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7Fg)+CO(X^1Σ^+,0,0)的分子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权 王红艳 +1 位作者 蒋刚 朱正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2-306,共5页
基于PuCO分子基态(X7A″)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线法对Pu(7Fg)+CO(0,0)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Pu(7Fg)与CO(0,0)碰撞易生成PuCO络合物分子,该反应是无阈能反应,反应截面σ随能量Et的升高而下降,当E... 基于PuCO分子基态(X7A″)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线法对Pu(7Fg)+CO(0,0)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Pu(7Fg)与CO(0,0)碰撞易生成PuCO络合物分子,该反应是无阈能反应,反应截面σ随能量Et的升高而下降,当Et=502.1kJ·mol-1时,σ几乎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CO 分子反应动力学 线 量子化学 一氧化碳 氧化 抗腐蚀性能 金属钚 表面防护
下载PDF
PuCO体系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权 王红艳 +1 位作者 蒋刚 朱正和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基于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的PuCO分子基态 (X7A″)的分析势能函数 ,用准经典的Monte Carlo轨线法对Pu(7Fg) +CO(0 ,0 )和O(3 Pg) +PuC(0 ,0 )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Pu(7Fg)与CO(0 ,0 )碰撞易生成PuCO配合物分子 ... 基于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的PuCO分子基态 (X7A″)的分析势能函数 ,用准经典的Monte Carlo轨线法对Pu(7Fg) +CO(0 ,0 )和O(3 Pg) +PuC(0 ,0 )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Pu(7Fg)与CO(0 ,0 )碰撞易生成PuCO配合物分子 ,该反应是无阈能反应 ,反应截面σ随能量Et 的升高而下降 ,当Et=5 0 2 .1kJ·mol-1时 ,σ几乎为零。O(3 Pg)与PuC(0 ,0 )碰撞易发生生成Pu +CO的交换反应 ,该反应无阈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CO 分子反应动力学 线 钚材料 一氧化碳 氢气 量子化学 抗腐蚀机理
下载PDF
概率解题方法浅析
3
作者 庹书炜 刘新平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本文针对在概率论学习中众多初学者感到内容好学易懂但解题却无从下手的普遍状况,介绍了三种求解概率的方法:古典概率的计算、几何概率的计算、轨线法。其中。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是被人们较为熟知的,因此文章侧重于从思维方法和易出... 本文针对在概率论学习中众多初学者感到内容好学易懂但解题却无从下手的普遍状况,介绍了三种求解概率的方法:古典概率的计算、几何概率的计算、轨线法。其中。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是被人们较为熟知的,因此文章侧重于从思维方法和易出现的错误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其后的轨线法则适用于“排队论”中的若干问题、是拓宽思维面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论 解题方 思维模式 线 对称性 错误分析
下载PDF
Si_4过渡态与Si_3反应的分子动力学
4
作者 许宗荣 高艳玲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Si4过渡态与Si3反应的分子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Si4+Si3反应以非完全聚合机理为主;Si4≠+Si3反应出现了显著的深度非弹性碰撞过程.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线 硅4 硅3
下载PDF
Ba+BrCH_3反应理论研究
5
作者 孙本繁 郑锡光 +1 位作者 韩克利 何国钟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准三原子近似及半径验的LEPS形式势能面研究了Ba+BrCH3反应碰撞动力学,得出反应络合物寿命大的1微微秒;反应几率随碰撞能增加缓慢减小,这与分子束实验一致;此外得出产物BaBr的振转分布都是非线性惊奇.
