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外型桥小脑角区髓母细胞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常盼盼 韩帅 +1 位作者 别黎 李毅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1-704,I0007,共5页
目的:探讨轴外型桥小脑角(CPA)区髓母细胞瘤(MB)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临床预后,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例诊断为轴外型CPA区M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2例患... 目的:探讨轴外型桥小脑角(CPA)区髓母细胞瘤(MB)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临床预后,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例诊断为轴外型CPA区M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2例患者因头痛伴听力下降入院,头部核磁共振(MRI)平扫及增强提示CPA占位性病变。2例患者均行CPA区肿瘤切除术。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可见肿瘤位于轴外,术后病理证实为MB,随访1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对于轴外型CPA占位性病变,术前应考虑MB的可能性。积极的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 髓母细胞瘤 预后
下载PDF
基于CT数据的数字六轴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贾斌 费晨 +7 位作者 任敬 王敏 贺金龙 许兆辰 路玉峰 齐亮 廖永华 乔锋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2-557,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CT数据的数字六轴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应用自主研发的基于CT数据的数字六轴外固定架治疗的4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CT数据的数字六轴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应用自主研发的基于CT数据的数字六轴外固定架治疗的4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36.0±9.4)岁(范围:25~50岁)。AO分型42A型15例,42B型11例,42C型1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7例,Gustilo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例。将2个或3个平面环与六根连接杆连接组装成完整的六轴外固定架,通过固定针将远近段骨折块分别与平面环连接固定,术后根据CT数据,利用配套软件计算出6根连接杆需要调节的长度,然后逐一调节连接杆长度,即完成骨折的复位。通过测量术后X线片,评估六轴外固定架的复位精度;收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记录外固定架拆除时间,末次随访时根据Johner-Wruhs评分评价患肢功能。结果术后即刻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侧方移位[M(IQR)]2.3(2.5)mm(范围:0.3~7.3 mm),前后移位2.1(2.4)mm(范围:0.3~5.7 mm),前后成角2.5(2.4)°(范围:0~5°),内外成角2.1(1.5)°(范围:0~4°),外观未发现明显的内外旋畸形。术后第2天,所有患者均可扶双侧拐杖部分负重行走,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术后1个月,患者可完全负重行走,骨折处无疼痛不适,部分患者针孔处疼痛,均可忍受。43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33.3±7.3)周(范围:24~42周)。待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拆除时间为术后20(3)周(范围:18~25周)。截至末次随访,患者均未发生二次骨折,患肢Johner-Wruhs评分为优39例,良4例。结论基于CT数据的数字六轴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复位精确、固定牢靠、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创伤小等优点,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一种微创方法,尤其适合开放伤等皮肤软组织条件不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胫骨 腓骨 数字六固定架
原文传递
一种获得均匀磁场的新方法——改进型的Helmholtz线圈 被引量:6
3
作者 佘守宪 王健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共4页
提出一种获得均匀磁场的新方法 ,即将Helmholtz线圈改为 3个同半径的串联线圈 ,以得到改进型的Helmholtz线圈 .经计算得到了改进型Helmholtz线圈磁场的简单公式 ,对公式的分析表明 。
关键词 均匀磁场 Helmholtz线圈 串联线圈 对称 上磁场 磁场
下载PDF
Φ_0300激光扩束器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郝沛明 袁立银 +1 位作者 李玮玮 潘宝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0-853,共4页
