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何以安身?--从工夫视角看王艮安身论的确立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星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王艮何以必言安身工夫,并围绕安身来诠释《大学》“八条目”之工夫次第?学界多将王艮所论“身”理解为身体本体,并以“身本”观念界定其思想。本文认为,王艮的本末一贯之身并非指本体而言,而是实践意义的理学工夫语,表达由工夫理解并实...
王艮何以必言安身工夫,并围绕安身来诠释《大学》“八条目”之工夫次第?学界多将王艮所论“身”理解为身体本体,并以“身本”观念界定其思想。本文认为,王艮的本末一贯之身并非指本体而言,而是实践意义的理学工夫语,表达由工夫理解并实现本真生命的方式。安身论则是他在生活世界中实践修身工夫的体悟结果,并通过诠释《大学》来表达。是故,有必要将王艮思想还原到工夫实践-生命存在-经典诠释等多种维度和张力之中,一以贯之地呈现其理论和实践的互动过程。王艮的个案研究不但彰显了修身工夫的丰富内涵,展现了阳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对于发掘中国哲学中工夫实践与经典诠释的关系也有着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
身
身
本
工夫
《大学》
诠释
原文传递
王襞人本思想论略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树俊
《莆田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王襞继承了王艮的身本思想,主张以身为本、尊身尊道、保身安身,又进一步发展了王艮的身本思想,提出了人在不屈其志、不辱其身的同时,要事不避难,见危而受等重要观念,这在王艮尊身、保身的思想基础上有了较大的突破。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王襞
身
本
人
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王艮的主体观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树俊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1-64,共4页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好价值追求。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和"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王艮作为一个平民哲学家,他强调"身本",把"身"...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好价值追求。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和"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王艮作为一个平民哲学家,他强调"身本",把"身"看成是是天地万物之"本",即"身"是整个世界之"本";"身"是"家、国、天下"之"本","身"是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之"本"。他把"百姓日用"视为"道"的最高"标准",肯定平民百姓在推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价值。他主张"生知"平等社会平等、贵贱平等,倡导人们享受一切平等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
本
百姓日用是道
修
身
主体观
王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襞的“身本”论及其对王艮思想的改造
4
作者
张树俊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0-13,18,共5页
王襞是"身本"思想的竭力倡导者,他继承了王艮"身本"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王襞突出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内求,主张见危顺受;在格物问题上突出正己修身,正心为国,反身而修。因而王襞的"身...
王襞是"身本"思想的竭力倡导者,他继承了王艮"身本"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王襞突出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内求,主张见危顺受;在格物问题上突出正己修身,正心为国,反身而修。因而王襞的"身本"论比王艮的"身本"思想更具合理性,也更有价值。王襞还继承了王艮的亲民思想,突出了"亲民安民"的时代要求,他心系民众,为解除民众之难做了许多有益的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身
本
”
思想特征
泰州学派
王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王艮的修身思想及其特色
5
作者
刘永青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6-19,35,共5页
修身思想是王艮学说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王艮站在心学的立场上,以天地万物依于己,提出了关于修身的理论学说。他以"身本"作为其修身思想的理论基础、以"正己"与"安身"作为其修身实践的根本途径,以&qu...
修身思想是王艮学说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王艮站在心学的立场上,以天地万物依于己,提出了关于修身的理论学说。他以"身本"作为其修身思想的理论基础、以"正己"与"安身"作为其修身实践的根本途径,以"成圣"作为其修身理想的终极追求。在这三个层面的统一中,彰显出其修身思想中既张扬道德理想,又依托于感性生命的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
身
身
本
正己
成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别于“心本体”的“意本体”——对作为宋明新儒学归宿的刘蕺山哲学的重新定位
被引量:
5
6
作者
张再林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7-177,共11页
蕺山学与其说如牟宗三所认为的那样,仅为阳明心学的补充和完善,不如说以其以"意"易"心",代表了一种迥异于"心本体"的全新的"意本体"的哲学在宋明新儒学中的崛起和形成。而"意"的合...
