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现象学视域下教育元宇宙应用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苇琪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34,共8页
教育元宇宙是元宇宙技术作用下教育发展的新形态。从身体现象学的视角来看,它又是人身体空间的延伸之所,不论是教育主体虚拟化身的建立、沉浸式的教学体验还是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都离不开身体主体及其知觉、意向性的作用。若教育元宇... 教育元宇宙是元宇宙技术作用下教育发展的新形态。从身体现象学的视角来看,它又是人身体空间的延伸之所,不论是教育主体虚拟化身的建立、沉浸式的教学体验还是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都离不开身体主体及其知觉、意向性的作用。若教育元宇宙忽视以上事实,就会引起一些伦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师生身体实体的伦理角色被忽视,学生的认知经验出现失调,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疏离。对此,教育元宇宙应当关注“身体”的意义,以此建构自身的伦理尺度:建立教育主体的唯一身份标识,维护其自我的同一性;让师生以身体在场的方式展开交往、建立情感联系;把握具身体验的意义,让教育元宇宙显现生活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虚拟化身 身体主体 伦理尺度 身体现象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儒道思想中的具身认知观 被引量:17
2
作者 黎晓丹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2-710,共9页
身心合一论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基本观念。身是以"气"为根基,并通过"修身-修心"与"修心-修身"可至天人合一的身体。本文选取中国古代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儒道两家思想,融合现象学视角来诠释中国古代儒道思想... 身心合一论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基本观念。身是以"气"为根基,并通过"修身-修心"与"修心-修身"可至天人合一的身体。本文选取中国古代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儒道两家思想,融合现象学视角来诠释中国古代儒道思想中的身体观对身体主体性的生动凸显,以及从"身-心-世界"三者互为交涉的层次上所建构的特有的认知观。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具身认知观的日益关注,结合中国古代思想视角开展的具身认知研究可在促进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同时促进具身认知研究范式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中国古代儒道思想 身体主体 现象学 体知
下载PDF
教育学的身体面向及其道德教育启示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乐乐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99,共7页
教育学中的身体活动时常被看作是理智学习的对立面,身体在教育实践中充满着消极意味。教育学的身体面向乃在于关注本能无意识层面的学习活动、树立积极的身体观念和新型身体间性关系,同时,身体转向意味着重新看见教育场域中的身体,关注... 教育学中的身体活动时常被看作是理智学习的对立面,身体在教育实践中充满着消极意味。教育学的身体面向乃在于关注本能无意识层面的学习活动、树立积极的身体观念和新型身体间性关系,同时,身体转向意味着重新看见教育场域中的身体,关注身体对知识与概念的塑造,转变传统狭隘的大脑学习概念。在道德教育上,从单纯强调理性的道德知识转向身心一体的道德培育,其中包括重视身体的感知和经验、丰富基于身体隐喻的正向道德体验和发现肉身本身所孕育的道德生活世界。把身体重新带回教育中,通过在场的身体相遇来激活教育场域中意义的建构,重建身体对于个体认识世界的奠基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哲学 身体主体 身体隐喻 道德教育 具身认知
下载PDF
延伸与回归:传播具身性在媒介技术中的嵌入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志荣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6-70,共5页
文章认为媒介技术发展脉络是延伸、"截肢",并回归的过程,至少人类一直朝着回归的方向在努力。回归是延伸之后的必然结果,回归也就是身体主体性的媒介参与,是具身性在媒介技术中的嵌入;回归也预示着下一代技术的传播交流转向,... 文章认为媒介技术发展脉络是延伸、"截肢",并回归的过程,至少人类一直朝着回归的方向在努力。回归是延伸之后的必然结果,回归也就是身体主体性的媒介参与,是具身性在媒介技术中的嵌入;回归也预示着下一代技术的传播交流转向,面对面的交流是一切传播的终点和宿命,也是交流转向的核心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 回归 具身性 身体主体
