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否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Meta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范智荣 彭嘉杰 +5 位作者 钟的桂 周霖 苏海涛 黄永铨 吴江林 梁以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7-1312,共6页
背景: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时,对踝穴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减小胫距接触面,造成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发生。目前临床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是否进行三角韧带的修复尚未达到统一的结论。目的:系统评... 背景: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时,对踝穴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减小胫距接触面,造成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发生。目前临床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是否进行三角韧带的修复尚未达到统一的结论。目的:系统评价带线锚钉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CNKI、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带线锚钉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不进行三角韧带的修复,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试验组使用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检索年限为各自建库至2018年7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版本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1)最终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499例患者;(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相比,带线锚钉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在Baird-Jackson踝关节相关评分优良率[RR=1.27,95%CI(1.08,1.50),P=0.005]、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MD=7.81,95%CI(5.50,10.11),P <0.000 01]、目测类比评分[MD=-0.15,95%CI(-0.29,-0.01),P=0.04]、距骨倾斜角[MD=-3.92,95%CI(-4.75,-3.09),P<0.000 01]、内踝间隙[MD=-0.83,95%CI(-1.17,-0.48),P <0.000 01]、不良事件发生率[RR=0.26,95%CI(0.12,0.58),P=0.000 9]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3)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比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带线锚钉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能够增强踝关节功能、减小距骨倾斜角及内踝间隙宽度、恢复踝关节稳定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内固定器 META分析 组织工程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带线锚钉 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稳定性 距骨倾斜角 间隙宽度
下载PDF
锚钉修复三角韧带后踝关节的稳定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怡加 黄枫 +5 位作者 劳永生 曾展鹏 徐险峰 罗伟东 孙世栋 陈柏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011-3016,共6页
背景: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及下胫腓联合损伤有一定的发生率,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或修复三角韧带存在争议,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存在复位不良、断钉及二次手术取钉等问题。目的:观察应用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治疗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踝关... 背景: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及下胫腓联合损伤有一定的发生率,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或修复三角韧带存在争议,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存在复位不良、断钉及二次手术取钉等问题。目的:观察应用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治疗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及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12例,均采取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锚钉修复内侧三角韧带的方法,均未进行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估其关节稳定程度。结果与结论:(1)所有病例均得到1年以上的随访;(2)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优9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2%;(3)术后1年X射线测量外旋应力位下踝内侧间隙及距骨倾斜角度分别为(3.47±0.12)mm及(0.45±0.18)°,与健侧(3.44±0.05)mm及(0.43±0.1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表明,应用锚钉修复三角韧带的方法可恢复三角韧带的解剖及生物力学,使踝关节获得较好的稳定性,且避免了二次取出下胫腓联合螺钉的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韧带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关节植入物 锚钉 三角韧带 修复 踝关节稳定性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凌坤 阳普山 +1 位作者 唐洪 苟永胜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377-1382,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患者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49例(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和...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患者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49例(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和传统组53例(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治疗疗效、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至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Baird-Jackson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1个月>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改良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OFAS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1个月>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改良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可更有效增加踝关节的稳定,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治疗疗效更佳,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前外侧入路 改良后内侧入路 骨折 踝关节稳定性 踝关节功能恢复
下载PDF
粘膏支持带对女篮运动员踝关节平衡及足底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猛 叶锐彬 段瑾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65,共3页
