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焚毁的诺顿》的意象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辜小捷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
出处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4-58,共5页
-
文摘
托·斯·艾略特的诗作《四个四重奏》 ,意象纷披 ,如数家珍般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从幻想到现实 ,从神话到历史 ,时古时今 ,时虚时实 ,诗人以他飘逸的想象 ,令读者眼花缭乱 ,一个随处可见的物象都能与一种抽象概念联系起来表现深重的主题 ,表面上各意象之间又毫无逻辑联系 ,含义隐晦 ,使意象的营造达到了玄而又玄的地步 ,难怪有读者对其作品望而生畏。然而 ,意象蕴意愈浑厚 ,就愈见含蓄 ,愈能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试从意象入手 ,分析《四个四重奏》的第一部分《焚毁的诺顿》 ,以理解诗人的寄意和诗歌的结构 。
-
关键词
意象
意象派
“客观对应物”
现实意象
超现实意象
-
Keywords
image
imagism
Objective Correlative
real-life image
surreal image
-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论李贺诗歌的诗理特征
- 2
-
-
作者
周尚义
-
机构
湖南常德师专中文系
-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6-109,共4页
-
文摘
论李贺诗歌的诗理特征周尚义李贺是中国诗史上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自晚唐杜牧为李贺诗作序直至本世纪,“少理”似乎是评价李贺诗歌的一个定论。一千多年来,有的诗评者认为李贺诗歌义理不足,有的认为其与事理不合,有的认为其文理欠通等等。笔者认为:李贺的诗作并...
-
关键词
李贺诗歌
宇宙意识
生命意识
“理”
诗理
超现实意象
钱钟书
杜牧
《骚》
富有哲理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亨利·米勒小说中的超现实主义与“自我重建”主题
- 3
-
-
作者
王庆勇
-
机构
山东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8-91,共4页
-
文摘
"自我重建"主题是贯穿美国作家亨利·米勒众多作品的一根主线。为了实现这一追求,米勒采用了包括超现实主义在内的多种叙事策略。超现实主义把欲望、幻想、梦幻和潜意识视作现实的一部分,致力于将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融为一体,构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以帮助个人摆脱传统的束缚。米勒对超现实主义美学的运用经历了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通过作品中为数众多的超现实隐喻即超现实意象,米勒很好地诠释了他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感受与理解,在一个新的维度上将现实世界与奇特的内在自我连在一起,从而实现了自我表达和自我重建。
-
关键词
亨利·米勒
自我重建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意象
并置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艺术的唯美着光——评安哲罗普洛斯的“希腊”三部曲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布莉莉
郭全照
-
机构
南京大学
-
出处
《电影评介》
2012年第6期5-8,共4页
-
文摘
2012年初,安哲罗普洛斯的去世留下了未竟的"希腊"三部曲,我们面对的是这一宏大企划已实现了的《悲伤草原》和《时光之尘》两部影片。在这两部影片中,安哲继续推进他对电影艺术的诗性哲思:"名字美学"所蕴含的共性信念,戏剧形式、神话互文和融过去、现在、想象于单一长镜头中所构建的"无边界"时空体,以及超现实意象的寓意。若把这一切纳入萨义德所谓"晚期风格"的视野之内,当更可揭示安哲晚年对人类命运、死亡的深沉思索和对超越的可能性触摸。
-
关键词
《悲伤草原》《时光之尘》名字美学“无边界”时空体超现实意象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