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针联合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全逸峰 孟兆祥 +2 位作者 尹正录 王继兵 戴蓉 《中国康复》 2016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头针配合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跪位组和头针组各20例。跪位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头针组在跪位组基础上配合头皮针疗法。治疗前... 目的:探讨头针配合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跪位组和头针组各20例。跪位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头针组在跪位组基础上配合头皮针疗法。治疗前后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TCT、BBS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且头针组的TCT、BBS及MBI评分更优于跪位组(P〈0.05)。治疗后,2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达3~5级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头针组明显更多于跪位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跪位躯干强化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躯干强化训练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跪位椎间盘镜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莉 于霓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4期2103-2104,共2页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椎间盘镜 手术
下载PDF
特殊体位干预对头位异常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葛志红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8期2909-2910,共2页
[目的]探讨在活跃期晚期采用双膝跪位、第二产程采用McRobert体位干预对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产妇采用常规的胎背对侧卧位,宫口开全采用膀胱截... [目的]探讨在活跃期晚期采用双膝跪位、第二产程采用McRobert体位干预对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产妇采用常规的胎背对侧卧位,宫口开全采用膀胱截石位;观察组采用双膝跪位、宫口开全采用McRobert体位。观察两组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和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降低,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采用特殊体位干预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且可减少新生儿窒息和降低产后出血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枕横 枕后 双膝 McRobert体 分娩结局
下载PDF
系列跪位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顾昭华 王翔 +3 位作者 罗予 龚晨 王尊 王彤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系列跪位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39例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以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为主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系列跪位强化训练。2组患... 目的探讨系列跪位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39例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以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为主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系列跪位强化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评定标准评定偏瘫侧下肢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同时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和10m最大步行速度(MWS)来分别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以及10111最大步行速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偏瘫侧的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MA评分、BBS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以及10m最大步行速度较组内治疗前亦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列跪位强化训练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能显著改善患者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训练 脑卒中 步行功能
原文传递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中第二产程初期运用支撑式前倾跪位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庆华 韦玉娟 +3 位作者 黄玲 蒋汛 何彦瑾 苏烨 《全科护理》 2024年第5期874-876,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与第二产程初期运用支撑式前倾跪位相结合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在医院住院分娩且行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19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 目的:探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与第二产程初期运用支撑式前倾跪位相结合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在医院住院分娩且行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19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5例,第一产程两组初产妇均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舒适体位,直至宫口开全。第二产程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膀胱截石位,干预组在第二产程初期采用支撑式前倾跪位。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及使用催产素、产后尿潴留、产后腰背痛、产时胎心音减速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中转剖宫产发生率、产时胎心减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中第二产程初期运用支撑式前倾跪位可缩短第二产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第二产程初期 支撑式前倾 分娩结局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四点跪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卢伟 董朋霞 +4 位作者 谢天培 范颖洁 仇浩 刘昊宇 苏敏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四点跪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1日—6月30日在苏州市独墅湖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基础训练... 