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ESI-TOF/MS对黄芪药材中24种化学成分的快速分离与鉴别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婷 田丰 +3 位作者 唐跃年 刘艳 林志燕 王晔尘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4期593-596,共4页
目的:采用HPLC-ESI-TOF /MS对黄芪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离与鉴别。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100 mm ×3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 目的:采用HPLC-ESI-TOF /MS对黄芪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离与鉴别。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100 mm ×3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 ;使用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N2流速10 L·min-1,载气温度350℃,毛细管电压4 kV,轰击电压165 V,扫描质子范围m/z 100~1100。结果:HPLC-ESI-TOF /MS方法对黄芪药材进行了在线化学成分分离与质谱表征,一次性在一张图谱上共鉴别出黄芪中24种主要化学成分。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HPLC-ESI-TOF/MS联用技术对黄芪中的化学进行快速、高效的分析方法,可为黄芪的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化学成分 鉴别 高效相色谱-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HPLC-ESI-TOF-MS法快速分离与鉴别益母草药材中的多种化学成分 被引量:8
2
作者 田丰 陈婷 +1 位作者 王晔尘 姚凌云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86-89,共4页
目的:探索HPLC-ESI-TOF-MS法快速分离与鉴别益母草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可行性。方法:以益母草水提液为供试品,以芦丁、汉黄芩素为标准品,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3 mm×100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 目的:探索HPLC-ESI-TOF-MS法快速分离与鉴别益母草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可行性。方法:以益母草水提液为供试品,以芦丁、汉黄芩素为标准品,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3 mm×100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使用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N2流速10 L/min,载气温度350℃,毛细管电压4 kV,轰击电压150 V,扫描质子范围100~1 100 m/z。结果:采用HPLC-ESI-TOF-MS法,通过标准品的比对并结合数据库匹配技术和碎片离子分析,共鉴别出益母草中7种主要化学成分。结论:基于HPLCESI-TOF-MS联用技术对益母草中的化学成分可进行快速、高效的分析,为益母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化学成分 鉴别 高效相色谱-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原文传递
QuEChERS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 被引量:6
3
作者 曾广丰 刘青 +6 位作者 王志元 丁博 陈文锐 韦晓群 李文斌 胡志玲 韩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89-294,共6页
建立了Qu ECh ERS净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Okadaic Acid,OA、Spirolides1,SPX1、Dinophysistoxin1,DTX1、Azaspiracid1,AZA1)的快速方法。以Qu ECh ERS净化技术对食用贝... 建立了Qu ECh ERS净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Okadaic Acid,OA、Spirolides1,SPX1、Dinophysistoxin1,DTX1、Azaspiracid1,AZA1)的快速方法。以Qu ECh ERS净化技术对食用贝类样品进行提取与净化后,经C18色谱柱分离,用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ESI源)进行测定。用Peak View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全智能分析,对照每个样品与标准品的TOF-MS质量精度及同位素分布情况、保留时间以及TOF-MS/MS谱图,对化合物作出定性判断。同时利用Multi Quant软件对四种毒素进行外标法定量,OA和DTX1的线性范围为2.0~100μg/L,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AZA1和SPX1的线性范围为0.5~20μg/L,方法检出限为2.0μg/kg,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高、中、低三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75.6%~94.1%之间,RSD小于10%。应用该方法对进出口的贻贝、北极贝、象拔蚌、牡蛎等20个样品进行检测,发现8个样品的SPX1和2个AZA1测定结果为阳性。该方法操作简便、高效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贝类产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相色谱-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QU ECH ERS 脂溶性贝类毒素 食用贝类产品
下载PDF
UPLC-TOF-MS分析乐脉颗粒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4
4
作者 姚万龙 刘娅 +4 位作者 姚喆 聂阳 肖敏 焦豪妍 张现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86-2288,共3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对乐脉颗粒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方法:采用Phenomenon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ESI-MS检测采用正离子模式。通...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对乐脉颗粒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方法:采用Phenomenon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ESI-MS检测采用正离子模式。通过软件计算未知物峰的精确分子量,与处方中7味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比对,实现了对乐脉颗粒中未知化合物的鉴定。结果:共鉴定出化合物23个,分别为:枸橼酸、没食子酸、丹参素、阿魏酸、绿原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参酮ⅡA、芍药苷、异阿魏酸、紫草酸、槲皮素、红花黄色素A、迷迭香酸、原儿茶醛、丹酚酸B、丹酚酸A、藁本内酯、芦丁、木香烃内酯、α-香附酮、去氢木香内酯、D-儿茶素、丹皮酚。结论:UPLC的高分离度结合飞行时间质谱仪的超高分辨率为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为乐脉颗粒物质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脉颗粒 高效相色谱-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化学成分
下载PDF
