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ock Wave-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in Forced Shock Oscillations
1
作者 Piotr Doerffer Oskar Szulc Franco Magagnato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15,共6页
The flow in transonic diffusers as well as in supersonic air intakes becomes often unsteady due to shock wave 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The oscillations may be induced by natural separation unsteadiness or may be fo... The flow in transonic diffusers as well as in supersonic air intakes becomes often unsteady due to shock wave 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The oscillations may be induced by natural separation unsteadiness or may be forced by boundary condition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CFD tools, increase of computer resources as well as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methods have again.drawn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to this topic. 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forced oscillations of transonic turbulent flow in asymmetric two-dimensional Laval nozzle were considered. A viscous, perfect gas flow, was numerically simulated using the Reynolds-averaged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solver SPARC, employing a two-equation, eddy viscosity, turbulence closure in the URANS approach.For time-dependent and stationary flow simulations, Mach numbers upstream of the shock between 1.2 and 1.4 were considered. Comparison of computed and experimental data for steady states generally gave acceptable agreement. In the case of forced oscillations, a harmonic pressure variation was prescribed at the exit plane resulting in shock wave motion. Excitation frequencies between 0 Hz and 1024 Hz were investigated at the same pressure amplitude.The main result of the work carried ou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mplitude of the shock wave motion and the excitation frequency in the investigated range. Increasing excitation frequency resulted in decreasing amplitude of the shock movement. At high frequencies a natural mode of shock oscillation (of small amplitude) was observed which is not sensitive to forced excit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teady transonic flow shock wave nozzle flow.
原文传递
超声气流膨胀产生NH_3簇的相和大小的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文庆 周志华 +1 位作者 朱小蕾 黄锦凡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1期1965-1968,共4页
由于纳米大小粒子的有趣性质和潜在应用价值,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很多,如蒸气固化、母体媒介合成、球磨法、磁喷镀、电化学技术、控制溶液中的沉淀反应,每种方法均有其优点和限制.Becker等人首次报道了在自由气流膨... 由于纳米大小粒子的有趣性质和潜在应用价值,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很多,如蒸气固化、母体媒介合成、球磨法、磁喷镀、电化学技术、控制溶液中的沉淀反应,每种方法均有其优点和限制.Becker等人首次报道了在自由气流膨胀中形成了H2、Ar和N2的簇合物,该方法已广泛用于制备两个到数千个分子大小的簇合物.数千个分子构成的簇合物的大小可出现量子大小效应.因此,气流膨胀法可用来合成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气流膨胀 氨分子簇 纳米材料 超声膨胀
原文传递
二元混合超声气流的剖面和质量分布
3
作者 卢文庆 黄锦凡 +2 位作者 金安定 程宝荣 周志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用气相电子衍射法和质谱法相联合,分析了二元混合超声气流的剖面和质量分布情况。证明质谱利于确定气流剖面和气流中粒子的质量分布,而电子衍射则可以给出气流剖面和气流中生成了何种固相的信息。
关键词 超声气流膨胀 分子簇 质量分布 超声气流
下载PDF