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四点跪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1日—6月30日在苏州市独墅湖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基础训练,对照组予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治疗组给予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四点跪位训练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健侧及患侧平静呼气末膈肌厚度(CEEDT)、最大吸气末膈肌厚度(MEIDT)、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QBDM)、深呼吸膈肌移动度(DBDM)、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和Borg评分。结果2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评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8周后健侧CEEDT提高(P<0.05),治疗4、8周后患侧CEEDT均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健侧和患侧的CEEDT均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8周后健侧和患侧的CEEDT均提高(P<0.05)。治疗4、8周后2组健侧和患侧的MEIDT、QBDM和DBDM,以及患者FEV_(1)、FVC、PEF、6MWD均优于治疗前,Borg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4、8周后健侧和患侧的MEIDT、QB⁃DM、DBDM,以及患者的FEV_(1)、FVC和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FEV_(1)/FVC、6MWD均提高,Borg评分降低(P<0.0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四点跪位训练能够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肺功能 体外膈肌起搏 四点 呼吸功能
下载PDF
动态四点跪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髋关节骨密度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雪 许光旭 +1 位作者 万春利 葛盼丽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8期866-872,共7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动态四点跪位训练对髋关节骨密度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动态四点跪位训练对髋关节骨密度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直立床训练,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动态四点跪位训练,两组均连续干预12周。干预前及干预4周、8周、12周时,分别记录髋关节骨密度、下肢臀大肌及腘绳肌肌电信号、感觉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LEMS),股四头肌、臀大肌及腘绳肌的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和肌力,并统计两组不良事件(体位性低血压、膝关节疼痛、摩擦伤、跌倒)发生情况。结果:干预4周、8周、12周时,两组髋关节骨密度T-值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8周、12周时,两组表面肌电信号积分肌电值及LEMS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及干预4周、8周、12周时,两组感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8周、12周时,观察组肌张力低于对照组(P<0.05),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四点跪位训练可以在部分负重下通过动态训练刺激髋关节周围肌肉收缩以延缓脊髓损伤患者髋关节骨量流失,改善损伤平面以下下肢运动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四点训练 动态负重 髋关节密度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四点跪位和手足位训练中躯干肌肉激活和共收缩模式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常晓倩 王宽 +2 位作者 陈新鹏 王乐军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8-354,共7页
目的分析四点跪位和手足位训练在躯干肌肉活动和共收缩模式上的异同,探究手足位训练作为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可能性,并为实际训练提供建议。方法19名健康受试者参与研究,随机执行四点跪位(4个)和手足位(3个)动作,同时测量两侧腹直肌、腹外... 目的分析四点跪位和手足位训练在躯干肌肉活动和共收缩模式上的异同,探究手足位训练作为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可能性,并为实际训练提供建议。方法19名健康受试者参与研究,随机执行四点跪位(4个)和手足位(3个)动作,同时测量两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并比较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得到肌电平均振幅值和肌肉共收缩指数。结果四点跪位和手足位训练的组内和组间比较中,单一肌肉激活程度和共收缩指数都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四点跪位右手左腿抬起时,所有肌肉激活程度都高于起始位。四点跪位左腿抬起时同侧多裂肌明显高于手足位。手足位右手抬时腹外斜肌和腹直肌激活度较高。对8条肌肉两两匹配对共得到28种肌肉配对方式,四点跪位起始姿势波动最小,说明脊椎最为稳定,而其他动作指数波动范围较大。结论从肌肉激活程度和共收缩两方面,证明了手足位训练作为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可能性。手足位训练和四点跪位训练可分别用于腹部肌肉和背部肌肉锻炼,而对侧上下肢抬起时,腹肌和背肌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但需注意避免运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点 表面肌电 共收缩指数 核心稳定性训练
下载PDF
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跃 王海波 倪波业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4-87,165,共4页
目的:探讨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入跪位躯干强化训练方法。2组患者每天训练1... 目的:探讨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入跪位躯干强化训练方法。2组患者每天训练1次,每次60 min,每周练习6 d,持续6周。治疗前后分别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平衡、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变化。结果6周治疗后,2组BBS、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TUGT较治疗前均缩短(P<0.05);观察组的BBS、TUGT、MBI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跪位躯干强化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步行功能,提高患者A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训练 躯干强化训练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跪位姿势控制训练结合应用踝足矫形器在提高脑瘫儿步行水平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国良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经过康复治疗改善脑瘫(cerebralpalsy)患儿的跪位姿势控制能力并结合应用踝足矫形器在提高脑瘫儿步行水平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研究经过康复治疗改善脑瘫(cerebralpalsy)患儿的跪位姿势控制能力并结合应用踝足矫形器在提高脑瘫儿步行水平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重点强化跪位姿势控制训练并佩戴踝足矫形器(anklefootorthoses,AFO),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跪位姿势控制能力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motorfunctionmeasure,GMFM)的c区评定,步行水平采用Gillette功能性步行量表评定。结果:对照组中途脱落2例,共有48例患儿进入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GMFMC区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并且治疗后治疗组GMFMC区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Gillette功能性步行量表步行水平分级评定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步行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跪位姿势控制能力(髋关节运动控制)、踝足控制的稳定性在脑瘫儿步行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这2方面的作用主要在于维系步行中控制重心的稳定,在此基础上步态才能改善,步行水平才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控制能力 踝足矫形器 脑瘫儿 步行水平