UPLC-QTOF-MS联用技术分析苦瓜醇提物中多肽的化学组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静 王忠萍 +1 位作者 蔡羽 陈运中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1-784,共4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对苦瓜醇提物中多肽的化学组成进行研究,建立快速准确的分析...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对苦瓜醇提物中多肽的化学组成进行研究,建立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UPLC XB-C18色谱柱(100mm×2.1mm, 1.8μm),以0.1%TFA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以0.3ml/min流速梯度洗脱,电喷雾源(ESI)、QTOF作检测器,正离子模式检测。质谱产生的原始数据采用Masco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检索Momordica-charantia.fasta数据库,共检测出了来自苦瓜的62种蛋白质的86种肽段。结论建立了苦瓜醇提物中多肽类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醇提物 多肽 高效相色谱-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原文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的热病证候模型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树民 卢芳 +2 位作者 王喜军 孙文军 董培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9-551,共3页
目的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方法以2,4-二硝基苯酚诱导的热病证候模型为切入点,借助代谢组学平台,通过对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尿液的代谢指纹数据及模型组不同时间段尿液的代谢组进行分析,探讨动物模型的评价方... 目的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方法以2,4-二硝基苯酚诱导的热病证候模型为切入点,借助代谢组学平台,通过对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尿液的代谢指纹数据及模型组不同时间段尿液的代谢组进行分析,探讨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结果通过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2,4-二硝基苯酚诱导的动物模型符合中医临床的热病证候表征。结论代谢组学可用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高效相色谱/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动物模型 评价方法
下载PDF
UPLC-TOF-MS法鉴定胀果甘草药渣中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娟 刘芬 +4 位作者 李宁 卿德刚 孙宇 贾晓光 倪慧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建立胀果甘草药渣中黄酮类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定性分析方法。方法 AgilentSB-C18柱(100mm×4.6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 目的建立胀果甘草药渣中黄酮类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定性分析方法。方法 AgilentSB-C18柱(100mm×4.6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ESI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器。对比自制对照品进行鉴别。结果共鉴定出8个黄酮类成分,分别为2',4,4'-三羟基查耳酮、甘草查耳酮D、甘草查耳酮甲、4'-羟基-2'',2''-二甲基吡喃[5'',6'',6,7]黄酮、甘草黄酮C、光甘草酮、甘草黄酮B和kanzonolE。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可靠的UPLC-TOF-MS方法对胀果甘草药渣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鉴定,对胀果甘草药渣综合利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果甘草药渣 黄酮 2' 4 4'-三羟基查耳酮 甘草查耳酮D 甘草查耳酮甲 高效相色谱-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
原文传递
UPLC-Q-TOF-MS法测定小鼠大脑中4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被引量:5
8
作者 区硕俊 罗展远 +5 位作者 曾广丰 梁俊发 章海涛 梁卫寰 岑建斌 徐颖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69-1574,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小鼠大脑中的多巴胺(DA)、5-羟色氨(5-HT)、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4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样品以30%乙醇溶液(甲酸调至p H 5.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小鼠大脑中的多巴胺(DA)、5-羟色氨(5-HT)、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4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样品以30%乙醇溶液(甲酸调至p H 5.0)匀浆处理后,冷冻离心,过滤。在优化色谱-质谱条件下,采用ESI和APCI复合源,正/负离子扫描方式进行数据采集。4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在0.5-1 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9 3,方法的检出限为0.5-5.0μg/L,平均回收率为93.3%-101.8%,相对标准偏差为1.1%-3.3%。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快速、回收率良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和准确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小鼠脑组织内4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相色谱-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 单胺类神经递质 小鼠 脑组织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乳及乳制品中青霉素类残留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立佳 胡雪 +4 位作者 白艳梅 康恺 段国霞 刘丽君 李翠枝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6期26-30,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在乳及乳制品中青霉素类残留及其主要酶解代谢产物、体内代谢产物等方面检... 综述了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在乳及乳制品中青霉素类残留及其主要酶解代谢产物、体内代谢产物等方面检测中的应用。从样品的提取、净化、色谱分离方式和质谱检测方式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 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 高效相色谱-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青霉素 代谢产物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白及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金梅 刘刚 +2 位作者 刘育辰 孙庆文 张永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76,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方法,快速鉴定白及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45℃,流速0.4 mL&... 目的通过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方法,快速鉴定白及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45℃,流速0.4 mL·min^(-1),进样体积1μL;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通过负离子监测模式和全扫描功能,对白及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在线数据库匹配、质谱峰的裂解规律分析并参考相关文献,共鉴定白及中32个化合物,包括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类化合物19个,菲类化合物8个,有机酸类化合物2个,糖苷类化合物2个,糖类化合物1个。其中10个化学成分为潜在的新化合物,5个化学成分在白及属中首次报道。结论UPLC-Q-TOF/MS方法能快速、准确地鉴定白及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为白及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高效相色谱-四级杆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类 裂解规律
