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层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术后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0
1
作者 洪汝建 陈爽 冯晓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动脉瘤夹闭术后评价其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 3例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了16层CTA和DSA检查的病例,以DSA作为参考标准,评价16层CTA诊断价值。搜集6...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动脉瘤夹闭术后评价其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 3例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了16层CTA和DSA检查的病例,以DSA作为参考标准,评价16层CTA诊断价值。搜集6例动脉瘤钛夹夹闭病例进行术后评价,术前术后均进行了CTA检查,通过比较两次CTA结果评价动脉瘤夹闭情况。结果 根据DSA资料及手术结果,16层CTA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1.5 % ,特异性为10 0 % ,准确性为84 .4 %。6例动脉瘤钛夹夹闭术后CTA随访中,与术前CTA相比,颅内大血管均未见狭窄或闭塞,但1例可见较为明显的瘤体残留。结论 16层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较好的三维显示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颈内和椎动脉动脉瘤,CTA仍然存在着一定困难。在动脉瘤夹闭术后评价方面,CTA能够清楚地显示瘤夹位置及载瘤动脉的通畅程度,但对于判断瘤颈及瘤体残留方面,其准确性有待DSA的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16层CT血管造影 术后评价 螺旋CT血管造影 动脉夹闭 临床应用价值 动脉动脉 诊断价值 回顾性分析 DSA检查 CTA检查 指导价值 参考标准 术前术后 结果评价 手术结果 三维显示 动脉 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
下载PDF
不同术式颅内外血管搭桥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萌 张鸿祺 +3 位作者 菅凤增 张鹏 支兴龙 凌锋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闭塞载瘤动脉前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临床资料,载瘤动脉远端侧支循环代偿状况,不同术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手术方法等和方法。结果9例颅内...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闭塞载瘤动脉前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临床资料,载瘤动脉远端侧支循环代偿状况,不同术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手术方法等和方法。结果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载瘤动脉远端侧支循环代偿均不良,经多途径颅内外血管搭桥后闭塞了载瘤动脉,无载瘤动脉远端脑缺血现象发生结论对于载瘤动脉远端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的患者,闭塞载瘤动脉前需根据其远端的脑血流需求选择不同途径的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进行载瘤动脉远端的血流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脑血管重建术 颅内外血管搭桥 动脉
原文传递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8
3
作者 毛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97-99,共3页
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神经外科不同发展时期有所不同。近年来,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不断修正,涉及范围被不断缩小。但仍有部分动脉瘤,单独采用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也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主要原因为:①瘤颈较宽;②瘤体复... 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神经外科不同发展时期有所不同。近年来,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不断修正,涉及范围被不断缩小。但仍有部分动脉瘤,单独采用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也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主要原因为:①瘤颈较宽;②瘤体复杂;③体积较大,瘤体与载瘤动脉或重要穿通支共壁;④侧支循环较差,不能直接阻断载瘤动脉或孤立动脉瘤等。因此,对上述动脉瘤,只有在重建动脉瘤远端血流后,通过结扎动脉瘤供血动脉或孤立动脉瘤,才能防止动脉瘤破裂和减少动脉瘤占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 复杂 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价值 动脉 动脉破裂 神经外科 手术夹闭
下载PDF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国指南 被引量:26
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3 位作者 杨新健 张鸿祺 刘建民 李天晓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3-441,共9页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多项大样本临床研究的证实,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颅内动脉瘤,如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梭形动脉瘤、串联动脉瘤、血泡样动脉瘤等,传统动脉瘤瘤体内填塞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不同于以往的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多项大样本临床研究的证实,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颅内动脉瘤,如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梭形动脉瘤、串联动脉瘤、血泡样动脉瘤等,传统动脉瘤瘤体内填塞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不同于以往的动脉瘤瘤体内填塞,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是通过改变载瘤动脉内的血流方向以减少或减弱动脉瘤内的血流冲击,达到动脉瘤瘤体内血液滞留和血栓形成的目的,最终在FD表面和动脉瘤瘤颈处形成新生内皮细胞,实现动脉瘤的完全闭塞和治愈;与此同时,也实现了载瘤动脉的重建,并降低了动脉瘤复发再通的风险[1]。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传统血管内治疗后(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复发再通率为20%,而再治疗率为10%[2]。而与之相比,采用FD治疗后的颅内动脉瘤再通,目前却罕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血管内治疗 血流方向 血流导向装置 动脉 弹簧圈栓塞 血流冲击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5
