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腰骶椎失稳症
被引量:
14
1
作者
戎利民
董健文
+4 位作者
刘斌
冯丰
史德海
谢沛根
蔡道章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评价轴向椎体间融合术(AxiaLIF)微创手术治疗L5/S1失稳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尾骨尖旁2cm切口,在G臂X线透视下,经骶椎前方建立工作通道,骨性通道入口在S1-2之间,用特殊工具经轴向的工作通道切除椎间盘、植骨,最...
目的评价轴向椎体间融合术(AxiaLIF)微创手术治疗L5/S1失稳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尾骨尖旁2cm切口,在G臂X线透视下,经骶椎前方建立工作通道,骨性通道入口在S1-2之间,用特殊工具经轴向的工作通道切除椎间盘、植骨,最后拧入长度合适的轴向固定螺栓。治疗12例L5/S1失稳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随访观察椎间融合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0~70min,术中出血50—90ml,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于术后第2天戴腰围活动。随访时间3~9个月,VAS和ODI分别由术前6.66±0.89和61.18±7.93降至术后3个月2.08±0.79和21.51±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融合情况:1例于术后6个月完全融合,10例部分融合,1例尚未见融合。结论轴向椎体间融合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为L5/S1,节段提供一个安全而微创的椎体间融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失稳症
轴向
椎体
间
融合术
微创手
术
原文传递
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被引量:
1
2
作者
欧肇兰
罗春晓
+2 位作者
李晓玲
袁海娟
陈昌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L5/S1失稳症,减少其最有可能发生的出血、感染、神经及毗邻结构损伤等并发症的护理内容。方法从腰骶部的解剖结构,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工作通道的建立和手术入路等方面分析发生并发症的机理,相对应地采取...
目的探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L5/S1失稳症,减少其最有可能发生的出血、感染、神经及毗邻结构损伤等并发症的护理内容。方法从腰骶部的解剖结构,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工作通道的建立和手术入路等方面分析发生并发症的机理,相对应地采取彻底的术区皮肤准备,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严密地护理观察,和适时的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护理。结果本组12病人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第2天戴腰围下床活动,随访3~9个月,病人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精心细致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轴向
椎体
间
融合术
微创手
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3
作者
欧肇兰
罗春晓(通讯作者)
+2 位作者
李晓玲
袁海娟
邓颜芳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2期254-255,共2页
目的:总结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L5/S1失稳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方法:通过对临床12例施行了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腰骶椎失稳症患者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疏导,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适时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
目的:总结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L5/S1失稳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方法:通过对临床12例施行了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腰骶椎失稳症患者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疏导,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适时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结果:该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第2天戴腰围下床活动,随访3—9个月,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前严格的皮肤准备和肠道准备,术后对伤口,排便情况和肢体神经功能情况的观察加上适时的功能锻炼指导是该术式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轴向
椎体
间
融合术
微创手
术
腰椎失稳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腰骶椎失稳症
被引量:
14
1
作者
戎利民
董健文
刘斌
冯丰
史德海
谢沛根
蔡道章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
出处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文摘
目的评价轴向椎体间融合术(AxiaLIF)微创手术治疗L5/S1失稳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尾骨尖旁2cm切口,在G臂X线透视下,经骶椎前方建立工作通道,骨性通道入口在S1-2之间,用特殊工具经轴向的工作通道切除椎间盘、植骨,最后拧入长度合适的轴向固定螺栓。治疗12例L5/S1失稳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随访观察椎间融合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0~70min,术中出血50—90ml,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于术后第2天戴腰围活动。随访时间3~9个月,VAS和ODI分别由术前6.66±0.89和61.18±7.93降至术后3个月2.08±0.79和21.51±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融合情况:1例于术后6个月完全融合,10例部分融合,1例尚未见融合。结论轴向椎体间融合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为L5/S1,节段提供一个安全而微创的椎体间融合方式。
关键词
腰椎失稳症
轴向
椎体
间
融合术
微创手
术
Keywords
Lumbar instability
Axi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xiaLI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被引量:
1
2
作者
欧肇兰
罗春晓
李晓玲
袁海娟
陈昌燕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2期87-88,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L5/S1失稳症,减少其最有可能发生的出血、感染、神经及毗邻结构损伤等并发症的护理内容。方法从腰骶部的解剖结构,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工作通道的建立和手术入路等方面分析发生并发症的机理,相对应地采取彻底的术区皮肤准备,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严密地护理观察,和适时的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护理。结果本组12病人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第2天戴腰围下床活动,随访3~9个月,病人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精心细致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
轴向
椎体
间
融合术
微创手
术
并发症
Keywords
Nursing
Axi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xiaLI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omplications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3
作者
欧肇兰
罗春晓(通讯作者)
李晓玲
袁海娟
邓颜芳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2期254-255,共2页
文摘
目的:总结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L5/S1失稳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方法:通过对临床12例施行了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腰骶椎失稳症患者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疏导,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适时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结果:该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第2天戴腰围下床活动,随访3—9个月,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前严格的皮肤准备和肠道准备,术后对伤口,排便情况和肢体神经功能情况的观察加上适时的功能锻炼指导是该术式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
关键词
护理
轴向
椎体
间
融合术
微创手
术
腰椎失稳症
Keywords
Nurning
Axi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xiaLI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Lumbar instability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R681.5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轴向椎体间融合术微创治疗腰骶椎失稳症
戎利民
董健文
刘斌
冯丰
史德海
谢沛根
蔡道章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4
原文传递
2
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欧肇兰
罗春晓
李晓玲
袁海娟
陈昌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腰骶部轴向椎体间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欧肇兰
罗春晓(通讯作者)
李晓玲
袁海娟
邓颜芳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