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致灾因子相似的热带气旋检索方法研究:以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评估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栗健 方伟华 +4 位作者 张晓宁 曹诗嘉 杨幸美 刘行 孙京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60,共12页
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海浪灾害成灾频率高、致灾强度大,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惨重。预评估阶段需要在灾前对研究区可能造成的损失等进行快速的综合判定。从历史热带气旋中检索出与目标热带气旋位置及各种致灾因子强度相... 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海浪灾害成灾频率高、致灾强度大,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惨重。预评估阶段需要在灾前对研究区可能造成的损失等进行快速的综合判定。从历史热带气旋中检索出与目标热带气旋位置及各种致灾因子强度相似的热带气旋是快速、准确地预评估风暴潮-海浪灾害的重要方法。面向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致灾因子的相似热带气旋检索方法。用于相似检索的致灾因子数据包括:从中国气象局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中提取并经处理得到的1949-2013年影响湛江市的112场热带气旋的路径中心点位置、中心气压、最大风速、最大风速半径及移动速度数据,112场热带气旋的模拟风场、风暴潮及海浪数据。首先,利用相似离度方法对热带气旋进行路径相似性检索;其次,利用最优相似系数方法计算中心气压、最大风速半径、最大风速、移动速度、风场、风暴潮及海浪强度指标的相似系数进行一次检索;然后,根据风场、风暴潮及海浪模拟数据的获取情况,分别基于路径-强度及风场-风暴潮-海浪综合相似性指标进行二次检索;最终给出历史热带气旋的综合相似排序。以2013年尤特热带气旋为例,利用上述方法检索了与其最为相似的5场历史热带气旋。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热带气旋路径及多种致灾因子的相似,兼顾了检索的速度及质量,是进行快速、准确的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评估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相似性 路径-强度 风暴潮-海浪 损失预评估
下载PDF
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超强台风“鲇鱼”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昊 朱伟军 彭世球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3-812,共10页
采用分辨率为1°×1°的NCEP全球格点再分析资料,应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 V3.2,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2010年1013号超强台风"鲇鱼"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边界层方案,... 采用分辨率为1°×1°的NCEP全球格点再分析资料,应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 V3.2,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2010年1013号超强台风"鲇鱼"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边界层方案,微物理方案对台风路径的影响较大,其中与Ferrier方案相组合的试验中模拟的台风路径平均偏差最小;边界层方案对台风强度有明显影响,其中MYNN2方案模拟的台风强度变化与实况更接近。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大尺度环流形势场、水汽通量场及台风暖心结构模拟的异同,探讨不同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和强度模拟差异的动热力原因。分析表明:不同微物理方案在模拟副热带高压和东亚长波槽的演变特征上是不同的,于是导致对台风路径模拟的差异;不同边界层方案对边界层中水汽通量大小的模拟存在显著差异,而水汽供应的强弱会影响台风上层暖心结构的不同,从而导致对台风强度模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路径强度 数值模拟 微物理方案 边界层方案
下载PDF
轴对称模型台风的改进方案及其对0425号台风数值模拟的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袁金南 刘春霞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5,共9页
西北太平洋台风切向风廓线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MM5中尺度数值模式NCAR-AFWA的模型台风(bogus)方案中仅使用了最大风速和最大风速半径两个参数,有时不能准确地描述台风的外围结构。通过引入十级风圈平均半径和七级风圈平均半径对NCAR-AFW... 西北太平洋台风切向风廓线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MM5中尺度数值模式NCAR-AFWA的模型台风(bogus)方案中仅使用了最大风速和最大风速半径两个参数,有时不能准确地描述台风的外围结构。通过引入十级风圈平均半径和七级风圈平均半径对NCAR-AFWA的bogus切向风廓线进行改进,然后对0425号台风“洛坦”的路径和强度进行模拟,结果发现:在台风bogus切向风廓线中同时引入十级风圈平均半径和七级风圈平均半径对台风路径和强度模拟均有改进,同时对台风大风范围的模拟也有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风廓线的改进 MM5模式 0425号台风“洛坦” 路径强度模拟
