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烯基琥珀酸小米淀粉酯稳定Pickering乳液 被引量:15
1
作者 陆兰芳 杨鹏 +2 位作者 王展 沈汪洋 于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2-48,共7页
用碱提法从小米中提取小米淀粉,用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对提取的小米淀粉进行疏水改性,得到OSA淀粉。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淀粉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小米淀粉成功引入了OSA基团,改... 用碱提法从小米中提取小米淀粉,用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对提取的小米淀粉进行疏水改性,得到OSA淀粉。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淀粉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小米淀粉成功引入了OSA基团,改性后淀粉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通过测定乳液乳化指数、乳滴粒径及流变学特性分析OSA淀粉取代度、颗粒质量浓度、油相比例等因素对Pickering乳液乳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小米淀粉乳化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乳液乳化指数随淀粉颗粒质量浓度和油相比例增大而增大,乳滴粒径随淀粉颗粒质量浓度增大而减小,随油相比例增大而增大。在高淀粉颗粒质量浓度和油相比例下乳液稳定性更好。流变学特性表明乳液可能形成了内部网络结构,具有类似于凝胶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淀粉 辛烯琥珀酸 改性 Pickering乳液 乳化性
下载PDF
槟榔芋淀粉与其球磨酯化淀粉理化性质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灿灿 黄群 +1 位作者 孙潇鹏 宋洪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48,共5页
以槟榔芋原淀粉为原料,采用球磨结合辛烯基琥珀酸(OSA)酯化方法制得复合改性淀粉,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与原淀粉、酯化淀粉和球磨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球磨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和透明度均显著提高(P<0.05),尤其是冷水溶解度,... 以槟榔芋原淀粉为原料,采用球磨结合辛烯基琥珀酸(OSA)酯化方法制得复合改性淀粉,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与原淀粉、酯化淀粉和球磨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球磨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和透明度均显著提高(P<0.05),尤其是冷水溶解度,但其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表观黏度却降低;酯化淀粉和复合改性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透明度、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表观黏度均明显提高,由此可见槟榔芋原淀粉和球磨淀粉经OSA酯化改性后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复合改性淀粉的表观黏度增加尤为明显,说明其具有更好的增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淀粉 球磨 辛烯琥珀酸 理化特性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特性分析及在鸡肉灌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晓燕 董振江 +2 位作者 李真 杨延超 裴亚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82-86,共5页
以早籼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水相体系制备不同黏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并对其糊化特性、冻融稳定性及在鸡肉灌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淀粉经酸解和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后,可以得到不同黏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具有良好的冻融稳... 以早籼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水相体系制备不同黏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并对其糊化特性、冻融稳定性及在鸡肉灌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淀粉经酸解和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后,可以得到不同黏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具有良好的冻融稳定性。在鸡肉灌肠中应用时,加入早籼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鸡肉灌肠与加入木薯变性淀粉的鸡肉灌肠相比较,其硬度、弹性和咀嚼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添加木薯变性淀粉的样品,内部结构比较蓬松,而添加早籼米OSA-H6的样品,其内部组织则相对紧实细腻。该研究表明,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淀粉(烯基琥珀酸淀粉酸)可以改善肉制品的质构特性,在肉制品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 辛烯琥珀酸淀粉酯 理化性质 鸡肉灌肠 质构
下载PDF
球磨-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槟榔芋淀粉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灿灿 李涛 +2 位作者 万成 黄群 宋洪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0-45,共6页