从三级像差理论出发,分析伽里略(Galilean)和开卜勒(Keplerian)两种类型扩束器的轴外像差没有得到很好校正的原因·通过合理的光路分析,设计出一种轴上和轴外像差都得到很好校正、大口径大相对孔径、视场可增大的、光学性能优于伽... 从三级像差理论出发,分析伽里略(Galilean)和开卜勒(Keplerian)两种类型扩束器的轴外像差没有得到很好校正的原因·通过合理的光路分析,设计出一种轴上和轴外像差都得到很好校正、大口径大相对孔径、视场可增大的、光学性能优于伽里略和开卜勒扩束器的新型扩束器·并给出了物镜通光口径为300mm、物镜焦距为800mm、视场为4mrad、放大倍率为30倍、主工作波长为0.6328μm的非球面扩束器光学系统结构参量,且进行了像质评价·调整此扩束器目镜组中各镜片的间隔以及物镜和目镜的间隔可以使该扩束器在三个波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扩束器 三级像差理论 像差
下载PDF
成人低磷性佝偻病的手术治疗策略探讨
5
作者 杜辉 李恒 +5 位作者 李兴 赖良鹏 何啸天 王建业 杨敬 武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524,共9页
目的:探讨成人低磷性佝偻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5例(48侧)低磷性佝偻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女22例,男3例;年龄16~46岁,平均(27.1±7.3)岁;体重指数21.9~38.7 kg/m2,平均... 目的:探讨成人低磷性佝偻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5例(48侧)低磷性佝偻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女22例,男3例;年龄16~46岁,平均(27.1±7.3)岁;体重指数21.9~38.7 kg/m2,平均(28.5±4.2)kg/m2。下肢内翻的43侧作为内翻组,下肢外翻的5侧作为外翻组。测量手术前后的髋膝踝角(HKA)、关节线倾斜角、股骨远端外侧角(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远端外侧角(LDTA)、股骨远端后侧角(PDFA)、胫骨近端后侧角(PPTA)和胫骨远端前侧角(ADTA)等影像学指标,记录术前及术后的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及下肢功能评分(LEFS),采用Likert满意度量表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25例患者获得12~81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6±18.7)个月。有41侧下肢使用外固定器治疗,外固定器佩戴时间为3.6~12.9个月,中位数(四分位数)为6.8(5.2,7.8)个月,其余7侧下肢单纯使用内固定治疗。内翻组术后HKA、LDFA、MPTA、LDTA、PDFA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均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外翻组术后HKA、LDFA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DFA和MPTA术后均值略高于正常值。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131.3°±7.7°降至术后124.9°±11.2°(t=5.432,P<0.001);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53.1°±6.1°降至术后49.8°±7.9°(t=3.441,P=0.001)。LEFS由术前(60.7±2.4)分升高至术后(70.3±1.3)分(t=-27.219,P<0.001)。Likert满意度结果非常满意21人,满意3人,一般1人。结论:成人低磷性佝偻病的下肢畸形可以通过合理的手术治疗得到安全有效的矫正,其中结合股骨急性矫正和胫骨逐步矫正的方法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性佝偻病 ILIZAROV技术 固定器 髓内钉 单臂固定器
下载PDF
六轴外固定器延长后置入髓内钉术治疗胫骨短缩
6
作者 杜辉 李恒 +3 位作者 何啸天 王建业 杨敬 武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451,共8页
目的:评估六轴外固定器延长后置入髓内钉术(LATN)治疗胫骨短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9月采用LATN治疗的10例胫骨短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7~33岁,平均(23.5±6.2)岁。测量手术前后... 目的:评估六轴外固定器延长后置入髓内钉术(LATN)治疗胫骨短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9月采用LATN治疗的10例胫骨短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7~33岁,平均(23.5±6.2)岁。测量手术前后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和机械轴过胫骨平台位置的百分比。末次随访时记录踝关节屈伸活动度、使用基于外固定器联合髓内钉延长术(LON)评分加以改良的积水潭(JST)胫骨延长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并采用Likert量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LATN疗效指标与年龄、预期和实际延长长度的相关性。结果:1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59个月,平均(35.2±12.8)个月。延长长度为2.0~10.6 cm,平均(6.2±2.3)cm;带外固定器时间为1.9~6.1个月,平均(4.7±1.2)个月,外固定指数(EFI)为0.6~1.4个月/厘米,中位数(四分位数)为0.71(0.67,1.00)个月/厘米。骨愈合时间为4.2~14.4个月,平均(8.6±2.8)个月,骨愈合指数(BHI)为1.0~2.6个月/厘米,平均(1.5±0.5)个月/厘米。手术前后MPTA、机械轴线通过胫骨平台位置的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平均减小9.0°±3.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ST胫骨延长评分显示优7例,良3例,中和差均0例;患者满意度为非常满意9例,满意1例。无一例出现深部感染。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实际延长长度与BHI均呈正相关(r=0.679、P=0.031,r=0.640、P=0.046),实际延长长度与EFI呈负相关(r=−0.688,P=0.028)。结论:LATN是安全、有效的胫骨延长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延长后置入髓内钉术 固定器 胫骨
