土”的盈缩,也可在隐喻中打造公民和谐、人群团结的共同“语法”,重构勾连南北中国的意识形态根基。王东杰认为中国又并非一个完全自足和封闭的叙述单位,其内部的诸多历史现象,必须采用多个文明视域以观察中国史。韦兵认为历史上天下的“弹性”兼容多维度、多层面的表达和实践,既包括把众多族群绾合在一起的“一”,也有保留相对独立的“多”,提供给夷、夏互动极其宽裕的回旋余地。天下的夷狄一维。使中国能实现连续性的“广土众民”,这是一种完整的中国历史经验。黄达远认为可以通过天山这一历史“主轴”,可以重新认识以天山为背景的各种事件,从其中的“变”与“不变”,理解新疆史及其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中国 民族国家 文化政治
原文传递
建“民族”易,造“国民”难——如何观看与了解边疆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明珂 《文化纵横》 2014年第3期18-30,共13页
边疆在传统中国是围绕儒家礼乐体系,通过华夏中原与“夷、戎、蛮、狄”这样的文明等级秩序安排的;近代中国革命则以西方民族主义话语动员与整合帝国疆界,以利进入现代民族国家体系;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革命通过阶级划分吸纳民族区分,... 边疆在传统中国是围绕儒家礼乐体系,通过华夏中原与“夷、戎、蛮、狄”这样的文明等级秩序安排的;近代中国革命则以西方民族主义话语动员与整合帝国疆界,以利进入现代民族国家体系;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革命通过阶级划分吸纳民族区分,以经济平等弱化民族的文化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中国革命 边疆 民族国家体系 观看 国民 社会主义革命 等级秩序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历史上疆域问题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21
19
作者 赵永春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2002年第3期1-9,共9页
文章认为 ,凡是生活在今天中国疆域内的民族以及历史上生活在今天疆域内而今天已经消失了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他们的历史 (外来民族迁入之前的历史另作别论 )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 ,他们在历史上活动的地区及其建立政权的... 文章认为 ,凡是生活在今天中国疆域内的民族以及历史上生活在今天疆域内而今天已经消失了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他们的历史 (外来民族迁入之前的历史另作别论 )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 ,他们在历史上活动的地区及其建立政权的疆域也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的组成部分。按照这一原则 ,结合历史上中原政权与边疆民族及其政权的隶属关系 ,以及边疆民族对中华思想文化的心理认同等条件综合考查 ,不难对中国历史上的疆域问题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疆域 中国历史 中原政权 边疆 中华民族 思想文化 消失 同等条件 组成部分 隶属关系
原文传递
边疆、民族与国家:对拉铁摩尔“中国边疆观”的思考 被引量:24
20
作者 黄达远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41,148,共9页
本文对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欧文·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理论高度重视历史上牧业社会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农业社会为中心的中国史思考维度。特别是拉铁摩尔从中国内部文化—族群的多样性视角,通过分... 本文对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欧文·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理论高度重视历史上牧业社会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农业社会为中心的中国史思考维度。特别是拉铁摩尔从中国内部文化—族群的多样性视角,通过分析牧业社会和农业社会在长城这一中间过渡地带的竞争、共生与统一的关系,开启了文化多元主义中国的历史思想取向,对中国疆域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铁摩尔 边疆 文化多元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