弹体级间分离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伟江 白鹏 马汉东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2-536,共5页
用数值方法模拟了超声速弹体级间分离流场 ,给出了不同级间距离时几种典型的流场结构 ,两类典型的流态与实验观察一致。级间距离较小时 ,级间区为死水区 ,前体阻力为负 ,出现典型的“后体效应”现象 ;距离较大时 ,内外流之间出现很复杂... 用数值方法模拟了超声速弹体级间分离流场 ,给出了不同级间距离时几种典型的流场结构 ,两类典型的流态与实验观察一致。级间距离较小时 ,级间区为死水区 ,前体阻力为负 ,出现典型的“后体效应”现象 ;距离较大时 ,内外流之间出现很复杂的干扰波系 ,一定的分离距离后 ,后体前缘分离流动区前出现正激波 ,后体的干扰基本被隔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间分离 分离流动 数值模拟 弹体 超声气流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结构设计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邱春图 陈振中 《飞机设计》 2012年第6期6-14,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热设计分析技术的进展,探讨了计算气动热力学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设计的能力与局限性的现状,提出并讨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结构设计分析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高超声速飞行器瞬态表面温度和气... 综述了国内外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热设计分析技术的进展,探讨了计算气动热力学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设计的能力与局限性的现状,提出并讨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结构设计分析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高超声速飞行器瞬态表面温度和气动加热率计算技术;(2)流-热-固多物理场耦合机理模型技术;(3)流-热-固多场耦合计算分析技术;(4)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结构设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飞行器 热传递 超声气流 热载荷 热强度分析
下载PDF
超声速横向气流中喷雾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静 徐旭 《火箭推进》 CAS 2006年第5期32-36,共5页
对超声速横向气流中的喷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二维N-S方程计算气相,应用一次雾化模型和二次雾化模型模拟了喷雾雾化过程,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湍流度和附面层厚度对液雾穿透深度的影响,发现湍流度和附面层厚度并不... 对超声速横向气流中的喷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二维N-S方程计算气相,应用一次雾化模型和二次雾化模型模拟了喷雾雾化过程,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湍流度和附面层厚度对液雾穿透深度的影响,发现湍流度和附面层厚度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认为雾化模型是影响液雾穿透深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雾化模型 超声气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喷管内高速流动天然气相变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曹学文 肖荣鸽 +2 位作者 杜永军 李震东 林宗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56-60,共5页
在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中,气流经过拉伐尔喷管绝热膨胀形成带液滴的超声速低温混合气流,喷管内的相变是实现天然气分离的关键.根据相变理论、气体动力学理论并考虑了实际气体的影响,建立了描述有相变的喷管中天然气高速流动的数学模... 在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中,气流经过拉伐尔喷管绝热膨胀形成带液滴的超声速低温混合气流,喷管内的相变是实现天然气分离的关键.根据相变理论、气体动力学理论并考虑了实际气体的影响,建立了描述有相变的喷管中天然气高速流动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喷管内有相变的天然气的流动特性;计算了不同入口条件下的相变起始点位置和水蒸汽的凝析率;分析了当喷管入口温度一定时,相变起始点、水蒸汽凝析率与入口压力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入口压力的升高,相变起始点位置逐渐前移,水蒸汽凝析率逐渐增大,建立了一种预测超声速旋流分离器正常工作压力范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处理 喷管 超声气流 相变
下载PDF
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超声速气流参数测量 被引量:8
8
作者 宋俊玲 洪延姬 +1 位作者 王广宇 潘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10-3515,共6页
采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针对超声速直连台隔离段内超声速气流温度、组分浓度、速度和质量流量进行了测量。选择H2O的两条吸收谱线7 185.597 cm-1和7 454.445 cm-1,采用直接吸收-分时扫描方式,测量流场静温为899 K,并... 采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针对超声速直连台隔离段内超声速气流温度、组分浓度、速度和质量流量进行了测量。选择H2O的两条吸收谱线7 185.597 cm-1和7 454.445 cm-1,采用直接吸收-分时扫描方式,测量流场静温为899 K,并结合吸收面积得到H2O的组分浓度20.7%。根据安装在流场上游和下游成60°的两条光路,测量流场速度为1 205 m/s,结合壁面压力传感器,测量流场的质量流量为1 500.49 g/s,较真实值偏差为5.23%。TDLAS测量系统实现了对超声速气流多参数快速线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 超声气流 温度测量 浓度测量 速度测量