蕺山学与其说如牟宗三所认为的那样,仅为阳明心学的补充和完善,不如说以其以"意"易"心",代表了一种迥异于"心本体"的全新的"意本体"的哲学在宋明新儒学中的崛起和形成。而"意"的合内外、一天人的性质又决定了,一种真正的"意本主义"实际上也即一种"身本主义"。这种身本主义不仅使蕺山的本体论与工夫论彻底地打并归一,而且使其学说最终实现了从宋明新儒学哲学的"意识知觉"范式向中国传统哲学的"身体行为"范式的理论皈依。也正是在这里,为我们豁显出了牟宗三中国哲学解读中的那种流于"康德主义"的理论误区,并使"超越牟宗三"成为今日中国哲学思想之真正光大弘扬的必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蕺山的“意
本
体”
阳明的“心
本
体”
身
本
主义牟宗三的“三系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身本主义的道与德
7
作者
燕燕
益海妍
《中国德育》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通过运用文字学、训诂学等中国传统语言学知识,考释了“道”与“德”等概念的原意。“道”取象人-行,或人在行走中,而“德”则是目光直视地行走。道与德都拟象人-行以及人-行的方式。训诂学意义上的道与德不是对行为的判断,而就是行为...
通过运用文字学、训诂学等中国传统语言学知识,考释了“道”与“德”等概念的原意。“道”取象人-行,或人在行走中,而“德”则是目光直视地行走。道与德都拟象人-行以及人-行的方式。训诂学意义上的道与德不是对行为的判断,而就是行为本身。“道”是身体的结构。身因行如此之“道”即身之“德”。这也是规范性。道、德与规范性都有它们的身根起源。当人们用构成“道”“德”两字的“行”“直”之部首反观行为本身时,道与德就成为对社会行为的判断准则。这就是中国文化道德观的身根性。我们把它称为身本主义道德观。身本主义也是中国社会关系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之道
直正之德
规范性
身
本
主义
传统语言学
原文传递
蒂姆·英戈尔德的身本人类学路径与思想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赵荣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4-30,共7页
在“从生态到技术,从技术到艺术”的研究路径转换过程中,蒂姆·英戈尔德逐渐形成了身本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以“栖居视角”探讨意识和行动在人与环境互动中的隐喻,关注实践中人的技能获得与行动者认知与能动性的具体化,并借用知觉生...
在“从生态到技术,从技术到艺术”的研究路径转换过程中,蒂姆·英戈尔德逐渐形成了身本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以“栖居视角”探讨意识和行动在人与环境互动中的隐喻,关注实践中人的技能获得与行动者认知与能动性的具体化,并借用知觉生态学和现象学理论去破除笛卡尔建构的身-心/人-物“二元论”所带来的艺术领域与技术领域之间的生硬划分,并力图整合科学、人类学、生态学、考古学、艺术、语言和考古以重新看待人与世界、人与自然,进而反思形式和质料、制作与意义、经验与艺术之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
本
人类学
路径与范式
技术与实践
现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王艮身本工夫的中正之道特质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爱萍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5-69,共5页
王艮心学提倡身即良知、日用即道,重视身本,实现于人的道德修养层面便是“鸢飞鱼跃”之境。在这种合一趋向认识论的影响下,其心学思想中的工夫论内容尤其体现了中正之维度。其中,明哲保身论、诚意正心之关节以及乐学之辩集中表现了王艮...
王艮心学提倡身即良知、日用即道,重视身本,实现于人的道德修养层面便是“鸢飞鱼跃”之境。在这种合一趋向认识论的影响下,其心学思想中的工夫论内容尤其体现了中正之维度。其中,明哲保身论、诚意正心之关节以及乐学之辩集中表现了王艮身本工夫的中正特质。研究王艮身本工夫的中正维度,对理解和把握其心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艮
身
本
工夫
中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艮身本思想再探讨
10
作者
张树俊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17-20,共4页
以身为本是王艮思想中最为突出的思想。对于王艮的身本思想,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进一步把握:一是王艮把身视为天下万物之本,将之置于至尊地位,目的在于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二是以他的自然观为研究基础,揭示其天人一理与心之本体...
以身为本是王艮思想中最为突出的思想。对于王艮的身本思想,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进一步把握:一是王艮把身视为天下万物之本,将之置于至尊地位,目的在于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二是以他的自然观为研究基础,揭示其天人一理与心之本体的内在规律;三是从身与国家的关系突出诚意端本的重要性和反己正身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王艮
身
本
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艮身本语意及其自我解读
11
作者
张树俊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2-65,共4页
身本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最为突出的思想之一。如何看待王艮的身本思想,王艮自己也进行了多层次的解读。从自然人性来解读身本,人性就是天理,人性即身,身在天下万物中处于本体地位。从身国关系解读身本,修身与安身具有统一性,安国必先...
