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与椎管内动静瘘--50年诊治经验》内容简介
1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I0003-I0004,共2页
颅内与椎管内动静脉瘘是神经系统比较少见的一类脑脊髓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脑、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所表现的系列症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1971~2021年底,50年来共收治颅内5种、椎管内3种共8种... 颅内与椎管内动静脉瘘是神经系统比较少见的一类脑脊髓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脑、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所表现的系列症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1971~2021年底,50年来共收治颅内5种、椎管内3种共8种类型颅内与椎椎管内动静脉瘘,即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软脑膜动静脉瘘、椎动静脉瘘、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Galen静脉瘤)、硬脊膜动静脉瘘、硬脊膜外动静脉瘘与软脊膜动静脉瘘(脊髓周围软脊膜动静脉瘘或简称髓周动静脉瘘),近1500例病人。以选择性脑、脊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诊断金标准,并随着影像数字化的技术的发展及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开发应用,获得更清晰并能显示多种解剖结构毗邻的多模态脑、脊髓融合影像,提高了对颅内与椎管内动静脉瘘诊断的精准性,避免了误诊,有效指导血管内介入、直视手术或复合手术的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髓血管疾病 血管内介入 直视手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复合手术
下载PDF
肺癌软脊膜转移致下肢痛1例
2
作者 彭学莲 叶菱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291-1293,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双下肢麻木伴疼痛1+月,加重10+d”入院。1+月前,患者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行放疗后出现双下肢及臀部麻木伴疼痛,疼痛为酸痛,持续几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无加重或缓解因素;10+d前,上述症状加重且出现大小便失禁... 1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双下肢麻木伴疼痛1+月,加重10+d”入院。1+月前,患者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行放疗后出现双下肢及臀部麻木伴疼痛,疼痛为酸痛,持续几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无加重或缓解因素;10+d前,上述症状加重且出现大小便失禁,疼痛以右下肢为重,伴麻木及臀部压痛,严重影响站立及行走,无恶心、呕吐、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13+年前因脊柱侧弯行“脊柱侧弯矫正术”;7+年前于外院诊断为“右肺腺癌伴多浆膜腔积液,肝转移”,行靶向治疗及放化疗;7+月前,患者出现下肢无力症状,考虑为“脑转移”,行放疗后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肿大 大小便失禁 双下肢麻木 柱侧弯 多浆腔积液 下肢痛 脑转移
下载PDF
胸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丹 廖志辉 李晓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0-761,共2页
脊膜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含色素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来源于软脊膜的黑色素细胞,可发生于脑脊膜任何部位。我科收治胸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黑色素细胞瘤 髓外硬 原发性 椎管内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黑色素瘤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颅内及软脊膜下广泛转移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爱华 马思原 +4 位作者 戈纯 徐杰 吴卫江 房文峰 陆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颅内及软脊膜下广泛转移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尿路上皮癌颅内及软脊膜转移病例。术前MRI提示颅内多发转移,颈胸腰多发软脊膜转移灶。术前PET/CT及全腹增强CT未发现原发病灶。选择全麻下行经前额纵裂入路三脑室...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颅内及软脊膜下广泛转移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尿路上皮癌颅内及软脊膜转移病例。术前MRI提示颅内多发转移,颈胸腰多发软脊膜转移灶。术前PET/CT及全腹增强CT未发现原发病灶。选择全麻下行经前额纵裂入路三脑室前肿瘤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提示分化差的转移癌,根据光镜形态及免疫表型首先考虑泌尿系统来源。