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远端浅静脉干的带蒂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14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涛 陈振兵 +3 位作者 陈燕花 丛晓斌 季伟 徐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9-541,共3页
目的 评价吻合远端浅静脉干对带蒂穿支皮瓣静脉回流的改善和创面修复效果.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采用在带蒂穿支皮瓣远端吻合1~2条浅静脉干的方法,修复四肢创面缺损14例,其中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5例,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3例,掌背... 目的 评价吻合远端浅静脉干对带蒂穿支皮瓣静脉回流的改善和创面修复效果.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采用在带蒂穿支皮瓣远端吻合1~2条浅静脉干的方法,修复四肢创面缺损14例,其中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5例,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3例,掌背动脉穿支皮瓣2例,腓动脉穿支皮瓣3例,外踝上穿支皮瓣1例.术后观察皮瓣血运、评价肿胀情况;1个月行多普勒血流仪检测静脉吻合口的通畅情况,6 ~12个月问卷调查患者.结果 13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出现小部分表层坏死,经换药在1个月后愈合;共吻合浅静脉17条,1个月后检查吻合口均通畅;术后7d,皮瓣早期肿胀:Ⅰ度4例,Ⅱ度10例;术后6个月:Ⅰ度11例,Ⅱ度3例.11例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 12个月,皮瓣外形美观,患者对皮瓣外形均满意. 结论 在带蒂穿支皮瓣远端吻合浅静脉能有效改善其静脉回流,减轻皮瓣的术后肿胀度,且修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静脉 穿支皮瓣 软组织损伤 引流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不同位置动脉超灌注与静脉超引流对大鼠三跨区皮瓣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栋超 竺枫 +3 位作者 李俊杰 李斯宏 王欣 章伟文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第7期849-852,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背侧三跨区皮瓣模型,研究不同位置动脉超灌注与静脉超引流对大鼠三跨区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50只体质量300~400 g的SD雄性大鼠,均在背侧建立以旋髂深动静脉为主血管蒂的旋髂深血管-肋间后血管-胸背血管三血管体跨区皮瓣...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背侧三跨区皮瓣模型,研究不同位置动脉超灌注与静脉超引流对大鼠三跨区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50只体质量300~400 g的SD雄性大鼠,均在背侧建立以旋髂深动静脉为主血管蒂的旋髂深血管-肋间后血管-胸背血管三血管体跨区皮瓣,随机分成5组,各10只。实验组A,保留肋间后动脉作为超灌注血管;实验组B,保留肋间后静脉作为超引流血管。实验组C,保留胸背动脉作为超灌注血管;实验组D,保留胸背静脉作为超引流血管。对照组E,除主血管蒂外不保留任何动静脉。术后7 d,对各组大鼠进行皮瓣存活面积测量、明胶氧化铅造影、chokeⅡ区取材CD31染色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术后7d,A~E组皮瓣成活率分别为(95.9±2.2)%、(84.4±3.5)%、(98.3±0.8)%、(85.5±3.3)%、(70.0±3.9)%。同一位置的超引流及超灌注组(A与B、C与D)皮瓣成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位置的同一种技术(A与C、B与D)皮瓣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学测微血管密度上同一位置的超引流及超灌注组(A与B、C与D)之间进行比较,实验组A与C的chokeⅡ区微血管密度均高于B、D组(均P<0.05);不同位置的同一种技术进行比较(A与C、B与D),chokeⅡ区的微血管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位置进行静脉超引流及动脉超灌注对三跨区皮瓣成活的影响是不近相同的,不论是在动力学供区还是潜在供区动脉超灌注均较静脉超引流更能提高皮瓣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 引流 皮瓣 成活率
下载PDF
关于跨区穿支皮瓣远端血流动力学的再探究
3
作者 曹子龙 刘立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34-1541,共8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影响跨区穿支皮瓣远端血流动力学的关键因素,为该领域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跨区穿支皮瓣相关文献,对与其相关的穿支体、choke区、动脉超灌注、静脉超引流等概念和研究进行梳理... 目的总结和探讨影响跨区穿支皮瓣远端血流动力学的关键因素,为该领域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跨区穿支皮瓣相关文献,对与其相关的穿支体、choke区、动脉超灌注、静脉超引流等概念和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结果跨区穿支皮瓣由多穿支体构成,各穿支体间的choke区存在不同类型血管吻合,它们对于皮瓣血流动力学会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保证跨区穿支皮瓣成活,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动脉超灌注和/或静脉超引流处理皮瓣,但是对于两种技术的选择尚未达成共识,相关研究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分析与实验模型皮瓣内部血管分布、穿支体数量和吻合类型不同有关。结论穿支血管位置、管径、轴向性以及穿支体数量及之间的choke区吻合类型,都是影响跨区穿支皮瓣血液动力学的关键因素,需要在术前设计和手术操作中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皮瓣 穿支体 choke区 灌注 引流
原文传递
