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若苹辨治灼口综合征经验探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光毅 林志豪 +2 位作者 韩诗筠 黄硕 何若苹(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探讨何若苹教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侍诊,收集整理和记录分析何教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医案,分析何教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辨治思路,阐述何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详细论证其辨证分型,并举验案加以分析。[结... [目的]探讨何若苹教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侍诊,收集整理和记录分析何教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医案,分析何教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辨治思路,阐述何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详细论证其辨证分型,并举验案加以分析。[结果]何教授认为灼口综合征病机为肝肾亏虚、阴虚火旺,湿郁化火、熏蒸于口,气滞血瘀、瘀血阻络,通过舌诊将灼口综合征分为肝肾亏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3个证型,以滋阴降火、清热化湿、活血化瘀之法治之,分别予六味地黄丸、甘露消毒丹、血府逐瘀汤施治,并随症加减。所举验案,何教授辨为肝肾亏虚、气阴两虚和气滞血瘀、瘀血阻络之证,分别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以六味地黄丸合黄芪生脉散、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结论]何若苹教授治疗灼口综合征以辨舌为主,对灼口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见解独到,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遣方,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学习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何若苹 灼痛 验案 证论治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小青龙汤临床辨证菁华 被引量:5
2
作者 彭仁通 《国医论坛》 2021年第1期9-12,共4页
从辨气色、辨脉、辨舌、辨咳喘、辨痰液、辨汗、辨表证等七个方面探究应用小青龙汤的辨证要点,认为咳嗽伴面见水色,脉沉或弦或沉弦,舌苔白滑或舌体胖大,见咳喘或咳而不喘,吐涎沫或干咳无痰,有汗或无汗,见表证或无表证,凡病机属寒饮内伏... 从辨气色、辨脉、辨舌、辨咳喘、辨痰液、辨汗、辨表证等七个方面探究应用小青龙汤的辨证要点,认为咳嗽伴面见水色,脉沉或弦或沉弦,舌苔白滑或舌体胖大,见咳喘或咳而不喘,吐涎沫或干咳无痰,有汗或无汗,见表证或无表证,凡病机属寒饮内伏者均宜用小青龙汤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汤 气色 咳喘 痰液 表证 经方应用
下载PDF
郭维琴辨治冠心病遣方用药规律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2,共2页
郭维琴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尤其擅长治疗冠心病,认为心气虚为冠心病发病之本,血脉瘀阻为发病之标,气虚血瘀为发病的基本病机,益气活血法为治疗的基本法则,同时配合理气自拟经验方。临床中辨证施治,结合辨析患者的伴... 郭维琴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尤其擅长治疗冠心病,认为心气虚为冠心病发病之本,血脉瘀阻为发病之标,气虚血瘀为发病的基本病机,益气活血法为治疗的基本法则,同时配合理气自拟经验方。临床中辨证施治,结合辨析患者的伴随症状、舌苔情况及合并的西医相关疾病或已有的相关检查结果,在自拟经验方的基础上给予加减用药,药物或者针对改善患者的伴随症状,或者针对舌苔变化予以加强活血,配合健脾、祛湿或者针对治疗患者的合并病,整体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用药规律 郭维琴
下载PDF
浅谈《温疫论》治疫诊治特色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智慧 冯烨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疫病是指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疾病,具有发病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的特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温疠大行,远近咸若”,“疠大至,民善暴死”。中医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疫病的斗争史,中医治疫的理论和经验不仅能用于古代... 疫病是指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疾病,具有发病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的特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温疠大行,远近咸若”,“疠大至,民善暴死”。中医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疫病的斗争史,中医治疫的理论和经验不仅能用于古代疫病的防治,也同样适用于现代传染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论 疫病 问诊 切脉 诊治特色
下载PDF
辨舌与糖尿病足部伤口之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殷玥 张朝晖 《陕西中医》 2012年第3期382-383,共2页
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内外科疾病辨证、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病例观察我们发现舌与糖尿病足伤口之间存在某些规律性联系。中医外科历来有"给邪出路"的经典理论,即在伤口治疗过程中给不利于伤口生长愈合的因素以出路。... 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内外科疾病辨证、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病例观察我们发现舌与糖尿病足伤口之间存在某些规律性联系。中医外科历来有"给邪出路"的经典理论,即在伤口治疗过程中给不利于伤口生长愈合的因素以出路。"邪"即可表露于外,也可深藏在内,通过舌象直观采集信息、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生长 糖尿病足 足部 证论治 外科疾病 病例观察 给邪出路
