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的数字化保护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绍彬 田俊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4,F0003,共5页
数字化保护相对于传统保护,具有投入成本较低、修复精度高、易于长期保存、广泛传播和应用,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采用数字化技术,对大足石刻的"六道轮回图"石刻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 大足石刻 “六道轮回”石刻 数字化保护
原文传递
图像中的信仰与信仰中的图像——藏传佛教六道轮回图释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唐小蓉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9-193,共5页
宗教图像把经验与超验、真实与虚幻、欲望与禁忌等二元对立要素组织在同一观照过程中,并通过价值联想的方式构建一个经验事实。这种价值联想是对观视者自身在社会化过程中所习得经验的组织、提炼与整合。宗教图像把语言构造的教义理念... 宗教图像把经验与超验、真实与虚幻、欲望与禁忌等二元对立要素组织在同一观照过程中,并通过价值联想的方式构建一个经验事实。这种价值联想是对观视者自身在社会化过程中所习得经验的组织、提炼与整合。宗教图像把语言构造的教义理念的核心部分,物质化地凝固在一个有限的、可感知的局部空间中,让信众在知觉图像的过程中感受宗教,以直观生动的方式来引导和教化信众。而作为宗教信仰的象征符号,任何一个宗教图像都可能面对两种潜在的观众:信仰者和非信仰者。从非信仰者的角度审视宗教图像,人们依托的是自己特定的知识经验背景和以往世俗生活意义进行注解,寻找其宗教学线索和宗教艺术品的审美感受,而对于信仰者而言,每一个图像的知觉都试图唤起其内心的感验与参悟,即体验和拥有宗教。本文以藏传佛教六道轮回图为例,通过投射分析,说明宗教图像在两类不同观者内心唤起的不同心理释义过程,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宗教图像教化功能的社会心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道轮回 投射分析 信仰结构 意义采择
原文传递
阿尔寨石窟第31窟六道轮回图与蒙古族丧葬习俗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董晓荣 《青藏高原论坛》 2019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文章对阿尔寨石窟第31窟西壁所绘网格式六道轮回图进行分析,与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图进行比较后认为,此图像构图方式与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中的六道较回图都不同,独具特色,按上下竖排七格式表现了佛教的天、阿修罗、人、畜生... 文章对阿尔寨石窟第31窟西壁所绘网格式六道轮回图进行分析,与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图进行比较后认为,此图像构图方式与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中的六道较回图都不同,独具特色,按上下竖排七格式表现了佛教的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轮回学说。从内容看,夹杂着蒙古族原始宗教思想、蒙古社会、蒙古族风俗习惯、草原风情等,表现了蒙古族本土特色的佛教六道轮回学说。还反映了蒙元时期蒙古族“刳木为棺”的丧葬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寨石窟第31窟 六道轮回 特点 蒙古族丧葬习俗
下载PDF
《六道轮回图》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1-54,共4页
本文提出文学人类学作为20世纪人文研究一种新的学科范式,必然要对传统的文学和人类学研究对象及方法进行整合和拓展。将《六道轮回图》这样的宗教符号文本纳入其学科研究范围是必然的、必要的、有益的;通过运用文学人类学的多学科学理... 本文提出文学人类学作为20世纪人文研究一种新的学科范式,必然要对传统的文学和人类学研究对象及方法进行整合和拓展。将《六道轮回图》这样的宗教符号文本纳入其学科研究范围是必然的、必要的、有益的;通过运用文学人类学的多学科学理统合方法论对《六道轮回图》的"人论"进行解析,将拓展文学人类学研究的视野与疆域,对不同类型的文本的综合比较研究,不但可以提升我们对人类精神发展史和文明不同面貌的理解与解读,也可以丰富文学人类学的"人观"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六道轮回 符号 人观
原文传递
慈灯寺宗教涵义考释 被引量:2
5
作者 迟利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
  慈灯寺为小召的属庙,俗称"五塔寺",是一处藏传佛教的寺院.公元1727年(雍正五年)小召喇嘛人京向朝廷呈请批准建立此寺庙.公元1732年(雍正十年)由清廷赐名"慈灯寺".如今仅存山门和金刚座舍利宝塔,金刚座舍利宝塔...   慈灯寺为小召的属庙,俗称"五塔寺",是一处藏传佛教的寺院.公元1727年(雍正五年)小召喇嘛人京向朝廷呈请批准建立此寺庙.公元1732年(雍正十年)由清廷赐名"慈灯寺".如今仅存山门和金刚座舍利宝塔,金刚座舍利宝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3月,为配合呼和浩特市小召广场建设,呼和浩特市文物管理处对慈灯寺其它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就慈灯寺的宗教涵义及其它相关问题作如下考释,望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灯寺 金刚座舍利宝塔 塔本·骚布日格 石刻天文 五塔寺 盖天说 古宇宙学 曼陀罗 洋金花 须弥山 宇宙结构 六道轮回 金刚界 佛教 释教 梵文 梵字 归化城