下载PDF
六轴外固定器在下肢畸形治疗中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兴东 张永红 王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8-473,共6页
背景:由于下肢开放骨折所导致的骨髓炎、骨缺损及下肢畸形患者数量显著增加,使得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的应用逐步增多。尽管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这类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诸多缺陷。目的:文章就六轴外固定器在下肢畸形治疗... 背景:由于下肢开放骨折所导致的骨髓炎、骨缺损及下肢畸形患者数量显著增加,使得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的应用逐步增多。尽管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这类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诸多缺陷。目的:文章就六轴外固定器在下肢畸形治疗中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方法:第一作者通过检索2001年2月至2021年2月为止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英文检索词:"hexapod external frame,taylor spatial frame,ortho-SUV,truelok-Hex",中文检索词:"六轴外固定、泰勒外固定支架、奥尔托夫架、taylor外固定支架"。最终纳入50篇文献,并以此对六轴外固定器在下肢畸形治疗中的发展与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应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不宜使用内固定的下肢开放骨折和肢体畸形等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可通过张力-应力法则牵拉骨及软组织再生,使许多传统骨科技术无法治疗的疾病得到治愈。(2)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存在治疗周期长、操作复杂及对医师经验要求高等缺陷。(3)六轴外固定器主要特点为通过六根可调节连接杆,形成虚拟铰链,以实现多维度畸形同时矫正,且在治疗过程中无需更换铰链;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矫正精度显著提高,畸形残留率大幅降低;(4)六轴外固定器已广泛应用于下肢骨不连、骨缺损、马蹄足及关节畸形等疾病的治疗,且同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5)六轴外固定器存在稳定性较差、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学习曲线复杂及价格高昂等缺陷,使其无法进一步推广使用。(6)今后需进一步改进处方软件,降低人为因素影响,逐步实现六轴外固定器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同时还需实现自主研发,降低使用成本,使其可以广泛地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畸形 固定器 环形固定架 泰勒式架 奥尔托夫架 骨折固定 畸形矫正 ILIZAROV技术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足踝外固定矫形方案设计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葛韵斐 张氢 +2 位作者 徐立伟 沈义东 孙远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0-200,共11页
针对六轴外固定器在足踝矫形时的调整方案设计问题以及矫形器在治疗过程中的位姿变化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足踝外固定矫形方案设计方法。首先结合神经网络对六轴外固定器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其次讨论了针对不同矫形目标的常... 针对六轴外固定器在足踝矫形时的调整方案设计问题以及矫形器在治疗过程中的位姿变化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足踝外固定矫形方案设计方法。首先结合神经网络对六轴外固定器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其次讨论了针对不同矫形目标的常规踝构型、斜接串联构型、对接串联构型以及并联构型等不同矫形器构型模式,最后分析了六轴外固定器的计算机辅助调整方案并考虑了伸缩螺杆调节顺序对治疗轨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所提方法设计的六轴外固定器调整方案可以对不同足踝畸形类型下的矫正治疗进行有效指导并均能取得理想的残余畸形,平均残余位移畸形小于1 mm且平均残余成角畸形小于1°;同时也可以使六轴外固定器在治疗过程中的位姿变化轨迹更接近理想线性轨迹,优化后的位置轨迹偏移量和姿态轨迹偏移量分别减少了31%和19%,有效减缓了患者的痛苦并改善足踝矫形治疗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畸形 固定器 矫形方案 神经网络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六轴外固定器骨搬移术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伴节段性骨缺损 被引量:1