作者 汪求精 李铁林 +7 位作者 段传志 陈建华 杨金成 方兵 何旭英 陈光忠 尹方明 徐如祥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疑诊或确诊脑动脉瘤病例,在常规数字减影(2DDSA)的基础上,行3DDSA检查,并对其结果对比分析。结果49例中,经3DDSA证实共检出47例53个动脉瘤,与2DDSA相比,3DDSA能更准确地显示动脉... 目的探讨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疑诊或确诊脑动脉瘤病例,在常规数字减影(2DDSA)的基础上,行3DDSA检查,并对其结果对比分析。结果49例中,经3DDSA证实共检出47例53个动脉瘤,与2DDSA相比,3DDSA能更准确地显示动脉瘤形态、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精确计算动脉瘤的瘤颈、体大小,对微小或复杂动脉瘤的诊断亦明显优于2DDSA。结论3DDSA可提供很多2DDSA不能提供的有价值信息,提高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检查 诊断价值 颅内动脉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 检出 确诊 形态 大小
原文传递
三维CT血管造影与3D-DS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疑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疗价值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炜 刘冷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565-1567,共3页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造成脑血管瘤样突起,按照颅内动脉瘤发病病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引起颅内动脉瘤的因素有很多,先天性血管壁缺陷和后天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动脉瘤的产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是由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造成脑血管瘤样突起,按照颅内动脉瘤发病病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引起颅内动脉瘤的因素有很多,先天性血管壁缺陷和后天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动脉瘤的产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是由颅内动脉瘤的破裂所引起的,这同时也是造成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因此在对颅内动脉瘤治疗之前,及早准确地确定瘤体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DSA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动脉 局部血管异常 样突起 动脉
下载PDF
脑血管痉挛高峰期栓塞破裂脑动脉瘤 被引量:18
7
作者 胡锦清 林东 +1 位作者 沈建康 赵卫国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高峰期栓塞破裂脑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7例在CVS期(破裂后4~14 d)进行的血管内治疗病例资料,分析其特点.A组14例在脑血管造影上可见CVS;B组23例无CVS.除2例外,余均为破裂第4天起入院... 目的分析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高峰期栓塞破裂脑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7例在CVS期(破裂后4~14 d)进行的血管内治疗病例资料,分析其特点.A组14例在脑血管造影上可见CVS;B组23例无CVS.除2例外,余均为破裂第4天起入院.均在治疗后3个月时进行格拉斯哥后果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 GOS).结果 A组中有2例因微导管无法通过载瘤动脉而放弃,余12例成功地进行了动脉瘤栓塞和动脉内罂粟碱注射,并有3例行球囊成形术,该12例患者3个月时GOS评分优良7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2例.B组患者均成功地接受了栓塞术,GOS优良18例、中残2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 CVS期并不都伴发CVS,在CVS期进行血管内治疗并不增加危险,可同时治疗动脉瘤和伴发的CVS,可降低因等待手术而发生的院内再出血和改善CVS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脑动脉 脑血管痉挛 高峰期 血管内治疗 CVS 脑血管造影 球囊成形术 GOS评分 病例资料 回顾分析 动脉 S期 治疗后 微导管 罂粟碱 动脉 患者 栓塞术 再出血 B组 优良 伴发
原文传递
经导管栓塞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汉平 梁惠民 +1 位作者 郑传胜 冯敢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489,共5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栓塞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部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了腹部动脉造影及经导管栓塞治疗,观察假性动脉瘤出现的部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再出血情况及临床结果.结果造影共发... 目的评价经导管栓塞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部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了腹部动脉造影及经导管栓塞治疗,观察假性动脉瘤出现的部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再出血情况及临床结果.