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足部形态学特征与踝关节肌肉力量及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65名成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8.85±7.95)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6.66±3.62)kg/m~2。足部形态学特征使用三维足形态扫描...目的:探究足部形态学特征与踝关节肌肉力量及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65名成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8.85±7.95)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6.66±3.62)kg/m~2。足部形态学特征使用三维足形态扫描仪进行测量与评价,踝关节肌肉力量(包括跖屈、背屈、内旋、外旋)使用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仪进行测量与分析,受试者运动能力使用灵活性、跳跃能力、本体感受性测试项目进行测量与评价。结果:校正年龄和BMI后发现,足长度、宽度、围度和高度等形态学指标与踝关节跖屈、背屈、内旋和外旋肌肉力量显著相关(r=-0.27~0.57,P<0.05),但未发现拇外翻角度与踝关节肌肉力量指标显著相关;足长度、宽度和围度指标与灵活性和跳跃能力指标显著正相关(r=0.25~0.44,P<0.05),足弓高度指数与纵跳高度呈显著负相关(r=-0.29,P<0.05),所测足形态指标均与本体感受性指标不相关。结论:足长度、宽度、围度和高度与踝关节肌肉力量以及运动能力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展开更多
保存部分后肢的标本 IVPP V 10597 最初被描述为蒙古蜥鸟龙(Saurornithoides mongoliensis) 的幼年个体,但存在一些疑问。近年来有关伤齿龙科(Troodontidae) 的研究,尤其是有关伤齿龙类分类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标本的...保存部分后肢的标本 IVPP V 10597 最初被描述为蒙古蜥鸟龙(Saurornithoides mongoliensis) 的幼年个体,但存在一些疑问。近年来有关伤齿龙科(Troodontidae) 的研究,尤其是有关伤齿龙类分类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标本的分类学重新进行评估。通过细致的形态比较和数值化的系统发育分析,确认相对于蒙古蜥鸟龙,V 10597 更加接近于同域的谭氏临河猎龙(Linhevenator tani) ,指示其有可能代表谭氏临河猎龙的幼年个体。但 V 10597 的许多后肢特征,包括许多涉及后肢骨骼间比例的特征,显示出与包括谭氏临河猎龙在内的其他伤齿龙类的明显区别。这些形态差异可能具有分类学意义,表明 V 10597 代表一个新种。通过骨组织学分析,确认该标本不可能代表谭氏临河猎龙或者其他大型伤齿龙类的幼年个体。基于已有的形态学和骨组织学信息,将 V 10597 定为一新属、新种,命名为柯瑞氏菲利猎龙(Philovenator curriei gen. et sp. nov. ) 。这一发现增加了白垩纪晚期伤齿龙类的种群分异度和形态差异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扁平足病人中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的发病情况及影像学特征,分析扁平足病人合并I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武汉儿童医院就诊的608例扁平足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影像学资料,统计扁平足病人中IS的发病率,采用秩和检验比较IS病人与非IS病人、IS中Cobb角>20°病人与Cobb角≤20°病人的一般情况及足影像学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IS病人与非IS病人、IS中Cobb角>20°病人与Cobb角≤20°病人左足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右足HVA、左足(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 angle,MA)、右足MA、HVA差值、MA差值等指标,将P<0.20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扁平足病人发生IS的危险因素,扁平足合并IS病人Cobb角>20°的危险因素。结果608例扁平足病人中,发生IS的有67例(67/608,11.01%)。扁平足合并IS病人与非IS病人比较,存在双侧外翻角不对称和双侧足弓不对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10岁病人(OR=2.866,95%CI:1.683~4.881,P<0.001),女性病人(OR=1.892,95%CI:1.121~3.193,P=0.017),双侧足弓不对称的扁平足病人(OR=1.194,95%CI:1.023~1.393,P=0.025),有更高的IS患病风险。IS病人Cobb角>20°病人左足足弓水平低于Cobb角≤20°病人(P=0.019)。结论IS在扁平足病人中的发病率可能较正常人群发病率高。扁平足合并IS病人存在双侧足形态不对称,包括双侧外翻角不对称及双侧足弓不对称,且双侧足弓不对称是扁平足合并IS的危险因素。
文摘目的:探究足部形态学特征与踝关节肌肉力量及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65名成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8.85±7.95)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6.66±3.62)kg/m~2。足部形态学特征使用三维足形态扫描仪进行测量与评价,踝关节肌肉力量(包括跖屈、背屈、内旋、外旋)使用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仪进行测量与分析,受试者运动能力使用灵活性、跳跃能力、本体感受性测试项目进行测量与评价。结果:校正年龄和BMI后发现,足长度、宽度、围度和高度等形态学指标与踝关节跖屈、背屈、内旋和外旋肌肉力量显著相关(r=-0.27~0.57,P<0.05),但未发现拇外翻角度与踝关节肌肉力量指标显著相关;足长度、宽度和围度指标与灵活性和跳跃能力指标显著正相关(r=0.25~0.44,P<0.05),足弓高度指数与纵跳高度呈显著负相关(r=-0.29,P<0.05),所测足形态指标均与本体感受性指标不相关。结论:足长度、宽度、围度和高度与踝关节肌肉力量以及运动能力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0830210the Depart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Nei Mongol,China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批准号:41120124002)资助~~
文摘保存部分后肢的标本 IVPP V 10597 最初被描述为蒙古蜥鸟龙(Saurornithoides mongoliensis) 的幼年个体,但存在一些疑问。近年来有关伤齿龙科(Troodontidae) 的研究,尤其是有关伤齿龙类分类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标本的分类学重新进行评估。通过细致的形态比较和数值化的系统发育分析,确认相对于蒙古蜥鸟龙,V 10597 更加接近于同域的谭氏临河猎龙(Linhevenator tani) ,指示其有可能代表谭氏临河猎龙的幼年个体。但 V 10597 的许多后肢特征,包括许多涉及后肢骨骼间比例的特征,显示出与包括谭氏临河猎龙在内的其他伤齿龙类的明显区别。这些形态差异可能具有分类学意义,表明 V 10597 代表一个新种。通过骨组织学分析,确认该标本不可能代表谭氏临河猎龙或者其他大型伤齿龙类的幼年个体。基于已有的形态学和骨组织学信息,将 V 10597 定为一新属、新种,命名为柯瑞氏菲利猎龙(Philovenator curriei gen. et sp. nov. ) 。这一发现增加了白垩纪晚期伤齿龙类的种群分异度和形态差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