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简直”的一种超常用法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琼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10期43-45,共3页
语气副词"简直"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超常用法——"简直了",它能经济快捷地表达丰富、准确的语义,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它在语义上表达出的强调、确认或者夸张的语气更加强烈,与"简直"存在语义程度上的等级... 语气副词"简直"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超常用法——"简直了",它能经济快捷地表达丰富、准确的语义,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它在语义上表达出的强调、确认或者夸张的语气更加强烈,与"简直"存在语义程度上的等级差别。整个句子中"简直了"前面的部分构成一个小句,充当主语,后面的"简直了"充当谓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直 超常用法 谓语
下载PDF
避繁趋简的客观体现──再论标点符号超常用法形成的原因 被引量:3
2
作者 曹石珠 《河池师专学报》 1995年第4期102-109,共8页
本文从散文体和诗歌两个侧面对标点符号超常用法的成因进行探讨,认为追求书面语言的经济简省是促使标点符号超常用法形成的重要原因,诗歌中的标点符号超常用法同时还与对“诗行”的充分利用密切相关。
关键词 散文 诗歌 汉语 语言 成因 标点符号 超常用法 相零形式
下载PDF
鲁迅笔下的量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向群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9-11,共3页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形式,特定的语言形式总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着某种特定的表达需要而采用的。因此,如果能根据思想内容的表达需要,联系语言特点来研究作家,这对于一般读者正确理解作家及其作品,领会其当时之所以要那样表达的巧...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形式,特定的语言形式总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着某种特定的表达需要而采用的。因此,如果能根据思想内容的表达需要,联系语言特点来研究作家,这对于一般读者正确理解作家及其作品,领会其当时之所以要那样表达的巧妙构思,作为写作的借鉴,是很有益的;同样,对于语言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也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是从语言角度欣赏鲁迅作品的,而且是专就一种词类的用法来发表议论,带有探讨的性质。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它有许多特点,仅就词类而言,量词就是汉语独有的,很有表现力,就常规用法来说,鲁迅先生用得是很到家的;若就超常规用法,即创造性的用法来说,更是出色,尤其值得我们研究。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先生 量词 《阿Q正传》 语言环境 语言特点 超常用法 留学生 “数·量·名” 中心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下载PDF
不自觉修辞:一块不应忽视的研究领域——由“读”和“匹”的超常用法说起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德和 《语文月刊》 1996年第7期12-14,共3页
壹在80年代以来的文学作品里,时常可以看到"读"字不以书报而以其他事物为对象的用法。这一用法大多表现在新潮诗歌中,例如:(1)……当我以为已爱上你时/你只浅浅一笑/清淡得令我炽热的心生疼/当我无奈离去/你又让幽幽的叹息牵... 壹在80年代以来的文学作品里,时常可以看到"读"字不以书报而以其他事物为对象的用法。这一用法大多表现在新潮诗歌中,例如:(1)……当我以为已爱上你时/你只浅浅一笑/清淡得令我炽热的心生疼/当我无奈离去/你又让幽幽的叹息牵我/那时我无法读懂你呀……(星星《再爱一次》)(2)从任一根木材可以阅读你底岁月,/你的耳朵有整座锯木场的声音。/从屡后的清溪可以阅读你的岁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用法 修辞研究 自觉 无意识 修辞学 鲁迅 文学作品 郭沫若 潜意识 阅读
原文传递
“了”的一种超常用法
5
作者 邹立志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6年第4期33-34,共2页
《修辞学习》1988年第3期《当代小说:语言之潮》一文中提到:“他于是浮一微微笑了”,揉现在时和过去时为一句,是否为新的创造?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细致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遍观何立伟的“绝句小说”,此种用语比比皆是: 1.于是恍恍地船... 《修辞学习》1988年第3期《当代小说:语言之潮》一文中提到:“他于是浮一微微笑了”,揉现在时和过去时为一句,是否为新的创造?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细致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遍观何立伟的“绝句小说”,此种用语比比皆是: 1.于是恍恍地船头唱一个大诺了。(《古意图》) 2.水里湛蓝地于是盈一个宇宙了。(同上) 3.杖一拨,草叶便弹出些流星疏朗这夜气了。(同上) 4.身后芦花是白晃晃一条小路了。(同上) 5.同时一摆棹,船就醉得如一片秋叶了。(同上) 6.他明白自己正如秋叶,飘在这好听的空气里了。(《一夕三逝》) 7.小四的脸经常消失了。(《经历》) 8.无涯的绿着,恰如了少年的梦想。(《白色鸟》) “了”在这儿已不是现代汉语里单纯的助词或语气词,而是复合了多种历史形态于一体。 在汉语史上,“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 超常用法 何立伟 助词 语气词 现代汉语 古意 语言 现在时 绝句