9
作者 沈义东 崔毅 +4 位作者 邹国友 王昕 穆洪鑫 卞荣鹏 吴崇昊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786-792,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六轴外固定器进行骨搬移术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伴节段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使用计算机辅助六轴外固定器进行骨搬移术治疗的28例开放性胫骨骨折伴节段...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六轴外固定器进行骨搬移术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伴节段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使用计算机辅助六轴外固定器进行骨搬移术治疗的28例开放性胫骨骨折伴节段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9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8.4±13.9)岁。所有病例均为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骨缺损的长度为5.1~17.2 cm,平均(9.3±3.1)cm。其中11例伴有骨感染,15例伴有软组织缺损,软组织缺损的面积为30~240 cm2,平均(78.8±55.4)cm^(2)。所有病例均为胫骨中段或远端骨缺损,采用胫骨近端截骨向远端搬移。计算骨延长指数(LI),进行Ilizarov技术研究会与应用学会(ASAMI)骨与下肢功能评价,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7~45.3个月,平均(32.1±8.1)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外固定器佩带时间为6.6~15.3个月,平均(9.7±2.2)个月。LI为0.7~1.6月/厘米,平均(1.1±0.2)月/厘米。ASAMI骨评价结果显示:优27例,良1例,可0例,差0例;优良率100%(28/28)。ASAMI下肢功能评价结果显示:优23例,良4例,可1例,差0例,失败0例;优良率96.5%(27/28)。4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1例患者拆除外固定器后出现了对合端局部软组织破溃,1例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畸形。结论:计算机辅助六轴外固定器进行骨搬移术是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伴节段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骨延长愈合快,骨与下肢功能评价好。六轴外固定器数字化外固定技术可以精准调节骨搬移过程中的机械轴偏移和对合端的移位、成角、旋转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器 骨搬移术 开放性胫骨骨折 骨缺损
下载PDF
数字化六轴外固定架和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进 路玉峰 +2 位作者 万清明 徐晨 黄小强 《骨科》 CAS 2023年第6期489-494,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数字化六轴(QSF)外固定架和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98例胫骨干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9例,女29例,年龄为... 目的对比分析数字化六轴(QSF)外固定架和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98例胫骨干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9例,女29例,年龄为(40.98±13.81)岁(16~71岁)。48例采用数字化六轴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QSF外固定组),50例采用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髓内钉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下地负重时间等;其他随访及影像资料:完全负重时间、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效果(术后成角及移位情况)、并发症等。结果QSF外固定组病人均采用闭合复位骨折;髓内钉组有7例病人切开复位骨折,其余病人采用闭合复位骨折。所有病人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病人随访(29.38±10.1)个月(12~44个月)。QSF外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下地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踝关节背伸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的末次随访中,QSF外固定组病人LEFS评分显著高于髓内钉组(P<0.05)。结论与髓内钉固定相比,QSF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干骨折创伤更小、复位效果好、开始及完全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取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数字化六固定架 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临床疗效 对照研究
