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在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佳楠 徐益元 +2 位作者 李廷 虞伟妃 赵丽萍 《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维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69例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完成联合化疗后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节拍化疗组、常规化疗组。节拍化疗组32例给予小剂量卡培他滨节拍化疗5...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维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69例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完成联合化疗后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节拍化疗组、常规化疗组。节拍化疗组32例给予小剂量卡培他滨节拍化疗500mg,2次/d,持续口服,28d为1个周期;常规化疗组37例每次给予卡培他滨1250mg/m^2,2次/d,连续14d,休7d,21d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观察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Kaplan-Meier法绘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生存曲线图。[结果]节拍化疗组与常规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15.63%和16.22%(χ~2=0.004,P=0.94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1.88%和70.27%(χ~2=0.021,P=0.8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节拍化疗组中位PFS为8.6个月,常规化疗组为7.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7,P=0.554)。节拍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化疗组,且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较常规化疗在结直肠癌晚期维持治疗中显示出等效低毒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直肠肿瘤 卡培他滨 节拍化疗 维持治疗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兆珂 《中国医药》 2011年第10期1206-1207,共2页
目的评估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FOLFOX4)治疗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3例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根据年龄分为2组,60~70岁组22例,〉70岁组23例。2组均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3个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 目的评估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FOLFOX4)治疗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3例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根据年龄分为2组,60~70岁组22例,〉70岁组23例。2组均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3个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60~70岁组部分缓解6例,病灶稳定13例,病灶进展3例,有效率为27.3%(6/22),疾病控制率86.4%(19/22);〉70岁组部分缓解5例,病灶稳定11例,病灶进展5例,有效率23.8%(5/21),疾病控制率76.2%(16/22),2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近期有效率为25.6%(11/43);2组各有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Ⅲ度不良反应,余为Ⅱ度以下,血液毒性反应、神经病变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70岁组恶心呕吐和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60—70岁组[分别为42.8%(9/21)比18.2%(4/22)、23.8%(5/21)比9.1%(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LFOX4方案适用于转移性直结肠癌老年患者,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直肠肿瘤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下载PDF
不同原发部位结直肠癌伴转移患者的化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文彪 李亚星 +3 位作者 戴圣斌 张好 魏蓉 王宏刚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年第11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原发位置结直肠癌伴转移患者的化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间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行一线化疗的结直肠癌伴转移的患者,按肿瘤原发位置分为回盲肠组11例,升结肠组15例,横结肠组9例,降结肠组20例,直肠组29例... 目的探讨不同原发位置结直肠癌伴转移患者的化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间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行一线化疗的结直肠癌伴转移的患者,按肿瘤原发位置分为回盲肠组11例,升结肠组15例,横结肠组9例,降结肠组20例,直肠组29例。比较各组患者采用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结果患者化疗总有效率为29.8%。原发于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18.2%、26.7%、22.2%、40.0%和31.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原发位置患者接受以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疗效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化疗的不同原发位置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位置在横结肠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接受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明显优于其余两种化疗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原发部位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化疗的疗效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位置 转移性直肠肿瘤 化疗效果
原文传递
转移性结直肠癌中CpG岛甲基化表型与西妥昔单抗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陆新刚 鞠海星 +3 位作者 应杰儿 王刚 蔡奕波 李德川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18年第2期9-13,共5页
目的了解转移性结直肠癌中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与西妥昔单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有手术切除标本的74例KRAS/N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给予术后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运用焦磷酸测序法对标本进行... 目的了解转移性结直肠癌中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与西妥昔单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有手术切除标本的74例KRAS/N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给予术后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运用焦磷酸测序法对标本进行7个基因的甲基化检测,分析CIMP表型与西妥昔单抗疗效及生存的关系。结果7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中CIMP阳性21例,占28.4%。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CIMP阳性组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5%和23.8%(P=0.00),均明显低于CIMP阴性组的56.6%和75.5%(P=0.0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器官数目多少及CIMP状态与生存有显著关系,CIMP阳性组FFS明显低于CIMP阴性组(HR4.34,95%CI1.53~13.90,P=0.01),OS也明显低于CIMP阴性组(HR 4.60,95%CI2.12~19.35,P=0.01)。结论CIMP阳性的转移性结直肠癌预后较差,可能无法从西妥昔单抗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直肠肿瘤 甲基化表型 西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