下载PDF
从修辞角度看“我们”的超常用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丁伟 彭统建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0-51,共2页
“我们”是一个人称代词,从语法意义上来讲,通常指的是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它又存在着许多变异用法,常常超越第一人称复数这一语法范畴,具有特定的修辞意义。
关键词 我们 修辞 超常用法
下载PDF
应当重视对不自觉修辞的研究——从“读”和“匹”的超常用法谈起
7
作者 曹德和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4年第5期27-28,共2页
在80年代以来的新潮诗文里,时常可以看到用“读”而不以书报却以其他事物为对象的用法。例如: 以“眼睛”为对象 ①……雪花依旧/读不懂我眼里的孤单/校园又见 春天/唯有窗外的柳枝/不再情意绵绵……(张静《又见春天》)
关键词 超常用法 “读” 修辞学者 鲁迅 郭沫若 鸡雏 王希杰 “眼睛” 新潮诗 日文
下载PDF
否定副词“未”字的超常用法意义探析
8
作者 王冰 《新丝路(中旬)》 2021年第2期0182-0183,共2页
“未”字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通常作为一个否定副词来使用。基于前人的研究,从认知语言学中的预设、焦点、歧义三大内容角度出发,利用完备语料库对“未”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终论证得出“未”的三个超常用法,即可以作为预设触发词... “未”字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通常作为一个否定副词来使用。基于前人的研究,从认知语言学中的预设、焦点、歧义三大内容角度出发,利用完备语料库对“未”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终论证得出“未”的三个超常用法,即可以作为预设触发词、歧义关键词和焦点中心词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副词 超常用法
下载PDF
漫议“辉煌”语法意义的嬗变
9
作者 崔树帜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3期110-111,114,共3页
漫议“辉煌”语法意义的嬗变崔树帜一个时期以来,“辉煌”一词不仅脍炙人口,而且经常见诸报刊,使用频率居高不下。不过,头些年只限于一般用法,最近两三年,“辉煌”一词则挟一种新兴用法频频亮相,更使它功能特异,面目一新。现摘... 漫议“辉煌”语法意义的嬗变崔树帜一个时期以来,“辉煌”一词不仅脍炙人口,而且经常见诸报刊,使用频率居高不下。不过,头些年只限于一般用法,最近两三年,“辉煌”一词则挟一种新兴用法频频亮相,更使它功能特异,面目一新。现摘引数例如下:①七座金杯凝聚多少汗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语法意义 形容词 超常用法 色彩意义 带宾语 词汇意义 语法特征 语言事实 社会心理 漫议
下载PDF
空单格型标点符号零形式的功能探究——以腾讯新闻标题为例
10
作者 谭艾萍 廖美珍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22-26,共5页
空单格型标点符号零形式属于典型的标点符号超常用法。为探究网络新闻标题中标点符号使用特征,以腾讯网络新闻标题为例,收集语料并建立语料库。通过定量分析发现,空格在腾讯新闻标题中使用频率最高。本文对此做出定性分析,探究空格的作... 空单格型标点符号零形式属于典型的标点符号超常用法。为探究网络新闻标题中标点符号使用特征,以腾讯网络新闻标题为例,收集语料并建立语料库。通过定量分析发现,空格在腾讯新闻标题中使用频率最高。本文对此做出定性分析,探究空格的作用与功能,分析空格高频使用的原因,并试图总结将空格引入中文文本的好处。对空格的功能探究有利于对空格重新定位,对赋予空格新的身份、揭示其独特作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点符号 空格 超常用法 新闻标题
下载PDF
浅谈文学语言中字词的超常用法
11
作者 潘宏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作为塑造艺术形象重要材料的文学语言 ,它不同于日常使用的常规语言 ,它是作家有目的地对常规语言进行别具一格的改变 ,给读者以不平常的感觉。本文就文学语言中通过对字、词的超常应用使作品增辉的创作方法进行的分类、分析。
关键词 文学语言 汉字 词语 超常用法
原文传递
破折号的“超常”用法——《情理法》标点艺术探析
12
作者 曹德和 《池州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45-47,共3页
《说话的情理法》中破折号的超常用法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用以提示下文,二是用以引出文献资料证实前面的概括叙述,三是用以连接因修辞目的而分行书写的语句,四是用以突出需要强调的词语。
关键词 破折号 情理法 艺术探析 超常用法 过渡句 标点修辞 王希杰 自然段 《宋史》 修辞目的
下载PDF
关于诗歌中标点符号超常用法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石珠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91-94,共4页
本文对《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近年来发表诗歌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粗略的分析,认为标点符号的超常用法在诗歌中已成为一种主要趋势,并希望引起更多的语言工作者对这种语言现象的关注。