结果造影共发现假性动脉瘤7例,位于脾动脉5例、胃网膜右动脉1例和胃左动脉1例,3例动脉瘤见活动性出血征象.6例动脉瘤用弹簧圈栓塞载瘤动脉,出血立即停止,其中5例1次栓塞成功,1例经2次栓塞成功.3例再次出血,再出血时间为14~60 d, 1例再次造影发现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弹簧圈栓塞后出血停止,2例再次造影均未见明显出血原因,死亡.1例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无效,3 d后出血死亡.2例发生与插管和造影操作相关的并发症,1例为动脉破裂,1例为动脉内膜夹层.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栓塞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是1种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栓塞术治疗 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经导管栓塞治疗 腹部假性动脉 假性动脉形成 术后并发症 弹簧圈栓塞 胃网膜右动脉 动脉造影 临床结果 胃左动脉 出血征象 动脉 再次出血 出血时间 出血原因 出血死亡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从血管重建到血流重构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建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65-867,共3页
血管内治疗在近20年来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随着动脉瘤愈合机制的深入研究,动脉瘤治疗的理念从单纯的“瘤内填塞”向载瘤动脉“血管重建”、“血流重构”转变。其中,“血流重构”通过改善瘤颈部血流动力学促进载瘤动脉的修... 血管内治疗在近20年来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随着动脉瘤愈合机制的深入研究,动脉瘤治疗的理念从单纯的“瘤内填塞”向载瘤动脉“血管重建”、“血流重构”转变。其中,“血流重构”通过改善瘤颈部血流动力学促进载瘤动脉的修复及动脉瘤愈合,在动脉瘤的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随着血流导向装置性能的改进、技术的进步及经验的积累,“血流重构”将是动脉瘤治疗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血管内治疗 动脉 血管重建 血流导向装置 愈合机制 颈部血流 内填塞
原文传递
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处理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孙正辉 许百男 +6 位作者 周定标 余新光 张远征 姜金利 卜博 雪梅 姜燕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 探讨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处理动脉瘤继发缺血性脑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63例颅内动脉瘤夹闭过程中行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术后根据相应部位有无脑功能障碍,CT检查阻断血管供应区有无新鲜梗塞灶为标准判断是否造成缺血性脑损伤,并按有... 目的 探讨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处理动脉瘤继发缺血性脑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63例颅内动脉瘤夹闭过程中行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术后根据相应部位有无脑功能障碍,CT检查阻断血管供应区有无新鲜梗塞灶为标准判断是否造成缺血性脑损伤,并按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所在部位、Hunt和Hess分级等进行分组对照。结果 63例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时间3~59min,术后共有12例出现缺血性脑损伤表现,其中术前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者11例,Hunt和Hess分级Ⅲ~Ⅴ者8例,基底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阻断时间16min以内者均无缺血性脑损伤。结论 载瘤动脉临时阻断继发缺血性脑损伤与阻断部位、阻断时间、阻断方式、侧支循环的个体差异、病人术前状况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动脉 临时阻断处理 临床研究 脑缺血
原文传递
Enterprise支架在宽颈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粱旭光 杜崇颖 +2 位作者 朱迪 董晓峰 姜除寒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68-1270,共3页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有几种不同的治疗策略可防止弹簧圈进人载瘤动脉,如双微导管技术、球囊辅助技术以及支架辅助技术等。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技术扩大了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证¨0。近年来,Ente...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有几种不同的治疗策略可防止弹簧圈进人载瘤动脉,如双微导管技术、球囊辅助技术以及支架辅助技术等。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技术扩大了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证¨0。近年来,Enterprise支架的应用为自膨式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研究在新型颅内专用支架辅助下对19例颅内宽颈动脉瘤行栓塞治疗,其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颈颅内动脉 自膨式支架 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栓塞治疗 应用 颅内宽颈动脉 双微导管技术 动脉
原文传递
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椎基底系动脉瘤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静波 吴中学 +7 位作者 王忠诚 李佑祥 姜除寒 杨新健 张友平 姜鹏 吕明 尹可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 探讨和总结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的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均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 基底动脉 3例,椎动脉远端 9例, 12例全部应用Neur...  目的 探讨和总结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的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均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 基底动脉 3例,椎动脉远端 9例, 12例全部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1例术后出现眩晕的表现。5例随访 3个月,无复发、无狭窄及再出血。结论 在栓塞颅内动脉瘤时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可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提高了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圈 栓塞 颅内动脉 支架 颅内 动脉 治疗 结论 技术 目的