下载PDF
一种非对称台风Bogus方法的数值模拟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袁炳 费建芳 +2 位作者 王云峰 韩月琪 卢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前人研究中BDA方法采用的轴对称Bogus台风不能反映个别台风具体特征,也弃掉了背景场的合理成分,有必要改用更精细的非对称台风Bogus模型对BDA方案做出改进。因此,提出一种充分融合分析场信息和实际观测信息并考虑副高影响的非对称台风Bo... 前人研究中BDA方法采用的轴对称Bogus台风不能反映个别台风具体特征,也弃掉了背景场的合理成分,有必要改用更精细的非对称台风Bogus模型对BDA方案做出改进。因此,提出一种充分融合分析场信息和实际观测信息并考虑副高影响的非对称台风Bogus方法,针对0613、0704台风个例,通过4DVAR技术,利用MM5模式及其伴随模式对此Bogus资料进行BDA同化试验和模拟预报,数值结果表明:BDA方法同化非对称台风Bogus模型,其路径预报效果优于同化轴对称台风模型,同化两种Bogus资料都使台风强度模拟效果得到极大改善,但改善程度相当,故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及副高等外围环境场及背景场弱台风中合理信息对台风的准确模拟起到关键作用,同时,Bogus资料同化方法用于远洋上的台风时,需注意台风模型与副高的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台风 四维变分资料同化 BDA方案 路径强度预报
下载PDF
陆地摩擦对登陆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袁金南 黄燕燕 +1 位作者 刘春霞 万齐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1-537,共7页
采用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模式,对地形强迫和陆地摩擦作用下登陆热带气旋的路径和强度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考虑地形摩擦耗散作用时,热带气旋可能出现路径的突然偏折;在热带气旋强度比较弱而陆地摩擦作用比较强的情况下,热带... 采用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模式,对地形强迫和陆地摩擦作用下登陆热带气旋的路径和强度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考虑地形摩擦耗散作用时,热带气旋可能出现路径的突然偏折;在热带气旋强度比较弱而陆地摩擦作用比较强的情况下,热带气旋路径容易发生突然偏折,且其强度的突然变化不明显;陆地摩擦作用可能是造成登陆前后热带气旋路径突然偏折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摩擦 登陆热带气旋 路径强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边界层方案对台风灿都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薛文博 沈菲菲 +1 位作者 王琛 许冬梅 《陕西气象》 2019年第2期13-18,共6页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3.8.1,以2010年03号台风"灿都"为研究个例,采取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YSU、MYJ、QNSE、MYNN2四组不同边界层方案进行模拟试验,通过比较模拟和实况台风路径、MSLP(Minimun sea level pressure)和MSW(Maximum...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3.8.1,以2010年03号台风"灿都"为研究个例,采取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YSU、MYJ、QNSE、MYNN2四组不同边界层方案进行模拟试验,通过比较模拟和实况台风路径、MSLP(Minimun sea level pressure)和MSW(Maximum surface wind),发现四组试验的模拟结果与实况都有一定的差异,路径偏差相似,强度均偏弱。总体而言,边界层方案为YSU的试验WRF_YSU模拟效果最佳。对试验WRF_YSU引入雷达观测资料后的同化试验(WRF_YSURD)后发现WRF_YSURD试验对台风强度的模拟结果有显著改善。通过进一步的诊断发现,不同边界层方案及是否进行雷达资料的同化会造成五组模拟试验中台风的散度、涡度及风场等的模拟结果不同,从而造成台风范围内的水汽场不同,进而影响最终的台风强度和路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方案 台风路径强度 中尺度数值模式 雷达同化资料
下载PDF
基于4D-VAR的动态非对称台风初值化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袁炳 费建芳 +2 位作者 王云峰 陆汉城 韩月琪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5-482,共8页
经典BDA台风初值化方案中台风模型为一个不能充分反映个别台风具体特征的轴对称海平面涡旋场,且在同化窗口内强迫发展着的台风向这个静止涡旋场适应。本文针对该特点,提出一种充分融合分析场信息和实况信息并考虑副高影响的非对称台风Bo... 经典BDA台风初值化方案中台风模型为一个不能充分反映个别台风具体特征的轴对称海平面涡旋场,且在同化窗口内强迫发展着的台风向这个静止涡旋场适应。本文针对该特点,提出一种充分融合分析场信息和实况信息并考虑副高影响的非对称台风Bogus方法,利用PSU/NCAR的MM5模式及其伴随模式,通过四维变分同化(4D-VAR)技术,建立动态非对称BDA方案,对多个不同时次的Bogus资料进行同化。通过对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的6个台风的数值模拟试验对比发现,新方案的路径模拟普遍优于经典方案,且对于经典方案没能改善路径模拟的时段,新方法的模拟效果却能得以改进;新方法模拟的强度普遍弱于经典方案,但这种趋势使得新方法的中后期模拟强度较经典方案更接近于实况。另外,当实况中台风强度已大为减弱时,同化试验模拟的台风仍然保持很强的强度,造成气旋的过度发展,这种情况对BDA方案模拟效果的限制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台风初值化方法 四维变分同化 非对称台风 台风路径强度模拟
