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整合及输导油气特征 被引量:47
1
作者 付广 段海凤 孟庆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不整合类型研究的基础上, 对不整合面及上下岩石结构及特征进行了研究, 将其划分为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岩石三个部分, 提出底砾岩的连通孔隙和半风化岩石的卸荷-风化裂缝系统是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卸荷-风... 在不整合类型研究的基础上, 对不整合面及上下岩石结构及特征进行了研究, 将其划分为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岩石三个部分, 提出底砾岩的连通孔隙和半风化岩石的卸荷-风化裂缝系统是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卸荷-风化裂缝系统较底砾岩连通孔隙有更强的输导油气的能力。对于不均匀、脆硬地层风化形成的不整合来说, 卸荷-风化裂缝系统和底砾岩连通孔隙一直是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对于均匀细粒含粘土矿物较多的软地层风化形成的不整合来说, 在上覆沉积载荷达到一定程度之前, 卸荷-风化裂缝系统和底砾岩连通孔隙均是不整合疏导油气的主要通道。当上覆沉积载荷达到一定程度后, 只有底砾岩连通孔隙是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内部结构 卸荷-风化裂缝 底砾岩 连通孔隙 输导特征
下载PDF
不整合运移通道类型及输导油气特征 被引量:42
2
作者 高长海 查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13-1120,共8页
在对不整合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通道类型:宏观上,存在由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和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岩石两种高效运载层组合成的双运移通道型和单运移通道型两种通道类型;微观上,底砾岩连通孔隙、半风化岩... 在对不整合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通道类型:宏观上,存在由不整合面之上底砾岩和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岩石两种高效运载层组合成的双运移通道型和单运移通道型两种通道类型;微观上,底砾岩连通孔隙、半风化岩石构造-卸荷-风化裂缝系统及溶蚀孔洞系统可作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通过对不整合面上、下岩石物性分析,认为半风化岩石"孔-洞-缝"系统较底砾岩连通孔隙有更高的输导油气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运移通道类型具有不同的输导油气特征。在地史时期,构造裂缝系统和溶蚀孔洞系统一直是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对于软地层构成的不整合来说,开始应是卸荷、风化裂缝系统和底砾岩连通孔隙共同构成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当上覆沉积载荷达到一定程度后,主要是底砾岩连通孔隙起输导油气通道作用;对于脆硬地层构成的不整合来说,卸荷、风化裂缝系统和底砾岩连通孔隙一直是不整合输导油气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空间结构 运移通道类型 输导特征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深层天然气输导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彦霞 李海华 +1 位作者 王保华 陆建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2-586,共5页
长岭断陷深层输导体分为断层、砂层、裂缝和不整合面4种类型,断层是天然气垂向穿层运移输导的主要通道,与烃源岩互层的砂层可作为天然气侧向输导通道,裂缝为火山岩储层天然气输导提供良好通道,是火山岩层能作为有效储层的关键。长岭断... 长岭断陷深层输导体分为断层、砂层、裂缝和不整合面4种类型,断层是天然气垂向穿层运移输导的主要通道,与烃源岩互层的砂层可作为天然气侧向输导通道,裂缝为火山岩储层天然气输导提供良好通道,是火山岩层能作为有效储层的关键。长岭断陷深层输导体系的有效性受烃源灶位置与生排烃期、天然气运移路径与输导体匹配等因素影响,在烃源岩生排烃期及优势运移路径上呈连通状态的输导体系对天然气聚集至关重要。天然气平面分布的广泛性和垂向上的多层系与输导体系的时空配置关系密切,近烃源断裂输导是长岭深层火山岩气藏最主要的输导方式,控制了深层天然气的运聚规律,天然气沿断裂运移输导并在其附近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特征 天然气成藏 深层 长岭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油气输导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德志 许涛 +1 位作者 张敏 张曰静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6,5,共8页
