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足部压力舒适性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向辉 汤须眉 田苗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10,共6页
为降低人体足部压力,提升足部舒适度,并为鞋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从足部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因素、评测方法及相关应用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首先分析足部形态、运动状态、健康状况等人体自身因素,以及鞋履特征、负重等外部因素对足部压力舒... 为降低人体足部压力,提升足部舒适度,并为鞋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从足部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因素、评测方法及相关应用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首先分析足部形态、运动状态、健康状况等人体自身因素,以及鞋履特征、负重等外部因素对足部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其次归纳国内外学者针对人体足部压力舒适性的客观及主观评测方法。另外,阐述了足部压力舒适性研究在鞋履优化及功能鞋靴设计、足部康复及矫形、体能训练等领域的应用,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 压力舒适性 足部形态 影响因素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正常足与扁平足步行支撑期足弓角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碎浪 杨峰 +1 位作者 曹中华 于百计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58,92,共5页
为了探明不同足型步行中足弓形态的变化规律,建立静态足弓参数对动态足弓角的预测模型。采用平面定点摄像法,针对20名青年女性(正常足、扁平足各10名)站立位与行走步态支撑相位内侧纵弓角,使用SPSS软件对静、动态纵弓角均值进行数据统... 为了探明不同足型步行中足弓形态的变化规律,建立静态足弓参数对动态足弓角的预测模型。采用平面定点摄像法,针对20名青年女性(正常足、扁平足各10名)站立位与行走步态支撑相位内侧纵弓角,使用SPSS软件对静、动态纵弓角均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步行中两组纵弓角的变化幅度不具有差异性(p>0.05);与站立位相比,两组支撑中、后期内侧纵弓角均明显增大(p<0.01);站立位内侧纵弓角预测正常足(R^(2)=0.77)和扁平足(R^(2)=0.61)步行中的最大足弓角效果较好。结果表明,利用静态内侧纵弓角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预测步行中的最大足弓角,可有效提高鞋类产品腰窝结构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纵弓角 足部形态 足弓支撑 足弓降低
下载PDF
老年与青年人足底压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向东 张一诺 岳宗敏 《中国皮革》 CAS 2020年第8期42-44,45-47,53,共7页
选取20名正常足老年人及20名正常足青年人。通过3D足型扫描仪得到受试者足部形态;通过Footscan足底压力系统,测量受试者压力中心轨迹在前后及左右方向的偏移量、压力与时间的积分、有效接触面积、峰值压强5个有效的特征指标;通过三维测... 选取20名正常足老年人及20名正常足青年人。通过3D足型扫描仪得到受试者足部形态;通过Footscan足底压力系统,测量受试者压力中心轨迹在前后及左右方向的偏移量、压力与时间的积分、有效接触面积、峰值压强5个有效的特征指标;通过三维测力台测量静止站立时受试者在压力中心轨迹前后、左右的摇摆速率以及置信椭圆面积;用Matlab软件对足底压力数据及三维测力台数据进行预处理,用SPSS 25.0软件将青年人数据与老年人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到最终数据对比结果。结果表明:青年人重心偏向左足,老年人重心偏向右足;青年人压强峰值前掌大于后跟,老年人则相反;青年人压强峰值集中于前脚掌内侧,老年人压强峰值集中于前脚掌外侧。由此可得,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步态的明显变化,压强峰值最大区域由前掌移至后跟,其中前掌区域压强峰值的大小差异导致了稳定性的变化,压强峰值集中于前掌内侧时,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足部形态 足底压力 静态稳定性
下载PDF
跑者足部形态与足趾及跖趾关节屈肌力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希妮 张燊 +3 位作者 崔科东 肖松林 邓力勤 傅维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8,共7页
目的探究坐姿及站姿下跑者足部形态与足趾屈曲力量和跖趾关节屈肌力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名男性跑者,采用数显游标卡尺、跖趾关节屈肌力量测试仪、屈曲力量计测量足长、截脚长、足宽、足舟骨高度、50%足长处足背高度、跖趾关节屈肌力... 目的探究坐姿及站姿下跑者足部形态与足趾屈曲力量和跖趾关节屈肌力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名男性跑者,采用数显游标卡尺、跖趾关节屈肌力量测试仪、屈曲力量计测量足长、截脚长、足宽、足舟骨高度、50%足长处足背高度、跖趾关节屈肌力量、第1和其余四趾屈曲力量。使用偏相关分析足部形态与足部肌力的相关性。结果校正年龄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后,坐姿和站姿下截脚长以及站姿下足宽与第1足趾屈曲力量呈正相关;坐姿和站姿下足长、足宽、截脚长与其余四趾屈曲力量成正相关,坐姿下足弓高度指数与其余四趾屈曲力量成负相关;坐姿和站姿下足宽与跖趾关节屈肌力量成正相关。结论更长的足长、足宽、截脚长以及正常范围内更低的足弓可能意味着更好的足趾肌力。在进行足部形态测量时,因考虑不同姿态下足部形态特征差异,为预测下肢特别是足部肌力以及预防足部损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形态 足趾肌力 跖趾关节屈肌力量 相关性 跑步
下载PDF