下载PDF
唐卡《六道轮回图》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君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7-11,共5页
在炫目而神奇的藏族文化中,精美生动的唐卡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它是藏族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常见的唐卡《六道轮回图》,在咫尺卷轴中,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三层同心圆轮图示了藏传佛教基本教义中的因缘、... 在炫目而神奇的藏族文化中,精美生动的唐卡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它是藏族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常见的唐卡《六道轮回图》,在咫尺卷轴中,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三层同心圆轮图示了藏传佛教基本教义中的因缘、轮回理论,其完美的艺术性与深刻的教义融合为一体,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卡 六道轮回 藏族文化
下载PDF
汉藏合璧《班丹扎释生死轮回图说略》校释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9,共13页
甘肃永登感恩寺现存的正统九年(1444)《班丹扎释生死轮回图说略》,是迄今所见明代著名藏传佛教高僧班丹扎释唯一传世的汉藏合璧文献,也是汉藏佛教交往交流交融过程的重要历史见证。班丹扎释旁征博引多部经典,论述生死轮回图的渊源、绘... 甘肃永登感恩寺现存的正统九年(1444)《班丹扎释生死轮回图说略》,是迄今所见明代著名藏传佛教高僧班丹扎释唯一传世的汉藏合璧文献,也是汉藏佛教交往交流交融过程的重要历史见证。班丹扎释旁征博引多部经典,论述生死轮回图的渊源、绘画特点,首次指出汉藏经文关于生死轮回图记载的差异,着重介绍"十二缘起支""中有"和"佛陀涅槃"等独特环节的汉藏经典依据。《班丹扎释生死轮回图说略》表明,甘肃永登感恩寺生死轮回图是汉藏佛教交融的产物,不同于现有的任何生死轮回图,也是最接近律藏描述的一幅生死轮回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佛教 班丹扎释 生死轮回 明代
下载PDF
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视觉元素解析
8
作者 李绍彬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56-58,共3页
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生动的造型语言,在我国石窟艺术同类题材中别具一格。文章通过对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典型视觉元素的解析与提炼,深入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及设计应用的空间与可能性,尝试将具有形式美和精神内涵... 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生动的造型语言,在我国石窟艺术同类题材中别具一格。文章通过对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典型视觉元素的解析与提炼,深入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及设计应用的空间与可能性,尝试将具有形式美和精神内涵的视觉元素运用于现代设计中,使大足石刻传统文化符号在设计中得以延伸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道轮回 视觉元素 文化符号 大足石刻
原文传递
寻找青海"画神"
9
作者 曹玮 《中国国家旅游》 2016年第7期84-93,11,共10页
我用了3年时间在青海东部观察画匠的工作与生活。作为一名人类学研究者,认识他们的过程,其实是一场告别。我曾被那些潜藏在庙宇中的精美雕塑和壁画深深感动,那是渺小而虔诚的人面对神圣世界的一次美的献祭。我也被这场献祭中多元文化的... 我用了3年时间在青海东部观察画匠的工作与生活。作为一名人类学研究者,认识他们的过程,其实是一场告别。我曾被那些潜藏在庙宇中的精美雕塑和壁画深深感动,那是渺小而虔诚的人面对神圣世界的一次美的献祭。我也被这场献祭中多元文化的交融、从古至今的传承而深深震撼,那是他人与我、古人与今人命运息息相关的证据。我同样也被当代中国急剧变化的社会中画匠的流失、传统的消亡而深深刺痛,那是一个人类学研究者最不愿看到的局面:美的消亡,人类虔诚的破灭,多元文化最终被平庸的同一性代替。也许青海东部的画匠传统终有消失的一天,我愿观察和记录这场消失,并常怀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南禅寺 瞿昙寺 藏传佛教寺院 土楼观 六道轮回 成桂 大白塔 从古至今 平番县
原文传递
更登达吉 让唐卡艺术走向世界
10
作者 尚儒 张耀东 《新西部》 2015年第7期18-21,共4页