下载PDF
从“意识主体”到“身体主体”:身体哲学视域下的主体教育审思 被引量:3
5
作者 夏剑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7,共12页
现代哲学的“身体转向”所确立的“身体主体”概念及其主体哲学思路,颠覆了奠基于笛卡尔意识哲学的“意识主体”概念及其主体哲学思路。由此,深受后者影响的现代主体教育理论必然需要基于新的主体哲学视域进行重新审视。基于“意识主体... 现代哲学的“身体转向”所确立的“身体主体”概念及其主体哲学思路,颠覆了奠基于笛卡尔意识哲学的“意识主体”概念及其主体哲学思路。由此,深受后者影响的现代主体教育理论必然需要基于新的主体哲学视域进行重新审视。基于“意识主体”概念的现代主体教育虽然对于解决特殊历史阶段我国教育“目中无人”的困境发挥了极大的理论效力,然而,由于它主要从作为“意识主体”的人出发来建构主体教育的基本思路,人的身体主体性是被忽视的。由此导致无论是在主体教育的理论还是实践中,身体相关因素的教育意义无法得到关注和发挥,身体相关的教育实践一直处在边缘化地位,人的完整性被割裂。因此,基于身体哲学视域,从身体主体理论出发,更新主体教育中的“主体”和“人”的概念,确立人是“身体主体”;基于身体主体重新发现和确立身体的教育意义;将主体教育的目的指向“完整的人”的培养,以取代“独立的人”的发展,或许是当前解决主体教育理论发展困境的可能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体教育 身体哲学 意识主体 身体主体 完整的人
下载PDF
舞蹈的身体之维--基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分析
6
作者 马国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3,198,I0003,共8页
身体是舞蹈的载体和基础,舞蹈最重要的是借助于身体这个媒介来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舞蹈真正以身体的“在世存在”为本源,相反,大多数舞蹈在本质上仅把身体当作通向精神、社会、情感、神灵、个人遭遇等等的工具而进行身体之外的意义的... 身体是舞蹈的载体和基础,舞蹈最重要的是借助于身体这个媒介来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舞蹈真正以身体的“在世存在”为本源,相反,大多数舞蹈在本质上仅把身体当作通向精神、社会、情感、神灵、个人遭遇等等的工具而进行身体之外的意义的表达。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提出了身体现象学理论,他反对将意识作为哲学的起点,而把身体作为认识的中心:“我”在“我”的身体中,“我”就是“我”的身体,身体是身—心的统一;我们通过身体存在于世,用我们的身体感知世界,其本质就是身体与身体、身体与世界的交织交错、互感互生。而舞蹈正是这种身体哲学的表达形式之一,是人类谋求共生共在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梅洛—庞蒂 身体主体 语言 身体间性
下载PDF
“世界之肉”的呈现和存在——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美学谈片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文初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3,共4页
"将身体借给世界"是梅洛-庞蒂在论绘画理论时提出的一个命题。该命题的旨意在于推翻西方思想史上源远流长的理智主义思潮。"将身体借给世界"意味着让身体成为世界的媒介、手段,让身体世界化。身体世界化的实质是身... "将身体借给世界"是梅洛-庞蒂在论绘画理论时提出的一个命题。该命题的旨意在于推翻西方思想史上源远流长的理智主义思潮。"将身体借给世界"意味着让身体成为世界的媒介、手段,让身体世界化。身体世界化的实质是身体以客体性和主体性并存的方式实现同纯感性的世界的融会。"将身体借给世界"体现了对传统再现论和后现代反再现论的双重超越。这一双重超越同时意味着对认识论意义上的世界再现的超越,意味着本体论上的"世界之肉"的建构和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洛-庞蒂 身体主体 世界之肉
下载PDF
西方德性教化思想中“身体”的演进脉络探析
8
作者 冯昊青 朱哲成 贺凯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5-55,共11页
因循理性主义的逻辑演化,西方德性教化视域下的身体长期被贬作道德实现的障碍,德性教化也因此被异化为祛身化的智性学习。在近代身体现象学思潮的激荡下,身心二分的教化模式遭到了质疑与挑战。尼采、梅洛-庞蒂等学者将主体重构为灵肉圆... 因循理性主义的逻辑演化,西方德性教化视域下的身体长期被贬作道德实现的障碍,德性教化也因此被异化为祛身化的智性学习。在近代身体现象学思潮的激荡下,身心二分的教化模式遭到了质疑与挑战。尼采、梅洛-庞蒂等学者将主体重构为灵肉圆融的身体主体,逐渐形成了“身体—世界”的具身认知结构。随着“具身”概念渗入教化领域,“具身德育”逐渐成为学界的焦点话题。从道德学习是全身心的、交互性的、生成性的角度,具身德育强调德性教化必须根植于此身经验与在世处境,以期构建道德与身体的圆融关系。而在现代伦理学的视域下,德性教化中的身体转向将道德澄明为面向德性的根身性实践,从而为贬身尊心、知行不一等既有教化问题提供了可鉴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身化 身体主体 具身德育