关键词 溴代甲烷 碰撞络合物 线
下载PDF
SiC合成反应的散射分布
6
作者 陈泽琴 谢洪平 +7 位作者 王平 陈雪兰 王昌明 陈泽琴 谢洪平 王平 陈雪兰 王昌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用轨线法对C(3Pg)+SiO(X1Σ+,v=0、1,j=0)→SiC(X1Σ+)+O(3Pg)反应进行了计算,研究了两种状态下产物SiC的散射分布和微观反应机理.随初始相对碰撞平动能Et增加,产物SiC向前散射减弱,向后散射增强.对振动基态SiO(X1Σ+,v=0,j=0),Et≤4.60... 用轨线法对C(3Pg)+SiO(X1Σ+,v=0、1,j=0)→SiC(X1Σ+)+O(3Pg)反应进行了计算,研究了两种状态下产物SiC的散射分布和微观反应机理.随初始相对碰撞平动能Et增加,产物SiC向前散射减弱,向后散射增强.对振动基态SiO(X1Σ+,v=0,j=0),Et≤4.6024×103kJ·mol-1,产物以向前散射为主;Et>4.6024×103kJ·mol-1,产物以向后散射为主.对振动激发态SiO(X1Σ+,v=1,j=0),Et≤4.1840×103kJ·mol-1,产物以向前散射为主;Et>4.1840×103kJ·mol-1,产物以向后散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反应 散射分布 碳化硅 线 陶瓷材料 超硬材料
下载PDF
N(~4S_u)+CH(a^4∑^-)体系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谢洪平 郭莉萍 +2 位作者 邱体孝 蒋刚 朱正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用轨线法对N(4Su)+CH(0,0)→CN(v′,J′)+H(2Sg)和N(4Su)+CH(0,0)→NH(v′,J′)+C(3Pg)反应进行计算,研究了两个反应的阈能、反应截面。
关键词 分子反应动力学 线 HCN 体系
下载PDF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汝发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4年第2期99-100,共2页
以微分方程为理论基础 ,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和预测了 SARS的发展趋势 ,从而得到了病人与健康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同时根据各参数对疫情的影响 ,提出了应对 SARS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数学模型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微分方程 图形解析 线
下载PDF
气相反应N(~4S)+O_2(X^3∑_g^-)→NO(X^2Π)+O(~3P)的准经典轨线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建锋 丁培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2-134,共3页
基于从头算数据拟合得到的新的基态势能面,对气相反应N(4S)+O2(X3∑g-)→NO(X2Π)+O(3P)进行了系统的准经典轨线研究.文中计算了该反应的反应几率、反应截面以及在T=300、500、700 K时的热速率常数.通过与以前的理论值和实验值比较发现... 基于从头算数据拟合得到的新的基态势能面,对气相反应N(4S)+O2(X3∑g-)→NO(X2Π)+O(3P)进行了系统的准经典轨线研究.文中计算了该反应的反应几率、反应截面以及在T=300、500、700 K时的热速率常数.通过与以前的理论值和实验值比较发现,我们算得的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线 反应几率 反应截面 热速率常数
下载PDF
低碰撞能下Li+HF(v=0-3,j=0-40)→LiF+H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红征 刘新国 +1 位作者 王艳洁 李琦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90,共8页
基于2003年势能面,运用准经典轨线法(QCT)研究Li+HF→LiF+H反应立体动力学.探究较低碰撞能(1.15 kcal·mol-1-5.00 kcal·mol-1)下碰撞能、振转激发对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s)和三矢量相关的P(θr,r)分布函数的影响,将积分... 基于2003年势能面,运用准经典轨线法(QCT)研究Li+HF→LiF+H反应立体动力学.探究较低碰撞能(1.15 kcal·mol-1-5.00 kcal·mol-1)下碰撞能、振转激发对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s)和三矢量相关的P(θr,r)分布函数的影响,将积分散射截面与已有的理论及实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在较低碰撞能下碰撞能、振转激发对极化微分散射截面和三矢量相关的P(θr,r)分布函数有影响,但振转激发对极化微分反应截面和P(θr,r)分布的影响更大,碰撞能的增加使产物转动角动量后向散射的极化强度增大.在计算的能量范围内积分散射截面与其它的理论及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微分散射截面 三矢量相关 准经典线 立体动力学
下载PDF
SiO_2体系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伍冬兰 曾学锋 +1 位作者 谢安东 万慧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65-1371,共7页