静脉超引流与动脉增压对皮瓣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俊 习珊珊 +5 位作者 李红 丁茂超 郝晓迪 梅劲 唐茂林 陈世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目的比较静脉超引流与动脉增压对穿支皮瓣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降低皮瓣的坏死率,提高其存活面积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450~550g,分成实验组A、实验组B及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A,分离并结扎肋间后动脉保留伴... 目的比较静脉超引流与动脉增压对穿支皮瓣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降低皮瓣的坏死率,提高其存活面积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450~550g,分成实验组A、实验组B及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A,分离并结扎肋间后动脉保留伴行静脉;实验组B,分离并结扎肋间后静脉保留伴行动脉;对照组,肋间后动、静脉均结扎切断。在术后6h、1d、2d、3d、7d,超声多普勒测量两个"choke区"的经皮血流量和氧分压,7d后测量皮瓣存活面积和进行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结果术后7d,实验组A皮瓣几乎全部存活(98.2±1.6)%,实验组B皮瓣存活面积(74.78±5.91)%,对照组存活面积(60.3±7.8)%(两两比较P〈0.01)。从术后6h到7d,实验组A相比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血流量和氧分压是最高的(均P〈0.05)。实验组A,肋间后静脉和髂腰穿支吻合区"choke vessel 1"区血管吻合丰富,而且肋间后穿支和胸背穿支吻合区"choke vessel 2"区比实验组B和对照组吻合都要明显;实验组B出现了动静脉的吻合,对照组皮瓣远端严重坏死,"choke vessel 2"区血管吻合不明显。结论静脉超引流比动脉增压效果更明显,更能有效地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效果,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引流 动脉增压 血流动力学 穿支皮瓣 血管造影 大鼠
下载PDF
静脉超引流技术在游离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族安 马亮华 +7 位作者 孙传伟 李汉华 罗红敏 黄志锋 熊兵 卞徽宁 郑少逸 赖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观察在游离皮瓣手术中应用静脉超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共应用游离皮瓣7例,其中旋髂浅动脉皮瓣游离移植1例,第1跖背动脉皮瓣游离移植1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5例.致伤原因:电击伤1例,肿瘤相关创面2例,深度烧伤... 目的观察在游离皮瓣手术中应用静脉超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共应用游离皮瓣7例,其中旋髂浅动脉皮瓣游离移植1例,第1跖背动脉皮瓣游离移植1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5例.致伤原因:电击伤1例,肿瘤相关创面2例,深度烧伤1例,机械性创伤2例,坏死性筋膜炎1例.均进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中根据需要及具体条件进行静脉超引流技术应用,在受区和供区都准备2套静脉通路,形成双套静脉回流的超引流模式.术后观察皮瓣血运、肿胀、渗液、二次探查情况、皮瓣成活率,并定期随访.结果7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均无发生动、静脉危象,采用静脉超引流技术的皮瓣术后血运良好、肿胀较轻、渗液较少,水肿消退快,无二次手术探查.术后随访2~18(平均10.5)个月,感染无复发,皮瓣成活良好;供区愈合好,局部感觉无缺失;关节屈、伸活动正常.结论静脉超引流技术在游离皮瓣修复手术血管蒂处理中,为游离皮瓣准备2套静脉系统,有利于减少皮瓣术后的静脉危象,减轻皮瓣水肿,减少渗出,减少二次手术探查,提高皮瓣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引流 游离皮瓣 血管危象 修复
原文传递
跨区穿支皮瓣远端坏死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
6
作者 王蕴璋 刘立强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41-445,I0009,共6页
包含多个“穿支体”的跨区穿支皮瓣对于体表巨大创面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该类皮瓣中各穿支体之间存在着choke吻合和直接吻合,Choke血管的重构对其存活至关重要。然而,跨区穿支皮瓣远端坏死率不容忽视,其机制主要包括血运障碍、缺血-再... 包含多个“穿支体”的跨区穿支皮瓣对于体表巨大创面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该类皮瓣中各穿支体之间存在着choke吻合和直接吻合,Choke血管的重构对其存活至关重要。然而,跨区穿支皮瓣远端坏死率不容忽视,其机制主要包括血运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微循环血栓等。基于跨区穿支皮瓣的解剖特征及坏死机制,现就降低跨区穿支皮瓣坏死率发生的措施,包括延迟皮瓣法、动脉超灌注、静脉超引流、高压氧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及药物治疗等作一综述,以期对该类皮瓣在临床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穿支皮瓣 坏死 Choke血管 动脉灌注 静脉引流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皮瓣斜支血管的认识及斜支"陷阱"的处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族安 黄志锋 +2 位作者 马亮华 赖文 郑少逸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总结施行股前外侧皮瓣(ALTF)移植手术中所发现的斜支血管情况及斜支"陷阱"的处理。方法:2017年5月-2019年10月,共施行ALTF手术治疗患者30例,术前完善CTA检查,初步确定ALTF血管来源情况;术中采用"三纵五横法"... 目的:总结施行股前外侧皮瓣(ALTF)移植手术中所发现的斜支血管情况及斜支"陷阱"的处理。方法:2017年5月-2019年10月,共施行ALTF手术治疗患者30例,术前完善CTA检查,初步确定ALTF血管来源情况;术中采用"三纵五横法"进行皮瓣定位及设计,注意斜支位置及解剖斜支血管,避免损伤斜支,探查、分离斜支血管;根据术中斜支血管与降支血管的关系,切取1~2处血管蒂;对2处血管蒂者分别进行夹闭试验,确定动脉血供情况;根据血液循环状况对血管蒂静脉超引流处理。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抗痉挛处理,密切观察术后皮瓣血运、皮温、肿胀程度、渗液情况、皮瓣成活状况,定期随访。结果:30例ALTF中,术前CTA检查发现13例存在斜支,术中共有11例存在斜支血管并进入皮瓣,出现率为36.6%。所有斜支均完整保留,其中8例切取了2处血管蒂,并采用了静脉超引流技术处理血管蒂,术后皮瓣血运良好、皮温与周围正常皮肤温度接近、皮瓣肿胀轻、渗液少,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术区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32(平均16.1)个月,受区愈合良好,功能、外形满意;供区关节活动正常,局部感觉无明显缺失。结论:本组ALTF斜支血管约1/3病例出现,应尽可能保留,避免斜支"陷阱" 、合理处理斜支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斜支 旋股外侧动脉 静脉引流技术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逆行岛状皮瓣静脉淤血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8