原文传递
跪位训练结合虚拟现实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金海敏 邵蒙蒙 +1 位作者 叶素贞 徐乐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研究跪位训练结合虚拟现实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0 例)与对照组(20 例), 对照组予常规药物,Bobath训练及跪位训练,治疗组予常规药物,Bobath训练及跪位训练,并增加虚拟现实训练。治疗前... 研究跪位训练结合虚拟现实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0 例)与对照组(20 例), 对照组予常规药物,Bobath训练及跪位训练,治疗组予常规药物,Bobath训练及跪位训练,并增加虚拟现实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均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FM-B)对2 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结果:2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的平衡功能均有明显提高(P <0.05), 但治疗组患者的平衡功能改善鲜明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跪位训练结合虚拟现实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脑卒中 训练 平衡功能
下载PDF
跪位强化控制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王健 王媛 +2 位作者 马佼佼 周丹 王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0期31-35,共5页
观察跪位强化控制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跪位... 观察跪位强化控制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跪位强化控制训练,对照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跪位平衡训练,每次20min,每日2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ASI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ASIA-LEMS)、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来评估患者的步行能力、下肢肌力、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WISCI-Ⅱ、LEMS评分、Berg评分、M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8周后,两组WISCI-Ⅱ、Berg评分均有增高,且实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LEMS评分、MBI评分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跪位强化控制训练可以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且效果优于常规跪位平衡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控制训练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步行能力 下肢肌力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跪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廖长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30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跪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对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除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外还配合跪位训练。治疗6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训练后治疗组... 目的:探讨跪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对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除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外还配合跪位训练。治疗6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训练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步行能力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跪位训练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 步行能力 脑卒中
原文传递
跪位待产双手抱膝分娩100例临床观察
14
作者 陈东东 冯淑香 齐志红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3期2080-2080,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跪位待产双手抱膝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宫缩时双手及双膝以远着床呈跪位,宫口开全后宫缩时双手抱膝并外展。对照组左侧卧位,内诊为枕后位者同侧... 目的探讨跪位待产双手抱膝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宫缩时双手及双膝以远着床呈跪位,宫口开全后宫缩时双手抱膝并外展。对照组左侧卧位,内诊为枕后位者同侧俯卧位,宫口开全后膀胱截石位。观察两组阴道分娩率。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96%,对照组阴道分娩率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跪位待产双手抱膝分娩阴道分娩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待产 双手抱膝分娩 阴道分娩率
下载PDF
一种趴跪位接产装置的设计
15
作者 周临 袁莉 +2 位作者 张水仙 屠美云 李益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9期4122-4122,共1页
自由体位分娩是指产程中产妇自由选择感觉舒适、符合生理并能缓解疼痛的体位,使其全身放松、情绪稳定,目前国内产科自由体位分娩技术已逐步开展,但国外引入的辅助设备并不适用我国产妇的体型,所以临床亟需研发本土化的自由体位分娩装置... 自由体位分娩是指产程中产妇自由选择感觉舒适、符合生理并能缓解疼痛的体位,使其全身放松、情绪稳定,目前国内产科自由体位分娩技术已逐步开展,但国外引入的辅助设备并不适用我国产妇的体型,所以临床亟需研发本土化的自由体位分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我国助产技术与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体分娩 缓解疼痛 辅助设备 助产技术 情绪稳定 产程中 自由选择
原文传递
一种跪位接产垫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
16
作者 徐云 周临 屠美云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23期48-48,共1页
自由体位分娩指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由专业助产士指导帮助产妇选择其认为感觉舒适、能使全身放松的分娩体位。自由体位包括跪位、侧卧位、坐位、站立位等,每种分娩体位在分娩过程中都有不同的作用;。我科护理团队设计了一种跪位接产... 自由体位分娩指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由专业助产士指导帮助产妇选择其认为感觉舒适、能使全身放松的分娩体位。自由体位包括跪位、侧卧位、坐位、站立位等,每种分娩体位在分娩过程中都有不同的作用;。我科护理团队设计了一种跪位接产垫(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7 2 16458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体分娩 护理团队 站立 分娩体 母婴安全 助产士 侧卧
