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族研究的超民族视角——跨体系社会及中国化问题 |
汪晖
|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0
|
|
2
|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理解释 |
贺海仁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3
|
土家族作家田瑛的误读和再发现——兼论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
傅钱余
|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4
|
文明的冲突或认知文化:国际文化交流解题 |
约恩·吕森
严志军(译)
|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5
|
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 |
威尔.金里卡
刘曙辉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0
|
|
6
|
重建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和文化认同 |
王宁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0
|
|
7
|
世界文学:经典与超民族认同 |
江宁康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8
|
民族电影的限制想像 |
安德鲁·希格森
李小刚
|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9
|
论文化生命体——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不能数典忘祖”、“历久弥新”为中心 |
肖伟光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23 |
7
|
|
10
|
合作的想象 |
George E.Marcus
钱妤
王文渊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1
|
政治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读哈贝马斯近著两种 |
童世骏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
2000 |
3
|
|
12
|
音乐与民族问题的两种思维方式 |
李曙明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
4
|
|
13
|
“中华民族”入宪与统一之国家观念建构 |
夏引业
|
《金陵法律评论》
|
2014 |
4
|
|
14
|
法理念的普遍性问题研究——超民族性的视角 |
曾凡跃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5
|
全球化、世界主义与文化研究的中国学派——王宁访谈录 |
王宁
吴维忆
|
《文化研究》
|
2019 |
3
|
|
16
|
从“多元一体格局”到“跨体系社会”——民族研究的区域视角与超民族视野 |
朱金春
王丽娜
|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7
|
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杰作对话 |
徐其超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8
|
全球化:相关问题与特点论析 |
张志洲
|
《国际论坛》
|
2001 |
3
|
|
19
|
晚年哈贝马斯的“欧盟哲学”:形成、发展及其当代危机 |
许冰融
张亮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20
|
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与人类的未来 |
金正耀
|
《科学学研究》
|
198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