身本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最为突出的思想之一。如何看待王艮的身本思想,王艮自己也进行了多层次的解读。从自然人性来解读身本,人性就是天理,人性即身,身在天下万物中处于本体地位。从身国关系解读身本,修身与安身具有统一性,安国必先安身。从能动主体解读身本,身是自然主体,也是自由主体,要突出个体主体地位,发挥主体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艮
身
本
思想
自我解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以安身?--从工夫视角看王艮安身论的确立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星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阳明后学的接引工夫研究”(项目编号:20BZX08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文脉专项“王艮传”(项目编号:19WMB078)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王艮何以必言安身工夫,并围绕安身来诠释《大学》“八条目”之工夫次第?学界多将王艮所论“身”理解为身体本体,并以“身本”观念界定其思想。本文认为,王艮的本末一贯之身并非指本体而言,而是实践意义的理学工夫语,表达由工夫理解并实现本真生命的方式。安身论则是他在生活世界中实践修身工夫的体悟结果,并通过诠释《大学》来表达。是故,有必要将王艮思想还原到工夫实践-生命存在-经典诠释等多种维度和张力之中,一以贯之地呈现其理论和实践的互动过程。王艮的个案研究不但彰显了修身工夫的丰富内涵,展现了阳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对于发掘中国哲学中工夫实践与经典诠释的关系也有着特殊意义。
关键词
安
身
身
本
工夫
《大学》
诠释
分类号
B248.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王襞人本思想论略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树俊
机构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出处
《莆田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王襞继承了王艮的身本思想,主张以身为本、尊身尊道、保身安身,又进一步发展了王艮的身本思想,提出了人在不屈其志、不辱其身的同时,要事不避难,见危而受等重要观念,这在王艮尊身、保身的思想基础上有了较大的突破。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王襞
身
本
人
本
Keywords
Taizhou school of thought
Wang Bi
body origin
humanism
分类号
B248.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王艮的主体观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树俊
机构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出处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1-64,共4页
文摘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好价值追求。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和"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王艮作为一个平民哲学家,他强调"身本",把"身"看成是是天地万物之"本",即"身"是整个世界之"本";"身"是"家、国、天下"之"本","身"是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之"本"。他把"百姓日用"视为"道"的最高"标准",肯定平民百姓在推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价值。他主张"生知"平等社会平等、贵贱平等,倡导人们享受一切平等权利。
关键词
身
本
百姓日用是道
修
身
主体观
王艮
Keywords
body
people's daily expenses as Tao
self-cultivation
main viewpoint
Wang Gen
分类号
B248.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襞的“身本”论及其对王艮思想的改造
4
作者
张树俊
机构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0-13,18,共5页
文摘
王襞是"身本"思想的竭力倡导者,他继承了王艮"身本"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王襞突出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内求,主张见危顺受;在格物问题上突出正己修身,正心为国,反身而修。因而王襞的"身本"论比王艮的"身本"思想更具合理性,也更有价值。王襞还继承了王艮的亲民思想,突出了"亲民安民"的时代要求,他心系民众,为解除民众之难做了许多有益的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
身
本
”
思想特征
泰州学派
王襞
Keywords
Body ideology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
Taizhou School
Wang Bi
分类号
B248.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王艮的修身思想及其特色
5
作者
刘永青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出处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6-19,35,共5页
文摘
修身思想是王艮学说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王艮站在心学的立场上,以天地万物依于己,提出了关于修身的理论学说。他以"身本"作为其修身思想的理论基础、以"正己"与"安身"作为其修身实践的根本途径,以"成圣"作为其修身理想的终极追求。在这三个层面的统一中,彰显出其修身思想中既张扬道德理想,又依托于感性生命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
修
身
身
本
正己
成圣
Keywords
self - cultivating
body - itself
self - correcting
becoming a saint
分类号
B248.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别于“心本体”的“意本体”——对作为宋明新儒学归宿的刘蕺山哲学的重新定位
被引量:
5
6
作者
张再林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7-177,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身体哲学视域中的中西体育思想的比较研究"(项目号:15BTY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蕺山学与其说如牟宗三所认为的那样,仅为阳明心学的补充和完善,不如说以其以"意"易"心",代表了一种迥异于"心本体"的全新的"意本体"的哲学在宋明新儒学中的崛起和形成。而"意"的合内外、一天人的性质又决定了,一种真正的"意本主义"实际上也即一种"身本主义"。这种身本主义不仅使蕺山的本体论与工夫论彻底地打并归一,而且使其学说最终实现了从宋明新儒学哲学的"意识知觉"范式向中国传统哲学的"身体行为"范式的理论皈依。也正是在这里,为我们豁显出了牟宗三中国哲学解读中的那种流于"康德主义"的理论误区,并使"超越牟宗三"成为今日中国哲学思想之真正光大弘扬的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
