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辩护突出问题研究 被引量:125
1
作者 顾永忠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5-85,共21页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核心是庭审实质化,因此它也是充分保障辩护权的诉讼制度。应当处理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应然要求与实然需要的关系。按照应然要求,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当务之急;正确理解律师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核心是庭审实质化,因此它也是充分保障辩护权的诉讼制度。应当处理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应然要求与实然需要的关系。按照应然要求,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当务之急;正确理解律师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证据的权利,落实控方的举证责任非常重要;实行直接言词原则,看似是对庭审活动的要求,但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最迫切、最有利,应当充分保障辩方对控方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质证的权利;为此还需要完善交叉询问制度,重点适用于被告人不认罪的案件,科学设立交叉询问规则;加强对控辩双方交叉询问技能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辩护 质证 交叉询问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辩护问题 被引量:108
2
作者 陈瑞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105,共12页
将有效辩护奉为被告人的宪法权利,并将无效辩护与程序错误并列为上级法院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依据,这是美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特殊经验。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引入无效辩护制度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是,确立有效辩护的理念,并推动辩护制度... 将有效辩护奉为被告人的宪法权利,并将无效辩护与程序错误并列为上级法院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依据,这是美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特殊经验。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引入无效辩护制度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是,确立有效辩护的理念,并推动辩护制度的改革,这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基于有效辩护的理念,法律应当确立最基本的辩护质量标准,并为律师辩护活动确立一种质量控制体系。中国法律并不仅仅满足于保障被告人获得律师的帮助,而且还要促使律师提供一种尽职尽责的辩护,从而使委托人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法律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护 律师 有效辩护 无效辩护
下载PDF
论被告人的阅卷权 被引量:71
3
作者 陈瑞华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7-137,共11页
从保障被告人有效行使辩护权的角度看,被告人获得庭前阅卷权无疑是具有正当性的。但从有效追诉犯罪的角度看,赋予被告人阅卷权却可能带来诸如翻供、串供、提供虚假陈述等一系列消极的后果。要真正解决被告人的庭前阅卷权问题,需要对被... 从保障被告人有效行使辩护权的角度看,被告人获得庭前阅卷权无疑是具有正当性的。但从有效追诉犯罪的角度看,赋予被告人阅卷权却可能带来诸如翻供、串供、提供虚假陈述等一系列消极的后果。要真正解决被告人的庭前阅卷权问题,需要对被告人的双重诉讼角色做出重新调整。具体说来,被告人的"辩护者"角色应当得到强化,而被告人的"言词证据提供者"角色则要逐步得到弱化。唯有如此,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才能得到切实的贯彻,被告人也才能从刑事追诉的服从者,走向辩护权的有效行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护 阅卷 双重诉讼角色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
原文传递
为形式法治理论辩护--兼评《法治:理念与制度》 被引量:60
4
作者 黄文艺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关键词 法治理论 辩护 法治研究 法学界 改革开放 对抗性 思想家 罗尔斯
原文传递
增列权利还是加强救济?——简论刑事审判前程序中的辩护问题 被引量:45
5
作者 陈瑞华 《环球法律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0-536,共7页
审判前程序中的辩护因侦查程序的高度封闭和警察、检察官与案件结局的明利害关系以及缺乏中立第三方的裁判机制等原因而失去存在的空间。辩护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不是加辩护权利的外延和规模,而是确立基本的权利救济机制。
关键词 审判前程序 侦查程序 辩护 权利救济
原文传递
监察委员会留置措施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秦前红 石泽华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7年第4期9-19,共11页
