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速度对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行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宝海 王宏 +2 位作者 朱恂 丁玉栋 周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027-3033,共7页
通过可视化实验研究了直径为2.58mm的液滴在不同速度下撞击静态接触角为156°超疏水壁面后的运动特性,其液滴Weber数在8~310之间。实验利用光学原理在同一画面上同时记录了液滴撞击壁面过程的正面及底面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液滴撞... 通过可视化实验研究了直径为2.58mm的液滴在不同速度下撞击静态接触角为156°超疏水壁面后的运动特性,其液滴Weber数在8~310之间。实验利用光学原理在同一画面上同时记录了液滴撞击壁面过程的正面及底面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液滴撞击壁面的速度对液滴的前进角、后退角,三相接触线的速度以及液滴反弹后的空中运动特性都有较大的影响;液滴高速撞击超疏水壁面后会产生明显的液指及多组卫星液滴,回缩阶段相邻的液指发生聚并直至液滴完全回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壁面 液滴撞击 动力行为 可视化实验
下载PDF
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反弹及破碎行为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冬薇 宁智 +2 位作者 吕明 阎凯 孙春华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液滴撞击壁面时,壁面亲水性对液滴撞击壁面后的变化历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相界面追踪的复合Level Set-VOF方法对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的运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撞击速度较小时,液滴撞壁后发生反弹;撞击速度较大时,液滴撞壁后会... 液滴撞击壁面时,壁面亲水性对液滴撞击壁面后的变化历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相界面追踪的复合Level Set-VOF方法对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的运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撞击速度较小时,液滴撞壁后发生反弹;撞击速度较大时,液滴撞壁后会发生破碎现象;初始粒径的增大和表面张力的减小,有利于液滴撞壁后产生铺展破碎现象;撞击角度对撞壁后的液滴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一定条件下液滴垂直及倾斜撞击超疏水壁面反弹及破碎的临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撞击 疏水壁面 反弹 破碎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逆向涡对超疏水壁面减阻影响的TR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苏健 田海平 姜楠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3-1039,共7页
超疏水壁面由于具有减阻和自清洁功能而成为国内外减阻和海洋防污等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而20世纪湍流中相干结构的发现为湍流的控制指出新的方向,尤其近壁区涡结构对摩擦阻力贡献很大.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了超疏水壁... 超疏水壁面由于具有减阻和自清洁功能而成为国内外减阻和海洋防污等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而20世纪湍流中相干结构的发现为湍流的控制指出新的方向,尤其近壁区涡结构对摩擦阻力贡献很大.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了超疏水壁面(SH)以及亲水壁面(PH)湍流边界层中正负展向涡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逆向涡对超疏水壁面近壁区流动结构的影响和超疏水壁面的减阻机理.首先利用空间多尺度局部平均涡量的概念提取壁湍流发卡涡展向涡头(顺向涡)和逆向涡,实现了准确识别涡心并排除小尺度涡的干扰;然后根据检测到的顺向涡和逆向涡流线分布图,发现逆向涡始终处于正向涡的上游和下方,并且对正向涡的进一步发展起抑制作用;最后对两种壁面边界层中逆向涡数量以及出现概率进行对比,发现具有减阻效果的超疏水壁面边界层中出现更多逆向涡.说明逆向涡可抑制上方顺向涡与壁面的强烈剪切,并使靠近壁面的流体加速,从而产生减阻效果;超疏水壁面中涡结构具有更大的β角,使其更好地阻碍了发卡涡头附近强烈的喷射和扫略;超疏水壁面逆向涡出现概率明显大于亲水壁面.这些结果表明:超疏水壁面表现出的减阻特性(Reδ≈13 500,减阻5.8%)与两板产生逆向涡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壁面 逆向涡 减阻机理 TRPIV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对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影响的TR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铁峰 王鑫蔚 +1 位作者 唐湛棋 姜楠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6,共7页