采用Footscan和人体平衡测试系统研究支持带对足底压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客观地评价粘膏支持带对于加强踝关节稳定性所起的作用。方法:国家女子篮球队30名队员采用蹬形及八字形两种粘膏支持带固定方法,分别测试她们在支持带固定前后的... 采用Footscan和人体平衡测试系统研究支持带对足底压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客观地评价粘膏支持带对于加强踝关节稳定性所起的作用。方法:国家女子篮球队30名队员采用蹬形及八字形两种粘膏支持带固定方法,分别测试她们在支持带固定前后的身体平衡能力与足底压力,结果:队员在固定支持带后踝关节的内翻趋势均有显著性下降,第1脚趾与第2-5脚趾在支持带固定前后压力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平衡能力在固定支持带后均有显著性提高,采用蹬形和八字形两种支持带固定方法进行测试,两种方法之间存在差异。结论:①踝关节粘膏支持带作用于女子篮球运动员时,能提高她们踝关节的稳定性;②不同固定方法下,踝关节的稳定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膏支持带 踝关节稳定性
下载PDF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其志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后踝固定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高唐县中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后踝固定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高唐县中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踝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踝关节稳定性、活动范围、行走和跑步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后踝固定方法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踝关节稳定性、活动范围、行走和跑步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固定 疼痛程度 踝关节稳定性 活动范围
下载PDF
平衡训练影响踝关节功能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羚 《福建体育科技》 2017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对踝关节不稳人群进行不同方式的平衡训练,以提高踝关节平衡控制能力及稳定性,减少踝关节损伤的发生几率;比较不同平衡训练方法对改善踝关节稳定性的实用性及优劣性。方法:进行为期3周的Biodex Balance System仪器及Bosu平衡球训练... 目的:对踝关节不稳人群进行不同方式的平衡训练,以提高踝关节平衡控制能力及稳定性,减少踝关节损伤的发生几率;比较不同平衡训练方法对改善踝关节稳定性的实用性及优劣性。方法:进行为期3周的Biodex Balance System仪器及Bosu平衡球训练,测试踝关节稳定性。结果及结论:结果显示,Biodex Balance System仪器和Bosu平衡球都能显著提高个体踝关节稳定性及方向控制能力;Biodex Balance System仪对踝关节稳定性的提高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稳定性 平衡训练 Biodex平衡仪 Bosu平衡球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复位固定顺序对三踝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稳定性及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嘉煜 蔡叔萍 林贤考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第11期1439-1441,共3页
目的 探讨外踝-后踝-内踝、后踝-外踝-内踝两种手术复位固定顺序对三踝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稳定性及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94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复位固定顺序分为观察组(外踝-后踝-内踝,48例)和对照组(后踝-外踝-内踝,46例... 目的 探讨外踝-后踝-内踝、后踝-外踝-内踝两种手术复位固定顺序对三踝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稳定性及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94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复位固定顺序分为观察组(外踝-后踝-内踝,48例)和对照组(后踝-外踝-内踝,46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后踝复位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术后4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肿胀程度、术后3个月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3、6、12个月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情况(Bia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后踝复位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均 <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RU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 0.05);术后4周,两组VAS评分、肿胀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0.05);两组术后6、12个月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 0.05)。结论 外踝-后踝-内踝的手术复位固定顺序相较后踝-外踝-内踝,能减少复位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术后早期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骨折 踝关节稳定性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跟骨骨折术中保留跟腓韧带完整性对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段晓东 张凯 +1 位作者 蔡长马 张磊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4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中保持跟腓韧带完整性对术后踝关节稳定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9例跟骨SandersⅡ及Ⅲ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外踝下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按照术中...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中保持跟腓韧带完整性对术后踝关节稳定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9例跟骨SandersⅡ及Ⅲ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外踝下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按照术中是否保留跟腓韧带手术方式分为A组(术中保留跟腓韧带的完整性,n=20)与B组(术中切断跟腓韧带,n=19)。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术后跟骨外侧疼痛、踝关节主观稳定性、踝关节内翻应力距骨倾斜角)、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结果A组术后跟骨外侧疼痛发生率低于B组,跑步时踝关节主观稳定性占比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慢走时踝关节主观稳定性、踝关节内翻应力下背伸位和跖屈位距骨倾斜角>5°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跟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AOFA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跟骨VAS、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内翻、外翻、背伸、跖屈活动度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内翻、外翻、背伸、跖屈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跟骨骨折术中保留跟腓韧带的完整性能有效减轻术后跟骨外侧疼痛,提高运动时踝关节主观稳定性,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跟腓韧带 完整性 踝关节稳定性.