下载PDF
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的非定常特性与振荡边界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吴里银 王振国 +1 位作者 李清廉 李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8-186,共9页
针对液体圆柱射流垂直喷入超声速横向气流中的非定常分布特性开展实验研究,并建立穿透深度方向上的射流振荡分布模型.利用脉冲激光背景成像方法 "冻结"拍摄马赫2.1(Ma=2.1)气流中煤油射流/喷雾瞬态图像,结合最大类间方差法(Ot... 针对液体圆柱射流垂直喷入超声速横向气流中的非定常分布特性开展实验研究,并建立穿透深度方向上的射流振荡分布模型.利用脉冲激光背景成像方法 "冻结"拍摄马赫2.1(Ma=2.1)气流中煤油射流/喷雾瞬态图像,结合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和Canny算法提取瞬态图像特征,基于统计方法并引入间歇因子(γ)定量描述射流振荡分布特性;通过研究多参数协同作用下的射流振荡分布规律,提出振荡分布数学模型,研究的参数变量包括超声速来流总压(642—1010 k Pa)、液体喷注压降(0.36—4.61 MPa)、液体喷嘴流道直径(0.48 mm/1.0 mm/1.25 mm/1.52 mm)、距离喷嘴的流向距离(10—125 mm)以及液气动量通量比(0.11—7.49).研究中利用射流振荡分布模型成功预测出水射流在Ma=2.1气流中的的振荡分布,预测分布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振荡分布 超声速横向气流 液体射流
下载PDF
超声速气流点火助燃用等离子体火炬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钟文丽 席文雄 +2 位作者 段立伟 徐庆尧 李倩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28-1532,共5页
对一种用于超声速气流点火助燃的高频率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采用CCD高速相机、光谱分析仪对静止空气条件下的等离子体喷射过程进行了试验,获得了不同种类、不同工作气喷注压力下等离子体射流的活性粒子种... 对一种用于超声速气流点火助燃的高频率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采用CCD高速相机、光谱分析仪对静止空气条件下的等离子体喷射过程进行了试验,获得了不同种类、不同工作气喷注压力下等离子体射流的活性粒子种类和能量分布特性;其次,采用纹影技术对超声速横向射流条件下的等离子体喷射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射流能量集中于等离子体射流的中心轴附近,并且在中心轴下游2cm左右达到了最大衰减。等离子体的喷注压力对等离子体射流的能量分布和光谱特性影响较大。当等离子体的工作介质为N2时,喷注压力由0.3 MPa增大至0.5MPa,等离子体射流具有比较好的能量交换过程。通过光谱分析发现,氮气等离子体的组成是氮原子和氧原子,其强度随着与喷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等离子射流横向喷入超声速流场对主流的阻碍作用导致弓形激波的形成,它能有效促进活性粒子和来流的掺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火炬 超声气流 纹影技术 发射光谱 激波
下载PDF
基于扫描波长调制光谱的气体质量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屈东胜 洪延姬 +2 位作者 王广宇 王明东 潘虎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5-154,共10页
基于扫描波长调制光谱方法实现了超声速气流的温度、H2O组分浓度、压强、速度以及质量流量的测量。利用两条H2O吸收谱线的谐波信号,研究了均匀流场中超声速气流多参数同时测量的方法。基于波长调制光谱技术的测量结果能准确反映均匀流... 基于扫描波长调制光谱方法实现了超声速气流的温度、H2O组分浓度、压强、速度以及质量流量的测量。利用两条H2O吸收谱线的谐波信号,研究了均匀流场中超声速气流多参数同时测量的方法。基于波长调制光谱技术的测量结果能准确反映均匀流场中的气体参数,然而实际流场往往具有边界层。针对具有边界层的近似均匀流场,数值仿真研究了谱线选择和边界层厚度对流场中心流测量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边界层厚度不断增大,测量结果误差逐渐增大,选择对边界层温度不灵敏的吸收谱线能够有效降低边界层的影响。对超燃直连台隔离段内的超声速气流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波长调制光谱的测量方法在强噪声和强振动的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温度、H2O组分浓度、压强、速度以及质量流量测量值与预测值的最大相对偏差分别在8.2%、7.2%、2.0%、3.1%和6.4%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质量流量测量 波长调制光谱方法 超声气流
原文传递
雾化燃料在超声速气流中横向喷射混合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胜利 岳朋涛 +1 位作者 韩肇元 孙英英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45,共7页
本文用双流体模型对液态雾化燃料在直筒形燃烧室中横向喷射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 ,气相用二阶迎风TVD格式求解三维全Navier Stokes方程 ,液相用二阶预估、校正NND格式求解三维Euler方程。描述相间相互作用的常微分方程用预估、校正的二阶R... 本文用双流体模型对液态雾化燃料在直筒形燃烧室中横向喷射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 ,气相用二阶迎风TVD格式求解三维全Navier Stokes方程 ,液相用二阶预估、校正NND格式求解三维Euler方程。描述相间相互作用的常微分方程用预估、校正的二阶Runge Kutta法求解。分别考察了喷口处气相压力、相间速度滑移、液滴直径和燃烧室入口处预置的超声速流向涡对雾化燃料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气相较液相的扩散效果好 ,小直径液滴的混合效果好 ,喷口处气相压力和超声速流向涡对增强液相混合的效果不明显 ,但会显著影响气相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燃料 超声气流 横向喷射混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雾化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3