关键词 报刊 诗歌 标点符号超常用法
下载PDF
标点符号超常用法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石珠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3X期48-54,共7页
本文从约定俗成,语言发展变化的特点,语言现象与语言规范的关系等方面,对标点符号超常用法这种语言现象的合理性进行了阐述,认为它是一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语言现象,并且必将为全社会所接受。
关键词 语语发展规律 标点符号/超常用法 理论阐释
下载PDF
诗歌中标点符号超常用法的统计与分析
15
作者 曹石珠 《怀化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八十年代后期,小说、散文中标点符号的超常用法开始被少数研究者所注视,而诗歌中标点符号超常用法的研究还是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可以说,这种语言现象还没有引起更多的语言研究者的兴趣;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学界是在回避这一语言... 八十年代后期,小说、散文中标点符号的超常用法开始被少数研究者所注视,而诗歌中标点符号超常用法的研究还是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可以说,这种语言现象还没有引起更多的语言研究者的兴趣;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学界是在回避这一语言现象。但是,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并没有因为语言研究者的态度冷漠而不存在、不发展,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点符号超常用法 诗歌 超常运用 统计与分析 语言现象 相对零形式 语言研究 《人民文学》 语法规范 樱花
下载PDF
“标点独用”论
16
作者 曹石珠 《云梦学刊》 1996年第2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标点独用 标点符号超常用法 言语现象 修辞效果 言语信息 语言环境 表达方式 报告文学 体验性特征 书面语言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超常性略例
17
作者 宾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4-74,共1页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其《窥词管见》中说:“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李渔是在批评宋祁《玉楼春》词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不合自然现象。很显然,李...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其《窥词管见》中说:“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李渔是在批评宋祁《玉楼春》词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不合自然现象。很显然,李渔对诗歌语言的这种超常性用法不理解,所以,他的评论显得拘泥而迂腐。殊不知,桃李争春是诗人习用语,而“闹春”才是宋祁自出机杼,出奇制胜,富有创意。人所熟知的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也是语言的超常使用。这种超常用法中国古代诗人称之为锤炼“诗眼”,它变正为奇,变软为硬,化熟为生,以文入诗,以俗语入诗,以赋为诗,甚至改变语言正常的语法结构,鬼斧神工,出人意料。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超常 诗歌语言 李渔 语法结构 超常使用 戏曲理论 超常用法 王国维 习用语
下载PDF
关于“读”的超常用法的补充
18
作者 冯广艺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5年第1期46-46,共1页
近读《修辞学习》94年第5期曹德和先生的文章《应当重视对不自觉修辞的研究——从“读”和“匹”的超常用法谈起》(下称“曹文”),颇受教益。作者对语言现象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 超常用法 “读” 义素 曹德和 李元洛 功能强化 散文 合成词 观察能力 修辞学
下载PDF
量词的超常用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向群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123-126,共4页
量词有常规用法和超常规用法。超常规用法往往和比喻、比拟、夸张、拈连和移觉等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幽默感,也可表现特殊的感情和韵味。
关键词 量词 常规用法 超常用法 修辞效果
下载PDF
试论标点符号超常规用法下语用含义的推导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星远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11期65-66,共2页
标点符号是文字记录语言的辅助性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本文着重论述的是标点符号的超常规用法与语用含义的推导,认为标点符号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一定的语言交际任务。
关键词 标点符号 超常用法 语用含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