以槟榔芋原淀粉为原料,经球磨和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制得复合改性淀粉,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粘度仪等对其结构和糊化特性进行研究,并与原淀粉、仅酯化和仅球磨的改性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原... 以槟榔芋原淀粉为原料,经球磨和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制得复合改性淀粉,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粘度仪等对其结构和糊化特性进行研究,并与原淀粉、仅酯化和仅球磨的改性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酯化淀粉颗粒和晶体结构均无明显变化,但红外光谱图在1725、1572 cm^(-1)处出现新吸收峰,糊化温度降低,峰值温度由81.77℃降低到78.83℃,糊黏度升高,峰值黏度由597.67 m Pa·s升高到2066.33 m Pa·s;球磨淀粉颗粒破碎明显,晶体结构严重破坏,糊化温度降低,峰值温度为72.14℃,糊黏度降低,峰值黏度为296.33 m Pa·s。复合改性淀粉颗粒发生熔融、破损严重,取代度由酯化淀粉的0.01756增加到0.01994,酯化程度更高;糊化温度最低,峰值温度为65.69℃;糊黏度最高,峰值黏度为5063.67 m Pa·s。复合改性淀粉具有更好的低温糊化和增稠特性,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淀粉 球磨 辛烯琥珀酸 特性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酯化琼脂对海藻酸钠微胶囊包埋效果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福泉 陈会景 +4 位作者 洪清林 郭东旭 肖琼 翁惠芬 肖安风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0-138,共9页
将辛烯基琥珀酸酯化琼脂(OSAR)与海藻酸钠(Alg)混合,作为复合壁材用于制备大豆油微胶囊。考察了改性琼脂占比、芯材添加量、乳化温度、氯化钙浓度等因素对微胶囊载油率的影响,并研究复合壁材对大豆油微胶囊包埋产率、乳液与微球性质和... 将辛烯基琥珀酸酯化琼脂(OSAR)与海藻酸钠(Alg)混合,作为复合壁材用于制备大豆油微胶囊。考察了改性琼脂占比、芯材添加量、乳化温度、氯化钙浓度等因素对微胶囊载油率的影响,并研究复合壁材对大豆油微胶囊包埋产率、乳液与微球性质和形态、体外消化释放率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壁材载油率随改性琼脂占比(OSAR:Alg=0.5:1~3:1)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芯材添加量(1%~5%)增加显著提高而后下降趋势;随乳化温度(40~65℃)的升高而降低至平缓;随氯化钙浓度(1%~5%)增加先平稳后下降趋势;复合壁材(OSAR:Alg=1:1)与纯海藻酸钠相比,包埋产率提高了27.9%,乳液稳定性提高了56.86%,表面油含量降低60.0%、包埋效率提高了3.65%,芯材大豆油体外消化释放率和氧化稳定性也明显提高,获得的微球粒径更小、颗粒表面无孔洞,其载油量达40.5%。该研究表明辛烯基琥珀酸酯化琼脂极大地改善了海藻酸钠微胶囊包埋效果,适合应用于构建脂性物质的包封与递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 酯化琼脂 微胶囊 海藻 包埋
下载PDF
羧甲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衍生物的制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恺 张品品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1-54,共4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醚化和酯化双重作用,制备羧甲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衍生物(OS-CMS)。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甲醇浓度、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对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制备条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羧甲 辛烯琥珀酸 淀粉衍生物 取代度
下载PDF
木薯羟丙基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的性质研究
7
作者 雷欣欣 张本山 周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33-136,141,共5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木薯羟丙基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谱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Brabender黏度仪等对木薯羟丙基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的物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木薯原淀粉和木薯辛...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木薯羟丙基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谱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Brabender黏度仪等对木薯羟丙基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的物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木薯原淀粉和木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木薯淀粉经复合改性后,在1550~1610cm-1出现新的吸收峰,与原木薯淀粉和木薯SSOS相比,在940、880、730、570cm-1处呈现较弱的吸收峰;复合改性后颗粒表面受损严重,颗粒的形状也发生明显改变,但晶体类型没有发生改变;乳化性能和透明度得到提高;起糊温度、峰值温度降低,糊粘度增大;与单一的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改性淀粉相比,热糊稳定性升高,凝沉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辛烯琥珀酸 羟丙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多孔玉米淀粉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石剑 江娴 +3 位作者 周洋 彭秀安 田思慧 王车礼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5-162,共8页
为探究辛烯基琥珀酸多孔淀粉酯(OSAPS)的最佳制备工艺,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先酶解后酯化和先酯化后酶解的两种制备路线制备OSAPS,考察不同工艺对其吸油率和取代度的影响,并探究产物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制备路线均可成功制备OSAP... 为探究辛烯基琥珀酸多孔淀粉酯(OSAPS)的最佳制备工艺,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先酶解后酯化和先酯化后酶解的两种制备路线制备OSAPS,考察不同工艺对其吸油率和取代度的影响,并探究产物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制备路线均可成功制备OSAPS。其中路线一的最佳工艺:底物质量分数20%,pH9.0,酸酐添加量3.5%,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40℃,取代度(DS)为0.02678,吸油率为116.49%;路线二的最佳工艺:底物质量分数20%,酶添加量3.0%,酶配比1∶5,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50℃,DS为0.02238,吸油率为122.22%。红外表征显示两种路线的产物均存在酯基基团;X射线衍射光谱表明酯化和酶解反应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扫描电镜(SEM)显示了产物中明显的多孔结构;热重(TG)结果表明产物的热稳定性出现1~4℃左右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淀粉酯 辛烯琥珀酸 酶解 取代度 吸油率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郑茂强 张燕萍 鲁云霞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8-29,共2页