对比分析三个试点省市公布之案情和制定的有关规范可以发现,其都集中于批准、备案、执行、期限、权益和衔接等具体问题的探索,这对应留置措施的监督、实施、权益保障和外部衔接,与留置权性质共同构成留置措施的五大关键问题。试点探索... 对比分析三个试点省市公布之案情和制定的有关规范可以发现,其都集中于批准、备案、执行、期限、权益和衔接等具体问题的探索,这对应留置措施的监督、实施、权益保障和外部衔接,与留置权性质共同构成留置措施的五大关键问题。试点探索透露出全面改革顶层设计或将监察程序与司法程序严格拆分,若如此,监察委留置措施与逮捕措施和纪检措施之间的工作衔接机制乃至《国家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联动互补,将成为未来立法重点。留置期限可基于科学考量之后适当限缩,借鉴刑事羁押设置一般期限和最长期限。即便调查活动不受《刑事诉讼法》规制,亦须在《国家监察法》中明确"辩护"和"陈述申辩"之差异,并且律师介入当为应有之义;与此同时,留置措施很可能严重影响当事人职务工作,所以构建完整的错案追究机制和救济机制势在必行;留置措施宜加入申诉渠道,此外职级恢复、财产归还和国家赔偿问题亦值得深思。本轮监察体制改革应尽快通过恰当的程序法来规制留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权 留置措施 备案审查 衔接机制 辩护
下载PDF
重论民主或为民主辩护 对当前反民主理论的回答 被引量:22
7
作者 蔡定剑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7-279,共23页
民主是文明社会的基本价值,是近代政治文明的伟大成果,是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共识的政治哲学,“民主已成为整个世界头等重要的政治目标。”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民主而前赴后继,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民主制度仍然还很不完善。
关键词 民主理论 回答 辩护 近代以来 文明社会 政治文明 政治哲学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刑事法律援助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方权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22,174-175,共22页
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刑事法律援助对象的范围和诉讼阶段。从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的实践状况来看,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有所增长,援助的及时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与理论的预期和理想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根据... 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刑事法律援助对象的范围和诉讼阶段。从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的实践状况来看,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有所增长,援助的及时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与理论的预期和理想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根据对F市刑事法律援助实践状况的调查,实践中的刑事法律援助仍然以"通知型"为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申请刑事法律援助的比例较低。从刑事法律援助的有效性来看,援助律师大都能够完成辩护律师的基本职责,但在调查取证方面相对缺乏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法律援助 辩护 阅卷 调查取证 律师会见
原文传递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与律师辩护制度发展——以刑事速裁程序为例的思考 被引量:27
9
作者 赵恒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121,共5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为中国辩护制度的实质性发展提供契机。为保障被追诉人认罪、选择的自愿性,律师介入成为国际通例。以刑事速裁程序适用为切入点,中国可逐步践行侦查阶段律师在场、律师充分阅卷与核实证据等举措以增强辩护实效性。...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为中国辩护制度的实质性发展提供契机。为保障被追诉人认罪、选择的自愿性,律师介入成为国际通例。以刑事速裁程序适用为切入点,中国可逐步践行侦查阶段律师在场、律师充分阅卷与核实证据等举措以增强辩护实效性。现阶段试点期间,值班律师与辩护(援助)律师的角色出现分野之态,阻碍律师发挥其应尽作用,未来改革应将三类律师角色"归一"。律师参与实质化庭审可通过与控方协商影响量刑建议内容、发表专业意见推动程序转换、提出"不得加重处罚"辩护主张等路径来实现。中国宜从丰富援助内涵与考评机制、健全律师履职保障制度和提供配套硬件设施等方面着手建构科学的法律援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刑事速裁程序 辩护 法律援助 量刑建议
下载PDF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步与发展——2011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评介 被引量:25
10
作者 樊崇义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共12页
2011年8月通过初审并公布于众、征询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对证据概念与种类所做的变化、对证明标准的进一步明确与完善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等内容充分表明我国刑事证据制度有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 2011年8月通过初审并公布于众、征询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对证据概念与种类所做的变化、对证明标准的进一步明确与完善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等内容充分表明我国刑事证据制度有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修正案还对辩护制度、刑事强制措施以及侦查程序等方面的刑事诉讼制度做了改革与完善。诚然,修正案中有些刑事制度的改革依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修正案中所做的有关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进步 发展 证据 辩护 侦查