下载PDF
肝病辨舌诊断与用药心悟 被引量:1
6
作者 郝现军 王冠民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肝病 诊断 用药
下载PDF
以温病辨舌理论探讨湿热性温病的主要治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广华 谢忠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628-1629,共2页
根据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的辨舌理论,探讨了辨舌在温病湿热类疾病中的辨证施治意义。叶天士《温热论》湿热类温病中"必验之于舌"为湿热类温病的辨治提供了治疗大法,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三焦分治"凭验舌以投剂"... 根据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的辨舌理论,探讨了辨舌在温病湿热类疾病中的辨证施治意义。叶天士《温热论》湿热类温病中"必验之于舌"为湿热类温病的辨治提供了治疗大法,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三焦分治"凭验舌以投剂"为湿热类温病的辨治甄选了药味,吴鞠通融合了《温热论》和《湿热病篇》中的经典论述创立了五加减正气散,为湿热类温病的随症选方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类温病 三焦分治 五加减正气散
下载PDF
郭书升治疗肝病辨舌用药经验
8
作者 郭海涛 郝现军 +1 位作者 王冠民 郭俊波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郭书升 肝病
下载PDF
郭书升治疗肝病辨舌用药经验
9
作者 郭海涛 《河南中医》 2002年第4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郭书升 肝病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辨舌经验谈
10
作者 窦姝堂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4期182-183,共2页
察舌质,观舌苔,能反应一个人的体质状况,在中医辨证施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准确把握罹患病机,病体得以合理施治,结合30余年中医临床诊治经验,对舌质与舌苔在辨证施治中的作用与运用做一回顾总结。
关键词 中医证施治 体质状况 诊治经验 中医临床
下载PDF
读《温热论》辨舌之“急”
11
作者 胡研萍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268-1271,共4页
辨舌是《温热论》中独具特色的温病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象之变化,了解温病患者感邪之轻重,邪气的性质,病变的深浅,津液的盈亏,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常或实质损害。《温热论》中多处通过辨舌而判断不同病变阶段的疾病之急... 辨舌是《温热论》中独具特色的温病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象之变化,了解温病患者感邪之轻重,邪气的性质,病变的深浅,津液的盈亏,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常或实质损害。《温热论》中多处通过辨舌而判断不同病变阶段的疾病之急、传变之急、治疗之急。通过辨舌见微知著,通过辨舌而制病于先,这些均来源于叶天士独到的临床经验,值得医者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论》 “急”
下载PDF
中医体质分类中的舌象特征研究及辨舌验体质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0
12
作者 彭立 吕崇山 钱林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02-1004,共3页
中医体质分类研究中,舌象表现是最易掌握的一项,也是最易客观化的一项。目前的体质分类中,舌象表现多来自研究者的临床观察或对古代及现代文献的归纳,而现代大规模的体质调查结果与通行的体质诊断标准中描述的舌象表现尚有一定差距。认... 中医体质分类研究中,舌象表现是最易掌握的一项,也是最易客观化的一项。目前的体质分类中,舌象表现多来自研究者的临床观察或对古代及现代文献的归纳,而现代大规模的体质调查结果与通行的体质诊断标准中描述的舌象表现尚有一定差距。认为应结合中医藏象、气血理论和现代图像处理分析技术,挖掘舌象特征与体质类型的内在关联规律,构建区域性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舌象库,为实现辨舌验体质提供可行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分类 验体质
原文传递
吴海科辨治重症脑血管病的“六辨”思路
13
作者 龚利芬 黄珊 +2 位作者 张学颖 江晨 吴海科(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74-2178,共5页
重症脑血管病为涉及意识障碍的一类脑血管病重症,与中医中风病之中脏腑相对应。吴海科教授扎根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尤其精研与中医病机相关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并结合临床实践,立足于传统四诊“望闻问切”的辨... 重症脑血管病为涉及意识障碍的一类脑血管病重症,与中医中风病之中脏腑相对应。吴海科教授扎根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尤其精研与中医病机相关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并结合临床实践,立足于传统四诊“望闻问切”的辨证方法,简化并创立了针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六辨”辨证体系,即“辨神志以知病情变化”“辨色泽以明气血盛衰”“辨舌象以推病势进退”“辨脉象以判预后转归”“辨气息以识脏腑虚实”“辨寒热以知阴阳表里”,突出了神志、面色、舌象、脉象、气息、寒热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辨证中的意义。此“六辨”信息获取较简便,发挥了中医诊法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辨证中的特点和优势,可为建立重症脑血管病的中医临床诊疗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 神志 面色 脉象 气息 寒热 吴海科
原文传递
试析伤寒学与温病学在舌诊上的差异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友章 丁站新 宋雅芳 《中医药通报》 2007年第2期28-29,27,共3页