湍流边界层中的相干结构是壁面摩擦阻力的主要来源。通过研究超疏水壁面对相干结构的影响,揭示其减阻机理。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TRPIV),分别对流速为0.165m/s的亲水壁面和超疏水壁面平板湍流边界层进行测量,得到了2种壁... 湍流边界层中的相干结构是壁面摩擦阻力的主要来源。通过研究超疏水壁面对相干结构的影响,揭示其减阻机理。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TRPIV),分别对流速为0.165m/s的亲水壁面和超疏水壁面平板湍流边界层进行测量,得到了2种壁面瞬时速度矢量场的大样本时间序列。通过对比分析2种壁面的平均速度剖面和湍流度,得到了5.39%的减阻效果。通过二维空间两点相关函数的方法定义并提取相干结构,对比得到超疏水壁面能够有效减小相干结构流向尺度的结论。进一步采用λ ci 准则对发卡涡头进行识别,并以此为条件事件对其周围的脉动速度分布情况进行线性随机估计。结果表明:超疏水壁面能够有效削弱单个发卡涡头的强度,并且能够影响其周围发卡涡包结构的组织形式,整体减弱涡包下方近壁区低速流体质点的流向脉动,从而有效减小壁面摩擦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 疏水壁面 TRPIV 空间两点相关 线性随机估计
下载PDF
超疏水壁面湍流边界层减阻机理的TRPIV实验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二丹 田海平 +2 位作者 张静娴 姚朝辉 姜楠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70-2877,共8页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TRPIV)技术,开展超疏水壁面材料湍流边界层减阻机理的实验研究.在循环水槽中,对超疏水壁面和亲水壁面湍流边界层瞬时速度矢量场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实验测量.得到了同一来流速度(0.17m/s)下超疏水壁面和亲水...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TRPIV)技术,开展超疏水壁面材料湍流边界层减阻机理的实验研究.在循环水槽中,对超疏水壁面和亲水壁面湍流边界层瞬时速度矢量场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实验测量.得到了同一来流速度(0.17m/s)下超疏水壁面和亲水壁面湍流边界层的平均速度、湍流度及雷诺切应力沿法向的分布规律.提出了空间多尺度局部平均涡量的概念,并以此为特征量检测壁湍流发卡涡展向涡头的中心位置.用条件采样及空间相位平均技术提取了不同法向位置发卡涡展向涡头周围流向脉动速度和流线的空间拓扑,对发卡涡展向涡头的俯仰角进行了对比,并从鞍点-焦点动力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发卡涡展向涡头附近的流线拓扑特征.研究表明:雷诺数约为13 500时,相比亲水壁面,超疏水壁面实现了10.1%的减阻.超疏水壁面平均速度明显增大,雷诺切应力减小,流向湍流度减弱,发卡涡展向涡头俯仰角较小,近壁区相干结构的发展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减阻 疏水壁面 湍流边界层 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TRPIV) 鞍点-焦点动力系统 空间多尺度局部平均涡量
原文传递
液滴撞击超疏水管状壁面的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晓华 赵一鸣 +2 位作者 陈石 沈胜强 王斯琦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0-286,共7页
利用相界面追踪的CLSVOF(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方法,对液滴在不同速度下撞击超疏水管状壁面的演化过程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速度会对液滴在管壁上的动态特性产生较大影响。当撞击速度较小时,液膜会以整体的... 利用相界面追踪的CLSVOF(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方法,对液滴在不同速度下撞击超疏水管状壁面的演化过程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速度会对液滴在管壁上的动态特性产生较大影响。当撞击速度较小时,液膜会以整体的形态反弹;继续增大撞击速度后,由于受到外缘液膜的牵扯,液膜内部开始出现断裂;撞击速度足够大时,液膜发生解体破碎。同时给出了对于初速度在2.00m/s以内、直径为2.58mm的水滴撞击管径为8.00mm的超疏水壁面时运动状态发生转变的临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撞击 疏水壁面 管状壁面 动态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涡识别技术的微结构壁面湍流减阻机理研究