基于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的SiO_2分子基态(X^1A_1)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线法对Si(~3P_g)+OO'(X^3∑_g^-)和O(~1D_g)+SiO'(X^1∑^+)体系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Si(~3P_g)+OO'(X^3∑_g... 基于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的SiO_2分子基态(X^1A_1)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线法对Si(~3P_g)+OO'(X^3∑_g^-)和O(~1D_g)+SiO'(X^1∑^+)体系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Si(~3P_g)+OO'(X^3∑_g^-)体系生成络合物是一个阈能比较小的反应,而生成离解产物则是一个有比较大的阈能反应,其阈能值约为200 kJ·mol^(-1),说明主要以生成络合物为主;O(~1D_g)+SiO'(X^1∑^+)体系没有络合物生成,生成离解产物O(~1D_g)+SiO'(X^1∑^+)→O+O'+Si的反应截面比非反应碰撞产物O(~1D_g)+SiO'(X^1∑^+)→Si+OO'的反应截面要大约两个数量级,在低能区是有阈能的反应,其阈能值约为120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分子反应动力学 Monte-Carlo线
原文传递
用经典轨线法计算高振动激发的C_(70)与惰性气体间的碰撞传能
12
作者 邓伟侨 詹际平 +1 位作者 韩克利 何国钟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8年第4期398-404,共7页
利用经典轨线计算方法研究了高振动激活的C_(70)分子与Ar,He气原子的碰撞传能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同其他芳香体系(甲苯、azulene)相比,这类大分子的传能量反而减少。从碰撞作用持续时间的角度出发,具体探讨了造成这个观象的原因。
关键词 经典线 碰撞传能 碳70 惰性气体 高振动激发
下载PDF
碰撞能及反应物振动激发对Ar+H_2^+→ArH^++H反应立体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13
作者 胡梅 刘新国 谭瑞山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基于我们最近所构建的Ar+H+2→ArH++H(12A′)反应的新势能面,采用准经典轨线法研究了碰撞能分别为0.48,0.77,1.24 eV以及能量为0.48 eV时反应物不同振动态下Ar+H+2→ArH++H反应的立体动力学性质.结果显示在给定的碰撞能情况下,以及当反... 基于我们最近所构建的Ar+H+2→ArH++H(12A′)反应的新势能面,采用准经典轨线法研究了碰撞能分别为0.48,0.77,1.24 eV以及能量为0.48 eV时反应物不同振动态下Ar+H+2→ArH++H反应的立体动力学性质.结果显示在给定的碰撞能情况下,以及当反应物振动量子数由0变到2时计算的积分反应截面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通过比较发现,碰撞能对此反应k-j′关联函数P(θr)分布的影响大于其受振动激发的影响,并且关于k-k′-j′三矢量相关的函数P(?r)分布以及极化微分反应截面对碰撞能较敏感,同时发现振动激发对P(?r)分布和极化微分反应截面也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线 积分反应截面 矢量相关 极化微分反应截面
原文传递
甲烷与氧和氯反应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吕广申 高峰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4-28,共5页
运用准经典轨道线法,在扩展的LEPS势能面(London Eyring Polanyi Sato)上对CH4+O和CH4+Cl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矢量相关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理论计算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2π/σ)(dσ00/dωt)、k-j′两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和k-k′-j′... 运用准经典轨道线法,在扩展的LEPS势能面(London Eyring Polanyi Sato)上对CH4+O和CH4+Cl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矢量相关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理论计算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2π/σ)(dσ00/dωt)、k-j′两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和k-k′-j′三矢量相关的p(φr)分布以及表示产物转动角动量空间分布的p(θr,φr)。计算结果与有关实验及理论符合,很好地描绘了该类反应的产物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相关 立体动力学 准经典线
下载PDF
应用多中心分区方法构建H_3分子反应势能面
15
作者 戴伟 陈柳杨 +1 位作者 郑利敏 杨明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77-2082,共6页
势能面在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势能面构建方法——多中心分区法.通过比较London-Eyring-Polanyi-Sato(LEPS)势能、多体展开势能、置换对称不变多项式三种方法,确定了H3分子的最佳势能函数表达形... 势能面在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势能面构建方法——多中心分区法.通过比较London-Eyring-Polanyi-Sato(LEPS)势能、多体展开势能、置换对称不变多项式三种方法,确定了H3分子的最佳势能函数表达形式,并应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分析了势能面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置换对称不变多项式能很好地描述H3分子的势能面特征.结合置换对称不变多项式和本文提出的多中心分区方法,可以有效改善H3分子势能面的精度并可能推广到高维反应势能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能面拟合 准经典线 多中心分区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分子束实验——准经典轨线法
16
作者 姜玄珍 王正宝 《大学化学》 CAS 1989年第5期14-18,共5页