作者 翟小飞 白菡尘 李春 《气体物理》 2021年第3期23-29,共7页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燃料雾化机理,对来流Mach数为1.94的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的雾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液滴二次破碎模型采用K-H/R-T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液滴二次破碎时,...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燃料雾化机理,对来流Mach数为1.94的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的雾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液滴二次破碎模型采用K-H/R-T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液滴二次破碎时,采用雾化锥模型获得的射流穿透深度以及液滴速度分布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初始液滴直径对射流穿透深度和液滴分布的影响很小;随着初始雾化锥角的增加,相同横截面上的射流穿透深度逐渐减小.当不考虑液滴二次破碎时,液滴穿透深度及分布与所选的初始液滴直径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气流 液滴 雾化 二次破碎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凹腔构型对超声速气-固两相富燃燃气掺混燃烧的影响
14
作者 马立坤 杨鹏年 +3 位作者 夏智勋 冯运超 赵李北 刘延东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0-628,共9页
凹腔作为燃烧增强装置,在超声速气-固两相富燃燃气掺混燃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火焰稳定凹腔和斜劈装置,提出了波瓣凹腔构型,通过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凹腔构型在超声速气流中对气-固两相富燃燃气掺混燃烧的影响。通过对流场参数、流... 凹腔作为燃烧增强装置,在超声速气-固两相富燃燃气掺混燃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火焰稳定凹腔和斜劈装置,提出了波瓣凹腔构型,通过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凹腔构型在超声速气流中对气-固两相富燃燃气掺混燃烧的影响。通过对流场参数、流场云图及颗粒运动轨迹等的分析,发现富燃燃气中的气相组分和凝相颗粒在空间分布和释能过程中表现出分区运动和分区燃烧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燃烧过程的深入,颗粒的空间分布逐渐分散;流场参数在燃气喷口附近变化剧烈、流场下游变化缓慢;波瓣结构具备增强流场湍动能和降低流场不均匀性的能力,进而促进了各组分的掺混燃烧;采用双波瓣凹腔时展现出最优的促进效果。波瓣结构能够扩大流场中高温区域的空间分布,有效延长凝相颗粒在高温区域的停留时间,为凝相颗粒的燃烧和能量释放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气流 气-固两相 波瓣型凹腔 掺混燃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声速气流中稳焰凹腔吹熄极限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振国 杨揖心 +3 位作者 梁剑寒 孙明波 汪洪波 张泰昌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61-972,共12页
吹熄极限的研究对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稳焰凹腔和燃料喷注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针对凹腔上游喷注燃料的火焰稳定过程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超声速气流中凹腔稳定燃烧的贫燃与富燃吹熄机制,基于剪切层稳... 吹熄极限的研究对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稳焰凹腔和燃料喷注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针对凹腔上游喷注燃料的火焰稳定过程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超声速气流中凹腔稳定燃烧的贫燃与富燃吹熄机制,基于剪切层稳燃模式,进一步考虑流场的三维结构,并结合横向射流穿透与混合模型,在有效当量比的计算、凹腔的卷吸过程以及燃料射流与凹腔剪切层/回流区的质量交换等方面改进了已有模型,重新定义了与吹熄过程密切相关的Damokhler数和有效当量比,并以两者关系为准则建立了描述富燃和贫燃吹熄极限的数学模型,进而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熄极限 凹腔 超声气流 剪切层 横向射流
原文传递
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锦禄 何立明 +2 位作者 丁未 陈永刚 王景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1-515,共5页