术后给予安罗替尼靶向治疗后复查头颅及脊髓MRI提示肿瘤颅内肿瘤部分缩小,但软脊膜转移无明显变化,同时存在交通性脑积水。术后5个月后因肺部感染去世。结论不明原发性癌症需仔细确定肿瘤原发部位,以便进一步治疗。以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尿路上皮癌,文献报道少见,而合并全脊髓软脊膜下广泛转移更罕见,总体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颅内 上皮癌 泌尿系统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L-精氨酸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立 李涛 +1 位作者 孙锡超 贾连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对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闭合性液压损伤装置致大鼠脊髓(T_9)中度损伤后,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静脉注射L-精氨酸、D-精氨酸及生理盐水。监侧血流动力学、早期组织超微结构、神经电生理、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损伤后早...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对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闭合性液压损伤装置致大鼠脊髓(T_9)中度损伤后,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静脉注射L-精氨酸、D-精氨酸及生理盐水。监侧血流动力学、早期组织超微结构、神经电生理、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损伤后早期应用L-精氨酸可显著舒张软脊膜小动脉,增加局部血流量,减轻组织水肿,降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神经功能恢复较快。结论脊髓损伤后早期适量增加局部一氧化氮生成,可产生组织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早期应用 继发性髓损伤 治疗 组织超微结构 神经功能恢复 一氧化氮生成 组织保护作用 血流动力学 神经电生理 局部血流量 髓屏障 液压损伤 静脉注射 不同时间 生理盐水 组织水肿 闭合性 小动脉 通透性
原文传递
猫的许多腹根传入纤维是背根神经节细胞的第三个分支
6
作者 Jun Kim 张培建 刘秉枢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虽然哺乳动物脊神经腹根中的一些无髓初级传入纤维,通过腹根直接进入脊髓已有报导,但大部分似乎经背根进入。据认为,背根纤维可能有三种排列:(1)分布至腹侧软脊膜和/或周围组织的神经纤维,以腹根作为其到达背根节的捷径;(2)始于周围的... 虽然哺乳动物脊神经腹根中的一些无髓初级传入纤维,通过腹根直接进入脊髓已有报导,但大部分似乎经背根进入。据认为,背根纤维可能有三种排列:(1)分布至腹侧软脊膜和/或周围组织的神经纤维,以腹根作为其到达背根节的捷径;(2)始于周围的初级传入纤维进入腹根但又,返转出来经背根进入脊髓;(3)背根节细胞至少发出三个分支,分别位于背根、腹根和周围,呈T 形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根 背根 初级传入 腹侧 中央突 节段性疼痛 神经传导 中枢作用 电生理研究
下载PDF
曼氏血吸虫脊髓病:临床和病理表现
7
作者 Carod Artal F.J. Vargas A.P. +1 位作者 Horan T.A. 高旭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1期44-45,共2页
Thirteen patients with Schistosoma mansoni myelopathy are reported. Neurologic syndromes included acute areflexic flaccid paraplegia (three), thoracic myelopathy with hyperreflexia and Babinski sign (six), and a cauda... Thirteen patients with Schistosoma mansoni myelopathy are reported. Neurologic syndromes included acute areflexic flaccid paraplegia (three), thoracic myelopathy with hyperreflexia and Babinski sign (six), and a cauda equina syndrome (four). Inflammatory granulomas and a schistosome worm in a leptomeningeal vein of the spinal cord were observed in the one patient coming to necrops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血吸虫 髓病 迟缓性瘫痪 巴氏征阳性 反射消失 反射亢进 马尾综合征 炎性肉芽肿 神经症状
下载PDF
尊重生命 正视死亡--对晚期肿瘤患儿诊疗的人文思考
8
作者 范绮梦 武宇辉 《中国医学人文》 2022年第11期61-63,共3页
2022年2月16日,我第一次接触到小轩。小男孩瘦瘦的身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手脚僵直,脸色蜡黄,没有一点血色,眼窝深陷,瘦削的脸颊上,两个颧骨宛若两座小山般伫立在那里,全然没有12岁孩童该有的稚嫩与生气。脑干多发中线胶质瘤,伴软脊膜... 2022年2月16日,我第一次接触到小轩。小男孩瘦瘦的身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手脚僵直,脸色蜡黄,没有一点血色,眼窝深陷,瘦削的脸颊上,两个颧骨宛若两座小山般伫立在那里,全然没有12岁孩童该有的稚嫩与生气。脑干多发中线胶质瘤,伴软脊膜多发转移。看完病历资料,我有些遗憾和震惊,又翻了翻他以往的病历。两个月前,几乎毫无征兆,原本健康的小轩突发意识障碍。父母慌忙将他送到医院,颅脑CT检查提示颅脑占位伴破裂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历资料 尊重生命 破裂出血 胶质瘤 颧骨 人文思考 肿瘤患儿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9