下载PDF
保留跟腓韧带完整性对于跟骨骨折术后维持踝关节稳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治国 冯志伟 +1 位作者 刘世军 梁振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7期779-780,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跟腓韧带完整性对于跟骨骨折术后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自2010-06—2016-06诊治的46例跟骨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采用改良经跟骨外侧壁入路,保留腓骨肌腱鞘及跟腓韧带完整性... 目的探讨保留跟腓韧带完整性对于跟骨骨折术后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自2010-06—2016-06诊治的46例跟骨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采用改良经跟骨外侧壁入路,保留腓骨肌腱鞘及跟腓韧带完整性;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切断跟腓韧带及腓骨肌腱鞘。结果观察组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14.5个月;对照组获得随访8~27个月,平均16.9个月。观察组跟骨外侧疼痛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跑步时主观稳定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行走时主观稳定性与客观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跖屈位、背伸位距骨倾斜角>5°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跟腓韧带完整性在跟骨骨折术后可有效减轻患者足跟外侧疼痛及增强运动时主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跟腓韧带 踝关节稳定性 改良经跟骨外侧壁入路
原文传递
腓骨近端恶性肿瘤的手术分型及膝踝关节功能评价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高原 邱恩铎 +7 位作者 夏铁男 王玉名 严贤科 胡伟 杨超 唐本森 邱冰 商冠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腓骨近端侵袭性及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探索腓骨近端侵袭性及恶性骨肿瘤切除方式,及手术方式对膝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9年8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腓骨近端肿瘤患者15例。依据肿瘤...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腓骨近端侵袭性及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探索腓骨近端侵袭性及恶性骨肿瘤切除方式,及手术方式对膝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9年8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腓骨近端肿瘤患者15例。依据肿瘤性质及侵袭程度决定外科手术切除方式,根据术前及术中保留或切除腓总神经、关节内或关节外切除上胫腓关节设计手术分型,即腓深神经-上胫腓关节分型(DPN-PTFJ分型)。手术分为4型,Ⅰ型:保留腓深神经、关节内切除上胫腓关节;Ⅱ型:切除腓深神经、关节内切除上胫腓关节;Ⅲ型:保留腓深神经、关节外切除上胫腓关节;Ⅳ型:切除腓深神经、关节外切除上胫腓关节。结果该研究中15例腓骨近端肿瘤手术均获成功,其中采用Ⅰ型、Ⅲ型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良好;Ⅱ型、Ⅳ型术后出现足下垂;Ⅰ型、Ⅱ型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较好;Ⅲ型、Ⅳ型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失稳状态。结论依据DPN-PTFJ分型,可以较好地实施外科手术计划及术后功能评价,为依据区域解剖学施行个体化的腓骨近端侵袭性及恶性骨肿瘤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近端 手术分型 腓骨肿瘤 关节稳定性 踝关节稳定性
下载PDF
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对外踝骨折患者踝关节稳定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11
作者 刘会军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2801-2802,共2页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对外踝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68例外踝骨折患者,基于研究目的随机分两组各34例。对照组行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并发...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对外踝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68例外踝骨折患者,基于研究目的随机分两组各34例。对照组行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踝骨折患者采用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利于提升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稳定性 并发症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琪琛 韩树峰 +1 位作者 贾二龙 贾雅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93-1798,共6页
