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编磬振模及声场的近场声全息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德俊 程建政 朱念秋 《无损检测》 1997年第11期308-310,共3页
运用近场声全息检测技术,对按编磬形状制作的模拟“钢磬”进行了实验研究,首次获得其在154和367Hz两种频率下的振模及空间矢量声强分布,表明这种新的成象技术是研究低频振动体及其声场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编磬振模 模拟 声检测 辐射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恒星辐射流体动力学方程
2
作者 熊大闰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将本文作者发展的辐射流体动力学方程精细化了。在新的理论公式中,描述物质与辐射场的热力学变量被彻底分开了。这不仅使得理论自身内部更为一致,也给变星脉动理论计算带来方便。本文亦证明了新老理论是相容的。
关键词 流体动力学 恒星辐射 辐射
下载PDF
文摘大观
3
《政工学刊》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6-47,共2页
文摘大观生态知识集微防止每个含氯烃分子进入大气,就可以使10万个臭氧层分子不受破坏。一只100瓦的白炽灯若按每天使用12小时计,每年要耗煤1790公斤,而这些煤能产生425公斤的酸雨。地球臭氧层每减少1%,人类患皮肤... 文摘大观生态知识集微防止每个含氯烃分子进入大气,就可以使10万个臭氧层分子不受破坏。一只100瓦的白炽灯若按每天使用12小时计,每年要耗煤1790公斤,而这些煤能产生425公斤的酸雨。地球臭氧层每减少1%,人类患皮肤癌的危险就增加2%。即使是暖冬,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事故 黄金海岸 辐射 象牙海岸 文摘 核反应堆 大事故 国际关系 核电厂 小事故
下载PDF
环保新宠儿——净化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峰 《创新时代》 2011年第7期78-78,共1页
处理核污染物,传统的方法还是用肥皂和水擦洗污染表面,而这样做的时候,清理人员往往必须移动危险废物,这加大了核辐射物进入供水或土壤的机会,也增加了工人自身的风险。更糟糕的是,其副产品是受污染的水,处理起来又是个难题。
关键词 净化 环保 核污染 危险废 供水 辐射 副产品
下载PDF
脏弹
5
《人生十六七》 2003年第6期36-36,共1页
2002年6月10日,美国破获了一起"基地"组织策划的脏弹恐怖袭击事件。脏弹是一种放射性武器,是以辐射性物质制造而成,可在引爆后放出大量有害的放射性物质,除引爆时造成即时杀伤力外,还会造成随后的放射污染。脏弹并不是传统意... 2002年6月10日,美国破获了一起"基地"组织策划的脏弹恐怖袭击事件。脏弹是一种放射性武器,是以辐射性物质制造而成,可在引爆后放出大量有害的放射性物质,除引爆时造成即时杀伤力外,还会造成随后的放射污染。脏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核武器,它只是一种添加了辐射物质的常规炸弹。它和核武器不一样,没有核连锁反应,也不需要高浓缩的铀和钚。一颗脏弹爆炸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弹 核武器 爆炸 放射性武器 恐怖袭击事件 放射性 组织策划 引爆 放射污染 辐射
原文传递
海啸的生成和预报
6
作者 张瑞良 《科学之友》 2011年第8期29-29,共1页
并非所有地震过后都会出现海啸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海底的里氏9.0级特大地震,引发可怕的大海啸,进而导致福岛核电设施发生爆炸、核辐射物外泄,造成了人员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和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但是,
关键词 海啸 预报 特大地震 东北地区 严重污染 周边环境 辐射 海底
下载PDF
海啸的生成和预报
7
作者 张瑞良 《科学之友》 2011年第9期30-30,共1页
并非所有地震过后都会出现海啸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海底的里氏9.0级特大地震,引发可怕的大海啸,进而导致福岛核电设施发生爆炸、核辐射物外泄,造成了人员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和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但是,并非所... 并非所有地震过后都会出现海啸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海底的里氏9.0级特大地震,引发可怕的大海啸,进而导致福岛核电设施发生爆炸、核辐射物外泄,造成了人员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和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但是,并非所有的地震过后都会出现滔天巨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啸 预报 特大地震 东北地区 严重污染 周边环境 辐射 海底
下载PDF
日本核辐射鱼惊现美国西海岸
8
《环境》 2012年第6期55-55,共1页
据澳大利亚媒体29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在距离日本近1万公里外的美国西海岸发现了携带日本福岛核电站核辐射物的蓝鳍金枪鱼。这是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大规模迁徙鱼群将核辐射物带到如此远的距离。
关键词 美国西海岸 蓝鳍金枪鱼 日本 辐射 澳大利亚 研究人员 科研人员 辐射
下载PDF
中国辐射防护的奠基人
9
《泰州科技》 2008年第3期25-25,共1页