下载PDF
土壤中氯嘧磺隆及其降解产物对后茬玉米生长及其ALS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曹佳琪 付颖 邹月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198,218,共7页
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检测土壤中氯嘧磺隆的主要降解产物,推测出氯嘧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同时分析了土壤中氯嘧磺隆及其降解产物对后茬作物玉米生长及AL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氯嘧磺隆的降解产物... 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检测土壤中氯嘧磺隆的主要降解产物,推测出氯嘧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同时分析了土壤中氯嘧磺隆及其降解产物对后茬作物玉米生长及AL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氯嘧磺隆的降解产物对玉米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氯嘧磺隆本身;低浓度下,氯嘧磺隆及其降解产物对玉米作物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甚至降解产物对玉米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下,氯嘧磺隆及其降解产物对玉米的抑制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嘧磺隆 除草剂 降解产物 高效相色谱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
下载PDF
生鲜乳中兽药残留的快速筛查与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怀香 陈彬 +2 位作者 于海燕 周兴鑫 陈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4-332,共9页
该研究探索并构建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的安全预警方法,对生鲜乳中兽药残留情况进行识别、控制与评价,以便在风险发生之前做出准确判断。首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 该研究探索并构建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的安全预警方法,对生鲜乳中兽药残留情况进行识别、控制与评价,以便在风险发生之前做出准确判断。首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TOF-MS/MS)方法对上海市各牧场的生鲜乳进行兽药残留筛查,然后以生鲜乳中泼尼松(Prednisone,Pre)残留检出数为例,利用休哈特控制图(Shewhart control charts)构建风险预警体系。结果表明:在300个生鲜乳样品中共筛查出42种兽药残留,涉及类固醇类(12种)、糖皮质类(6种)和镇静剂(5种)等12大类;在筛查的6个星期中,泼尼松检出数(Number of Prednisone Detected,Pn)控制图呈现稳定的状态;当假设第7周泼尼松检出数为6时,Pn控制图呈现稳态,未触发预警;当假设第7周泼尼松检出数为10时,Pn控制图出现异常,稳态遭到破坏,此时该批样品触发风险预警。综上,利用HPLC-TOF-MS/MS能对生鲜乳样品进行高通量的兽药残留筛查,再利用休哈特控制图结合历史数据可以对生鲜乳样品的兽药残留进行有效的风险监测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农产品 生鲜乳 高效相色谱-分辨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兽药残留 安全控制
下载PDF
纤维素酶联合微波提取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工艺优化及其成分表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巧凤 罗雪菲 +4 位作者 何颂华 李振麟 运晨霞 郭宏伟 兰太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2,27,共9页
本实验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联合微波提取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提取后的物料进行微观形态观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超... 本实验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联合微波提取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提取后的物料进行微观形态观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对工艺优化后的黄酮提取物进行成分表征。结果表明,以pH为4的5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40 g/m L,加入0.08%纤维素酶,51℃酶解60 min之后,再采用450 W微波处理3 min,该条件下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得率可达35.01%±0.75%,比单独采用纤维素酶、微波处理分别提高了66.87%和18.12%。相对于单独采用纤维素酶或微波处理,二者联合作用时,石崖茶细胞壁破碎更为彻底,利于成分溶出。HPLC-Q-TOF-MS初步鉴定工艺优化后的提取物中含13种成分,分别为儿茶素、原花青素、表儿茶素、木犀草苷、野漆树苷、山茶苷B、槲皮苷、山茶苷A、芹菜素、金圣草黄素、野蔷薇苷、棕榈酸、熊果酸。本实验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石崖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崖茶 黄酮类成分 纤维素酶联合微波提取 扫描电镜(SEM) 高效相色谱-分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物二乙氨基前他达拉非 被引量:3
14
作者 舒展 王琤帅 +2 位作者 应斌斌 金芩 陈旦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5期67-71,共5页
目的建立检测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物二乙氨基前他达拉非的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法,并根据他达拉非类化合物的特征碎片离子实现非目标化合物的筛查。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 C_(18)柱(100 mm×3.0 mm,... 目的建立检测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物二乙氨基前他达拉非的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法,并根据他达拉非类化合物的特征碎片离子实现非目标化合物的筛查。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 C_(18)柱(100 mm×3.0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采用Q-TOF-MS作检测器,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模式,根据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碎片比进行定性分析;由提取离子流图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基于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的二级质谱图推测裂解规律;通过提取质荷比(m/z)为135.0441碎片离子的色谱峰识别他达拉非类化合物。结果归纳了常见磷酸二酯酶Ⅴ型抑制剂(PDE5i)他达拉非类化合物的ESI质谱裂解规律。二乙氨基前他达拉非质量浓度在0.11~5.26μg/mL范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70,n=5);检测限为0.021μg/mL,定量限为0.053μg/mL;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4.60%;平均加样回收率大于97.80%(n=9)。1批样品中检出二乙氨基前他达拉非,含量为3.58 mg/g。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二乙氨基前他达拉非的定性定量分析,通过特征碎片离子可以实现他达拉非类化合物的快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相色谱-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非法添加物 磷酸二酯酶Ⅴ型抑制剂 二乙氨基前他达拉非 非靶向筛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