在总结国外关于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的特点.基于等离子体点火强化超声速燃烧的基本原理,设计了4种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的电极布置方案,凹槽式燃... 在总结国外关于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的特点.基于等离子体点火强化超声速燃烧的基本原理,设计了4种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的电极布置方案,凹槽式燃烧室强化燃烧方案、平板式单排纵向放电强化燃烧方案、平板式双排横向放电强化燃烧方案和平板式多排纵向放电强化燃烧方案.对每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丝电弧等离子体强化超声速点火和燃烧的放电特性试验系统,并进行了初步的放电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电弧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火炬 等离子体强化点火和燃烧 超声气流
下载PDF
超声速横向气流中液体射流的轨迹预测与连续液柱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曜智 李春 +1 位作者 李晨阳 李清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90-203,共14页
对于液体射流沿壁面法向喷注进入超声速横向气流中的射流轨迹开展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建立了连续液柱三维实体模型.基于液体微元受力分析建立了连续液柱沿喷注方向横截面的截面变形控制方程,计算了液体射流轨迹与横截面变形,合理考虑了液... 对于液体射流沿壁面法向喷注进入超声速横向气流中的射流轨迹开展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建立了连续液柱三维实体模型.基于液体微元受力分析建立了连续液柱沿喷注方向横截面的截面变形控制方程,计算了液体射流轨迹与横截面变形,合理考虑了液体射流因发生表面破碎所引起的质量损失,提出适用于超声速横向气流的连续液柱模型.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方法拍摄超声速横向气流中连续液柱的瞬时图像,研究的参数变量包括液体喷注压降(1-2 MPa)、液体喷嘴直径(0.5 mm/1.0 mm)及液气动量比(3.32-7.27).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连续液柱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中心面上的射流轨迹和三维空间上的液柱形态,并可较为真实地反映实际流场特征,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横向气流 连续液柱 射流轨迹 显微成像
下载PDF
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一次破碎过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春 沈赤兵 +1 位作者 李清廉 朱元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78,共6页
发展显微成像方法获得空间分辨率为1.57μm/pixel的近场射流瞬态图像,分析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表面波演化规律。采用流体体积法获得射流的三维形态及近场流场特征,研究近场流场结构及气液作用。射流的一次破碎过程主要有表面破碎... 发展显微成像方法获得空间分辨率为1.57μm/pixel的近场射流瞬态图像,分析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表面波演化规律。采用流体体积法获得射流的三维形态及近场流场特征,研究近场流场结构及气液作用。射流的一次破碎过程主要有表面破碎和液柱破碎。其中表面破碎由气液剪切引起的K-H不稳定主导,液柱破碎由气液加速引起的R-T不稳定主导;射流柱表面局部压力的脉动是诱导产生射流迎风面表面波并促使其沿射流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射流柱与超声速气流作用形成背风面回流,近壁面液雾主要由表面破碎及背风面回流输运的液滴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横向气流 表面波 一次破碎 流体体积法
下载PDF
有/无凹槽通道内煤油超燃雾化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费立森 徐胜利 +1 位作者 黄生洪 朱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研究超燃流场中雾化煤油液滴直径分布,针对有/无凹槽(L/D=3)直通道,对煤油在超声速气流中的雾化过程进行了测量。利用纹影法得到雾化流场波系结构,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得到煤油扩散范围,基于激光前向散射原理的激光粒度仪,得... 为研究超燃流场中雾化煤油液滴直径分布,针对有/无凹槽(L/D=3)直通道,对煤油在超声速气流中的雾化过程进行了测量。利用纹影法得到雾化流场波系结构,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得到煤油扩散范围,基于激光前向散射原理的激光粒度仪,得到液滴直径分布。结果表明,当来流和喷射条件相同,平板通道内的煤油射流穿透深度略大于凹槽通道。液滴直径呈在截面中心小、外侧大趋势,沿外侧的液滴直径波动较中心区大。煤油距喷口30 mm处已完成雾化,雾化区的液滴Sauter直径为4~8μm,凹槽对煤油穿透深度和雾化尺寸无明显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雾化 超声气流 Sauter平均直径 纹影
下载PDF
用超声速气流产生冰晶的试验及测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易仕明 酆大雄 +1 位作者 陈汝珍 蒋耿旺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68-373,共6页
在2m3等温云室中进行了塑料小泡压爆及超声速气流在过冷雾中产生冰晶性能的试验,在-1℃到-17℃温度范围内测试其产生冰晶效率。发现这两种方法均能在过冷雾中产生大量冰晶,直到-1℃。在-8℃时每升空气产生的冰晶为101... 在2m3等温云室中进行了塑料小泡压爆及超声速气流在过冷雾中产生冰晶性能的试验,在-1℃到-17℃温度范围内测试其产生冰晶效率。发现这两种方法均能在过冷雾中产生大量冰晶,直到-1℃。在-8℃时每升空气产生的冰晶为1011-1012量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催化过冷云雾的方法,很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晶 超声气流 冰核化 膨胀冷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