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2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保障 被引量:38
1
作者 郑功成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2,共4页
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妥善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能否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大局,关系到广大劳动者能否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为此,我们约请决策部门和研究部门的权威人士撰文,从不同方面探讨破解难题之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基本制度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 发展模式转型 城乡居民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论扩大内需政策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被引量:26
2
作者 龚敏 李文溥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51,共9页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为防止经济下滑,当前宏观调控转向旨在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组合。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经济"两高一低"不平衡结构特征的形成,其次,深入分析形成这一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原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为防止经济下滑,当前宏观调控转向旨在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组合。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经济"两高一低"不平衡结构特征的形成,其次,深入分析形成这一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原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最后,论证单纯着眼于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的局限性,提出"长期着眼,短期入手,实施兼及长期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的短期扩大内需政策"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高一低” 扩大内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下载PDF
我国高杠杆的成因及治理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宇 杨娉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共5页
近年来,我国杠杆率水平持续上升,其中企业部门尤为突出。随着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吸收能力持续下降,高杠杆已不可持续。导致我国经济高杠杆的原因有三:一是信用货币退出机制缺失与长期量化宽松政策加剧货币超发,二是全球化红利衰减与制... 近年来,我国杠杆率水平持续上升,其中企业部门尤为突出。随着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吸收能力持续下降,高杠杆已不可持续。导致我国经济高杠杆的原因有三:一是信用货币退出机制缺失与长期量化宽松政策加剧货币超发,二是全球化红利衰减与制造业供需失衡加剧产能过剩,三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带动,导致负债向企业部门集中。我国的高杠杆现状是多年积累形成的,去杠杆宜稳妥推进。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工具和平台效应,多管齐下清理过剩产能;其次,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保证在经济去杠杆过程中的流动性需求得到满足,辅助经济缓慢出清;第三,以金融去杠杆带动实体经济去杠杆,加强对跨市场金融风险传染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杠杆 杠杆率 信用货币退出机制 产能过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下载PDF
再论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被引量:18
4
作者 唐龙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1,共4页
新时期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和应采取的重大措施,需要在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中以准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为前提。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转变"的等式说明,深刻理解经... 新时期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和应采取的重大措施,需要在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中以准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为前提。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转变"的等式说明,深刻理解经济发展方式需以深化领悟经济增长方式为逻辑起点。尽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心还在于解决经济增长问题,但它却是基于解决改革实践中的重大新问题,在尊重经济发展研究的逻辑演进基础上,注重从拓展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内涵体系入手,从更广阔的视野寻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路。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递进与理论创新的思路,既符合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规范,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 集约型经济增长
下载PDF
扎扎实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被引量:17
5
作者 习近平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6-30,共5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一项关键措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福州市近几年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
关键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产业 科教兴市 支柱产业 科技进步 主导产业 粗放型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 协调发展 规模经济
原文传递
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及政策调整 被引量:8
6
作者 姜作培 《新东方》 1998年第5期15-22,共8页
关键词 人力资源流动 人力资源现状 人力资源配置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劳动者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政策 就业政策 人力资源投资 物质资源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被引量:15
7
作者 花建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引擎和重要内容之一,也将给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引擎和重要内容之一,也将给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文化产业要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做出贡献,必须突出四个重点:发挥文化引领和提升作用,推动产业和城镇双转型;壮大文化产业主体,培育新型企业家群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推动产业要素的流通和各种财富的涌流;再造城镇空间形态,从产业园区走向文化城区。全国诸多城镇在这些重要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创造活力,也将为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化 文化产业 经济转型 产业融合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原文传递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相关范畴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蒋志华 李庆子 李瑞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6期11-12,共2页
从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学的角度对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内涵进行论述,并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对应范畴进行全方位的辨析。得出结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学的角度对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内涵进行论述,并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对应范畴进行全方位的辨析。得出结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照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通常的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辨析
下载PDF
论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顾华详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3-23,F0002,共12页
经济发展速度与其战略地位不相称,民生亟待改善为众望所盼,人才不足的软肋问题凸显,基础设施欠账太多、优势资源不具优势地位,生态环境建设亟待加强等是新疆跨越式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确保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应牢牢坚持"... 经济发展速度与其战略地位不相称,民生亟待改善为众望所盼,人才不足的软肋问题凸显,基础设施欠账太多、优势资源不具优势地位,生态环境建设亟待加强等是新疆跨越式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确保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应牢牢坚持"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治疆方略和改善民生的战略基点不动摇,努力把握住科学发展这个基础,千方百计加速发展,大力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促进跨越式发展的硬实力;着力把握住长治久安这个重点,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扎实做好矛盾排查化解、社会管理和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保障跨越式发展的软实力;坚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扎实建设好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执政力,不断提升"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综合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跨越式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战略机遇期 执政力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述评 被引量:10
10
作者 唐龙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22,共5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已有文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难点的分析,主要是围绕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四个关键环节,即政府管理体制、财税体制、价格体制和企业体制方面展开的,只明确了改革的方向,但在操作细节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已有文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难点的分析,主要是围绕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四个关键环节,即政府管理体制、财税体制、价格体制和企业体制方面展开的,只明确了改革的方向,但在操作细节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改革研究仍是理论界与决策层的一项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原文传递