作者 金爱芳 骆柘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析^(18)F-FDG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UVmax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效能。结果135例伴可疑椎管内转移症状的肿瘤患者中,硬脊膜内(软脊膜和髓内)转移18例,其他病变80例,脊髓无病变37例。18例硬脊膜内转移中,13例软脊膜转移,2例髓内转移,3例同时有软脊膜和髓内转移。转移表现为结节状(10例)或条片状(6例)18F-FDG摄取增高,对应CT上髓旁或髓内结节或脊髓肿胀。^(18)F-FDGPET/CT比MRI发现了更多的病灶,包括亚厘米的病灶。基于患者,^(18)F-FDG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9%、89.2%、89.1%;以转移灶和正常脊髓SUVmax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界值为2.45时约登指数最大,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2%、75.7%。结论18F-FDG PET/CT是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一种可选择影像模式。硬脊膜内转移大多数表现为局灶性高代谢病变,SUVmax可作为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转移 转移 髓内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代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SDAVF与SPAVF的诊治与鉴别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7期385-393,共9页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fistula,SDAVF)与脊髓髓周(软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cord ambbient p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PAVF)都是引起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spinalvenous hypertensionsyndrome,VHM)、...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fistula,SDAVF)与脊髓髓周(软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cord ambbient p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PAVF)都是引起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spinalvenous hypertensionsyndrome,VHM)、导致脊髓功能受损的脊髓血管疾病,前者相对多见、后者相对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硬动静脉瘘 髓髓周()动静脉瘘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椎板切除加软脊膜切开减压治疗胸腰段外伤性不完全性截瘫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铁洪 杜江鸿 +1 位作者 沈维栋 谢金瑞 《湖南医学》 2000年第1期39-40,共2页
作者等自1990年2月至1998年5月采用椎板切除加软脊膜多刀切开减压治疗胸腰段外伤性截瘫63例,经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3例,男性45例,女性18例;其中坠落伤48例;交通伤15例;年龄分布:23~30岁22例... 作者等自1990年2月至1998年5月采用椎板切除加软脊膜多刀切开减压治疗胸腰段外伤性截瘫63例,经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3例,男性45例,女性18例;其中坠落伤48例;交通伤15例;年龄分布:23~30岁22例,30~45岁38例,45~50岁3例;损伤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骨折 截瘫 椎板切除 切开
下载PDF
脊柱转移癌伴软脊膜转移1例
12
作者 马利加 胡攀攀 刘晓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3-566,共4页
脊柱转移癌(spinal metastases,SM)是指癌细胞经过血液、直接蔓延或脑脊液播散等方式转移至椎体,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骨转移形式^([1]),导致脊髓压迫时通常采用减压手术治疗。而软脊(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指肿瘤细... 脊柱转移癌(spinal metastases,SM)是指癌细胞经过血液、直接蔓延或脑脊液播散等方式转移至椎体,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骨转移形式^([1]),导致脊髓压迫时通常采用减压手术治疗。而软脊(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指肿瘤细胞侵犯软脊膜,大约10%的实体瘤患者会发生LM,LM可随脑脊液循环播散,通常进展较快、预后较差,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转移癌 转移 影像学特征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软脊膜下注射2型腺相关病毒免疫荧光染色分析