原文传递
脑动脉瘤手术中穿通支的损伤及其并发症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宏伟 关俊宏 +3 位作者 喻博 谷春雨 潘蔚然 王成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脑动脉瘤夹闭术中载瘤动脉及穿通支损伤对脑动脉瘤预后的影响,探讨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以施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5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术中载瘤动脉及其穿通支损伤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发现脑动脉瘤57个。有载... 目的研究脑动脉瘤夹闭术中载瘤动脉及穿通支损伤对脑动脉瘤预后的影响,探讨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以施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5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术中载瘤动脉及其穿通支损伤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发现脑动脉瘤57个。有载瘤动脉及穿通支损伤9例,其中术中破裂4例。大脑前动脉穿通支损伤4例,引起失语、偏瘫,出现严重的脑水肿、脑疝;大脑中动脉穿通支损伤3例,引起肢体活动不灵;前脉络膜动脉损伤2例,引起下肢为重的偏瘫、失语和意识障碍。结论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易引起载瘤动脉及其穿通支的损伤,应在显微镜下充分解剖蛛网膜下腔,避免在解剖关系不清的状态下盲目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并发症 动脉 穿通支损伤 夹闭术 显微外科
下载PDF
后循环动脉瘤介入与手术治疗的选择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成斌 鲁虎臣 马骏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98-400,共3页
后循环动脉瘤包括椎-基底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瘤、小脑前下动脉瘤、小脑上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瘤,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8%-15%。由于该部位紧邻脑干、小脑及重要颅神经,手术入路选择相对困难,并且和相同大小的前循环动脉瘤(除外前交通... 后循环动脉瘤包括椎-基底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瘤、小脑前下动脉瘤、小脑上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瘤,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8%-15%。由于该部位紧邻脑干、小脑及重要颅神经,手术入路选择相对困难,并且和相同大小的前循环动脉瘤(除外前交通及后交通动脉瘤)相比具有更大的破裂风险,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后循环动脉瘤的治疗变得十分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破裂 大脑后动脉 前循环动脉 巨大型动脉 手术入路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动脉 基底动脉 颅内动脉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闭塞术后局部脑血流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锦宁 张芬茹 +5 位作者 刘守勋 胡国瑛 王茂德 谢昌厚 谢万福 张晓东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闭塞术后的局部脑血流改变。方法对10例正常对照者和23例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闭塞术后的患者行99Tcm-ECDSPECT脑显像。结果10例正常对照者脑实质内放射性核素分布浓度均匀,左右两侧对称,脑皮质部完整,未见局...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闭塞术后的局部脑血流改变。方法对10例正常对照者和23例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闭塞术后的患者行99Tcm-ECDSPECT脑显像。结果10例正常对照者脑实质内放射性核素分布浓度均匀,左右两侧对称,脑皮质部完整,未见局限性浓度稀疏或增浓区。23例术后患者中16例显示脑实质内放射性核素分布浓度均匀,呈正常影像;4例显示患侧核素分布浓度较对侧稍稀疏;1例左基底节区呈放射性核素浓度稀疏;另2例于颞叶内侧部显示为放射性核素缺损。99Tcm-ECDSPECT对脑缺血显示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结论99Tcm-ECDSPECT脑显像对判断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闭塞术后局部脑血流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颅内动脉 术后 局部脑血流 闭塞 正常 ^99TC^M 结论 准确性 对称
