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安县大光包滑坡形成机制与运动学特征讨论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许向宁
李胜伟
王小群
王兰生
张健
朱雷
沈曼
-
机构
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成都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9-281,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2230)
-
文摘
2008年5.12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安县高川乡的大光包滑坡是规模最大的高山滑坡,总方量约10×109m3。它的形成机制和运动学特征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对滑坡的外形和结构特征及其所处地质环境作了较详细地现场调查,系统研究了滑坡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开展了室内实验及震动台物理模拟实验,通过与类似地区地质现象的对比分析,对滑坡获得以下认识:(1)大光包滑坡是一个巨型的楔型槽状滑落体,以下伏的震旦系白云岩层面为主滑面,以与层面近于正交的早期X构造裂隙面为侧滑面,两控制面交线倾向北北东,倾角12°左右;(2)滑坡前缘的黄洞子沟是滑坡的剪出口位置,滑坡起动加速滑入黄洞子沟后受到沟道左侧山梁的阻挡而迅速制动,受阻的滑坡体上部高速越过山梁冲向山坡并发展为碎屑流;(3)作为滑坡主滑面的震旦系白云岩岩层,为一经历了强烈岩溶的白云岩沙化层,强烈地震引发沙化层因突然产生的超空隙压力而流态化,这可能是导致山体突然失稳的主要原因。大光包滑坡事件可能为我们提供了地震引发山体失稳的一种新的模式,在分析研究和评价山坡的演化和稳定性时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滑坡形成机制
滑坡运动学
白云岩岩溶砂化
砂土流化
超空隙压力
-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Landslide formation mechanism,Landslide kinematics,Dolomite karstificationsand, Sand-soil liquefaction,Excess pore pressure
-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