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南岩石圈导电性结构与流变性——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 被引量:42
1
作者 魏文博 金胜 +4 位作者 叶高峰 邓明 景建恩 Unsworth MARTYN Jones G.ALAN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91-1606,共16页
为了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青藏高原岩石圈深部结构,探讨高原岩石圈形变特征、应变状态、热结构、板块(或地体)运动和壳、幔物质流变等重要科学问题,必须研究高原内部各个地质构造区域壳、幔电性结构沿东西方向的变化;INDEPTH-MT在喜马拉... 为了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青藏高原岩石圈深部结构,探讨高原岩石圈形变特征、应变状态、热结构、板块(或地体)运动和壳、幔物质流变等重要科学问题,必须研究高原内部各个地质构造区域壳、幔电性结构沿东西方向的变化;INDEPTH-MT在喜马拉雅-西藏南部地区完成了6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研究.通过这6条剖面的电性结构成像,讨论了研究区地壳和上地幔导电性三维结构特点;发现西藏南部沿东西方向超出1000km范围,较普遍存在中、下地壳高导层,这高导层并不完全是连续的,向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高导层变薄、变浅、电阻率升高.讨论了藏南岩石圈的流变性问题,认为藏南中、下地壳具有良导电性,可以证明西藏巨厚的地壳中确实存在部分"熔融体"和"热流体",藏南巨厚的中、下地壳的物质状态是热的、软弱的、塑性的,甚至可能是"流变"的;结合岩石物理实验结果的讨论认为,与藏南大地电磁资料相适应的地壳部分熔融百分比应能达到5%~14%;对于地壳中的细晶岩来说,在这个熔融百分比下引起黏度的降低量有可能达到引起地壳"流变性"的要求;但对于花岗岩来说,也许不足以引起地壳产生"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南部 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 地壳 导电性 流变性
原文传递
内蒙古锡林浩特—东乌旗剖面壳幔电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新学 李俊健 +4 位作者 刘俊昌 辛建伟 代涛 牛永强 张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01-1309,共9页
为研究二连一东乌旗贺根山一带成矿构造环境,提供矿产资源勘查、预测、评价的地质背景依据,跨贺根山和锡林浩特板块缝合带一线布设了26个超宽频带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点,点距3~6 km,剖面长度100 km,在对获取的资料采用Robust变换、互参... 为研究二连一东乌旗贺根山一带成矿构造环境,提供矿产资源勘查、预测、评价的地质背景依据,跨贺根山和锡林浩特板块缝合带一线布设了26个超宽频带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点,点距3~6 km,剖面长度100 km,在对获取的资料采用Robust变换、互参考处理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二维偏离度、电性主轴,并采用二维共轭梯度反演技术,解剖了沿剖面120 km深度的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特征.反演结果表明,沿剖面以贺根山和锡林浩特缝合带为界分为壳幔结构差异较大的四大构造单元:锡林浩特缝合带南壳内高导层埋深约在25km,存在深达90 km的高阻块体;贺根山缝合带北壳内高导层埋深约15 km,莫霍面埋深约在50 km;两缝合带之间没发现壳内高导层,地壳表现为相对完整的高阻体;贺根山缝合带为两条岩石圈断裂控制,宽度约1 5 km,分布有串珠状局部南倾的高导体和上地幔局部隆起,下地壳底界约在25 km,上地幔高导层深度约在55 km,古亚洲洋壳向南俯冲迹象明显;锡林浩特缝合带盖层下宽度约6 km,与壳内高导层连通.缝合带位置均具备壳、幔源物质向上运移的通道,其控制的次级断裂构造系统具备成矿流体聚集、运移、沉淀成矿的有利条件,具备良好的成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 锡林浩特东乌旗 缝合带 反演建模 成矿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