大多数人认为,舌诊与脉诊相比,舌象相对脉象来说比较直观。所以舌诊比较具有客观性,对于同一个病人来讲,不同医生的诊断结果差异性不大,而对于脉诊而言,则由于个人的主观性较强,所以诊断结果的差异性较大。其实不尽然,就舌诊而... 大多数人认为,舌诊与脉诊相比,舌象相对脉象来说比较直观。所以舌诊比较具有客观性,对于同一个病人来讲,不同医生的诊断结果差异性不大,而对于脉诊而言,则由于个人的主观性较强,所以诊断结果的差异性较大。其实不尽然,就舌诊而言,由于所基于的理论基础不同,对病因病机认识的差异,同样导致了舌诊有较大的差异性。本文试从温病学与伤寒学的角度出发,从舌质、舌苔等方面,分析这两个学派在舌诊上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学 温病学 差异性
下载PDF
辨舌之神气——读曹炳章《辨舌指南》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金汉 《浙江中医杂志》 2005年第11期465-466,共2页
关键词 指南 曹炳章 临床经验 指南》 曹炳章 神气 中医望诊
下载PDF
舌象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附11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小伟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0-21,共2页
为了观察舌象在冠心病诊治中的意义,笔者在临床和科研过程中收集110例冠心病患者加以探析,现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在110例冠心病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49例;年龄40岁以下者2例,40~60岁59例,60岁以上者49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84岁。... 为了观察舌象在冠心病诊治中的意义,笔者在临床和科研过程中收集110例冠心病患者加以探析,现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在110例冠心病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49例;年龄40岁以下者2例,40~60岁59例,60岁以上者49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84岁。二、冠心病舌象表现冠心病的舌象表现错综复杂,然细加辨识,仍有规律可循。对110例冠心病患者的舌象,我们主要从舌色、舌体、舌苔、舌下络脉等四方面加以观察。 (一)舌色 110例患者中淡红舌7例,淡紫舌53例,红舌13例,红舌兼有紫暗者23例,绛舌2例,绛舌而兼紫暗的6例,舌质紫暗明显突出者6例。 (二)舌体正常舌体53例;瘦小者14例;胖大舌41例(其中兼有齿印者31例,兼有裂纹者1例);单纯有齿印者2例。 (三)舌苔薄白苔37例;薄黄苔3例;腻苔59例(其中薄白腻苔31例,白厚腻苔9例,薄黄腻苔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论治
下载PDF
辑述前贤,衷中参西——读曹炳章《辨舌指南》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家佗 李明 费兆馥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16-18,共3页
曹炳章的《辨舌指南》是近代中医舌诊的代表性专著。介绍其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对其中八条原文的临床指导意义作简要评述。
关键词 指南 曹炳章
下载PDF
辨舌论治慢性鼻窦炎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建忠 张鑫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2期136-137,共2页
慢性鼻窦炎属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应长期重点观察患者舌象与证、治的关系。慢性鼻窦炎从舌论治,较易掌握,也符合临床实践。据舌定证,因证处方,舌、证、方系列对应,如舌苔厚腻,则以清化湿浊为主;舌苔薄少,... 慢性鼻窦炎属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应长期重点观察患者舌象与证、治的关系。慢性鼻窦炎从舌论治,较易掌握,也符合临床实践。据舌定证,因证处方,舌、证、方系列对应,如舌苔厚腻,则以清化湿浊为主;舌苔薄少,则以养阴清热为主;舌苔薄白,则以益气升清为主。但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也远非这三种类型可以概括,应灵活应用,神机活化,辨舌论治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实用而高效的辨证论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中医药疗法 论治
下载PDF
舌诊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锡江 周克诚 《河北中医》 1986年第4期41-43,共3页
望舌诊病,是中医的独特诊断方法。实践证明,舌象的变化,能客观的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病情的进退、疾病的寒热、病邪的浅深与预后。一、舌质与舌胎(苔)舌质,指舌体而言;舌苔,指舌面苔垢而言。《辨舌指南》指出: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 望舌诊病,是中医的独特诊断方法。实践证明,舌象的变化,能客观的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病情的进退、疾病的寒热、病邪的浅深与预后。一、舌质与舌胎(苔)舌质,指舌体而言;舌苔,指舌面苔垢而言。《辨舌指南》指出: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观察六淫之深浅。《医门棒喝》说:观舌质,可验其病之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邪之寒热深浅。在诊治疾病时,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病 指南》 《医门棒喝》 阴阳虚实 诊断方法 寒热 疾病
下载PDF
《辨舌指南》“舌形态”理论特色探析
20
作者 张泽涵 张翼飞 +4 位作者 叶冠成 姜伟艳 陈佳祺 李健峰 关静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0-734,共5页
“舌形态”理论包括舌形和舌态理论两部分,是中医舌诊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舌指南》是医家曹炳章的舌诊专著,是近代舌诊研究领域中的一部系统完备、条理清晰的经典著作。书中对于“舌形态”理论的论述较为详尽且富有特色,对后世舌... “舌形态”理论包括舌形和舌态理论两部分,是中医舌诊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舌指南》是医家曹炳章的舌诊专著,是近代舌诊研究领域中的一部系统完备、条理清晰的经典著作。书中对于“舌形态”理论的论述较为详尽且富有特色,对后世舌诊理论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笔者就《辨舌指南》中的“舌形态”相关理论从生理、病理诊断意义,对病机与预后的诊断意义,以及形色同诊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并探讨其理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曹炳章 形态 理论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