下载PDF
教育哲学中基本概念“身体”的考察与知识论变革 被引量:5
9
作者 蒋开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1,共4页
哲学即讲道理,教育哲学即讲教育之理。而讲道理始于基本概念的考察。受哲学传统的影响",身体"是被教育哲学遗忘的一个概念。从范梅南的"体知"到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都把我们引向实践认识论,旨在颠覆... 哲学即讲道理,教育哲学即讲教育之理。而讲道理始于基本概念的考察。受哲学传统的影响",身体"是被教育哲学遗忘的一个概念。从范梅南的"体知"到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都把我们引向实践认识论,旨在颠覆传统的知识观,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体验。"身体—心灵"的二元思维中的知识是与真实世界相分离的符号世界,这种理论的结果并没有呈现真实的生活,唯有在体验中获得的"具身化"知识才是生命个体的"个人知识"。"个人知识"的不断生成内化为教育智慧,外显为教育机智。"身体"的直接参与是形成个人化教育哲学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体知 实践认识论 身体主体 个人知识
下载PDF
从“意识主体”到“身体主体”:身体哲学视域下的主体教育审思
10
作者 夏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5期88-89,共2页
一、人作为“身体主体”现代主体教育从源头上来讲,就是一种基于作为意识或精神主体的人的教育,其实质追求最终必然落脚于人的意识或精神潜能的开发和培育,其典型表现就是重视知识的教育价值,重视理智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身体主体 人的教育 哲学视域 精神主体 意识主体 能力的发展 现代主体 典型表现
原文传递
主体之争与西方当代行为艺术理论中的身体悖论
11
作者 王晓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6-35,共10页
由于表演媒介与身体的特殊关系,诞生之初的当代西方行为艺术就引发了主体之争:它的承担者到底是非具身性的自我(disembodied self),还是具有主体性的身体?抑或是二者的混合物?围绕着身体的身份问题,众多艺术家和学者介入了延续至今的理... 由于表演媒介与身体的特殊关系,诞生之初的当代西方行为艺术就引发了主体之争:它的承担者到底是非具身性的自我(disembodied self),还是具有主体性的身体?抑或是二者的混合物?围绕着身体的身份问题,众多艺术家和学者介入了延续至今的理论博弈。由于大多数参与者都采取了折中策略,相关理论话语中出现了至今尚未被消解的身体悖论。在身体的地位被凸显时,它的主体身份则被遮蔽乃至否定。即使在肯定身体的文本中,不彻底之处也清晰可见。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清除残余的非具身性自我概念,建构从身体-主体概念出发的艺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行为艺术 主体之争 非具身性自我 身体主体 身体悖论
下载PDF
身体-主体的缺席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共同欠缺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晓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102,共7页
作为实在的活动,实践的承担者只能是身体-主体。离开身体-主体来谈论实践,就无法敞开其实在品格,以实践为原初范畴的美学建构便会处于悬空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实践美学的最大欠缺是对身体-主体的忽略。忽略身体而又强调实践的意义这种... 作为实在的活动,实践的承担者只能是身体-主体。离开身体-主体来谈论实践,就无法敞开其实在品格,以实践为原初范畴的美学建构便会处于悬空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实践美学的最大欠缺是对身体-主体的忽略。忽略身体而又强调实践的意义这种自我矛盾的做法不但造就了一系列逻辑悖论,而且使实践美学无法回答许多根本性的美学问题。后实践美学的倡导者虽然力图超越实践美学,但同样未意识到身体-主体的意义,因而也将实践美学的逻辑欠缺带到自身的理论建构中。只有敞开了实践、生存、生命对身体-主体的原始归属关系,我们才能超越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共同欠缺,建构出圆融的、具有独创性的、富有解释力的汉语美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 身体主体 缺席 欠缺
原文传递