7
作者 刘春烨 王文娥 +3 位作者 周士越 胡明宇 凌刚 胡笑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7-207,共11页
为探究微结构壁面湍流减阻机理,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观测微结构壁面的水流特性,分别对超疏水壁面和微沟槽壁面的流速发展、雷诺切应力变化及涡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引入流速的概念,对Omega(Ω)涡识别方法进行改进,建立新的Ω_(M)... 为探究微结构壁面湍流减阻机理,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观测微结构壁面的水流特性,分别对超疏水壁面和微沟槽壁面的流速发展、雷诺切应力变化及涡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引入流速的概念,对Omega(Ω)涡识别方法进行改进,建立新的Ω_(M)涡识别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近壁面涡结构进行识别,提出液流涡密度定义,定量分析近壁处不同强度涡的分布,为研究微结构壁面减阻机理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雷诺数下,边界层内流速由大到小分别为超疏水壁面、微沟槽壁面和光滑壁面,两种微结构壁面对数律层流速分布与光滑壁面相比明显外移,说明微结构壁面具有减阻效果;雷诺切应力随法向无量纲距离y+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其中,超疏水壁面雷诺切应力的最大值与其他壁面相比最小;采用Ω_(M)方法对近壁处涡进行识别,发现近壁0.1倍水深内,两种微结构壁面上水流中涡结构以弱涡为主,在0.2倍水深内开始出现强涡;与光滑壁面相比,微结构壁面近壁处水流弱涡的涡密度增加,强涡的涡密度减小,说明微结构壁面抑制了水流中强涡的发展;在3种壁面中,微沟槽壁面的减阻率大于7.60%;超疏水壁面的弱涡涡密度大,强涡涡密度小,减阻效果最好,减阻率大于9.48%。微结构壁面可有效降低水流输运能耗、提高其输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壁面 沟槽壁面 Ω_(M)方法 涡密度 减阻
下载PDF
纵向微结构超疏水壁面湍流边界层减阻实验研究
8
作者 郭新宇 夏振炎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8-386,共9页
使用时间分辨的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2D-PIV),测量了超疏水壁面(SHS)在槽道中的湍流边界层。基于边界层厚度的摩擦雷诺数在119至173之间。SHS具有微米级的流向沟槽结构,并在展向上均匀分布。实验发现SHS的摩擦系数均小于光滑壁面,且随... 使用时间分辨的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2D-PIV),测量了超疏水壁面(SHS)在槽道中的湍流边界层。基于边界层厚度的摩擦雷诺数在119至173之间。SHS具有微米级的流向沟槽结构,并在展向上均匀分布。实验发现SHS的摩擦系数均小于光滑壁面,且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少。当摩擦雷诺数约为150并且气体比例分数为0.65时,阻力比存在一个合理的“极小区域”。所有SHS的阻力比均与摩擦雷诺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随着无量纲粗糙度宽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还发现无量纲粗糙度宽度等于4为临界位置,此时初始阻力比会随着无量纲粗糙度宽度的增加沿三次多项式迁移。本文通过分析摩擦雷诺数、气体比例分数以及无量纲粗糙度宽度,提出了包含一种新的无量纲特征参数的减阻模型,该模型展示了与摩擦雷诺数、气体比例分数以及无量纲粗糙度宽度有关的函数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以加强关于SHS减阻各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同时为微米级结构的设计提供合理的预测和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壁面 粒子图像测速 湍流边界层 减阻
原文传递
