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的“超克”——再论蒋子龙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 被引量:8
1
作者 程光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6,共8页
这是一篇转折年代的小说。本文通过分析它的"深层结构",希望建立起20世纪70年代小说与80年代文学的内在关联,并为80年代文学之兴起寻找新的解释的可能性。"超克"在这里被内化为一种观察角度,一种研究方法。
关键词 将子龙 《机电局长的一天》 70小说 转折年 超克
下载PDF
黄土高原发展过程中的五大转折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景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1期132-135,共4页
自黄土高原形成以来 ,已发生了 4次大转折 ,并将发生第 5次大转折。第 1次转折发生在距今 2 .5 0 Ma前后 ,是红土高原向黄土高原的大转折 ,驱动力是气候。第 2次转折发生在距今 1.6 0 Ma前后 ,是该区主要河流从无到有的大转折 ,代表新... 自黄土高原形成以来 ,已发生了 4次大转折 ,并将发生第 5次大转折。第 1次转折发生在距今 2 .5 0 Ma前后 ,是红土高原向黄土高原的大转折 ,驱动力是气候。第 2次转折发生在距今 1.6 0 Ma前后 ,是该区主要河流从无到有的大转折 ,代表新构造运动的转折 ,驱动力是构造上升。第 3次转折发生在距今 15 ka前后 ,是黄河由流入湖盆向流入海盆的大转折 ,也是黄土物质由高原的内部侵蚀搬运向区外搬运的大转折 ,驱动力是流水作用。第 4次转折发生在距今 0 .4 ka前后 ,是黄土高原自然侵蚀向非自然加速侵蚀的大转折 ,驱动力主要是人类活动。第 5次大转折将发生在未来 10 0年之内 ,是与第 4次大转折相反的转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五大转折 转折动力 转折年
下载PDF
孙犁的散文
3
作者 肖复兴 罗雪村(插图) 《海内与海外》 2023年第7期50-54,共5页
一晚年的孙犁先生不再写小说,只写散文随笔。虽然他创作过一组“芸斋小说”,但这里的小说,是散文春秋变体的一种写法。这一明确、清醒的选择,与同时代的多数作家有明显的不同,大约只和同样以小说名世的巴金先生晚年的选择有些类似。作... 一晚年的孙犁先生不再写小说,只写散文随笔。虽然他创作过一组“芸斋小说”,但这里的小说,是散文春秋变体的一种写法。这一明确、清醒的选择,与同时代的多数作家有明显的不同,大约只和同样以小说名世的巴金先生晚年的选择有些类似。作家对文体的选择,带有强烈的个性与时代性,孙犁先生的选择,与他经历动荡年代之后的思想、情感、心态、性格有关,与对转折年代世事朱紫变化、人生浮沉况味的深刻感受有关,与对文学发展古今新旧的审视,认知和把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先生 散文随笔 芸斋小说 孙犁 转折年
原文传递
李季和李若冰开创柴达木文学
4
作者 肖复华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2年第4期74-80,共7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在这样历史发展的转折年代里,在祖国僻远一隅--柴达木,经过艰苦卓绝的地质勘探,发现了大油田,这对于正在经济建设、艰难起步的新中国,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它让新中国不仅可以甩掉贫...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在这样历史发展的转折年代里,在祖国僻远一隅--柴达木,经过艰苦卓绝的地质勘探,发现了大油田,这对于正在经济建设、艰难起步的新中国,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它让新中国不仅可以甩掉贫油国的帽子,让新中国有了发展的基础和血液,更重要的是,它让人民的精神得以振奋,对于眼前的苦难和未来的希望,有了足够的信心和勇气。一批批有志有为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干部,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柴达木,荒凉了几个世纪的柴达木沸腾了。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柴达木文学的奠基人李季和李若冰以勘探队员的身份进入柴达木盆地,书写下一篇篇、一首首鼓动人心的诗文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探 李季 新中国成立初期 柴达木 转折年 四面八方 信心和勇气 李若冰
下载PDF
转折年代的一次重要战役——试析邯郸战役的历史影响
5
作者 郭秀芬 《邯郸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1-73,共3页
1945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的进犯,继上党战役之后,在邯郸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邯郸战役。这次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转折年 邯郸战役 影响
下载PDF
我们似乎太看低了自己的时代
6
作者 张颐武 《中关村》 2021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回首往事,我总有一个感慨,比起我们的前人来,我们似乎太看低了自己的时代。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反思和怀念20世纪80年代渐渐成为潮流,但在今天的"新世纪"和我们所缅怀的80年代之间,其实有一个人们无法回避的关键性的转折年代,... 回首往事,我总有一个感慨,比起我们的前人来,我们似乎太看低了自己的时代。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反思和怀念20世纪80年代渐渐成为潮流,但在今天的"新世纪"和我们所缅怀的80年代之间,其实有一个人们无法回避的关键性的转折年代,也是我们回顾这三十年历史的时候,需要时时关切的重要时期,那就是9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折年 新世纪 20世纪80 三十 90
原文传递
国民党特务机关对李济深在港活动的秘密监视
7
作者 金志宇 《文史春秋》 2021年第2期12-14,共3页
1947年,被史家称为中国的"转折年代"。这一年,国民党在军事上气势汹汹的攻势受挫后被迫转为守势,内部分崩离析,无形中加速了其走向失败的进程。蒋介石在当年11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全国各战场皆陷于劣势被动之危境……... 1947年,被史家称为中国的"转折年代"。这一年,国民党在军事上气势汹汹的攻势受挫后被迫转为守势,内部分崩离析,无形中加速了其走向失败的进程。蒋介石在当年11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全国各战场皆陷于劣势被动之危境……李济深、冯玉祥且与之遥遥相应,公然宣告叛国,此诚存亡危急之秋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特务 冯玉祥 李济深 蒋介石 转折年
原文传递
李济深北上及“民革”成立
8
作者 金志宇 《文史天地》 2021年第5期19-22,共4页
1947年,被史家称为中国的“转折年代”。这一年里,国民党在军事上其势汹汹的攻势受挫,被迫转为守势,而国民党内部也是分崩离析,加速了走向失败的进程。蒋介石在当年11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全国各战场皆陷于劣势被动之危境……李济深、... 1947年,被史家称为中国的“转折年代”。这一年里,国民党在军事上其势汹汹的攻势受挫,被迫转为守势,而国民党内部也是分崩离析,加速了走向失败的进程。蒋介石在当年11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全国各战场皆陷于劣势被动之危境……李济深、冯玉祥且与之遥遥相应,公然宣告叛国,此诚存亡危急之秋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玉祥 李济深 蒋介石 国民党 转折年
原文传递
李季和李若冰开创柴达木文学
9