绿色金融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仁杰 《中国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31,共3页
当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既是全球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平衡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支柱,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绿色经济必然催生绿色金融。对银行业而言,发展绿色金融... 当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既是全球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平衡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支柱,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绿色经济必然催生绿色金融。对银行业而言,发展绿色金融,既是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自身盈利的最佳结合点,也是开辟新的业务领域,融入国际国内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践 绿色经济 最佳结合点 低碳经济 经济结构 金融危机
原文传递
政府投入、所有制结构与技术创新——来自高技术产业的证据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业斌 《财政监督》 2012年第8期70-72,共3页
一、引言 技术创新是提高一国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各国政府对技术创新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一、引言 技术创新是提高一国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各国政府对技术创新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为此,我国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0年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应用于科学技术的财政支出为575.6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产业结构 政府投入 技术创新 高技术产业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科学技术发展 证据 地区竞争力
下载PDF
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实践与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郑爽 《世界环境》 2020年第2期50-54,共5页
一、概况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世界各国提出了近期和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在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的政策措施中,以市场机制推动低碳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转变经济... 一、概况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世界各国提出了近期和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在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的政策措施中,以市场机制推动低碳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低碳发展 碳排放交易体系 市场机制 社会应对 温室气体减排 温室气体排放 政策措施
下载PDF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及政策选择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秀莲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2期5-12,共8页
中国"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进入了关键时期,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些高碳产业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由于受资源禀赋... 中国"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进入了关键时期,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些高碳产业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由于受资源禀赋条件的制约,中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为主,所以,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就更大。中国产业政策的目标是集中力量实现本国经济结构升级,尽快建立国家自主产业创新能力。政府政策的重点应该向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倾斜。战略新兴产业政策支持重点应该放在重大技术创新领域,以尽快实现降低成本,走上提高效能的轨道。"十二五"期间,中国重化工业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这主要根源于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即中国仍处在资本和能源驱动的增长阶段。①因此,以破解资源环境难题为重要突破口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即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难度显而易见。基于这种认识,在此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针对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 产业政策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国民经济发展 “十二五”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升级
下载PDF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学侠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4,共4页
当前,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增长的瓶颈,因此,必须走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子。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原文传递
金融海啸与中国经济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敬琏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共4页
近年来华尔街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次世界金融体系的危机,它将对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情况下,需要和各国通力合作,采取积极的对策来化解这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关键词 金融海啸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深化体制改革
原文传递
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楠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35,共4页
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李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素质因素。因此,有必要探讨提高劳动者素质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 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李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素质因素。因此,有必要探讨提高劳动者素质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一、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劳动者素质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高素质劳动者 科学技术的发展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按劳分配 人力资本投资 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
原文传递
民族地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8
18
作者 韦剑峰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9-39,共11页
本文认为,民族地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多年未能转变,主要受思想观念陈旧、经济... 本文认为,民族地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多年未能转变,主要受思想观念陈旧、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文化教育落后以及贫困面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要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条件,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技兴省(区)战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力争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方式转变 因素及对策 西部民族地区 贫困人口 粗放型 生产要素 科技进步
原文传递
国内外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杜锦锦 金晶瑜 《政策瞭望》 2008年第7期35-37,共3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提法、新战略。目前国外还没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和提法,但相关的发展理论研究呈现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主流都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去年以来,国内经济学界的许多经济学家和理论工作者都参与了这...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提法、新战略。目前国外还没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和提法,但相关的发展理论研究呈现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主流都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去年以来,国内经济学界的许多经济学家和理论工作者都参与了这一重大问题的讨论,并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内涵和基本思路与实现途径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理论研究 经济发展理论 方式转变 可持续发展 基本思路 实现途径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展经济
原文传递
全要素生产率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洪银兴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22,63,共7页
本文认为,从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其衡量指标应是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特别强调投入要素的质量,而在我国投入要素质量最差的是人力资本,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应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抓紧培养和造就... 本文认为,从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其衡量指标应是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特别强调投入要素的质量,而在我国投入要素质量最差的是人力资本,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应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抓紧培养和造就企业家;全要素生产率还要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此,要解决我国产业结构的“超稳定性”问题,而结构性矛盾要由资本配置的结构性调整来解决,对亏损企业不是在现有结构上扭亏,而应在结构调整上找出路;要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应由政策推动转向体制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型增长 人力资本投资 投入要素 市场经济体制 粗放型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粗放型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