李德平,江苏兴化市人,1926年11月生,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辐射物理、辐射防护及安全学家。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易名为原子能研究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负... 李德平,江苏兴化市人,1926年11月生,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辐射物理、辐射防护及安全学家。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易名为原子能研究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负,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近代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德 奠基人 国际原子能机构 安全学 辐射 清华大学 兴化市
下载PDF
载人航天飞行空间辐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大蔚 张华 +1 位作者 赵亚丽 王红晖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空间辐射是载人航天长期飞行及深空探测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近地轨道飞行及载人登月、深空探测任务中空间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当前空间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热点(致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退行性变、辐射综合症... 空间辐射是载人航天长期飞行及深空探测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近地轨道飞行及载人登月、深空探测任务中空间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当前空间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热点(致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退行性变、辐射综合症)、空间辐射剂量测量、风险评估及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后续发展方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空间辐射 辐射剂量 辐射标志 辐射风险 防护
下载PDF
非编码RNA和蛋白质组学在辐射生物剂量学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星雨 王涛 +1 位作者 左长京 蔡建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0-1545,共6页
理想的辐射生物标志物应该能够快速、便捷、准确地评估机体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并能预测辐射损伤效应。基于基因或分子表达谱的辐射剂量评估是辐射生物剂量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非编码RNA和蛋白质组学具有高通量的特点,可以实现实时、快速检... 理想的辐射生物标志物应该能够快速、便捷、准确地评估机体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并能预测辐射损伤效应。基于基因或分子表达谱的辐射剂量评估是辐射生物剂量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非编码RNA和蛋白质组学具有高通量的特点,可以实现实时、快速检测,在辐射生物剂量学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非编码RNA和蛋白质作为潜在辐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影响因素、应用场景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辐射剂量学 辐射标志 非编码RNA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甲基化芯片检测电离辐射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雪蕾 封江彬 +1 位作者 田梅 刘青杰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19年第6期434-439,共6页
目的:筛选正常人细胞基因组中电离辐射后甲基化水平发生变化的基因,为在其中寻找新型辐射损伤标志物奠定研究基础。方法:60Coγ射线照射人外周血全血,照射剂量为0、0.5和2.0 Gy。利用Illumina 450K芯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甲基... 目的:筛选正常人细胞基因组中电离辐射后甲基化水平发生变化的基因,为在其中寻找新型辐射损伤标志物奠定研究基础。方法:60Coγ射线照射人外周血全血,照射剂量为0、0.5和2.0 Gy。利用Illumina 450K芯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筛选甲基化水平差异的基因,利用GO功能富集分析基因的分子功能和参与的生物学途径。结果:0.5和2.0 Gyγ射线照射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上调的基因有1311个,显著下调的基因286个。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按富集度大小排列,差异基因在生物途径水平上排在首位的是“细胞过程”(富集度=5.86),在细胞定位水平上排在首位的是“细胞”(富集度=7.48),在分子功能水平上排在首位的是“结合”(富集度=5.27)。进一步细分后得到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与转录调控及转录因子活性相关的功能上,与以往的研究结果认为DNA甲基化参与转录调控和基因表达相一致;甲基化水平差异基因还显著富集在核苷连接(GO:0001882)上,并在其中寻找到与DNA修复相关的基因RAD50、RAD54L和INIP,以及与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相关的基因HIST1H4K、SMC1B。结论: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甲基化水平受电离辐射影响,可进一步研究将这些与DNA修复、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相关的基因甲基化水平作为辐射损伤标志物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ILLUMINA 450K芯片 GO功能富集分析 辐射标志 电离辐射