下载PDF
基于相位测量偏折术的成像透镜轴外点波像差测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阮一郎 李大海 +2 位作者 余林治 张新伟 肖翔天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05-114,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测量成像透镜轴外点波像差的方法。基于逆哈特曼原理建立了逆光线追迹模型,通过标定的系统参数,测量了透镜轴外视场点的波像差。通过模拟和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实验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测量了有效孔径为60 mm的平... 提出了一种测量成像透镜轴外点波像差的方法。基于逆哈特曼原理建立了逆光线追迹模型,通过标定的系统参数,测量了透镜轴外视场点的波像差。通过模拟和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实验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测量了有效孔径为60 mm的平凸透镜在不同视场下的波像差,将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分析了轴外点初级像散和初级彗差随视场和入瞳孔径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具有测量动态范围大、测量系统结构简单、实验设备成本低廉、测量环境易实现等优点,并且无需复杂的相机标定过程,为透镜的轴外点波像差测量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透射波前检测 相位测量偏折术 波像差
原文传递
近地天体望远镜配置大阵面CCD后轴外像差的校正 被引量:3
12
作者 照日格图 赵海斌 +1 位作者 刘伟 李彬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69,共10页
近地天体望远镜由SI600S (4k×4k) CCD升级为STA1600LN (10k×10k) CCD后,观测视场由4 deg^2增至9 deg^2,可用视场直径由望远镜原设计视场的3.14°增至4.28°,超出原设计36%,同时作为CCD密封窗的场镜增厚8.75 mm;两个... 近地天体望远镜由SI600S (4k×4k) CCD升级为STA1600LN (10k×10k) CCD后,观测视场由4 deg^2增至9 deg^2,可用视场直径由望远镜原设计视场的3.14°增至4.28°,超出原设计36%,同时作为CCD密封窗的场镜增厚8.75 mm;两个因素导致10k CCD成像的轴外像差增大,视场外围的像质变差.依据望远镜原始设计光学参数,借助光学设计软件ZEMAX进行像质改善尝试,最终选择在10k CCD场镜前插入一个由两片球面透镜组成的场改正镜,使10k CCD的轴外像差得到校正.同时还提出了一个进一步拓展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能力的设计方案,将望远镜的可用视场从目前的14.38 deg^2扩展至28.27 de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 CCD 场镜 像差 施密特改正镜 高级像差 场改正镜
下载PDF
销齿传动中销齿轮齿形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军强 胡志军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69,共3页
销齿传动多用于大速比传动、低速运行的大型设备。由于这种传动形式采用成本低、制造容易的围带销代替大型渐开线齿轮,极大降低了制造成本。销齿轮的齿形采用外摆线的内侧等距曲线,理论上销齿传动是纯滚动接触,运动副磨擦损失小,传动效... 销齿传动多用于大速比传动、低速运行的大型设备。由于这种传动形式采用成本低、制造容易的围带销代替大型渐开线齿轮,极大降低了制造成本。销齿轮的齿形采用外摆线的内侧等距曲线,理论上销齿传动是纯滚动接触,运动副磨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齿传动 摆线针轮定啮合传动 齿形设计
原文传递
受激发射损耗显微中空心损耗光的光强分布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亚楠 汪召军 +4 位作者 梁言生 严绍辉 但旦 姚保利 雷铭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7,共9页
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STED)作为一种远场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具有几十纳米甚至几纳米的空间分辨率,是细胞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成像工具。圆环形空心损耗光在物镜焦点附近的光场强度分布对STED空间分辨率起决定性作用。在高数值孔径... 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STED)作为一种远场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具有几十纳米甚至几纳米的空间分辨率,是细胞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成像工具。圆环形空心损耗光在物镜焦点附近的光场强度分布对STED空间分辨率起决定性作用。在高数值孔径物镜聚焦下,光场的偏振态会对聚焦光场的强度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此外,显微系统的轴外像差会严重破坏空心损耗光焦斑的中心对称性。基于矢量衍射理论,理论模拟了在高数值孔径物镜聚焦条件下,入射涡旋光的偏振态和光学系统中的彗差和像散对空心损耗光焦场强度分布的影响。实验上使用纯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来校准光学系统相差,优化变形的损耗光,利用纳米探针扫描焦点区域,测量了其焦场强度分布。测量结果与由矢量稍微理论观测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 受激辐射损耗显微 超分辨 像差 空间光调制器