分析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输导格架构成及输导特征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机制.研究区内砂岩输导层包括J1s12输导层及J1b1输导层,对2套输导层的分布及成因类型进行综合评价,认为J1s12砂体为区内主要输导层;将区内断裂体系划... 分析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输导格架构成及输导特征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机制.研究区内砂岩输导层包括J1s12输导层及J1b1输导层,对2套输导层的分布及成因类型进行综合评价,认为J1s12砂体为区内主要输导层;将区内断裂体系划分为深层油源断裂与浅层层间断裂,前者是油气垂向输导的最主要通道,后者是油气向圈闭聚集的重要通道.结果表明:现今构造格局不是准中1区块岩性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成藏期主要输导层J1s12古构造脊控制油气运移方向,油源断裂沟通的圈闭及输导层古构造脊上与层间断层沟通的圈闭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输导特征 古构造 断裂 三工河组 侏罗系
下载PDF
断裂向上和向下输导油气特征的差异性 被引量:6
5
作者 万雪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断裂向上和向下输导油气所需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裂向上和向下输导油气特征对比,对断裂向上和向下输导油气特征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向上输导油气的有利部位是断裂的凸面...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断裂向上和向下输导油气所需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断裂向上和向下输导油气特征对比,对断裂向上和向下输导油气特征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向上输导油气的有利部位是断裂的凸面脊,断裂向下输导油气的有利部位是断裂的凹面脊;断裂向上输导油气的距离是距区域性盖层的距离,且随区域性盖层位置变化而变化,断裂向下输导油气的距离决定于上覆源岩的生油能力,小于一个定值;断裂向上输导油气侧向分流层位是区域性盖层上下的高砂地比地层,断裂向下输导油气侧向分流层位是靠源岩近的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向上输导 向下输导 输导特征 差异性
下载PDF
库车坳陷逆掩断裂输导通道及输导天然气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蒋维东 胡春明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5年第1期24-29,23,共7页
通过野外观察与描述,将库车坳陷逆掩断裂带内部划分为断裂岩、破碎岩和裂缝发育三个带,存在空腔、裂隙和连同孔隙三种输导通道。在断裂活动时期,断裂岩带和破碎岩带具有相对较高的孔渗性,天然气主要是通过裂缝扩张形成的空腔进行加速输... 通过野外观察与描述,将库车坳陷逆掩断裂带内部划分为断裂岩、破碎岩和裂缝发育三个带,存在空腔、裂隙和连同孔隙三种输导通道。在断裂活动时期,断裂岩带和破碎岩带具有相对较高的孔渗性,天然气主要是通过裂缝扩张形成的空腔进行加速输导运移。断裂静止裂缝未充填期前,裂缝发育带具有相对较高的孔渗性,天然气主要是通过裂缝快速输导运移。断裂静止期裂缝充填期后,破碎带具有一定的孔渗性,天然气主要是通过其连通孔隙进行缓慢输导运移。库车坳陷天然气藏主要是通过断裂岩带和破碎带内部裂缝扩张形成的空腔进行输导运移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逆掩断裂 内部结构 输导特征 天然气
下载PDF
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曹兰柱 李熹微 +4 位作者 鱼占文 项鑫 王紫豪 穆燕 张新樵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9-557,共9页
探讨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断裂附近油气纵向分布规律。结合油气分布,对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性盖层封闭,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发生在区域性盖层之下的层段内,油气聚集分布在... 探讨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断裂附近油气纵向分布规律。结合油气分布,对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性盖层封闭,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发生在区域性盖层之下的层段内,油气聚集分布在区域性盖层之下的层段;若区域性盖层不封闭,油气聚集分布在区域性盖层上下层段内。断裂两侧地层砂地比高,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强,有利于油气的聚集;而低砂地比地层砂体中不利于油气聚集。断裂和砂体输导油气优势路径耦合关系越好,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数量相对越多,越有利于油气聚集;反之则不利于油气聚集。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层段受到区域性盖层封闭与否的控制;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层位受到断裂两侧地层砂地比值相对大小的控制;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数量受到断裂和砂体输导油气优势路径的耦合关系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砂配置 输导特征 控制因素 油气成藏 控制作用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断裂系统及其油气输导特征 被引量:69