下载PDF
镀银长丝防电磁辐射机织物的设计与研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丽娟 《纺织报告》 2019年第12期19-22,26,共5页
本研究介绍了防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机理和屏蔽效果评价,阐述了影响织物屏蔽效能的因素,搭建了镀银长丝及赛络菲尔纱双向垂直交点相接的机织物模型。在不同的电磁波辐射频率下,应用自主设计研发的纺织材料防电磁辐射性能测试仪对其进行测... 本研究介绍了防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机理和屏蔽效果评价,阐述了影响织物屏蔽效能的因素,搭建了镀银长丝及赛络菲尔纱双向垂直交点相接的机织物模型。在不同的电磁波辐射频率下,应用自主设计研发的纺织材料防电磁辐射性能测试仪对其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功能纱线网格对角线长度、网格耦合作用、镀银含量及频率对屏蔽效能的影响,为指导防电磁辐射机织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银长丝 机织模型 屏蔽机理 屏蔽效能 防电磁辐射机织
下载PDF
X射线对人外周血ISG20L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娅 侯殿俊 +6 位作者 李洁清 毛雪松 李卫国 朱伟 方连英 贾喜明 乔建维 《中国辐射卫生》 2019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目的研究X射线诱导的人外周血ISG20L1基因表达变化,探究ISG20L1基因作为早期辐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健康人群外周血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0、0.5、1.0、2.0、4.0和8.0 Gy X射线照射EDTA抗凝外周血后培养0、4、8、24和48 h后,用RT-... 目的研究X射线诱导的人外周血ISG20L1基因表达变化,探究ISG20L1基因作为早期辐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健康人群外周血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0、0.5、1.0、2.0、4.0和8.0 Gy X射线照射EDTA抗凝外周血后培养0、4、8、24和48 h后,用RT-PCR技术检测基因转录水平,分析X射线照射外周血后的ISG20L1基因转录水平与辐射剂量之间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分析14名健康献血者的本底表达水平,分析基因表达的本底差异性。结果不同剂量照射组与对照组(0 Gy组)的基因表达水平在照射后0 h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样本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先下降随后上升,在去除ISG2L1基因的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后发现不同剂量点ISG20L1基因转录水平随着照后时间延长表达上调,各个照射剂量点的时间响应良好。分析不同时间点的剂量响应的时候发现,在照后4 h ISG20L1基因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转录水平有所增加,但未能呈现良好剂量效应关系,照射后8 h、12 h和48 h在剂量范围为0~4 Gy时呈现出了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2分别为0.9789,0.9083,0.9600,但当照射剂量增大为8 Gy时,ISG20L1基因转录水平反而下降。结论ISG20L1基因在0~4 Gy照射剂量范围内在照射后8 h以后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具有作为辐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G20L1基因 电离辐射 辐射标志
原文传递
家蚕添食抗辐射菌培养物的试验初报
15
作者 陈阜新 屠振力 方丽晶 《蚕桑通报》 2013年第2期29-31,共3页
本文通过抗辐射菌培养物添食,调查了其对家蚕茧生产性能的影响。初步结果显示:5龄添食抗辐射菌培养物能提高家蚕茧的产质量,且没有延长5龄经过时间,与空白对照相比,0.2%、0.5%及0.8%添食区,全茧量分别提高5.1%、7.2%和9.3%,茧层量分别提... 本文通过抗辐射菌培养物添食,调查了其对家蚕茧生产性能的影响。初步结果显示:5龄添食抗辐射菌培养物能提高家蚕茧的产质量,且没有延长5龄经过时间,与空白对照相比,0.2%、0.5%及0.8%添食区,全茧量分别提高5.1%、7.2%和9.3%,茧层量分别提高4.6%、8.2%和8.8%,对生命力也无不良影响;不同添食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添食时间越早,抗辐射菌培养物对提高家蚕茧的产质量的效果越明显,3龄起蚕添食区的全茧量与茧层量分别比空白对照增加10.2%和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辐射菌培养 生命率 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