下载PDF
跪俯位与侧卧位分娩应用单手保护会阴接产法的会阴裂伤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罗庆平 桑晓梅 +8 位作者 陈体平 罗蓉戎 徐云芳 周蕾 杜雨然 朱莉 刘梦晓 郭绍俊 叶科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2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跪俯位、侧卧位与传统平卧位分娩应用单手保护会阴接产法的会阴侧切率及裂伤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足月、头位、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经阴道分娩者。跪俯位、侧卧位为研究组,平卧位为对照组,每组72例,均采取单手保护会阴接... [目的]探讨跪俯位、侧卧位与传统平卧位分娩应用单手保护会阴接产法的会阴侧切率及裂伤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足月、头位、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经阴道分娩者。跪俯位、侧卧位为研究组,平卧位为对照组,每组72例,均采取单手保护会阴接产法;观察3组产妇会阴侧切及裂伤情况。[结果]3组产妇会阴弹性评估、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跪俯位组、侧卧组、平卧位组侧切率分别为0.00%、6.94%、23.61%,跪俯位组、侧卧位组分别与平卧位组侧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跪俯位组、侧卧组侧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尿道口周裂伤及未侧切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跪俯位与侧卧位较平卧位分娩应用单手保护会阴接产法接产分娩会阴侧切率低,不增加会阴裂伤程度及尿道口周裂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侧卧分娩 单手保护会阴 会阴侧切 会阴裂伤
下载PDF
侧卧位跪趴位无保护会阴接生用于自然分娩的价值比较
18
作者 王凤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11期1973-1976,共4页
目的探讨侧卧位、跪趴位无保护会阴接生用于自然分娩的价值及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济宁市妇女儿童医院行自然分娩的1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两组产妇第二产程前可自行选... 目的探讨侧卧位、跪趴位无保护会阴接生用于自然分娩的价值及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济宁市妇女儿童医院行自然分娩的1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两组产妇第二产程前可自行选择舒适的体位,待第二产程时对照组于跪趴位下行无保护会阴接生,观察组于侧卧位下行无保护会阴接生。对比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分娩期间相关临床指标[产程时长(第一、二产程)、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两组产妇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P物质(SP)、五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最后统计两组产妇会阴侧切、会阴裂伤及会阴水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长、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时及产后3、6、12、24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12、24 h血清SP、5-HT及N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后24 h血清SP、5-HT及NE水平均显著低于产后1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完整、会阴无水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跪趴位无保护会阴接生及侧卧位无保护会阴接生均可用于产妇的自然分娩中,相比之下侧卧位无保护会阴接生能够更好地缓解产妇疼痛,降低会阴侧切、会阴裂伤及会阴水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侧卧 无保护会阴接生 会阴侧切 会阴裂伤 会阴水肿
原文传递
跪俯卧位联合个案管理模式在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阚峰玉 郁晓红 +3 位作者 谢建军 张琰 陆彩萍 张锦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 探究跪俯卧位联合个案管理模式在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将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侧卧位联合常规管理模... 目的 探究跪俯卧位联合个案管理模式在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将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侧卧位联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行跪俯卧位联合个案管理模式。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医生手术操作中的疲劳程度、医生对手术体位满意度、降压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气体栓塞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医生在2组手术操作1 h内眨眼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 h后眨眼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上臂与躯干夹角、脊柱侧弯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手术体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采取跪俯卧位联合个案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安全性和疗效,减少医生在手术中的疲劳程度,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 个案管理模式 腹腔镜 肾上腺 应用效果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跪俯位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庆平 桑晓梅 +2 位作者 陈体平 罗蓉戎 刘梦晓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2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跪俯位与传统平卧位分娩的母婴结局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足月、头位、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宫口开全产妇。跪俯位分娩为研究组,平卧位分娩为对照组,每组102例。观察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及裂伤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 目的:探讨分析跪俯位与传统平卧位分娩的母婴结局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足月、头位、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宫口开全产妇。跪俯位分娩为研究组,平卧位分娩为对照组,每组102例。观察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及裂伤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第二产程胎心情况、新生儿窒息率、头肩娩出时间、肩难产发生率、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分别为7.84%、22.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胎心晚期减速发生率、延长减速发生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肩难产发生率、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尿道口周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跪俯位分娩较平卧位分娩会阴侧切率更低,第二产程时间更短,第二产程胎心晚期减速与延长减速发生率更低,可以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平卧分娩 第二产程 母婴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