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益管理在门诊输液流程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喜爱 王莉 +2 位作者 罗惠萍 高金姣 杨林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门诊输液流程改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鱼骨图分析法,查找出患者输液等候时间长、满意度低的原因;应用5s理论、均衡理论对门诊输液流程进行改造。门诊输液流程改造前后分别选取105例及115例门诊输液患者分别设为...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门诊输液流程改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鱼骨图分析法,查找出患者输液等候时间长、满意度低的原因;应用5s理论、均衡理论对门诊输液流程进行改造。门诊输液流程改造前后分别选取105例及115例门诊输液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门诊输液等候时间及满意度,调查护理差错及缺陷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交费到输液登记时间、输液登记到配药时间、配药到输液时间及输液登记到输液时间的输液等待时间分别为(12.5±4.4),(5.3±1.9),(4.5±2.5),(16.1±5.3)min,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6.1±4.2),(6.6±2.3),(5.5±2.4),(23.8±5.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245,4.451,2.993,10.959;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75,P〈0.01);对照组发生护理差错及缺陷12例,观察组为3例。结论精益管理在门诊输液流程改造中,优化了门诊输液流程,方便了患者,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且保证了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管理 门诊输液流程 流程改造 输液等待时间 满意度
原文传递
行动研究方案在儿科急诊留观患儿中的应用
2
作者 梁雅欣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方案在儿科急诊留观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2022年1月至2月本院急诊留观患儿6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儿接受行动研究方案护理,比较两组输液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健康...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方案在儿科急诊留观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2022年1月至2月本院急诊留观患儿6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儿接受行动研究方案护理,比较两组输液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投诉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知识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发生护理投诉事件,对照组发生1例护理投诉事件,护理投诉率为3.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313)。结论行动研究方案有助于提升儿科急诊留观患儿护理质量,缩短其输液等待时间,增加家属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减少护理投诉发生,从而获得更高的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急诊留观 行动研究方案 输液等待时间 健康知识知晓 护理投诉 满意度
下载PDF
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等待时间变化规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丽平 李秀淑 +3 位作者 杜钰祯 徐曼 范昌昌 孙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8-60,64,共4页
目的 明确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等待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改善急诊拥挤状况和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入选2021年1-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的患者,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就诊科室、分诊等级以及输液取号时间和叫号时间。结果 ... 目的 明确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等待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改善急诊拥挤状况和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入选2021年1-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的患者,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就诊科室、分诊等级以及输液取号时间和叫号时间。结果 共纳入43 413例急诊输液室患者,患者输液等待时间为68.00(2.00,171.00) min。在时间分布规律方面,白天的患者流量和输液等待时间高于夜间;周一、周六、周日患者流量大,输液等待时间长;12、1、2月(冬季)是患者流量和输液等待时间的高峰。结论 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和输液等待时间在日、周和月方面具有规律性,应根据变化规律调整人力资源,以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输液 患者流量 输液等待时间 人力资源 护理质量
下载PDF
质量控制管理在缩短新入院病人输液等待时间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4期73-74,共2页
目的:通过日常质量控制管理缩短新入院病人输液等待时间,使新入院病人及时得到有效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避免诊治的延误和安全隐患。方法:运用日常质量管理控制方法成立阳光QC小组,首先选择课题,然后做现状调查,... 目的:通过日常质量控制管理缩短新入院病人输液等待时间,使新入院病人及时得到有效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避免诊治的延误和安全隐患。方法:运用日常质量管理控制方法成立阳光QC小组,首先选择课题,然后做现状调查,做出原因分析,实施对策,改进流程,巩固措施,项目收益。结果:新入院病人输液等待时间由原来的144.3分钟缩短到87.2分钟,平均缩短57.1分钟。结论:运用日常质量管理方法优化接收新病人流程,效果显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入院病人 质量控制管理 输液等待时间 入院宣教
下载PDF
优质创新细节护理在急诊静脉输液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5
作者 张礼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199-200,共2页
初探急诊静脉输液开展优质创新细节护理优势性。方法:甄选急诊静脉输液患者154例,予以不同护理模式,即常规护理(比对组77例)、优质创新细节护理(试验组77例);观察不同护理服务在临床中所发挥的价值。结果:试验组服务态度、护理技巧、交... 初探急诊静脉输液开展优质创新细节护理优势性。方法:甄选急诊静脉输液患者154例,予以不同护理模式,即常规护理(比对组77例)、优质创新细节护理(试验组77例);观察不同护理服务在临床中所发挥的价值。结果:试验组服务态度、护理技巧、交流能力以及护理舒适性高于比对组,试验组输液等待时间短于比对组,(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90%低于比对组的12.99%,(P<0.05)。结论:优质创新细节护理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即可提高护理人员个人能力,还可确保急诊静脉输液穿刺安全性,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持续性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静脉输液 护理满意评分 优质创新细节护理 不良事件发生率 输液等待时间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缩短急诊儿科静脉输液等待时间的影响
6
作者 江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24-26,共3页
品管圈活动对缩短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3月品管圈活动开展前210例与2023年4月品管圈活动开展后210例,对开展前后医院急诊患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医院急诊患儿静... 品管圈活动对缩短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3月品管圈活动开展前210例与2023年4月品管圈活动开展后210例,对开展前后医院急诊患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医院急诊患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由(14.25±2.27)min缩短至(7.27±1.27)min,对比存在差异(P<0.05,t=38.8871);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有90.00%(189/210)上升至97.62%(205/210),对比存在差异(P<0.05,X2=10.4959)。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明显的缩短医院急诊小儿静脉输液的等待时间,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急诊 小儿静脉输液等待时间 家长满意度
下载PDF
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缩短新入院患者首次输液治疗等待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傅晓红 王君键 《临床医药实践》 2018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缩短新入院患者首次输液治疗等待时间的方法,将其运用于临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对新入院患者首次输液治疗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关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结果:改善后新入... 目的:探讨缩短新入院患者首次输液治疗等待时间的方法,将其运用于临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对新入院患者首次输液治疗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关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结果:改善后新入院患者首次输液治疗的等待时间缩短了101 min。结论: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客观、准确地找出问题所在,便于提出改进措施,使护理工作更趋于规范化、流程化,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首次输液治疗等待时间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