13
作者 柏秋实 苏胜 +4 位作者 王亮佳 郑洋洋 康娟娟 徐金影 池光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4979-4985,共7页
背景:经软脊膜下注射腺相关病毒的方法可将病毒局限于以注射点为中心的较小范围内,全身毒副作用小,节省病毒的用量,但目前尚无将此方法应用于脊髓损伤大鼠的相关报道,对损伤部位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转染情况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通... 背景:经软脊膜下注射腺相关病毒的方法可将病毒局限于以注射点为中心的较小范围内,全身毒副作用小,节省病毒的用量,但目前尚无将此方法应用于脊髓损伤大鼠的相关报道,对损伤部位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转染情况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通过软脊膜下注射2型腺相关病毒对脊髓损伤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转染效果及手术过程的技术要点。方法:实验方案经吉林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腺相关病毒组和模型组,均使用钳夹法构建脊髓损伤模型。腺相关病毒组经软脊膜下注射60μL病毒溶液;模型组经软脊膜下注射等量5%右旋糖酐溶液。于术后7,14和21d取脊髓标本,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分布情况和2型腺相关病毒转染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经软脊膜下注射病毒后,病毒溶液最终均匀分布于损伤部位上下约1 cm的范围内;②术后7,14 d仅有微量绿色荧光蛋白在脊髓损伤区域表达,直至术后21 d,在脊髓损伤空洞周围可见有大量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其在脊髓空洞周边部表达最为强烈,出现明显的胶质界膜;同时发现,2型腺相关病毒可稳定转染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其中星形胶质细胞集中分布于脊髓空洞周边部,而神经细胞散在分布于病毒转染范围内,注射范围以外正常组织仅见微量2型腺相关病毒转染;③该方法具有能将病毒局限于损伤部位,可靶向性转染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具有注射量病毒量低,全身毒副作用小,成本节约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腺相关病毒 钳夹型髓损伤 下注射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丝蛋白H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胶质瘢痕
下载PDF
移植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跨软脊膜迁入大鼠脊髓的研究
14
作者 陈钟芳 舒加 +2 位作者 马俊涛 倪紫美 牧佐渭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3-110,共8页
本文对移植的5-HT神经元从蛛网膜下腔跨软脊膜迁移进入脊髓作了初步研究。将含有5-HT细胞的胚胎中缝核组织小块或神经细胞悬浮液作为移植物,以5-H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跟踪移植细胞,结果如下:(1)在低胸水平横切脊髓,10d后,横断脊髓内的5-H... 本文对移植的5-HT神经元从蛛网膜下腔跨软脊膜迁移进入脊髓作了初步研究。将含有5-HT细胞的胚胎中缝核组织小块或神经细胞悬浮液作为移植物,以5-H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跟踪移植细胞,结果如下:(1)在低胸水平横切脊髓,10d后,横断脊髓内的5-HT纤维消失。(2)横切脊髓(方法同上)后,立即将中缝核组织小块移植在胸腰段脊髓的蛛网膜下腔,一月后.在横断脊髓内出现5-HT阳性神经元和纤维。5-HT纤维能在灰白质内延伸。(3)脊髓横断后,若以中缝核的细胞悬浮液代替组织小块,作上述移植,则在移植区附近的灰质内出现大量的5-HT阳性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灰质内的分布范围与神经细胞悬浮液在蛛网膜下腔的移植范围相一致。迁入神经元能在灰质内重新形成5-HT阳性纤维网。(4)经上述移植后,灰质内出现的5-HT阳性纤维随远离细胞体而变得稀疏。白质内的5-HT阳性纤维远比灰质内稀少。本实验结果表明:移植在脊髓蛛网膜下腔的脑干5-HT细胞能跨软脊膜迁移进入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 血清素 神经元
下载PDF
清栓酶治疗不完全性脊髓粘连性蛛网膜炎2例报告
15
作者 赵丽平 《蛇志》 1994年第S1期88-88,共1页
清栓酶治疗不完全性脊髓粘连性蛛网膜炎2例报告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血栓科赵丽平我们用清栓酶治疗不完全性粘连性蛛网膜炎2例,报告如下:1例:男性30岁半,年前因从马车上跌下,当时昏迷数小时醒后感左侧肢伴痛,麻木,无力,继... 清栓酶治疗不完全性脊髓粘连性蛛网膜炎2例报告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血栓科赵丽平我们用清栓酶治疗不完全性粘连性蛛网膜炎2例,报告如下:1例:男性30岁半,年前因从马车上跌下,当时昏迷数小时醒后感左侧肢伴痛,麻木,无力,继之右肢无力,烧灼感,左腰部束带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 清栓酶 不完全性 束带感 左腰部 二便障碍 腹壁反射 赵丽 颈胸段
下载PDF
椎管内脊膜瘤一例
16
作者 李建国 汪卫忠 杜凡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3-433,共1页
关键词 椎管内 CT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