作者 肖复华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0年第5期68-74,共7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除旧布新,百废待兴,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解放了的人民面貌,是以经济发展为动力,为实体,为步伐,体现在精神的奋发和昂扬上。在这样历史发展的转折年代,在祖国僻远一隅——柴达木,经过艰苦卓绝的地质勘探,发现了大油田,这... 新中国成立初期,除旧布新,百废待兴,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解放了的人民面貌,是以经济发展为动力,为实体,为步伐,体现在精神的奋发和昂扬上。在这样历史发展的转折年代,在祖国僻远一隅——柴达木,经过艰苦卓绝的地质勘探,发现了大油田,这对于正在经济建设艰难起步的新中国,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它让新中国不仅可以甩掉贫油国的帽子,让新中国有了发展的基础和血液,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新中国人民的精神得以振奋,对于眼前的苦难和未来的希望,有了足够的信心和勇气。一批批有志有为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干部,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柴达木,荒凉了几个世纪的柴达木沸腾了。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柴达木文学的奠基人李季和李若冰以勘探队员的身份进入柴达木盆地,书写下一篇篇、一首首鼓舞人心的诗文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探 李季 新中国成立初期 柴达木 除旧布新 转折年 鼓舞人心 四面八方
下载PDF
回答了一个大问题: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邓小平——评《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10
作者 陈辽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79,共4页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选择了毛泽东。实践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75~1982年间,中国进入了转折年代。正是在这曲折复杂的历程中,中国人民选择了邓...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选择了毛泽东。实践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75~1982年间,中国进入了转折年代。正是在这曲折复杂的历程中,中国人民选择了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的这一选择是正确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提高。程中原著《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①一书以确切的历史事实回答了这样一个大问题: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邓小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转折年 1975~1982 选择
原文传递
一个上海打工青年的日常生活(1947-1948)
11
作者 叶舟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34,189,共10页
1947—1948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代,是处于转折点的关键年代。这一时代普通人在社会政治大变革中的命运,他们的理想、遭遇和归宿,生活世界和心路历程,仍然隐藏在宏大的历史事件下面,未被人们所发掘和了解。本文拟... 1947—1948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代,是处于转折点的关键年代。这一时代普通人在社会政治大变革中的命运,他们的理想、遭遇和归宿,生活世界和心路历程,仍然隐藏在宏大的历史事件下面,未被人们所发掘和了解。本文拟通过一本1947年-1948年在上海打工的常州人的日记,研究当时在上海这一大都会底层青年的日常生活情态,希望通过对一个打工者的生活世界和心路历程的重建,为这一转折年代普通人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一个具体而又鲜活的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打工青 日常生活 转折年
原文传递
平实叙事 寓论于史——评《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朝光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09-230,共22页
194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当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一身戎装,志得意满地乘坐敞篷车巡视重庆市街,接受市民的欢呼时,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应他之邀正在重庆参加国共谈判、且就在前一晚的酒... 194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当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一身戎装,志得意满地乘坐敞篷车巡视重庆市街,接受市民的欢呼时,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应他之邀正在重庆参加国共谈判、且就在前一晚的酒桌上刚刚碰过杯、一身布衣的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将于4年之后的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气度恢弘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折年——中国的1947 金冲及 史料 叙事风格 土地制度 解放战争
原文传递
评金冲及著《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13
作者 胡菁玲 《学海》 2003年第6期200-204,共5页
金冲及先生前不久出版的《转折年代———中国的 194 7年》一书 ,以 194 7年的中国为研究对象 ,阐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由优势转变为劣势 ,共产党由劣势转变为优势的演变过程 ,分析了这种优势、劣势互相转变的原因。本文就本书提出了... 金冲及先生前不久出版的《转折年代———中国的 194 7年》一书 ,以 194 7年的中国为研究对象 ,阐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由优势转变为劣势 ,共产党由劣势转变为优势的演变过程 ,分析了这种优势、劣势互相转变的原因。本文就本书提出了三点商榷之处 ,认为可以在观点上作进一步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冲及 转折年——中国的1947 解放战争时期 共产党 国民党 学生运动
下载PDF
历史转折年代的生动画卷——读金冲及新著《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14
作者 鲁振祥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8-91,共4页
关键词 转折年——中国的1947 金冲及 史学 学术著作 历史转折 教授 近现 出处 三联书店 读书
原文传递
国庆缘
15
作者 阚知 《中国农垦》 1999年第10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转折年 祝贺的人 脱口说出 黄河故道 写作知识 自然灾害 高级农艺师 三级考核 凭票供应 坚持己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