背景:三角韧带在维持踝关节正常生物力学稳定性中起着关键作用。三角韧带的损伤处理不当可造成创伤性关节炎、慢性踝关节不稳等,但目前对于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诊疗方案仍然存在争议。目的:对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及... 背景:三角韧带在维持踝关节正常生物力学稳定性中起着关键作用。三角韧带的损伤处理不当可造成创伤性关节炎、慢性踝关节不稳等,但目前对于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诊疗方案仍然存在争议。目的:对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及修复与重建的进展进行综述。方法:英文以"ankle,deltoid ligament,diagnosis,management"为检索词;中文以"踝关节、三角韧带、诊断、治疗"为检索词,在PubMed、中国知网、VIP中国期刊网检索相关文献,初级共检出文献290篇,其中6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1)三角韧带限制了距骨外翻外旋,起着维持踝关节内侧稳定性的重要作用;三角韧带受损后踝关节内侧稳定性降低,后足力线逐渐发生变化,随后出现扁平足等相关畸形,长期将导致踝关节骨软骨退行性变的发生;(2)综合患者症状、影像学资料以及踝关节镜下探查可以明确内踝损伤;(3)不同类型踝关节损伤的应对策略不同,尤其对于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的修复是至关重要的;鉴于下胫腓螺钉固定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学界正在探索运用三角韧带修复术替代下胫腓螺钉固定,避免二次手术和下胫腓复位不良等问题;由于三角韧带修复具有手术时间长等缺点,而suture-button固定方法也可避免下胫腓螺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临床上需要实施大样本试验,比较在下胫腓联合受损时修复三角韧带与suture-button固定的术后效果;带线锚钉技术是目前临床上修复内侧副韧带最常见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踝关节内侧稳定性 下胫腓联合损伤 踝关节骨性关节 带线锚钉 下胫腓螺钉
下载PDF
距腓前韧带重建联合踝关节镜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被引量:22
13
作者 尚林 王翔宇 +3 位作者 王爱国 贾光辉 李琦 王亚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4-748,共5页
[目的]介绍用第三腓骨肌腱转位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联合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合并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方法] 2015年12月~2017年5月25例(25踝)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合并距骨软骨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 [目的]介绍用第三腓骨肌腱转位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联合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合并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方法] 2015年12月~2017年5月25例(25踝)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合并距骨软骨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采取第三腓骨肌腱转位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记录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与踝关节评分(AOFAS HA score)评价踝关节功能,并行影像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I期愈合,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7.53±5.24)个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MRI显示重建距腓前韧带良好,修复的距骨软骨均较术前影像改善,VAS由术前的(4.15±0.93)分降低至术后的(0.99±0.80)分,AOFAS HA评分由术前的(55.60±4.2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0.32±7.6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第三腓骨肌腱转位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联合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合并距骨骨软骨损伤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稳定性 距腓前韧带 第三腓骨肌 关节 微骨折
原文传递
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贵忻 何锦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235-3241,共7页
背景:在踝关节内侧组织中踝关节三角韧带为最重要的力学结构,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对于踝关节急、慢性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仍然存在争议。目的:综述近年来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 背景:在踝关节内侧组织中踝关节三角韧带为最重要的力学结构,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对于踝关节急、慢性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仍然存在争议。目的:综述近年来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国期刊网等收录的与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诊断和治疗的文献,优先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ankle,deltoidligament,management",中文检索词为"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诊断、治疗",初级共检出文献310篇,4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踝关节三角韧带解剖及功能、损伤机制、诊断方法及急慢性损伤的治疗5个方面进行综述讨论,系统阐述了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最新诊疗进展。踝关节三角韧带发挥着维持踝关节内侧稳定性的重要作用。三角韧带损伤的漏诊或者误诊,会导致严重的足踝部畸形和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综合应力位X射线、MRI及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踝关节镜下探查,可以确诊三角韧带损伤及踝关节内侧不稳定。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仍然存在较大争论,麻醉下的应力试验为医生提供了判断的依据,尤其存在下胫腓联合时,三角韧带的修复是至关重要的。带线锚钉技术已经成为修复三角韧带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而慢性三角韧带损伤通常需要应用同种自体肌腱或异体肌腱进行三角韧带的重建,最终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 畸形 踝关节骨性关节 三角韧带重建 踝关节 踝关节内侧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