高分子材料添加物对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后奇异射流行为的抑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学峰 刘海龙 +3 位作者 王建成 郑诺 王军锋 刘志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研究了纯水液滴和黄原胶水溶液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过程中的奇异射流行为生成机制。基于高速摄像技术搭建可视化实验平台,发现纯水液滴在中等W e数范围内撞击壁面过程中出现奇异射流行为。同时,在特定的W e数范围内,奇异射流行为伴随着... 研究了纯水液滴和黄原胶水溶液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过程中的奇异射流行为生成机制。基于高速摄像技术搭建可视化实验平台,发现纯水液滴在中等W e数范围内撞击壁面过程中出现奇异射流行为。同时,在特定的W e数范围内,奇异射流行为伴随着气泡卷吸现象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在纯水中添加微量的高分子材料黄原胶可以实现对液滴撞击壁面后奇异射流行为的完全抑制。为了深入分析奇异射流行为的生成机制,基于有限元法,通过水平集方法捕捉相界面的移动,构建了了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的数值模型,以数值方法揭示了奇异射流的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撞击 奇异射流 高分子添加物 黄原胶 疏水壁面
原文传递
基于SPH应力修正算法的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模拟分析
10
作者 王志超 牛娇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91,共5页
针对SPH方法中的压应力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Quintic核函数,相对于传统的"钟形"核函数可以更好地改善SPH模拟过程中粒子的聚集现象。应用改进模型对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根据撞击后液滴铺展的运动特征,... 针对SPH方法中的压应力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Quintic核函数,相对于传统的"钟形"核函数可以更好地改善SPH模拟过程中粒子的聚集现象。应用改进模型对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根据撞击后液滴铺展的运动特征,分析了影响壁面摩擦阻力的因素以及摩擦阻力的作用区域。结果表明,当壁面相对浸润直径?<1时,撞击后液滴铺展受壁面黏度系数υ'的影响不明显,而当?≥1时,相同条件下υ'越大液滴铺展速度越小,壁面相对浸润直径的最大值?_(max)越小,因此?≥1为撞击后液滴铺展过程中壁面摩擦阻力的主要作用区域;壁面黏度系数υ'值对撞击后液滴铺展时间影响较小,不同υ'条件下液滴铺展达到?_(max)的时间相近,在相同壁面条件下液滴铺展受到的摩擦阻力会随着撞击速度v_0的增加而变大,υ'与v_0大致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 应力不稳定 核函数 液滴撞击 疏水壁面
原文传递
沟槽超疏水复合壁面湍流边界层减阻机理的TR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丽霞 王康俊 +2 位作者 王鑫蔚 田海平 姜楠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5,共9页
利用TRPIV实验分别测量了湍流边界层在亲水壁面、超疏水壁面以及沟槽超疏水复合壁面上的瞬时速度场,对比分析了3种壁面的摩擦阻力,发现沟槽超疏水复合壁面的减阻率能够达到20.7%,而超疏水壁面只有14.6%。通过对比分析湍流边界层在3种壁... 利用TRPIV实验分别测量了湍流边界层在亲水壁面、超疏水壁面以及沟槽超疏水复合壁面上的瞬时速度场,对比分析了3种壁面的摩擦阻力,发现沟槽超疏水复合壁面的减阻率能够达到20.7%,而超疏水壁面只有14.6%。通过对比分析湍流边界层在3种壁面上的湍流脉动强度,发现法向湍流脉动强度在3种壁面上无明显变化,而在y^(+)<150区域的同一法向高度上,流向湍流脉动强度在沟槽超疏水复合壁面上相对于亲水壁面的减小程度比超疏水壁面更高。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尺度的湍流脉动在不同壁面的变化情况,本文采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空间滤波法,将瞬时脉动速度场分解为空间流向波长大于δ的大尺度部分和波长小于δ的小尺度部分,发现超疏水壁面和沟槽超疏水复合壁面对大尺度流向湍流脉动强度的抑制作用可以到达y^(+)=150的法向位置,而对小尺度流向湍流脉动强度的抑制作用只能到达y^(+)=100的法向位置。采用以顺向涡为条件的大尺度脉动速度的条件相位平均方法,发现在y_(ref)=0.1δ处超疏水壁面和沟槽超疏水复合壁面相比于亲水壁面都存在正的大尺度流向脉动与负的法向脉动增强、负的大尺度流向脉动与正的法向脉动减弱以及脉动速度的0等值线偏离条件相位平均参考点的趋势,且沟槽超疏水复合壁面的移动趋势最弱。通过对比3种壁面不同法向高度的顺向涡强度值,同法向高度上亲水壁面、超疏水壁面以及沟槽超疏水复合壁面的涡强度值依次减弱,表明沟槽超疏水复合壁面比超疏水壁面能更有效地抑制近壁区涡结构的运动,从而实现更好的减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 沟槽疏水复合壁面 TRPIV 空间滤波 条件相位平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