武术运动员足部形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袁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65,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及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相关知识,参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中的有关数据,对武术运动员的足部形态及运动成绩的密切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武术运动员的足部形态对于其是否成...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及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相关知识,参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中的有关数据,对武术运动员的足部形态及运动成绩的密切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武术运动员的足部形态对于其是否成才至关重要,武术教练员应该高等重视运动员的足型,要选择足大、足跟长、足弓高的苗子作为人才培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形态 运动成绩 武术运动员 选材
下载PDF
足弓结构破坏的法医鉴定问题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余秀华 《医学与法学》 2020年第6期89-91,共3页
文章以足弓的解剖解构特点及作用结合有关足弓损伤的条款,捋出当前足弓损伤认定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期能有益于对足弓结构破坏的法医临床鉴定。
关键词 足部形态 认定标准 伤残评定
下载PDF
诊病望足
7
作者 蔡玉德 《双足与保健》 2005年第1期18-19,共2页
祖国医学传统的诊病方法是“望、闻、问、切”,在足部反射疗法中,也应该讲究“望、闻、问、切”。其中,“望”,即是观足查病,根据足部形态、颜色、趾甲、脚垫等表现进行诊查;“闻、问、切”则是通过气味,通过询问病人症状、病史... 祖国医学传统的诊病方法是“望、闻、问、切”,在足部反射疗法中,也应该讲究“望、闻、问、切”。其中,“望”,即是观足查病,根据足部形态、颜色、趾甲、脚垫等表现进行诊查;“闻、问、切”则是通过气味,通过询问病人症状、病史,通过在病人足部揉按、点捏等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辨证分型 观足查病 足部形态 足部颜色
原文传递
弱智儿童异常足部状况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冯固 赵灵云 +3 位作者 杨玉茹 郝家谟 曹淑文 张秀兰 《双足与保健》 1997年第5期9-12,共4页
弱智儿童又称智力低下是人类最悲惨的疾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精神和物质负担非常沉重。虽然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实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工作,但是目前认为智力低下总的发生率仍在0.3%~2%,因地区发达而异,我国的发病率约... 弱智儿童又称智力低下是人类最悲惨的疾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精神和物质负担非常沉重。虽然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实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工作,但是目前认为智力低下总的发生率仍在0.3%~2%,因地区发达而异,我国的发病率约1%左右,因此对弱智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智 儿童 足部形态 反射区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胎儿足内翻畸形1例
9
作者 陈志华 马燕 +1 位作者 谢娜 吕冠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94-394,397,共2页
孕妇24岁,孕2产0,停经24周。孕妇平素月经正常,家族中无先天性下肢畸形胎儿分娩史。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头颅、颜面、胸腔、腹部、脊柱、上肢未见异常。双顶径66mm,头围232mm,腹围193mm,股骨长45mm,胎心率153次/min,胎盘... 孕妇24岁,孕2产0,停经24周。孕妇平素月经正常,家族中无先天性下肢畸形胎儿分娩史。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头颅、颜面、胸腔、腹部、脊柱、上肢未见异常。双顶径66mm,头围232mm,腹围193mm,股骨长45mm,胎心率153次/min,胎盘位于前壁,胎盘下缘距离宫内口大于70mm,羊水暗区最大深度58mm。超声扫查见胎儿下肢左足部形态与位置异常,左足足底平面与小腿胫腓骨长轴切面总是在同一平面,并见足底向内侧翻转(图1)。超声多次复查,该姿势固定不变。超声提示:单胎宫内孕,胎儿左足内翻畸形。孕妇产后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胎儿 足内翻畸形 超声诊断 月经正常 超声检查 位置异常 足部形态 孕妇
下载PDF
足部内在肌形态的测量和与人体静态平衡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正勇 张先熠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为探究采用超声波技术测量足部内在肌形态的可重复性,并通过对足部内在肌形态与闭眼单腿站立时间的相关性分析探讨足部内在肌对维持人体稳定性的影响。对15名健康青年受试者采用B型超声波技术重复测量趾短屈肌、拇短屈肌、拇展肌及小趾... 为探究采用超声波技术测量足部内在肌形态的可重复性,并通过对足部内在肌形态与闭眼单腿站立时间的相关性分析探讨足部内在肌对维持人体稳定性的影响。对15名健康青年受试者采用B型超声波技术重复测量趾短屈肌、拇短屈肌、拇展肌及小趾展肌等4个足部内在肌的纵向图像以及横截面图像,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肌肉厚度及横截面积,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两次测量数据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以检测该测试方式的可重复性;同时还测量了闭眼单腿站立时间用以评价平衡稳定性,并对其与4个足部内在肌的形态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探讨内在肌形态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超声波技术对足部内在肌厚度与横截面积的两次测量值的ICC值大部分大于0.9,表明该测试方法的可重复性良好;拇展肌厚度、趾短屈肌及小趾展肌的横截面积与闭眼单腿站立时间成显著性相关,而拇展肌横截面积与其成非常显著相关;足部内在肌横截面积越大,闭眼单腿站立时间越久。结果说明:采用B型超声波技术测量足部内在肌形态的可靠性良好;足部内在肌的形态会影响人体静态平衡控制,对足部核心区稳定性的作用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足部内在肌形态 人体静态平衡 超声波技术 足部核心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