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三
被引量:
51
1
作者
向云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72,共10页
身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逻辑起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体、以人为主体、以人为载体、以人为活体,是通向身体哲学的身体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可以分为五个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具...
身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逻辑起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体、以人为主体、以人为载体、以人为活体,是通向身体哲学的身体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可以分为五个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具有鲜活、生动、深刻的哲学根性和意蕴,遗产的身体和身体的遗产揭示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最深刻的奥秘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遗产
身体
人类学
身体
哲学
死亡与救赎
非物质文化
遗产
原文传递
技艺、表演与“总体性叙事”——基于印江县高台狮子灯的田野民族志考察
2
作者
陈正府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狮舞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体现出文化的“总体性”特征,并可视为传统中国社会中“礼俗互动”的一种“身体遗产”。各地狮舞文化背景不同,操演方式各异,但都对传统的主流叙事典故进行了相应的“在地化”转化,通过一系列身体技术、仪...
狮舞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体现出文化的“总体性”特征,并可视为传统中国社会中“礼俗互动”的一种“身体遗产”。各地狮舞文化背景不同,操演方式各异,但都对传统的主流叙事典故进行了相应的“在地化”转化,通过一系列身体技术、仪式活动与象征符号的运作,强化了本民族或本社区的集体记忆与自我认同,并成为人们驱邪逐魔、社群凝聚、送瑞祈福和娱人娱神的一种仪式化舞蹈行为。贵州省印江县徐家寨高台狮子灯艺术,融当地舞蹈、武术、杂技、鼓乐、傩戏、巫术以及儒、道、释为一体,体现了“舞武乐技”的密不可分;徐家寨高台狮子灯艺术将狮舞文化内化于当地的红白喜事、节日庆典与竞技交流等活动中,并对当地狮舞文化的起源与继承等话题进行了本土化叙事与文化阐释,体现出大小传统之间的交融性与混杂性;徐家寨高台狮子灯艺术可视为一种身体技术的操练与“身体遗产”的展演,在当地社会有着较强的教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台狮子灯
田野民族志
总体性
大小传统
身体
技术
身体
遗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化背景和国际性贡献
被引量:
1
3
作者
向云驹
《非遗传承研究》
2021年第2期26-31,共6页
民间文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转换,进入人类文化遗产的天地,无疑是一次普及到广大民众的文化变革,也是文化观念上的思想解放,更是全民接受全球化事实并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非遗保护行动,不仅使很多中...
民间文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转换,进入人类文化遗产的天地,无疑是一次普及到广大民众的文化变革,也是文化观念上的思想解放,更是全民接受全球化事实并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非遗保护行动,不仅使很多中国非遗从中获得了世界性声誉,而且也为国际社会贡献了很多非遗保护的独特智慧与经验。中国在破解非遗主客体身份纠缠的哲学悖论时,找到了两把解开难题的钥匙。国际休闲产业和人类休闲文化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未来的非遗及其保护必然与休闲文化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非遗
身体
遗产
创造性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风从岭南来》看岭南舞蹈的艺术创作
被引量:
3
4
作者
胡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93,共5页
岭南民间舞蹈专场《风从岭南来》是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对《风从岭南来》的创作思路及编创心得的总结,回顾岭南民间舞蹈创作的过去,在总结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岭南舞蹈创作之路,并建立对岭南...
岭南民间舞蹈专场《风从岭南来》是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对《风从岭南来》的创作思路及编创心得的总结,回顾岭南民间舞蹈创作的过去,在总结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岭南舞蹈创作之路,并建立对岭南舞蹈文化更为深入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从岭南来》
岭南舞蹈传统
身体
文化
遗产
传承
发展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三
被引量:
51
1
作者
向云驹
机构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72,共10页
文摘
身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逻辑起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体、以人为主体、以人为载体、以人为活体,是通向身体哲学的身体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可以分为五个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具有鲜活、生动、深刻的哲学根性和意蕴,遗产的身体和身体的遗产揭示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最深刻的奥秘和意义。
关键词
身体
遗产
身体
人类学
身体
哲学
死亡与救赎
非物质文化
遗产
Keywords
body heritage
body anthropology
body philosophy
death and redemp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技艺、表演与“总体性叙事”——基于印江县高台狮子灯的田野民族志考察
2
作者
陈正府
机构
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南民族手工艺价值利用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XMZ007)。
文摘
狮舞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体现出文化的“总体性”特征,并可视为传统中国社会中“礼俗互动”的一种“身体遗产”。各地狮舞文化背景不同,操演方式各异,但都对传统的主流叙事典故进行了相应的“在地化”转化,通过一系列身体技术、仪式活动与象征符号的运作,强化了本民族或本社区的集体记忆与自我认同,并成为人们驱邪逐魔、社群凝聚、送瑞祈福和娱人娱神的一种仪式化舞蹈行为。贵州省印江县徐家寨高台狮子灯艺术,融当地舞蹈、武术、杂技、鼓乐、傩戏、巫术以及儒、道、释为一体,体现了“舞武乐技”的密不可分;徐家寨高台狮子灯艺术将狮舞文化内化于当地的红白喜事、节日庆典与竞技交流等活动中,并对当地狮舞文化的起源与继承等话题进行了本土化叙事与文化阐释,体现出大小传统之间的交融性与混杂性;徐家寨高台狮子灯艺术可视为一种身体技术的操练与“身体遗产”的展演,在当地社会有着较强的教化作用。
关键词
高台狮子灯
田野民族志
总体性
大小传统
身体
技术
身体
遗产
Keywords
lion dance on high stools
field ethnography
totality
great and little tradition
techniques of the body
body heritage
分类号
J722.215 [艺术—舞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化背景和国际性贡献
被引量:
1
3
作者
向云驹
机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北京师范大学
天津大学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
出处
《非遗传承研究》
2021年第2期26-31,共6页
文摘
民间文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转换,进入人类文化遗产的天地,无疑是一次普及到广大民众的文化变革,也是文化观念上的思想解放,更是全民接受全球化事实并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非遗保护行动,不仅使很多中国非遗从中获得了世界性声誉,而且也为国际社会贡献了很多非遗保护的独特智慧与经验。中国在破解非遗主客体身份纠缠的哲学悖论时,找到了两把解开难题的钥匙。国际休闲产业和人类休闲文化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未来的非遗及其保护必然与休闲文化深度融合。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非遗
身体
遗产
创造性经验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风从岭南来》看岭南舞蹈的艺术创作
被引量:
3
4
作者
胡骁
机构
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93,共5页
基金
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30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广东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星海音乐学院"创新强校"科研类重大项目<粤港澳舞蹈高等教育现状调查与交流合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XHZD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岭南民间舞蹈专场《风从岭南来》是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对《风从岭南来》的创作思路及编创心得的总结,回顾岭南民间舞蹈创作的过去,在总结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岭南舞蹈创作之路,并建立对岭南舞蹈文化更为深入的认知。
关键词
《风从岭南来》
岭南舞蹈传统
身体
文化
遗产
传承
发展
Keywords
Wind from Lingnan
Lingnan culture
Lingnan dance
physical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分类号
J704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三
向云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1
原文传递
2
技艺、表演与“总体性叙事”——基于印江县高台狮子灯的田野民族志考察
陈正府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化背景和国际性贡献
向云驹
《非遗传承研究》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风从岭南来》看岭南舞蹈的艺术创作
胡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