唐卡为藏语的音译,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是以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用的一幅幅宗教画卷。唐卡之所以特别,在于它的宗教功能远胜于其艺术功能,在供人们膜拜供奉的同时,还兼有史料、教义、阐释的实用功能。更登达吉是当今延续... 唐卡为藏语的音译,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是以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用的一幅幅宗教画卷。唐卡之所以特别,在于它的宗教功能远胜于其艺术功能,在供人们膜拜供奉的同时,还兼有史料、教义、阐释的实用功能。更登达吉是当今延续唐卡强大生命力的一位大师级画师。青海省同仁县是著名的"热贡艺术之乡",该县一位土生土长的藏族朋友告诉记者,距离县城6公里的隆务镇吾屯村,是个闻名世界的"画家村"。这个村多数人以画唐卡为生,僧人中90%以上都会画唐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卡艺术 达吉 绘画形式 宗教功能 夏吾才让 艺术之乡 走向世界 张大千 工艺美术大师 六道轮回
下载PDF
论川剧目连受封地藏王之缘起
11
作者 胡天成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5-38,48,共5页
目连入冥救母,全家升天团圆,玉帝敕封他为“九天十地总管诸部仁孝大菩萨”。这个封号,就目连戏来说,首先见于明代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以后各地流传的许多目连戏,都遵循了这个路子。四川目连戏的诸多演出本却别出一格,“封目... 目连入冥救母,全家升天团圆,玉帝敕封他为“九天十地总管诸部仁孝大菩萨”。这个封号,就目连戏来说,首先见于明代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以后各地流传的许多目连戏,都遵循了这个路子。四川目连戏的诸多演出本却别出一格,“封目连为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重庆市戏曲工作委员会编印的清代光结三十二年郑紫儒抄本(由许音遂收藏)川剧目连传江湖本演唱“条纲”和重庆市川剧院收藏的“抄自老本”的四十八本目连戏“出目”,还有《十殿朝王》和《朝地藏王》。四川目连戏的诸多演出本为什么将郑本《目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戏 地藏 郑本 六道轮回 受封 净土信仰 大楼炭经 清净莲华目如来 起世经 王之
下载PDF
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主题首饰设计研究
12
作者 王心蕊 《天工》 2022年第25期85-87,共3页
目前《六道轮回图》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较少,旨在以首饰艺术为载体推广大足石刻文化遗产,在保留石刻原有传统元素特点和美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炼出石刻《六道轮回图》中的视觉元素进行重构设计与创作,挖掘出传统佛教元素在首饰设... 目前《六道轮回图》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较少,旨在以首饰艺术为载体推广大足石刻文化遗产,在保留石刻原有传统元素特点和美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炼出石刻《六道轮回图》中的视觉元素进行重构设计与创作,挖掘出传统佛教元素在首饰设计中全新的应用方式,设计出具有大足石刻风格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主题首饰,呈现出大足石刻造像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石刻 《六道轮回 首饰设计
下载PDF
唐嘎画的艺术特色
13
作者 尼马泽仁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42-44,共3页
藏画“唐嘎”是我国少数民族绘画艺术中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 “唐嘎”汉语称卷轴画,多是在布上绘制而成,并用各色绸缎镶边,也有丝绣和绸贴丝缝的工艺品。面上罩有薄绸和装饰飘带,下端有用白银或铜装饰的木轴,以便卷展。画幅大... 藏画“唐嘎”是我国少数民族绘画艺术中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 “唐嘎”汉语称卷轴画,多是在布上绘制而成,并用各色绸缎镶边,也有丝绣和绸贴丝缝的工艺品。面上罩有薄绸和装饰飘带,下端有用白银或铜装饰的木轴,以便卷展。画幅大小不一,大者几十平方米,小者不足零点一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色 卷轴画 藏画 丝缝 木轴 强调色彩 大者 画中 六道轮回 美术工作者
下载PDF
唐卡传承历史及其特色
14
作者 尼玛泽仁 《中华书画家》 2017年第2期80-85,共6页
“唐卡”汉语称卷轴画,多是在布上绘制而成,并用各色绸缎镶边,也有刺绣和绸贴丝缝的工艺。面上罩有薄绸和装饰飘带,下端有用白银或铜装饰的木轴,以便卷展。画幅大小不一,大者几十平方米,小者不足0.1平方米。颜料多以矿物为原料,虽历经... “唐卡”汉语称卷轴画,多是在布上绘制而成,并用各色绸缎镶边,也有刺绣和绸贴丝缝的工艺。面上罩有薄绸和装饰飘带,下端有用白银或铜装饰的木轴,以便卷展。画幅大小不一,大者几十平方米,小者不足0.1平方米。颜料多以矿物为原料,虽历经千百年而色彩如新。许多“唐卡”是作者用数年时间精心绘制而成,有“布谷鸟叫三遍的作品”之说(即用三年完成一幅作品)。因此,寺庙或收藏者把“唐卡”视为珍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卡 卷轴画 尼玛泽仁 精心绘制 丝缝 木轴 绢本设色 中央文史研究馆 六道轮回 美术工作者