原文传递
利用死刑犯处决后的器官供移植在伦理学上能否得到辩护 被引量:25
11
作者 邱仁宗 《医学与哲学》 1999年第3期22-25,共4页
一种做法推行以后,也许由于惯性的缘故,人们往往不再对它进行反思,即使有人对它进行质疑,第一反应也往往倾向于对它进行辩护,而不想另辟蹊径。尽管有可能另辟的蹊径比现行的惯例更好,当然“范式”的转换未免会带来一些不便或麻烦... 一种做法推行以后,也许由于惯性的缘故,人们往往不再对它进行反思,即使有人对它进行质疑,第一反应也往往倾向于对它进行辩护,而不想另辟蹊径。尽管有可能另辟的蹊径比现行的惯例更好,当然“范式”的转换未免会带来一些不便或麻烦。这种心理状态也许是“人性”使然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器官移植 死刑犯 伦理学 辩护
下载PDF
为我国现行不能犯理论辩护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家林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129,共9页
我国不能犯理论的通说属于客观主义性质的学说,与德、法、英、美等国家在未遂犯的判断上采用了相同的观点。我国不能犯理论的通说较之具体的危险说、修正的客观危险说等各种新提倡的观点而言更具合理性。
关键词 不能犯 理论 辩护
下载PDF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原则的引入与制度构建 被引量:22
13
作者 吴宏耀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27,共8页
确立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制度,应当特别注意两点:第一,对于可能因为其证言而自陷有罪的证人,应当有权主张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而无论其是否是本案的刑事被告,也无论其是否处于刑事程序之中。第二,为了能够在特定情形下同时兼顾证言利益... 确立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制度,应当特别注意两点:第一,对于可能因为其证言而自陷有罪的证人,应当有权主张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而无论其是否是本案的刑事被告,也无论其是否处于刑事程序之中。第二,为了能够在特定情形下同时兼顾证言利益与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证人豁免制度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折衷制度。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贯彻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辩护人制度的辅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 自证其罪 特权 辩护
原文传递
关于加强死刑案件辩护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8
14
作者 顾永忠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5-93,共9页
为使死刑的判处及执行做到万无一失,加强死刑案件的辩护是诸多保障、控制措施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首先,在一般诉讼程序中,应当保障死刑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从立案侦查起有权获得律师辩护;建立讯问死刑案件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或录音录像制... 为使死刑的判处及执行做到万无一失,加强死刑案件的辩护是诸多保障、控制措施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首先,在一般诉讼程序中,应当保障死刑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从立案侦查起有权获得律师辩护;建立讯问死刑案件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或录音录像制度;赋予死刑案件的辩护人介入有关侦查活动的权利;其次,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应当确立并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享有与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审理方式相适应的辩护权;最后要加强对死刑案件辩护的培训和指导,提高辩护人的执业素质和辩护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 死刑案件 辩护
原文传递
理想与现实:控辩平等的宏观考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4,共6页
作为现代刑事诉讼法的公理性原则之一,控辩平等原则要求在代表国家追诉的检察院和作为个人应诉的被告人之间实现权利对等、地位平等,它包括平等武装和平等保护两层涵义。控辩失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关系的基本现状,对此,应当通过刑... 作为现代刑事诉讼法的公理性原则之一,控辩平等原则要求在代表国家追诉的检察院和作为个人应诉的被告人之间实现权利对等、地位平等,它包括平等武装和平等保护两层涵义。控辩失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关系的基本现状,对此,应当通过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的重构来加以扭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控诉 辩护 被告人 控辩平等
下载PDF
知识的信念假设 被引量:18
16
作者 费多益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6,共6页