直面儿童的身体:作业具身面向的内涵与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凤 纪锦华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132-138,共7页
当前的“双减”政策与具身哲学理论都指向了儿童的身体,反映在作业实践中,表现为作业的具身面向。作业的具身面向建基于身体主体的观念,旨在实现作业学习的“身体构成性意义”。作业具身面向的设计主要关涉身体意识、作业内容、具身交... 当前的“双减”政策与具身哲学理论都指向了儿童的身体,反映在作业实践中,表现为作业的具身面向。作业的具身面向建基于身体主体的观念,旨在实现作业学习的“身体构成性意义”。作业具身面向的设计主要关涉身体意识、作业内容、具身交互环境和教师的支架作用等4个构成要素。教师在作业学习中承担着重要的联通功能,为儿童的作业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以促进儿童作业的有意义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的具身面向 身体主体 作业设计 儿童
下载PDF
浑沌与知觉:庄子身体美学的现象学解读
14
作者 何艳珊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77,128,共6页
庄子哲学中的身体指的是躯体与心理、感官与理性尚未区分之前的“浑沌”整体。由于身体的原初知觉尚未形成清晰的主体意识,因而其所处的生存境遇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客观世界,而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体”的本原世界,相当于现象学... 庄子哲学中的身体指的是躯体与心理、感官与理性尚未区分之前的“浑沌”整体。由于身体的原初知觉尚未形成清晰的主体意识,因而其所处的生存境遇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客观世界,而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体”的本原世界,相当于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或梅洛-庞蒂所说的“被认识所惯常谈论的认识之前的世界”。在这一点上,庄子哲学与现象学具有相同旨趣,两者都意在借助身体的原初知觉突破固有认知的牢笼,在“前反思”“前客观”和“非对象性”的状态下呈现本原世界的五彩斑斓和无穷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主体 生活世界 不传之道 立象尽意
原文传递
创伤记忆与“隐忍”叙事——评《地久天长》的时空意识
15
作者 王晓旭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9-97,共9页
影片《地久天长》的叙事时间不是均质的,而是一段时间的“绵延”,呈现出断裂、反复且螺旋上升的特征,表征着创伤主体对时间的非持续性的感知;叙事空间具有“回荡”特征,创伤主体参与了空间的迁徙、先验性“存在空间”的影响、空间的回... 影片《地久天长》的叙事时间不是均质的,而是一段时间的“绵延”,呈现出断裂、反复且螺旋上升的特征,表征着创伤主体对时间的非持续性的感知;叙事空间具有“回荡”特征,创伤主体参与了空间的迁徙、先验性“存在空间”的影响、空间的回归与再次迁徙这一叙事进程。文章通过对影片涉及的片段分析,并以“身体主体”理论作为话语来阐释创伤记忆难以消逝的原因,尝试说明身体在影片中作为时空的感知主体具有理论和叙事的合理性。一方面,身体作为感知的主体,提供了个体记忆痕迹留存的空间;另一方面,身体作为媒介,是过去时空进入当下时空的重要介质,实现了时空的连接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久天长》 时空意识 创伤记忆 身体主体
下载PDF
身体主体与技术的双重内涵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宁宁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79,共7页
基于身体现象学,身体主体与技术能够建立基础性的内在关联。主体性概念的核心在于前反思的自身觉知。在梅洛-庞蒂对知觉经验的分析中,身体主体具有双重内涵,一是身体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实践关系,二是身体主体对自身处境的觉知。在上述身... 基于身体现象学,身体主体与技术能够建立基础性的内在关联。主体性概念的核心在于前反思的自身觉知。在梅洛-庞蒂对知觉经验的分析中,身体主体具有双重内涵,一是身体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实践关系,二是身体主体对自身处境的觉知。在上述身体图式的两层涵义下,相应也应该从两个不同的层次理解技术,即作为意义积淀方式与作为原初虚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主体 技术哲学 原初虚拟性 自身觉知 身体现象学
下载PDF
现象身体与身体主体的双重变奏——梅洛庞蒂前期身体理论批判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连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76-180,共5页