原文传递
芯轴外支撑锁紧装置轴承损坏原因分析及改造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丽 《重型机械科技》 2007年第1期34-35,39,共3页
就涟钢横切机组开卷机芯轴外支撑设备锁紧装置滑架左端的滚动轴承多次被损坏进行分析,并采取将滑架左端的滚动改为滑动等措施进行了设备改造,效果良好。
关键词 支撑 锁紧装置 改造
下载PDF
传声器拾音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布鲁斯·巴特利特 詹尼·巴特利特 朱慰中(译) 《演艺科技》 2013年第2期25-29,共5页
介绍传声器的选择、摆放位置、拾音方式等传声器技术,并阐述适用于各种情况下拾音的通用规则。
关键词 传声器 表面拾音技术 三比一规则 声染色
下载PDF
多畸形矫正模式下的六轴外固定支架调整方案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葛韵斐 张氢 孙远韬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8,共9页
六轴外固定支架广泛应用于肢体畸形矫正,其中在多种畸形矫正治疗模式下根据有限的临床诊疗数据开展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支架调整方案计算方法是实现矫形目标的关键。基于六轴外固定支架的机构运动学,对包括迟发畸形治疗模式、全残留畸形治... 六轴外固定支架广泛应用于肢体畸形矫正,其中在多种畸形矫正治疗模式下根据有限的临床诊疗数据开展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支架调整方案计算方法是实现矫形目标的关键。基于六轴外固定支架的机构运动学,对包括迟发畸形治疗模式、全残留畸形治疗模式及环优先治疗模式在内的各类畸形矫正治疗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模式下支架各构件与远近畸形骨段之间的空间位姿关系并提出了对应支架调整方案的计算方法。不仅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了矫形仿真,验证了有关多畸形矫正治疗模式分析的合理性,而且开展了尸体肢体标本临床矫形试验,证明了所提出的多畸形矫正治疗模式下的支架调整方案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支架 畸形矫正 治疗模式 调整方案 并联机构
下载PDF
跨中、后颅窝轴外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立清 张云亭 +2 位作者 余桂荣 岳建坤 宋兆伟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2期875-877,共3页
目的 :提高对跨中、后颅窝轴外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60例经病理证实的跨中、后颅窝轴外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按位置分为中央型和外侧型 ,后者又分中颅窝型、后颅窝型及骑跨型 ,分析各型构成情况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中央型... 目的 :提高对跨中、后颅窝轴外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60例经病理证实的跨中、后颅窝轴外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按位置分为中央型和外侧型 ,后者又分中颅窝型、后颅窝型及骑跨型 ,分析各型构成情况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中央型 12例 ,脊索瘤 5例 ,垂体瘤 3例 ,鼻咽癌 2例 ,颅咽管瘤、脑膜瘤各 1例。外侧型 48例 ,三叉神经肿瘤 14例 ,脑膜瘤 12例 ,表皮样囊肿 11例 ,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 4例 ,皮样囊肿、转移瘤各 2例 ,血管外皮瘤、颈静脉球瘤、鼻咽癌各 1例。多数病变可根据影像学特点做出诊断并明确范围。结论 :按位置特征对跨中、后颅窝轴外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分型 ,有助于定性诊断及范围描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窝 肿瘤样病变 影像学诊断 肿瘤
下载PDF
光学镜头调制传递函数的测试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理 《科技与创新》 2014年第20期120-120,124,共2页
为了定量、客观、全面地评价光学镜头的像质,介绍了光学镜头调制传递函数的测试。先简要叙述了测试的原理,并给出计算公式;然后介绍了测试步骤,其中包括固定、穿轴、测试中心视场和测试轴外视场;最后介绍了测试时的注意事项,包括对测试... 为了定量、客观、全面地评价光学镜头的像质,介绍了光学镜头调制传递函数的测试。先简要叙述了测试的原理,并给出计算公式;然后介绍了测试步骤,其中包括固定、穿轴、测试中心视场和测试轴外视场;最后介绍了测试时的注意事项,包括对测试工装的要求、对测试平面的要求和正、负轴外视场测试值相差较大时的处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传递函数 光学镜头 中心视场 视场
下载PDF
轴对称非静态电流分布轴外场的一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永顺 李子军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3,30,共7页
在轴对称非静态电流分布的情况下,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轴对称性,给出了轴外电磁场的一种计算方法.
关键词 对称 非静态 电流分布 电磁场 计算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