作者 王蕴璋 刘立强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10-313,共4页
逆行岛状皮瓣是一种非生理性皮瓣,具有“灌注易、回流难”的特点,该类皮瓣术后静脉淤血发生率较高,对其在临床中的安全应用提出严峻的挑战。现基于该类皮瓣静脉的解剖基础及静脉逆流模式,探讨皮瓣静脉淤血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手术改良... 逆行岛状皮瓣是一种非生理性皮瓣,具有“灌注易、回流难”的特点,该类皮瓣术后静脉淤血发生率较高,对其在临床中的安全应用提出严峻的挑战。现基于该类皮瓣静脉的解剖基础及静脉逆流模式,探讨皮瓣静脉淤血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手术改良方式及术后静脉淤血的处理作一综述,以期对逆行岛状皮瓣的安全应用及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岛状皮瓣 静脉淤血 静脉瓣 静脉引流
原文传递
超早期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伴脑室铸型120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成旺兴 刘友富 王伟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7期637-638,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室铸型 早期穿刺引流 治疗 尿激酶
下载PDF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病人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建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4期570-57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硬膜下血肿 大脑凸面 护理配合 急诊手术 疝病 早期钻孔引流 病情危重 过度通气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钻孔置管引流32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轶 《辽宁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钻孔引流 置管引流 治疗 皮层下出血 疗效满意 破入脑室 丘脑出血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负压球超细管引流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宇男 曹梦远 白谕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10期1362-136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联合负压球超细管引流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LIFT术后常规开放切口引流,观察组采用LIFT术联合负压球超细管引流。对... 目的探讨应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联合负压球超细管引流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LIFT术后常规开放切口引流,观察组采用LIFT术联合负压球超细管引流。对比两组术后创面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治愈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创面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IFT术联合负压球超细管引流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疗效明显,术后创面疼痛轻、伤口愈合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治疗费用无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经括约肌肛瘘 负压球 细管引流
下载PDF
超早期钻孔对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坚钧 芮女芳 +1 位作者 楼永锋 郭雷光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5期399-,共1页
  2006年2月至2007年4月本院收集外伤引起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22例,均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气管插管 过度通气 脑出血 早期钻孔引流 脑疝 预后
下载PDF
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国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早期钻孔引流 急性硬膜下血肿 脑疝
下载PDF
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坚钧 芮女芳 +1 位作者 楼永锋 郭雷光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6期519-519,共1页
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本院收集外伤引起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26例,均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随机分两组各13例,实验组采用先予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抢救取得良好的疗效,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急性硬膜下血肿 早期钻孔引流 过度通气 气管插管 死亡率 脑疝 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实验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