在传统知识论那里,信念的辩护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然而,基础信念的倒退似乎排除了我们具有任何知识的可能性。取消信念的辩护而诉诸知识与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成功地避免倒退问题和葛梯尔反例,但它将使我们陷入非理性的境地。导致这... 在传统知识论那里,信念的辩护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然而,基础信念的倒退似乎排除了我们具有任何知识的可能性。取消信念的辩护而诉诸知识与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成功地避免倒退问题和葛梯尔反例,但它将使我们陷入非理性的境地。导致这一两难困境的原因在于知识论所蕴含的"信念假设",即一个认知者的信念的可辩护性仅仅是由他所持的信念决定的。事实上,所谓的基本信念并不基于自我辩护,而是由其他非信念的内在状态来予以辩护的。之所以能够提供这种辩护,是因为非信念的内在状态是我们"可直接访问的"东西。尽管如此,由于认知主体本身使得知识成为有存在意义的东西,因而我们的所知仍然无法摆脱我们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辩护 信念 直接访问
原文传递
寻租抑或辩护:同业参照效应、超额薪酬增长与薪酬业绩敏感性 被引量:17
17
作者 罗昆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138,共8页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从同业参照效应的视角,通过考察其对高管超额薪酬增长以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检验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薪酬契约时采用了同业参照效应,并由此导致超额薪酬...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从同业参照效应的视角,通过考察其对高管超额薪酬增长以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检验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薪酬契约时采用了同业参照效应,并由此导致超额薪酬的增长;高管通过提高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己的租金攫取行为进行辩护,说明高管薪酬契约制定中同业参照效应的采用既存在寻租动机也有辩护动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高管更可能采用同业参照效应获得超额薪酬的增长,且薪酬辩护动机更强;与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高管更可能采用同业参照效应获得超额薪酬的增长,且薪酬辩护动机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业参照效应 超额薪酬增长 薪酬业绩敏感性 寻租 辩护
下载PDF
从刑事司法国际标准的角度看我国刑事辩护制度 被引量:8
18
作者 熊秋红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67,共7页
刑事辩护制度作为保障被指控人合法权益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受到了联合国极大的关注。自1948年以来,联合国通过制定一系列国际性文件,确立了刑事辩护制度方面的原则和标准,旨在为各国刑事辩护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提供指导性规则。... 刑事辩护制度作为保障被指控人合法权益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受到了联合国极大的关注。自1948年以来,联合国通过制定一系列国际性文件,确立了刑事辩护制度方面的原则和标准,旨在为各国刑事辩护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提供指导性规则。本文对刑事辩护国际标准的内容及确立的依据作了具体分析,并比较了改革后的中国刑事辩护制度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护 国际标准 比较 改革
原文传递
论侦查阶段辩护律师的阅卷权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孙远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60,共5页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86条第2款明确规定辩护律师在批捕环节提供辩护意见的权利,而从《刑事诉讼法》第35条可知,辩护应当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若要使侦查阶段的辩护权能够得到真正落实,至少应当在逮捕及其相关环节确保辩护律师查阅...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86条第2款明确规定辩护律师在批捕环节提供辩护意见的权利,而从《刑事诉讼法》第35条可知,辩护应当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若要使侦查阶段的辩护权能够得到真正落实,至少应当在逮捕及其相关环节确保辩护律师查阅逮捕所依据的证据材料之机会。侦查秘密原则并不构成对辩护律师上述权利予以限制的合理理由,且辩护律师在逮捕及相关环节上的阅卷权对于遏制羁押常态化现象将发挥极大作用。因之,对《刑事诉讼法》第38条有关辩护人阅卷之阶段与范围的规定,应抛弃传统的形式解释方法,而代之以实质解释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护 阅卷 逮捕 侦查秘密原则
原文传递
科学的哲学反思:从辩护到审度的转换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大椿 张林先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2,共8页
当代对科学的反思主要有三种取向,即捍卫科学的辩护,质疑科学的批判,以及省视科学的审度。为科学辩护与批判科学的倾向往往在激烈较量中趋向极端,这种畸形的局面终于导致向所谓审度立场的转换。审度为全面、深入地认识科学提供了一条恰... 当代对科学的反思主要有三种取向,即捍卫科学的辩护,质疑科学的批判,以及省视科学的审度。为科学辩护与批判科学的倾向往往在激烈较量中趋向极端,这种畸形的局面终于导致向所谓审度立场的转换。审度为全面、深入地认识科学提供了一条恰当路径;尤其对那些易于在两极间摇摆、迫切需要真正树立科学精神的国人,这种清醒的科学反思是当下极为合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反思 辩护 批判 审度 转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