原文传递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组织CT灌注成像与CGRP、ET-1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李涛 田和平 +3 位作者 郁龚杰 王健超 沈建国 周海航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9-252,共4页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age, aSA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 具有相当高的致残致死性[1]。目前对于颅内动脉瘤临床主要以颅脑CT平扫评估出血情况, 以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age, aSA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 具有相当高的致残致死性[1]。目前对于颅内动脉瘤临床主要以颅脑CT平扫评估出血情况, 以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或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显示动脉瘤形态与载瘤动脉的关系[2], 并给予合适的治疗。但治疗仅降低了患者再出血的可能, 出血后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的脑损伤仍是SAH后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CTP)用于检测大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变化情况[3], 反映周围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本研究通过CTP检查来评估aSAH后颅内灌注的变化, 结合血管生物标志物检测评估脑血管微循环及内皮功能, 旨在探讨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为临床诊疗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CT灌注成像 脑损伤 动脉 急危重症 再出血 CT血管成像 神经外科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的策略和技巧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61-162,167,共3页
尽管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发展迅猛,显微外科夹闭手术因其能有效夹闭动脉瘤,保持载瘤动脉通畅,仍然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手术技巧,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一直是同行们探讨的话题。现就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部分... 尽管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发展迅猛,显微外科夹闭手术因其能有效夹闭动脉瘤,保持载瘤动脉通畅,仍然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手术技巧,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一直是同行们探讨的话题。现就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部分关键步骤,结合文献及个人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动脉 侧裂 血管内治疗 手术夹闭 夹闭动脉 颈内动脉 临时阻断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所致并发症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喜平 冯巍 赵旭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4期670-671,共2页
随着颅内支架运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使这类动脉瘤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也存在着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血管痉挛、术中动脉瘤破裂、支架移位、血栓形成、动脉穿支出血、支架塌陷、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弹簧圈突入邻近动脉等。积极... 随着颅内支架运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使这类动脉瘤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也存在着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血管痉挛、术中动脉瘤破裂、支架移位、血栓形成、动脉穿支出血、支架塌陷、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弹簧圈突入邻近动脉等。积极预防和处理相关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1]。我科于2010年至2013年末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182例,其中有17例患者术中出现相关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 弹簧圈栓塞 动脉破裂 颈内动脉 血管痉挛 血栓形成 动脉穿支 动脉 夹层动脉 盐酸替罗非班
下载PDF
合并支气管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咯血的介入治疗策略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婧娴 刘玉娥 +6 位作者 申景 高峰 幕伟 苏泽文 刘小军 王海燕 岳建荣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370-1372,共3页
支气管大咯血为临床常见急症,是指每次咳血量超过100 ml,或24 h咯血量超过600 ml,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特别是合并支气管动脉假性动脉瘤,由于反复咯血,胸腔压力变化,可导致动脉瘤破裂,发生凶险且危急生命的大咯血。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假性动脉 介入治疗 咯血量 栓塞剂 动脉 微导管 压力变化 动脉 供血动脉
下载PDF
Surpass Evolv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
作者 杨叶 黄晓松 +3 位作者 杨莹 刘柳青 闫江婷 林莉瑶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病变,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近1%,但其死亡率为20%,甚至更高[1]。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是由于颅脑损伤造成血管壁全层损伤而形成,通常在损伤动脉破口处形成血肿,局限化血肿在受到动脉血流的不断冲击下形... 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病变,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近1%,但其死亡率为20%,甚至更高[1]。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是由于颅脑损伤造成血管壁全层损伤而形成,通常在损伤动脉破口处形成血肿,局限化血肿在受到动脉血流的不断冲击下形成血肿内空腔,成为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相比,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无真正的血管壁结构,也不具备真正意义上与载瘤动脉相连的瘤颈。由于假性动脉瘤术中破裂风险高,且缺乏可夹闭的组织,因此,通常不使用外科夹闭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假性动脉 颅脑损伤 局限化 动脉 真性动脉 血流导向装置 动脉血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