研究了由疏水性辛烯基琥珀酸酐制备淀粉酯,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影响淀粉酯取代度的反应因素,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pH值、反应时间对其取代度的影响。工艺优化后,产品最终取代度约为0.017。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淀粉酯 制备工艺 变性淀粉 酯化 优化
原文传递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0
作者 柳志强 杨鑫 +1 位作者 高嘉安 孙志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85,共5页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是一种新开发的变性淀粉 ,同时它也是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本文综述了该变性淀粉的反应机理、制备方法、产品性质及在各领域的应用 。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淀粉酯 变性淀粉 反应机理 制备方法 产品性质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作微胶囊壁材的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张燕萍 龚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8-152,共5页
本文测定了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阿拉伯树胶的粘度,并分别采用低粘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阿拉伯树胶作色拉油微胶囊体系的壁材,测定了乳状液的乳化稳定性和产品的微胶囊包埋率及贮存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 本文测定了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阿拉伯树胶的粘度,并分别采用低粘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阿拉伯树胶作色拉油微胶囊体系的壁材,测定了乳状液的乳化稳定性和产品的微胶囊包埋率及贮存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粘度比阿拉伯树胶低;以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的微胶囊的包埋效果效率、贮藏稳定性优于阿拉伯树胶,且随取代度的增加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制成的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淀粉酯 阿拉伯树胶 乳化稳定性 微胶囊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纯胶)的研制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邓林伟 徐雪芬 +1 位作者 袁长贵 李建成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9-41,38,共4页
叙述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纯胶)的制作,产品的特性、性能及应用的范围和用途并举列说明。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淀粉酯 乳化稳定性 包埋作用 应用 食品添加剂
原文传递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胡飞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6,36,共3页
通过合成不同取代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研究了不同淀粉产品糊的表面活性、凝沉性、冻融稳定性、透明度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临界胶束浓度(CMC值)随着取代度的提高而降低,较高取代度的淀粉样品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辛烯基琥珀酸淀粉... 通过合成不同取代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研究了不同淀粉产品糊的表面活性、凝沉性、冻融稳定性、透明度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临界胶束浓度(CMC值)随着取代度的提高而降低,较高取代度的淀粉样品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凝沉性低于原淀粉,且随着取代度的提高,凝沉性减弱。冻融稳定性优于原淀粉,透明度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淀粉酯 理化性质 表面活性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罗发兴 黄强 +1 位作者 阳元娥 杨连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2-85,共4页
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生产方法、工艺路线,并对其系列产品在微胶囊壁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以柠檬油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壁材与芯材的最佳质量比为3:2,淀粉酯最佳的DE值为12.所得产品... 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生产方法、工艺路线,并对其系列产品在微胶囊壁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以柠檬油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壁材与芯材的最佳质量比为3:2,淀粉酯最佳的DE值为12.所得产品的微胶囊化产率和效率都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酯 辛烯琥珀酸 制备 微胶囊化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24
15
作者 罗发兴 黄强 扶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的生产方法,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蜡质玉米淀粉经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处理后,产品的取代度为0 017,反映在光谱图上1724cm-1和1565cm-1处产生了新的吸收峰,608cm-1处的... 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的生产方法,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蜡质玉米淀粉经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处理后,产品的取代度为0 017,反映在光谱图上1724cm-1和1565cm-1处产生了新的吸收峰,608cm-1处的吸收峰加强,这些都是OSA基团的特征峰。在制备低黏度SSOS时,α 淀粉酶作用酯化淀粉后产品的DE值(dextroseequivalent)为2 5~6 4,再经糖化酶作用后产品的DE值为14 5~37,可根据最终产品的DE值要求来确定酶的用量以及是否用糖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淀粉酯 辛烯琥珀酸