梅洛庞蒂前期哲学在批判传统意识哲学时提出了现象身体的概念,打破了主客二分的哲学教条,表明了身心一体的存在,从而站在了一种新哲学的门口,暗示了一种人与世界一体的新本体论,但他却过于迷恋身体的活力,忘记了作为这一活力来源的本体... 梅洛庞蒂前期哲学在批判传统意识哲学时提出了现象身体的概念,打破了主客二分的哲学教条,表明了身心一体的存在,从而站在了一种新哲学的门口,暗示了一种人与世界一体的新本体论,但他却过于迷恋身体的活力,忘记了作为这一活力来源的本体论,把身体塑造成了一个具有终极意义的主体,使他的身体理论带上了主体性残余和还原论色彩。因此,梅洛庞蒂前期身体理论还处于现象身体与身体主体的双重变奏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洛庞蒂 现象身体 身体主体 本体论 还原论
下载PDF
话语、权力和自由的辩证空间:福柯主体系谱学的逻辑构成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晓杰 《东吴学术》 CSSCI 2017年第3期21-28,共8页
在福柯的主体系谱学中,知识考古学通过多元话语秩序的确立意图超越传统主体模式,权力系谱学借由主体-权力的游戏实现了身体主体的转型,自我本体论批判则透过基于自我关切和自我治理的政治学-伦理学-美学力求创构性主体形式的塑造。从根... 在福柯的主体系谱学中,知识考古学通过多元话语秩序的确立意图超越传统主体模式,权力系谱学借由主体-权力的游戏实现了身体主体的转型,自我本体论批判则透过基于自我关切和自我治理的政治学-伦理学-美学力求创构性主体形式的塑造。从根本上看,它们的核心问题始终围绕在如何使主体进入真理游戏之中,都强调主体的全新内在性形式对自我的超越性原则与主体的先天理论的彻底排除,致力于建构一个决定"主体转型的未定条件与可能性"的批判哲学,因而只是一种我们直接面对自身并批判自身的态度。整体而言,福柯不为在恢复某种具备普遍价值的普遍结构形式之基础上重建一种新形而上学的可能,或在思想和生命中展示一个没有界线的绝对自由或纯粹的外在性,而是旨在界划我们自身的界线,并在其内部通过差异化因素的揭露来实施对它们的拆解,充分展示差异性、偶然性、流动性、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的不断增值,避免普遍性、同一性、必然性和固定性的基础主义运作模式。因此,他对现代性的质问不为在区分现代同前现代和后现代的基础上提供现代性的替代之物,而是意在揭示现代性内部的反现代性因素。这自然与彻底消解普遍性立场的后现代主义事业有着根本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系谱学 话语秩序 身体主体 自我关切 现代性姿态
原文传递
孟子“践形”的德性身体观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艳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7-40,51,共5页
先秦儒家发展到孟子,不仅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心性论,与之相应也包含着相对深刻的身体理论。孟子论心—气关系、心—气—形关系,开拓的儒家身体观的重要向度:“践形”的德性身体观。儒家理想身体主体是对始源之身的恢复与修持,是德性精神... 先秦儒家发展到孟子,不仅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心性论,与之相应也包含着相对深刻的身体理论。孟子论心—气关系、心—气—形关系,开拓的儒家身体观的重要向度:“践形”的德性身体观。儒家理想身体主体是对始源之身的恢复与修持,是德性精神充盈于内显发于外的身心一如的生命整一体,以此提供给当下的身体理论发展一个思考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身体主体 践形观
下载PDF
梅洛-庞蒂关于身体主体与世界关系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祝利民 《潍坊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6-79,共4页
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是存在现象学,其主要的意图是回到存在,也就是回到主体所生存的世界。世界通过身体主体的具体存在给予自身,而不是身体通过经验构造世界。身体主体与世界存在辩证结构的揭示避免了主体成为绝对自我的内在弱点。根据存... 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是存在现象学,其主要的意图是回到存在,也就是回到主体所生存的世界。世界通过身体主体的具体存在给予自身,而不是身体通过经验构造世界。身体主体与世界存在辩证结构的揭示避免了主体成为绝对自我的内在弱点。根据存在关系,主体悖论性地是其身体、其世界及其处境。历史处境中的主体性显示为主体间性,主体间性体现了受历史制约的主体的被动性和普遍性,主体性体现了创造历史的主体的主动性和个别性。在黑格尔那里,关于普遍性和单一性相统一的世界的合理性问题表现为绝对精神主体与有限世界的矛盾。梅洛-庞蒂认为没有预先存在的逻各斯和理性,唯一预先存在的逻各斯是世界,世界的合理性表现为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主体 世界 主体 主体间性 合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