原文传递
论生死轮回图的数学模型及其特征
15
作者 华青多杰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0年第2期178-185,196,共9页
文章根据佛学典籍记载,经过深入细致研究,对生死轮回图作了全面介绍,重点以数学模型方法对其特征及象征意义作了科学研究,提出相关学术观点。文章认为生死轮回图的数学模型主要由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三种图案组成。具体特征为生死... 文章根据佛学典籍记载,经过深入细致研究,对生死轮回图作了全面介绍,重点以数学模型方法对其特征及象征意义作了科学研究,提出相关学术观点。文章认为生死轮回图的数学模型主要由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三种图案组成。具体特征为生死轮回图中直角三角形的每一条边作为三个正方形的一边,其中两直角边上的正方形分别代表六道轮回中的三善趣和三恶趣,以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正方形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善趣恶趣的六道众生都处于生死轮回当中,形成一个圆,圆的中心点象征无明。圆中的六道众生因无明而产生贪嗔痴,进而产生十二因缘周而复始、轮回不断,揭示了众生无法从死主口中解脱的深刻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轮回 数学模型 特征
下载PDF
寻找灵感
16
作者 莫言 《北方人》 2015年第12期57-58,共2页
30多年前,我初学写作时,为了寻找灵感,曾经多次深夜出门,沿着河堤,迎着月光,一直往前走,一直到金鸡报晓时才回家。少年时我胆子很小,夜晚不敢出门,白天也不敢一个人往庄稼地里钻。别的孩子能割回家很多草,我却永远割不满筐子。母亲知道... 30多年前,我初学写作时,为了寻找灵感,曾经多次深夜出门,沿着河堤,迎着月光,一直往前走,一直到金鸡报晓时才回家。少年时我胆子很小,夜晚不敢出门,白天也不敢一个人往庄稼地里钻。别的孩子能割回家很多草,我却永远割不满筐子。母亲知道我胆小,曾经多次质问我:你到底怕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鸡报晓 往前走 白狗秋千架 生死疲劳 跳出来 问过 川端康成 如水 六道轮回 乡原
原文传递
《六道轮回图》的“人观”表述
17
作者 王艳 《百色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0-25,共6页
《六道轮回图》用图像把天与地、生与死、因与果、前世与今生、欲望与禁忌、真实与虚幻、物质与精神、神圣与世俗等二元对立的元素统一在同一个世界中,生动形象地阐释出佛教“因果业报,转世轮回”的理论。藏传佛教的《六道轮回图》是人... 《六道轮回图》用图像把天与地、生与死、因与果、前世与今生、欲望与禁忌、真实与虚幻、物质与精神、神圣与世俗等二元对立的元素统一在同一个世界中,生动形象地阐释出佛教“因果业报,转世轮回”的理论。藏传佛教的《六道轮回图》是人类学人观的物化表述,以图说的方式呈现出人在世界的位置及演变,把前世、今生和来世连接起来。在这个图像文本中,人观中的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道轮回 人类学 人观 表述
下载PDF
西藏阿里札达县夏石窟甬道生死轮回图考
18
作者 骆如菲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48,共14页
约11—12世纪的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夏石窟甬道西侧生死轮回图壁画为我国西藏目前所见最早的生死轮回图个案,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西藏西部佛教石窟融汇西部喜马拉雅本土图像体系与敦煌汉地图像系统的一个重要见证。本文是此生死轮回图... 约11—12世纪的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夏石窟甬道西侧生死轮回图壁画为我国西藏目前所见最早的生死轮回图个案,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西藏西部佛教石窟融汇西部喜马拉雅本土图像体系与敦煌汉地图像系统的一个重要见证。本文是此生死轮回图的个案研究,将分析图像与藏汉文佛教文献的关系,同时探索图像粉本的来源与流传脉络,并探讨生死轮回图的相关图像配置及其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石窟 生死轮回 毗奈耶 筒车
下载PDF
六道轮回图与成吉思汗秘葬之地
19
作者 高建群 《西部蒙古论坛》 2010年第3期8-13,126,共9页
本文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阿尔寨石窟、成吉思汗六道轮回图、贺兰山以及贺兰山口的塔寺口和卧佛山作了鲜为人知的介绍,因而使人了解到这一地区的历史意义。毫无疑问,这将为阿尔寨石窟的相关研究以及成吉思汗秘葬之地的研究,提供有益的... 本文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阿尔寨石窟、成吉思汗六道轮回图、贺兰山以及贺兰山口的塔寺口和卧佛山作了鲜为人知的介绍,因而使人了解到这一地区的历史意义。毫无疑问,这将为阿尔寨石窟的相关研究以及成吉思汗秘葬之地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道轮回 成吉思汗 阿尔赛石窟 贺兰山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