8
作者 李绪宣 朱光辉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琼东南盆地的断裂主要发育于古近系裂陷构造层,NE向和近E W向断裂是所谓“控盆控带断裂”。断裂绝大部分为具正断距的基底断裂。反向正断裂一般是控凹或控洼的基底断裂。断裂活动可分为4个旋回,古近纪断裂活动强度大,控制沉积发育。切... 琼东南盆地的断裂主要发育于古近系裂陷构造层,NE向和近E W向断裂是所谓“控盆控带断裂”。断裂绝大部分为具正断距的基底断裂。反向正断裂一般是控凹或控洼的基底断裂。断裂活动可分为4个旋回,古近纪断裂活动强度大,控制沉积发育。切层发育的断裂既能充当流体垂向运移的输导体,也能充当流体侧向运移的输导体。古近纪断层活动期间所形成的断裂岩,其侧向封闭性对后期流体沿砂质岩侧向输导体系的运移产生明显影响。小位移正向断层通常具有较强的侧向输导能力,而反向正断层对油气有较强的遮挡作用。新近纪,琼东南盆地进入生排烃高峰期,断层活动对流体运移和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早—中中新世热沉降期间断裂活动对流体垂向输导能力较强,断层活动具有张性和扭张性特征;晚中新世—第四纪快速沉降期间断裂活动对流体垂向输导能力相对较弱,活动断层主要为扭压和扭性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断裂系统 油气输导特征 油气成藏体系 油气聚集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差异输导特征及成藏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金博 张金川 +1 位作者 刘震 李绪深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2-648,共7页
莺歌海盆地为典型的伸展—转换型盆地,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天然气具有差异输导特征,这种差异输导体现在盆地尺度、区带尺度和输导体尺度上,中央底辟构造带为泥—流体底辟树型输导系统,深部天然气沿底辟断裂垂向远距离运移到底辟顶部... 莺歌海盆地为典型的伸展—转换型盆地,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天然气具有差异输导特征,这种差异输导体现在盆地尺度、区带尺度和输导体尺度上,中央底辟构造带为泥—流体底辟树型输导系统,深部天然气沿底辟断裂垂向远距离运移到底辟顶部及其周缘的浅层及中深层砂体中成藏。输导体主要以垂向断裂和裂隙为主,莺东斜坡带则为复合输导系统,输导体为砂体、不整合和断裂组成;莺东斜坡输导特征分段性明显,从北段、中段到南段输导性能逐渐增强,具有明显差异输导特征。伸展—转换型盆地的这种差异输导特征对天然气运聚成藏及天然气富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泥—流体底辟树型输导系统决定了中央凹陷带天然气具有环底辟优势聚集分布的特征,复合输导系统影响莺东斜坡带天然气运聚则具有多样性,天然气各段差异聚集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转换型盆地 天然气 莺歌海盆地 差异输导特征 成藏意义
原文传递
源上和源外斜坡区断砂组合输导油气特征差异性研究:以松辽和渤海湾盆地为例
10
作者 王彪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3期536-544,共9页
为了研究富油气凹陷源上和源外斜坡区油气分布特征、明确分布规律,以源上和源外斜坡区油气成藏模式及运移通道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松辽和渤海湾盆地源上和源外斜坡区油气分布与断砂组合输导模式之间关系的实例分析,对源上和源外斜坡区断... 为了研究富油气凹陷源上和源外斜坡区油气分布特征、明确分布规律,以源上和源外斜坡区油气成藏模式及运移通道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松辽和渤海湾盆地源上和源外斜坡区油气分布与断砂组合输导模式之间关系的实例分析,对源上和源外斜坡区断砂组合输导油气的差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源上和源外斜坡区断砂组合输导油气特征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断砂组合输导油气方向的差异性,源上区断砂组合输导油气方向为先垂向后侧向,以垂向为主;而源外斜坡区断砂组合输导油气方向为侧向,断裂仅起侧接作用。②断砂组合输导油气剖面形式的差异性,源上区断砂组合输导油气剖面形式主要有牙刷状和树枝状2种;而源外斜坡区断砂组合输导油气剖面形式主要有同层阶梯状和跨层阶梯状2种。③断砂组合输导油气平面形式的差异性,源上区断砂组合输导油气平面形式为始于断裂的线状;源外斜坡区断砂组合输导油气平面形式为穿过断裂的线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上区 源外斜坡区 断砂组合 油气输导特征差异性 松辽盆地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