本文以Cl+H_2的经典轨线计算为例,介绍了准经典轨线法的原理,即LEPS势能面的选取,运动方程的建立以及初始条件的选择.应用Monte Carlo方法大量随机选择变量的初始条件,所计算的轨线可分为非反应和反应的两大类.通过轨线计算可以得到反... 本文以Cl+H_2的经典轨线计算为例,介绍了准经典轨线法的原理,即LEPS势能面的选取,运动方程的建立以及初始条件的选择.应用Monte Carlo方法大量随机选择变量的初始条件,所计算的轨线可分为非反应和反应的两大类.通过轨线计算可以得到反应截面积和分子反应的其他有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 计算机 准经典线 模拟
下载PDF
D+OH(A^2Σ^+,v=0,j=0)的反应动力学(英文)
17
作者 罗文浪 熊建若 +3 位作者 阮文 张莉 朱正和 傅依备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4-690,共7页
在用多体项展式方法建立HDO分子解析势能函数的基础上,用准经典轨线(Quasiclassicaltrajectory,QCT)方法,研究了碰撞体系D+OH(A^2∑^+,v=0,j=0)在5个产物通道上的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即使碰撞能量较低,D+OH(A^2∑^+,v=0,j=0)也不能形... 在用多体项展式方法建立HDO分子解析势能函数的基础上,用准经典轨线(Quasiclassicaltrajectory,QCT)方法,研究了碰撞体系D+OH(A^2∑^+,v=0,j=0)在5个产物通道上的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即使碰撞能量较低,D+OH(A^2∑^+,v=0,j=0)也不能形成长寿命络合物;交换反应D+OH→DH+O和D+OH→DO+H能在较宽的碰撞能量范围内发生,且均为无阈能的放热反应,但其发生的几率不同,前者的反应截面明显大于后者;当碰撞能量进一步增大时(例如达到334.72 kJ/mol),碰撞将诱导体系完全离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H 反应动力学 解析势能函数 准经典线
原文传递
碰撞能对反应S+HH/HD/DH/DD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18
作者 李明 翟红生 刘彦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5,共6页
以最新的势能面为基础,首先用量子方法和准经典法计算了反应S+HH在不同碰撞能下的反应截面,这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符合的很好,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然后计算了不同碰撞能下反应S+HH/HD/DH/DD的激发函数、产物散射方向、转动角动量定向... 以最新的势能面为基础,首先用量子方法和准经典法计算了反应S+HH在不同碰撞能下的反应截面,这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符合的很好,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然后计算了不同碰撞能下反应S+HH/HD/DH/DD的激发函数、产物散射方向、转动角动量定向和取向等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碰撞能对反应S+HH有促进作用,大的质量因子会阻碍反应的发生,碰撞能和质量因子对反应的矢量性质均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线 矢量相关 反应S+HH 同位素效应
下载PDF
CL+H_2→HCL+H不同碰撞能反应的矢量相关研究
19
作者 吕广申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2-64,共3页
运用准经典轨线法在扩展的LEPS势能面上计算了初始碰撞能分别为10、12、15kcal/mol时Cl+H2→HCl+H反应的矢量相关情况。计算得到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k-j'两矢量相关的分布p(θr)和k-k'-j'三矢量相关的p(Фr)分布。对... 运用准经典轨线法在扩展的LEPS势能面上计算了初始碰撞能分别为10、12、15kcal/mol时Cl+H2→HCl+H反应的矢量相关情况。计算得到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k-j'两矢量相关的分布p(θr)和k-k'-j'三矢量相关的p(Фr)分布。对比不同碰撞能情况下的反应发现碰撞能在反应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相关 立体动力学 准经典线
下载PDF
准经典轨线法对O+HD→H(D)+OD(OH)的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李亚民 解智敏 党琼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4-66,共3页
利用准经典轨线法在DK势能面上对反应O+HD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在碰撞能为1.1~11 kcal/mol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产物的转动取向;在碰撞能为2.05 kcal/mol时对产物OH渠道的角分布与实验结果和BR势能面上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的吻... 利用准经典轨线法在DK势能面上对反应O+HD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在碰撞能为1.1~11 kcal/mol的范围内计算了反应产物的转动取向;在碰撞能为2.05 kcal/mol时对产物OH渠道的角分布与实验结果和BR势能面上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的吻合程度较好;研究了反应物的初始转动激发改变后对产物的转动取向和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动激发对产物转动取向和角分布的影响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线 DK势能面 转动取向 角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