下载PDF
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其RVA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宋晓燕 阮晖 +1 位作者 许琼 何国庆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湿法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粘度速测仪(RVA)分析了不同取代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粘滞特性,并探讨了氯化钠和蔗糖对其粘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湿法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粘度速测仪(RVA)分析了不同取代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粘滞特性,并探讨了氯化钠和蔗糖对其粘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为: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3倍;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35℃;pH值8.5;淀粉乳液浓度30%-35%;酸酐加入量为3%~5%。RVA谱分析表明,随着变性程度的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粘度增加,糊化温度降低;氯化钠抑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糊化,使其粘度显著降低,蔗糖则使其粘度稍有增加。该研究为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淀粉 辛烯琥珀酸淀粉酯 酯化反应 RVA谱 制备 粘度速测仪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均志 银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对水相体系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工艺过程中,淀粉乳农度、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体系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并通过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确立了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孔浓度30%,OSA用量... 对水相体系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工艺过程中,淀粉乳农度、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体系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并通过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确立了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孔浓度30%,OSA用量5%(对淀粉干重),体系pH8.5~9.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淀粉酯 水相体系法 制备 产品性能 取代度 淀粉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乳化性和流变性 被引量:17
18
作者 黄强 罗发兴 李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2-45,共4页
基于Davies的乳化理论,推导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研究了SSOS的乳化性质和流变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度SSOS的HLB值都大于10,SSOS为亲水性乳化剂;SSOS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能稳定水包油型乳浊液,其乳化能... 基于Davies的乳化理论,推导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研究了SSOS的乳化性质和流变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度SSOS的HLB值都大于10,SSOS为亲水性乳化剂;SSOS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能稳定水包油型乳浊液,其乳化能力随着DE值提高而增强,但乳化稳定性有所降低;SSOS在高浓度下具有较低的粘度,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升高粘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酯 辛烯琥珀酸淀粉钠 乳化 流变性 粘度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性能与合成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卢时勇 钱俊青 +1 位作者 邹小明 姜洪锋 《浙江化工》 CAS 2004年第2期15-17,共3页
主要叙述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基本性能,用处,以及它的不同合成方法,包括各自的影响因素以及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淀粉酯 变性淀粉 性能 合成 湿法 干法 有机溶剂法 酯化反应
下载PDF
微波有机相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均志 赵艳娜 银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3,共4页
研究了在微波条件下,以乙醇为介质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讨论了改性前后淀粉糊溶液对介质pH值、糖、盐等介质浓度的耐受性。同时对产品的乳化等糊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表明,利用微波有机相法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 研究了在微波条件下,以乙醇为介质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讨论了改性前后淀粉糊溶液对介质pH值、糖、盐等介质浓度的耐受性。同时对产品的乳化等糊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表明,利用微波有机相法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可作为性能优良的新型乳化增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玉米淀粉 辛烯琥珀酸淀粉酯 乳化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