下载PDF
基于价值敏感性的期权路径依赖强度的度量方法
8
作者 刘中文 沈传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4期144-147,共4页
文章基于期权价值对标的物价格变化的敏感性以及相应条款,提出了期权路径依赖强度的度量方法,突破了目前只对路径依赖强度作大致分类的做法,是对路径依赖期权的深化研究。然后,分析了该度量方法的可行性及其构建,探讨了其在不同期权路... 文章基于期权价值对标的物价格变化的敏感性以及相应条款,提出了期权路径依赖强度的度量方法,突破了目前只对路径依赖强度作大致分类的做法,是对路径依赖期权的深化研究。然后,分析了该度量方法的可行性及其构建,探讨了其在不同期权路径依赖强度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敏感性 期权 路径依赖强度 测度
下载PDF
1213号台风“启德”路径和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军君 陈见 +1 位作者 梁维亮 赖珍权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3年第A01期9-11,共3页
利用T639、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1213号强台风"启德"后期快速移动以及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启德"强度强、移速快、风雨大的主要原因是:(1)副热带高压处于加强之中,脊线稳... 利用T639、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1213号强台风"启德"后期快速移动以及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启德"强度强、移速快、风雨大的主要原因是:(1)副热带高压处于加强之中,脊线稳定维持在30°N附近,面积指数、前度指数大,边缘覆盖至桂北,抑制了"启德"的北抬,副高南侧偏东风引导"启德"的西行;(2)"启德"进入北部湾及第二、三次登陆前后,其环流中的东西风分量差≥12m.s^(-1),南北分量相当,强大东风导致其快速的向偏西方向移动;(3)热带辐合带在20°N附近呈东西向分布,并与孟加拉季风低压相连,西南季风爆发处于活跃期,季风急流输送的不稳定能量和充足水汽对生成于热带辐合带之中"启德"有加强作用,并有利其沿辐合带向西移动;(4)较小的垂直风切变和较大的水汽辐合为"启德"产生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德” 路径强度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往复式压缩机故障信息模糊二元树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别锋锋 郭正刚 +2 位作者 张志新 李宏坤 王奉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结合图论理论和局域波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图的往复式压缩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往复式压缩机故障信号进行局域波时频处理,根据系统的故障状态-特征表,找出最大故障信息量特征群.基于图论理论建立最大故障信息量模糊图,通过对模糊... 结合图论理论和局域波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图的往复式压缩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往复式压缩机故障信号进行局域波时频处理,根据系统的故障状态-特征表,找出最大故障信息量特征群.基于图论理论建立最大故障信息量模糊图,通过对模糊图的分析,找出可以进行匹配的路径信息量最大的部件.该方法应用于某往复式压缩机故障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波 故障诊断 模糊二元树 路径强度
下载PDF
WRF数值模拟超强台风“凡亚比”路径强度及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思思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3年第12期61-69,共9页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0年第11号台风"凡亚比"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设计的模式方案较好地模拟再现了"凡亚比"台风的发展、演变以及登陆过程,并利用台风最佳路径集提供的路径、中心气压、地面最大...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0年第11号台风"凡亚比"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设计的模式方案较好地模拟再现了"凡亚比"台风的发展、演变以及登陆过程,并利用台风最佳路径集提供的路径、中心气压、地面最大风速等信息资料,NCEP/NCAR分析资料,TRMM降水资料以及卫星云图、降水观测等各种资料与模式模拟结果开展了较细致的对比分析。模式模拟的台风路径与观测路径较为一致,分析出"凡亚比"台风的移动路径、强度、云系和降水分布等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台风的高低层环流形式、垂直运动场模拟结构也完全匹配,同时很好地把握住了中国沿海地区由台风造成降水的降水中心位置以及降水强度,但是对台风两次登陆时间的模拟均比真实的情况要迟6 h,并且登陆位置偏西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台风 “凡亚比” WRF数值模拟 路径强度 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