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系、网络与合作实践:清谈如何产生效力 被引量:30
1
作者 魏玲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58,共20页
软性制度主义是东亚地区进程的突出特征,指合作的制度化程度不高,非正式性强,往往也被称为清谈。然而,东亚一体化在过去20多年发展迅猛,在制度建设和功能合作领域成果丰富。清谈式的软性制度进程是否真的可以推动合作?又是怎样产生合作... 软性制度主义是东亚地区进程的突出特征,指合作的制度化程度不高,非正式性强,往往也被称为清谈。然而,东亚一体化在过去20多年发展迅猛,在制度建设和功能合作领域成果丰富。清谈式的软性制度进程是否真的可以推动合作?又是怎样产生合作效力的?国际关系学界对软性制度主义和清谈尚未进行严肃系统的研究,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作者借鉴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理论,试图建立一个清谈理论模型。依据过程建构主义的基本假定,清谈是一种以关系为核心的软性制度主义国际合作实践。清谈建立、发展和维护关系,形成关系网络;在关系过程中,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性决定了关系网络的自觉自我维护,关系理性推动关系中的行为体通过互惠与和谐机制实现合作,即便是在困难时期,也可以维持合作的关系过程不变。关系是清谈模型的核心,是实践本体,是合作进化的逻辑、动力和目标。东亚第二轨道进程——东亚思想库网络——就是验证上述理论假设的很好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谈 关系 网络 软性制度主义 东亚思想库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