蕺山的“意
本
体”
阳明的“心
本
体”
身
本
主义牟宗三的“三系说”
分类号
B248.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身本主义的道与德
7
作者
燕燕
益海妍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中国德育》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基金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脉络式身体观—以《黄帝四经》为中心的考察”(23BZX053)的研究成果。
文摘
通过运用文字学、训诂学等中国传统语言学知识,考释了“道”与“德”等概念的原意。“道”取象人-行,或人在行走中,而“德”则是目光直视地行走。道与德都拟象人-行以及人-行的方式。训诂学意义上的道与德不是对行为的判断,而就是行为本身。“道”是身体的结构。身因行如此之“道”即身之“德”。这也是规范性。道、德与规范性都有它们的身根起源。当人们用构成“道”“德”两字的“行”“直”之部首反观行为本身时,道与德就成为对社会行为的判断准则。这就是中国文化道德观的身根性。我们把它称为身本主义道德观。身本主义也是中国社会关系的起源。
关键词
人行之道
直正之德
规范性
身
本
主义
传统语言学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H12 [语言文字—汉语]
H131
原文传递
题名
蒂姆·英戈尔德的身本人类学路径与思想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赵荣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出处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4-30,共7页
文摘
在“从生态到技术,从技术到艺术”的研究路径转换过程中,蒂姆·英戈尔德逐渐形成了身本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以“栖居视角”探讨意识和行动在人与环境互动中的隐喻,关注实践中人的技能获得与行动者认知与能动性的具体化,并借用知觉生态学和现象学理论去破除笛卡尔建构的身-心/人-物“二元论”所带来的艺术领域与技术领域之间的生硬划分,并力图整合科学、人类学、生态学、考古学、艺术、语言和考古以重新看待人与世界、人与自然,进而反思形式和质料、制作与意义、经验与艺术之间关系。
关键词
身
本
人类学
路径与范式
技术与实践
现象学
Keywords
“anthropology from the body”
path and paradigm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phenomenology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王艮身本工夫的中正之道特质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爱萍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5-69,共5页
文摘
王艮心学提倡身即良知、日用即道,重视身本,实现于人的道德修养层面便是“鸢飞鱼跃”之境。在这种合一趋向认识论的影响下,其心学思想中的工夫论内容尤其体现了中正之维度。其中,明哲保身论、诚意正心之关节以及乐学之辩集中表现了王艮身本工夫的中正特质。研究王艮身本工夫的中正维度,对理解和把握其心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王艮
身
本
工夫
中正
Keywords
WANG Gen
body work
Zhongzheng
分类号
B248.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艮身本思想再探讨
10
作者
张树俊
机构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17-20,共4页
文摘
以身为本是王艮思想中最为突出的思想。对于王艮的身本思想,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进一步把握:一是王艮把身视为天下万物之本,将之置于至尊地位,目的在于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二是以他的自然观为研究基础,揭示其天人一理与心之本体的内在规律;三是从身与国家的关系突出诚意端本的重要性和反己正身的必要性。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王艮
身
本
思想
Keywords
Taizhou School
Wang Gen
the thought of honoring the body
分类号
B248.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艮身本语意及其自我解读
11
作者
张树俊
机构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出处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2-65,共4页
文摘
身本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最为突出的思想之一。如何看待王艮的身本思想,王艮自己也进行了多层次的解读。从自然人性来解读身本,人性就是天理,人性即身,身在天下万物中处于本体地位。从身国关系解读身本,修身与安身具有统一性,安国必先安身。从能动主体解读身本,身是自然主体,也是自由主体,要突出个体主体地位,发挥主体能动性。
关键词
王艮
身
本
思想
自我解读
Keywords
Wang Gen
self - orientation
self -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B248.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何以安身?--从工夫视角看王艮安身论的确立
张星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2
王襞人本思想论略
张树俊
《莆田学院学报》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简论王艮的主体观
张树俊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王襞的“身本”论及其对王艮思想的改造
张树俊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析王艮的修身思想及其特色
刘永青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有别于“心本体”的“意本体”——对作为宋明新儒学归宿的刘蕺山哲学的重新定位
张再林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身本主义的道与德
燕燕
益海妍
《中国德育》
2024
0
原文传递
8
蒂姆·英戈尔德的身本人类学路径与思想研究
赵荣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王艮身本工夫的中正之道特质
张爱萍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王艮身本思想再探讨
张树俊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王艮身本语意及其自我解读
张树俊
《菏泽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